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主题训练--------时代使命,奋斗人生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11月2日,首届“科学探索奖”在北京颁发,获奖者中有17人的年龄在36岁到40岁之间,有9人在35岁以下,最年轻的,不过才32岁。”科学探索奖”监督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教授钱颖一说:"这个奖,它不是奖励过去,而是支持未来,鼓励青年才俊探索科技前沿。”
材料二:在南开大学100周年校庆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校长曹雪涛一再引用老校长张伯苓在1935年曾发出的“你是中国人吗 你爱中国吗 你愿意中国好吗 ”的“爱国三问”。他认为,大学肩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重要使命。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校长马斯凯特里也谈到,人的培养是一所大学最重要的使命,“格拉斯哥大学希望毕业生成为世界的改变者”。
材料三:9月19日,《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有半数受访者表示已开始为退休进行储蓄,其中年轻一代的比例从44%增长到48%。受访者普遍想更早退休,目标退休年龄从去年的57.6岁降至55.8岁。年轻人想拉近“诗和远方”以替代“眼前的苟且”,“早点退休还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岁数太太退休啥也干不了!”有网友这样说。
作为当代青年,你如何看待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思考。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世纪出生的青少年……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
你作为新世纪出生的青少年,是怎样认识自己以及你们这一代人的呢?你对未来有怎样的思考呢?请写一篇作文,写出你对自我或者这一代人的认识与思考,揭示新世纪青少年的个性特征、时代使命。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主题突出,思想健康;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0月29日,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召开,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希望与会代表围绕“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这个主题开展活动。
青年人有青年人的际遇和使命,作为中国当代青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与套作。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沧海横流,曲折壮阔,中华笈兴梦,百年奋斗史。
盘点2019年重要的历史纪念日:澳门回归20周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3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等纪念日。这些大事,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坚定了民族复兴的信心。
新时代呼唤新青年,新青年勇担新使命。12月31日,朝阳中学全校师生及部分校友、家长代表共同举行以“中华复兴梦,放歌新时代”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规定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您作为知名校友,被邀请发言,请拟写一篇发言稿。
②你作为参赛选手,请拟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立场鲜明,观点明确;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1.例文:
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
刀尔登在《不必读书目》中写道,“一个人对社会的义务,有无限度,这限度又在哪里?圆满的无趣,与破损的生动,哪个更值得争取,人生的意义,有无可能延伸到人生之外?”面对国家责任与个人幸福,我们该如何抉择?诚然,国家责任应承担,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心也是个人的幸福所在,二者并不矛盾。
1950年9月,钱学森辞去工作,办好了回国手续,买好了回国的机票,就在这时,他接到美国移民局通知:不准回国! 钱学森坚持奋斗了5年,他的斗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支持,更得到了中国政府和周恩来总理的关怀, 10月8日,他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此后他以自己卓越的成就回报了自己伟大的祖国,也实现了自己无可取代的价值。
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一个人真正地成为社会的一分子的时候,责任作为一份礼物已不知不觉地落在了我们的肩上。责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许多人通不过这场考验,逃匿了。许多人承受住了,戴上了荆冠。逃匿的人随着时间消逝了,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承受的人也会消逝,但他们仍然活着,精神使他们不朽。
责任如淡淡的茶香,先苦后香。屈原品味着艰苦,乃赋《离骚》;张骞忍受着寒冰肆虐,匈奴猖獗,飞沙莽莽,开拓丝绸之路;文天祥身世浮沉,惶恐滩头,零丁洋里,不指南方死不休;林则徐苟利国家忘生死,不避祸患,流放边疆吃得苦中苦,造福边塞。身兼重任,以一己之能回报泱泱大国,也定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责任,宁静着人的灵魂,使我们勇于开拓。也许,它苦涩难耐,肩扛着它重,口含着它热,手拎着它烫,但当我们毅然决然的扛起这份沉甸甸的重任,历经风雨之后定能见到彩虹。
