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半期考试
初2015级(二下)语文试题卷
命题人:代文莉 审题人:万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句子中带拼音的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3分)(原创)
A.他长着一副壮实的身板,粗手大脚、皮肤黝(yǒu)黑,一看就是个种庄稼的行家里手。
B.每天晚上,重型卡车轰轰的响着从路卜开过,扰得人无法入睡,临街的住户对此深恶
(wù)痛疾。
C.候鸟群总是在秋天南去,在春季北归。据科学家观察,它们的迁徙(xí)路线总是固定的。
D.过去的妇女没有地位,在家里要听从父亲的安排,出嫁了就要对丈大颔(hàn)首低眉。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对的是( )(3分)(原创)
A.觅食 凛洌 标致 盛气临人
B.宽恕 器宇 繁衍 翻米覆去
C.落弟 侏儒 污秽 无可质疑
D.苍茫 禁铜 澳秘 冥思遐想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原创)
A.夏天就是这样,常常风云突变,刚刚还是蓝天白云的大晴天,一会儿就是电闪雷鸣的下
雨天。
B.这场会议非常重要,他也不再像平时一样随意,而是整理好了衣服在会议室里正襟危坐。
C.重庆动物园里的水禽湖柄息着不少珍贵的动物,你看白鹤那纤长的身姿多么出众,真可谓是鹤立鸡群。
D.也许山于那乐声的陶醉吧,他对这个风景着实普通的地方立刻产生了一种油然而生的好感。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3分)(原创)
A.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恩师的散文,情感真切,朴实动人。而他的另一篇
散文《雪》则热忱的讴歌了北国的坚强不屈、有着蓬勃奋斗精神的雪。
B.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是苏联现实主义义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我们学过的《海燕》也是他的作品。
C.巴金原名李尧棠,是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D.美国作家海伦.凯勒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自幼因病而盲聋哑,却自强不息读完了大
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就展现了她这种精神。
5、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 )(3分)(原创)
A.中秋、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凝聚着浓浓的血脉亲情。
B.要读懂一首古诗,关键是要能反复诵读,想象画面,领会意境,把握主旨。
C.从各种资料总结的来看,坚持有效的体育锻炼是能否增强个人体质的关键。
D.走出书斋,畅游天下,不仅可以强健体魄、开阔视野,还能对书本知识进行实地验证。
6.请模仿划线句在横线上续写句子,要求语气连贯,语意一致。 (4分)(原创)
有时候,我们以为幸福很远很远。其实,看尽人间风景,你会发现:幸福是寒冬里
妈妈亲手熬制的一锅鸡汤,幸福是春节时全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相聚一起的欢声笑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心存感恩,珍惜已经拥有的身边的幸福。
7.综合性学习(11分)(原创)
就在你身边,声音与数字融合的载体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改变我们的阅读。有声阅读这种新兴阅读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网络运营商的重视,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请结合所给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我国有声阅读行业发展概况表
2010年 201 1年 2012年 2013年
有声阅读的使用人数 1.74万 6.9万 17.3万 62万
有声阅读的运营网站数量 1家 15家 37家 204家
有声阅读的行业产值(人民币) 13万 205万 890万 2300万
材料二在一个网络论坛上,网友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对有声阅读的看法。
网友比特白云:我不仅自己听书,而且还录制有声读物,但是我只录制古典文学著
作。作为一个教师,我希望通过这个方式使大家静下心来弄清名著的音义,踏实看懂,所
以我的作品必须配书聆听。
网友天朗气清:我奶奶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也不认识多少字。我就给她买了个MP5,
定期下载有声读物。老人家很喜欢,已经“听”完了110本书了,读书的速度都超过我这
个研究生了。
网友胖乎乎:我觉得“听”书很方便,能充分利用一切碎片时间,一本《心理学的故
事》,我就是在上班交通堵塞的过程中听完的。而且“听”书的时候,你可以边听边干别
的事,双眼和双手都解放出来了,这才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嘛。
材料三有声读物并不是把书读出来那么简单,一本书从文本到高质量的音频产品,平
均需要一个月到一个半月的时间来制作。谈下版权、制定录音方案、选角、试音、正式录
制、剪辑、配乐、特效制作、审听,这些步骤一个都不能少。
多媒体印刷读物作为重点数字出版项目,正在申请国家标准,并且已取得立项,表明了
国家对于推动有声读物的重视。三大运营商也闻风而动,大量的有声读物供应商正在涌
现。
