(共22张PPT)
龟兔赛跑中,由于兔子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判定先到终点的乌龟运动的快,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路程比时间
2.相同时间比路程
例:运动员用10s跑了100m,汽车在2h内行驶了72km,那运动员和汽车哪个快呢?
总结: 当所走的路程,所用的时间都不一样时,用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来比较(统一标准)。
新问题:
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呢
1、速度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
s —路程
t —时间
v —速度
v =
速度=
单位:
国际单位:米/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时(km/h)
1h=___min,1min=___s,1h=____s.
1 m/s= = km/h
3.6
1km/h= m/s
5m/s=_____km/h
72km/h=_____m/s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m/s,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__________km/h。
1.5×10-3m/s
126km/h
5m/s
48m/s
430km/h
请读出它们的速度:
★限速标志
★速度表
例1:运动员用10s跑了100m,汽车在2h内行驶了72km,那运动员和汽车哪个快呢?
因为v1 =v2所以运动员和汽车一样快.
运动员的速度:
汽车的速度:
解:
0
0
10s
20s
30s
40s
300m
600m
900m
1200m
0
0
10s
20s
30s
40s
200m
1200m
450m
750m
沿直线行驶的两辆小汽车运动有什么不同?
2.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想想议议]
2、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变速运动中,用公式 求平均速度。
v=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其重要特征是快慢不变和运动路线是直线即方向不变;运动的快慢不变即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两者缺一不可。简而言之,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化的运动,是最简单也是最理想的一种机械运动。
平均速度:
如果只做粗略的研究,可以利用 来
计算,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注:讲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
例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解:小明前50 m路程s1=50 m,用时t1=6s,后50 m路程s2=50 m,用时t2=7 s,全程s3=100 m,用时t3。根据公式和题意有:
分析:
50 m
50 m
6 s
7 s
全程
前50m平均速度:
后50m平均速度:
全程平均速度:
全程时间:
例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思考: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应该记得,那么在整个路程中,是乌龟的平均速度大,还是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体会收获的喜悦!
把学的新知识告诉大家吧!
知识要点回顾
习题
1.速度是反映物体______ 的物理量,公式为______,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______,交通运输中常用______作单位 。
2.平均速度是反映做______ 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只能对运动做______描述 。
3.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3;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______。
运动快慢
v = s/t
m/s
Km/h
变速
粗略
9:10
4.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 s 内通过的路程是160 m,它的速度是______m/s,它25 s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它在第30 s内的速度是______m/s。
5.单位换算
10 m/s=____km/h 72 km/h=____m/s
54 m/s=____km/h
8
200
8
36
2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