身为青年,为搏中国梦,应壮志凌云。莘莘学子在伟大进程中也应勇往直前。我们怀揣着人生的理想和抱负披荆斩棘,创新波声四起,呐喊昭示毅力。我们为着祖国母亲的绚烂和美好,向着绚丽花卉中注入一股青春的活力。就让我们挑起这历史重任,以奋斗与担当写下青春诗行吧!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暗含任务驱动,“作为当代青年,你如何看待社会责任与个人幸福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思考。”,这就要求考生就材料陈述自己的思考,表述自己的看法。材料由由三则小材料组成,第一则材料主要针对首届“科学探索奖”获奖者的年轻化,提出“鼓励青年才俊探索科技前沿”。第二则材料是南开大学校长的“爱国三问”。最后一则材料反映了当今社会上年轻人追求自己自由和幸福的愿景。欠料则材料强调的都是“国家责任”,而第三则材料从个人角度强调了“自由和幸福”的重要性。于是,提示考生本体材料作文阐述的是“国家责任”与“个人幸福”的关系。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则进行立意,也可以综合立意。从文体来看,材料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可以选取自己擅长的文体作文,如写作议论文,要由明确的观点,有清晰的思路;如写作记叙文,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
参考立意:
以奋斗与担当写下青春诗行
勇挑重担,也是成就个人价值
铸造中国梦
我是中国人
爱国不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责任
可用素材:
1.今天,我以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儿女而骄傲;明天,祖国将会为我自豪。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虽然今天的我们不需要接受战火的考验,不需要担心国土会沦陷,但是,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艰苦奋斗,积极进取,为祖国的建设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2.爱国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爱国的表现形式又林林种种.归根结底的总结就是一切出发点,一切行为都有益于这个国家,有益于这个国家的健康发展,有益于这个国家的强大兴旺,有益于这个国家的人民幸福安康.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相信每一个在中国这片美丽土地上生长的人都会喜欢或是爱上这里,这里有着5000年的传承,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壮丽河山,还有着14亿向往着和平又不失血性的中华儿女,他们都希望这片土地上的国家繁荣强大,也都为这个希望而时刻奋斗着.
3.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为了给祖国争光,他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重任。外国人嘲笑中国:不可能修筑京张铁路。詹天佑顶住压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将铁路修筑成功。这给冷嘲热讽的外国人一个有力的回击,也让中国人扬眉吐气。詹天佑的爱国心,京张铁路作证!
4.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班长马宝玉等五名战士奋不顾身,阻击日军,退到狼牙山顶峰,弹尽粮绝。他们不愿做日军的俘虏,甘愿跳下悬崖。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五壮士的爱国心,狼牙山作证!
5.12岁的雨来住在芦花村,他的游泳本领最高。雨来经常在夜校里学习:“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一天,鬼子又来扫荡了。鬼子抓住了雨来,先是用糖块和金戒指引诱他,然后又打他,要他说出八路军交通员的下落,可是雨来非常坚定,宁死不说。鬼子无计可施,只好枪毙雨来,雨来趁机跳入了还乡河。小英雄雨来的爱国心,还乡河作证!
行文结构:
文章可用议论文的形式进行论证,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比式。本文运用了并列式的论证方式,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国家责任应承担,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心也是个人的幸福所在”,然后通过实例进行论证,如:屈原、文天祥、钱学森等,文章结尾要照应开头,再次提出中心论点“我们为着祖国母亲的绚烂和美好,向着绚丽花卉中注入一股青春的活力。就让我们挑起这历史重任,以奋斗与担当写下青春诗行吧”。
2.例文:
振兴国家,不负韶华
无论在哪个时代,青年人都是肩扛社会大任,推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而今,责任的大旗正向我们递来,我们应不负韶华,共同振兴国家。
历史上,对青春年华的赞美从不缺乏,同时,有志的青年对同胞的呼号也从不缺乏。周恩来发出“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的呼声,燕园学子提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无不是在向当世青年呼吁:莫负韶华,与我同振国家。
青年人为何要担此重任?因为青年拥有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处在一个最具活力、创造力、冲劲的时期,易被时代感染,易无惧迈上征程,能扛时代大旗,能“教日月换新天”。有能力者若不发挥其能力会终生懊悔,青年人若不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便是辜负了上天的馈赠,所以青年应秉承先辈精神,发扬责任意识,勇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不负韶华,振兴国家。
现如今,中国仍不乏勇扛国家大任的青年。“蛟龙号”总设计师、潜航员叶聪,付出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让大国重器落地;嫦娥团队中那些90后的年轻人,同先辈合作将中国的兔子送上月球背面;哈工大那群二十几岁的青年,成功在轨抢救回了“龙江二号”并拍下了被世界称赞的“最棒的地月合照”……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年轻人,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振兴国家,不负韶华”。