(1)根据材料一的表格你得到了哪两条信息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材料二中概括出有声读物的优势。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对该行业未来发展提两条建议。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古诗文默写填空。 (10分,每空1分)(原创)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3) 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_。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5)过零丁洋》中文天祥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大宋国势危亡及自身命运坎坷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7)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成为中秋之夜人们用来表达对亲友美好祝愿的千古名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
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
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
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
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
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
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
余之勤且艰若此。
9.解释下面句子了中加点的词(4分)(原仓0)
(1)走送之( ) (2)稍降辞色( )
(3)持汤沃灌( ) (4)腰白玉之环( )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原创)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原创)
A.本文的文体是赠序,是作者写给自己的同乡晚辈的勉励之作,表达了希望马生能够珍惜
良好的学习条件,刻苦学习,学有所成的愿望。
B.文中宋濂共写到了四个自己在求学中遇到的困难:无钱买书、无师指导、求学路途艰难、
生活贫穷。
C.作者花了较多文字写同宿舍同学的衣着打扮华丽,意在讽刺他们不务正业,只知享乐,终究毫无建树。
D.虽然遭遇了很多困难,但是宋濂能够一一克服并且成为著名文学家,是因为他自己热爱
读书,能自觉地勤奋学习。
12.作者向老师求教时,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是否认同这种师生相处的方式 请结合生
活实际分析理由。(4分)(原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l7题。 (21分)
屋后的板栗树
①离家的日子久了,就不自觉地把对家的那种想念与牵挂,渐渐渗透到那些熟悉的语
言、熟知的一草一木里。或许是把自己的依恋,用另一种形式来依附,继而传递。
②下班回宿舍的途中,猛然闻到一股久违的板粟的清香。路旁有一大妈在炒板栗,她
并没有吆喝叫卖,只是把炉火弄得旺旺的,默默地翻炒着栗子。栗子自有的香味就是无声
的广告语,使我们这些常年在外奔波的人,停下匆忙的脚步,去品尝它的味道,故乡的味
道。我也买了一些,剥开栗壳,撕去薄薄栗绒,放在嘴里,慢慢的嚼,味道还好,只是比
家乡粟子的味道淡了一些,没了那股浓浓的家乡泥土的厚醇。
③我的老家坐落在大山深处,一条清澈的小溪从门前流过,依着山脚蜿蜒屈伸,屋后
是一个小山包,不陡也不高的小山包。老屋被树木掩映着。这其中最高大的树就是那棵老
板栗树,A它枝桠交错,粗粗的树干刚刚高出屋檐,树冠就像一把大全,把老屋紧紧的包裹
着。
④我童年所有的快乐都离不开这棵老树。
⑤春天,树刚刚吐出嫩黄的叶片,枝桠上似乎是一夜之间热闹起来了,朝南有白鹭做
的巢,朝西是喜鹊砌的窝。每每黄昏时分,我总是在屋前,转身看着树上,看白鹭站在树
顶随枝条一起拂动,看喜鹊站在窝前热烈地呼唤着它的儿女们。
⑥酷夏,老树郁郁葱葱,总会挡住那些强烈炽热的光线推进,它的树荫给了我最惬意
的床,我时时赤着脚,光着腚,睡在院子里的石板凳上,母亲就坐在我旁边,摇着蒲扇,
唱着老旧的歌谣,看着我慢慢入眠。
⑦最喜欢的还是秋天。每到这个季节,我总是盼着大风的到来。风一来,屋顶的瓦上
就会发出“铛、铛铛,铛、铛铛铛”地脆晌,那是栗子落下敲击瓦背的声音。随着声晌,
我在院子里就东张西望,满院子搜寻,拾捡着一颗颗黑油油的板栗。放在嘴里生嚼着,脆
脆的,那是我吃过最美的美味。以至于,连鼻涕都顾不上擦。这个季节也是母亲最紧张
的,早早在板栗球没有裂开之前,就用荆棘把板栗树最下端的树干严严实实围了几圈,她
怕我还有村子里那些淘气的娃上树偷摘板果。
⑧秋天,很多时候母亲都望着老板栗树,我不明白她看些什么。年成好的时候,满树
都是粟球,母亲就对着那些栗球憨笑,挂在枝条上的果球,在微风中时时点头,或许,是
栗球在对老树和我的母亲低头感恩。栗子在那时的我的眼里,是我最喜欢吃的果实;在那
时母亲的眼里却是我上学的学费。现在我才明白,一颗颗栗子,就是一个个希望,一份份
期盼。
⑨当叶片落尽时, 西风就来了。B老树也慢慢凝固,光秃秃的不言不语。在大雪封山
的时节,什么都被雪覆盖着。只有这棵老树,直挺挺的站立着,当我回家无法辨路时,老
树就是我的坐向标。每到雪花飘飞时节,老树就把叶子纷纷抖落,然后再把思念的召唤慢
·陵挂满枝条。她就站在风雪里,指引游子回家的路。
⑩我的家,我屋后的板果树,一直是我脑海中一成不变的景观。
(作者:听花落的声音选自散文网)
13.为什么说“我童年所有的快乐都离不开这棵老树” (5分)(原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分析本文题目“屋后的板栗树”的作用。 (4分)(原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从A句和B句中任意选择一句,自定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3分) (原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品味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5分)(原创)
(1)说说加点词的含义。