可青年人也不全是如此有担当的。近来竟有青年网红宣称人生最重要的排序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生他养他育他的父母竟排在末位,而更重要的是他的排序里竟然不见社会与国家!这哪里是青年人该有的样子?整日沉迷声色犬马,只想“娱乐至死”“佛系度日”,从未想过对他人和社会做一点贡献,这是多么令人震惊和绝望的自堕心态。而这种人竟成为“网红”,此理论一旦扩展传播,将污染多少青年的心灵!诚应诫止之。
“你所站立的地方便是你的中国”“你怎样,中国便怎样”,我们青年人应胸怀祖国,奋发图强,像鲁迅曾言的那样:“摆脱冷气,只顾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的话,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若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我们应抛开尘俗浮华,勇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辜负韶华,敢于于汶汶世俗中喝出:“我便是唯一的光!”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主要从青年的理想、责任、担当的角度讲,青年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立意的要点应该是“当代青年的责任、理想、担当”。行文时首先通过材料引出论点,然后分层论证,首先可以分析“青年人”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或应该具有的理想,然后分析如何承担或实现理想,可从心系国家、民族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的角度切入,最后讲如何的落实一一做好当下的工作。
参考立意:
1.青年应该担当;
2.国家的希望在青年一代;
3.青年一代与中国梦。
素材积累:
1、凡事自身求,无须身外寻,因为一切成败荣辱皆系于自身。而个人价值的实现,当以奋斗为本。君不见革命青年,暴霜露,斩荆棘,奋斗以成,建立新中国;君不见改革先锋,不空谈,敢为先,奋斗以成,繁荣新中国。所以,当我们考试失利,创业失败,科研挫折之时,无须怨天,更无须尤人,“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这只能说明我们更需奋斗,唯有自强,唯有自新,唯有自立,方能走出人生新天地,活出炫彩人生。2019,做一个反思、奋斗之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2、今天,在知识更新步伐加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我们广大青年人不但树立起科学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而且还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担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重任,要坚定信念,志向高远,把人生价值和国家的命运,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起来。抓住机遇,努力学习综合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不断的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和积累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学会过硬本领,才能更好去服务人民,贡献社会,担负起祖国、人民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在经济建设发展的社会中,不断面临着各种新挑战和困难,所以青年人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自觉地把建设和平、民主、富强祖国作为己任,以不断充实能量,认真工作,爱岗敬业,提高为民办事实、办好事的本领,成为一名优秀的新时代青年人而感到自豪。同时,还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做一个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当代青年人。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共勉,牢记党的嘱托和人民的期望,勇敢地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放飞青春理想,铸就美好未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发图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3、你问我如何才能成长为有担当,我说要敢于做出正确无愧的选择。屈原怀抱青石纵身于滚滚东流的汨罗江,他的决心定如怀中的青石坚定,逆着时代洪流而下,沉入另一个深邃浩瀚的世界。这是他的选择,无所谓对错,他无愧的决定在我们心中镌刻下他永不磨灭的天问,刻下他“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不是让你定要“苟利国家生死以”而是站在你的角度,你要做出顺从内心的选择。我们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恪守规章制度,在虚拟网络中也是一样,规矩自在心中,不说我们不该说的,不盲目相信虚假谣言,就是正确的选择,就是做到了有我们的担当。
层次分析:
第一段:开门见山,直入话题,点明青年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二段:结合材料从历史伟人写起,点出周恩来、燕园学子留给我们年轻人的重要启示;
第三段:探究青年人承担振兴中华大任的原因;接下来,利用叶聪、嫦娥团队、哈工大学生的例子证明当今社会不乏勇扛国家大任的青年,文章所举的事例中既有个人也有团队,更具说服力;
第四段:反面论证,分析材料所给的青年网红的例子,点明其自私自利、不顾家国的恶劣品行。
第五段:巧妙引用鲁迅名言发出倡议,收束全篇。
3.例文:
承担使命,振兴国家
10月29日,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召开,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希望与会代表围绕“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这个主题开展活动。作为中国当代青年,我们生逢美好时代,为了人类共同命运,我们要承担起自己的使命,发展科技,振兴国家!
无论在哪个时代,青年人都是肩扛社会大任,推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而今,重任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应勇于承担,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发展科技,振兴国家。
青年是社会的先锋。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清政府失去了方向,迷失了自我。但此时,有志青年们决定出国求学,为祖国寻找出一条光明的道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都身在其中。他们让中国同世界架起了一座桥梁,将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引进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大批留学生回到祖国,其中有中国第一代革命家,还有众多的无名英雄。他们作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急先锋,身体力行地开创着中国的未来。
我们伟大的总理周恩来曾发出“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的呼声,燕园学子曾提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现如今,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中国仍不乏勇担国家大任,充当科技尖兵的青年。“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首席潜航员叶聪,通过不懈努力,终将“蛟龙号”从图纸变为现实。参与“蛟龙号”深潜作业共计50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他是青年人岗位建功、报效祖国的榜样,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评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
还有嫦娥团队中那些90后的年轻人,同先辈合作将中国的探测器送上月球;哈工大那群二十几岁的青年,成功在轨抢救回了“龙江二号”并拍下了被世界称赞的“最棒的地月合照”……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青年人,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勇担使命,发展科技,振兴国家。
习主席曾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总书记再次对青年提出殷切期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恰同学少年的我们风华正茂,就要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我们必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能只在“纸上谈兵”,我们要有本领,懂得科学知识,实干兴邦。我们要珍惜韶华固强补弱,努力钻研,发展科技,为人类共同的命运,为祖国的伟大复兴,用坚实的臂膀背负起明天的太阳!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
审题:
本题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说习近平向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致贺信,希望与会代表围绕“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这个主题开展活动,强调了科学要为人类共同命运服务。要求中提出“青年人有青年人的际遇和使命”,并要求考生从“作为中国当代青年”的角度谈出自己的思考。把材料和要求结合起来看,“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既是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活动主题,也是中国当代青年人的使命,因此本题要围绕中国当代青年如何面对这一使命来写作,考生可以分析为什么“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是中国当代青年人的使命,也可以写作为中国当代青年应如何担负起自己的使命等。
立意角度参考:
(1)青年人当脚踏实地,负重奋进,勇担使命;(2)青年人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承担使命;(3)青年人要砥砺前行,为了人类共同命运,发展科技;(4)青年人当勇于面对挑战,担负使命;等等。
选文结构:
本题如写议论文,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如此题可围绕“青年人要砥砺前行,为了人类共同命运,发展科技”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先分析科学为人类共同命运服务的重要意义,然后论述中国当代青年人应承担使命,砥砺前行,为了人类共同命运发展科技,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注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素材:
1.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新青年》)
2. “90后”乒乓球运动员丁宁说:“奥运冠军应该做青年人的榜样:阳光乐观、积极向上,自强自律,为国家兴、国家强而努力奋斗。”吉利集团青年技工吕义聪说:“希望通过我们这一代年轻工程师和产业工人的共同努力,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能享誉世界。”
3. “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首席潜航员叶聪,通过不懈努力,终将“蛟龙号”从图纸变为现实。参与“蛟龙号”深潜作业共计50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他是青年人岗位建功、报效祖国的榜样,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评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从文体上看,本题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
4.例文:
继往承壮志 青年续华章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比赛的机会登上这个讲台,和大家交流我作为一名时代青年的心声;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继往承壮志 青年续华章”。
年末回首,2019已成过往,泱泱华夏从20年前澳门回归,到30年前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从40年前的改革开放,到70年前的新中国成立;从以前的风雨如晦百废待兴,到现在的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今日中华,成绩斐然,举世瞩目。往昔岁月,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更坚定了民族复兴的信心。