只是比家乡栗了的味道淡了一些,没了那股浓浓的家乡泥土的厚醇。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放在嘴里生嚼着,脆脆的,那是我吃过最美的美味。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的第一段话对你有什么启示,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并加以分
析。 (4分)(原创)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3题。 (19分)
神奇的二维材料:石墨烯
①石墨是自然界中颜色最黑的物质之一,但是你能想象出,石墨薄到一定程度也能变
透明吗 我们小时候经常用铅笔写字画画,但是你能设想到,铅笔芯用到的石墨有可能创
造出下一代电子触摸屏和超级计算机吗
②一块石墨表面看上去黑乎乎的,而它内部其实是由大量单原子厚的“石墨片”规则
堆积而成的。2004年,两名俄裔英籍物理学家成功地将这种只有单个原子厚的碳材料即石
墨烯,从石墨中剥离出来,两人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自此,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阵石
墨烯的研究热潮。石墨烯是一种性能极其优异的材料,不仅透明导电,而且硬度极高,兼
具柔韧性。那么,石墨烯可能会有哪些应用呢
③作为一种透明导电材料,石墨烯在显示屏领域很可能大有用武之地。韩国科研人员
用石墨烯做出了与平板电脑上显示屏功能相仿的触摸显示屏。它的结构很简单,包括上下
两片石墨烯透明电极和中间规则排列的大量微小的绝缘体(由于其体积微小而不影响石墨
烯透明度)。手指压按在触摸屏的某处时,该处上下两片石墨烯发生扭曲变形接触到一
起,产生电信号;不压按触摸屏时,上下两片石墨烯被层间的绝缘体完全隔离开,不会有
电信号产生。
④援引一位科学家的话,石墨烯是迄今为止最硬的材料。一层保鲜膜那么厚的石墨
烯,只有一头大象站在铅笔上的力道才能将其刺穿。如果将来能使用石墨烯触摸屏,就不
用担心摔碎屏幕了,因为一般的力道根本不足以把它摔碎。
⑤2013年11月18日,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登上了最新的全球
超级计算机排行榜榜首,它运算1小时,相当于13亿人同时用计算器计算一千年。但是,
它也有体积太大的缺点。据报道, “天河二号”由170个机柜组成,占地达720平方米。
⑥这时,石墨烯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石墨烯本身就是最薄的材料,用它制造晶体管
时不像硅材料需要“切”得很小。因此,有可能解决缩小晶体管尺寸带来的诸多问题,实
现超大规模集成。此外,石墨烯中的电子比硅材料中的电子“奔跑”的速度快,即迁移率
高出数十倍甚至上百倍,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CPU运算速率。同时,石墨烯导热性非常
好,对于解决CPU的散热问题很有实际意义。试想,若用石墨烯做成CPU和内存条,这种
配置的手机完全能具备台式计算机的性能。我们便不需玩一段时间游戏就必须清一下内
存,更不用担心手机运行一段时间后背面发烫的问题。
⑦然而不幸的是,石墨烯带隙为零,用石墨烯做成的晶体管无法关断,这在一定程度
上限制了它在该领域应用。
③迄今为止,对石墨烯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实现种种美妙设想还需要不断努力。随着
研究的深入,在不远的未来,以石墨烯为材料的产品很可能会走进我们的生活。
(选自中国科学研究院网站,有删改)
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原创)
A.石墨烯是优质的显示屏材料,它透明导电而且硬度高,韩国科学家已将其大量运用于平
板电脑的显示屏生产上。
B.石墨烯还可以用来制造晶体管,因为石墨烯中的电子的迁移率很低,与硅材料中的电子
“奔跑”速度相比,相差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C.因为具备硬度高的特点,如果用石墨烯制成触摸屏就不用担心它会摔坏,因为一般的力道根本不能摔碎它。
D.石墨烯的带隙为零,所做成的晶体管就无法关断,所以它只能在实验室条件下生产,并
不能真正的运用于这个领域。
19.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2分) (原创)
20.本文的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3分)(原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指出第三段划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原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四段划线句中的“迄今为止”四个字能否删掉 为什么 (4分)(原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了本文,特别是2004年两名俄裔英籍物理学家获诺贝尔奖的经历,在科学研究方面
对你有什么启示 (3分)(原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5分)
24.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结构完整,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600
字以上;④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爱是有姿势的——老两口夕阳下的牵手,是甘苦与共的姿势;朋友离别时的拥
抱,是惺惺相惜、你我相知的姿势;给儿女睡觉前的一个吻,是父母无限期待、永远祝福
的姿势……爱有多少种,便有多少种姿势。有爱,就是温暖的姿势,永恒的姿势。
请以“爱的姿势”为题,写一篇文章。(原创)
(2)你可曾看见清晨曦光中小草上的露珠 它努力的不让自己蒸发掉。你可曾看见黑
夜中闪烁的星星 它似乎总在思索亘古的谜题。你可曾看见工地上挥汗如雨的身影 他为
了美好的明天拼搏着。你可曾看见饭桌上父母对儿女欲言又止的神情 他心里满含了多少
叮嘱的话语。是的,生活中有太多我们看见了似乎又没看见的东西,它们却值得我们深深
思索。
请以“我看见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原创)
年
份
行
业
数
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