我多么想高歌一曲,以期继往昔壮志,续吾辈华章。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此时此地此情此景,那悠扬的旋律又在我的心里响起,舞动的身姿,优美的旋律,青春的气息,辉煌的成就,共同谱写了个人与国家完美融合的华美乐章,完美地诠释了现代社会中个人应具备的家国意识与情怀。人是什么?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如何?这是每一个具有清醒意识的个体都应思考的问题。人具有社会属性,不可能独自生活;人无法脱离社会、民族乃至国家而生存。而国家是个体生存的保障,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强大,国家为个体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持和灵魂依托。
家国情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当心怀祖国,立志成才。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个人与国家是利益和命运的共同体,两者相互依存,双向互塑,互动共生。无数志士仁人以国家之任为任,为国家和民族忠诚守望、勇敢担当;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复兴路上,无数热血青年把自己的一生交给祖国,从而使祖国更加美丽可爱。我们只有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融入国家发展的滚滚洪流中去,心怀祖国,立志成才,才能不辜负祖国的培养和时代的供应。
继先贤家国之志,续吾辈奋斗华章。
梁启超先生曾说:“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说的正是新时代下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使命与荣耀;唯有青年有为,中华民族才能坚定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程开甲院士曾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现在的祖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时刻,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紧紧相连,他们中有医科大学毕业后来到与世隔绝的独龙江当军医的李金徽,也有放弃澳洲百万年薪回国成为181名孤儿爸爸的马乐……他们踏实勤奋,敢于担当,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滚滚洪流中,以家国情怀书写壮丽青春,让家国情怀融入青春基因。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我们都要像他们一样。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国际风云变幻,世界临百年难遇之变局,新时代呼唤新青年,新青年勇担新使命。作为朝阳中学的一员 ,我会以热情而诚恳的情怀拥抱世界,以理性而客观的心态建设当下,以抬头挺胸的乐观展望未来。如此,中华崛起,中国梦圆,便指日可待!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详解】本次命题属于创设情境+二元任务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系仿照2019年全国卷命制。主要命题意图为体现新时代新青年的责任,即要将个人命运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梦的实现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高考作文的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的思想。本题涉及“家国”“使命”“奋斗”等常见话题。
一般情况下,任务驱动型作文都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任务驱动型作文特点:指令性
指令性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最大的特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指令,包括文体指令、内容指令、思维指令、比较指令和对象指令等。很多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指令不止一个,在审题的时候不能遗漏。
1.文体的指令
所谓文体的指令,是指材料的要求中已经或明显或隐含地规定了写作的文体。本题要求写一篇发言稿或者演讲稿。
要注意的是,有些作文文体,其指令不是那么明显,需要考生稍作分析。
2.内容的指令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几乎所有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都有内容的指令,指令几乎都会指向材料本身。本题是以“中华复兴梦,放歌新时代”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3.思维的指令
所谓思维的指令,是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指向的材料会出现或矛盾,或对立,或引人深思的情境或问题,然后要求考生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案。
这就需要我们对材料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深入分析,对材料中有争议、有分歧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本题并未涉及到
4.比较性指令
比较性指令是指任务中蕴含二到三种不同的人、事、方法等,要求考生对这些不同的人、事、方法等进行比较,并阐释看法或理由。本题并未涉及。
5.对象的指令
对象指令是指材料作文在任务指令中明确写作的对象,也就是明确文章的读者。不同的读者,选材、行文等也会有所不同。本题要求以规定的身份完成写作。一个是知名校友,一个是参赛选手,二选一。任务驱动型作文需要围绕任务来展开,心中要有写作对象。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把握和体现:
1.读懂材料所提供真实情境中的内涵仍然是审题立意的前提,主要是读懂材料中蕴含的逻辑关系——在概述—分述—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其在新时代新青年中的影响;
2.如何把材料中的逻辑关系有机而具体地体现在行文中是作文的重点,可以考查考生的理性思辨和形象思维能力;
3.如何通过感悟中华复兴梦百年奋斗史,增强民族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民族,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是本次作文的难点。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中华复兴梦,放歌新时代。
2.中华百年复兴,任在吾辈青年。
3.胸怀复兴志,投身中国梦。
4.砥砺奋斗,强国有我。
5.时代使命,奋斗人生。
可用素材:
1、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庄子梦想着自己能成为一只逍遥的大鹏,海运就徙于南冥然后变成一条畅游南冥的鲲,这样周而复始,好生自由;老子梦想着自己能骑青牛出关,看尽人间历史的他能不受世俗的势力和利益打扰,这样避世修炼,好生清静。但我并不奢求也不赞同这样的梦想。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自然无法彻底脱离社会,那又何必消极避世呢 既然社会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和庇护,那又为何孜孜不倦地追求“无为”呢 身处社会之中的我们更应有一些积极的梦想,所以我们要心存中国梦。那么何谓中国梦呢 在我看来,中国梦就是我们对社会的奉献和对身处社会的人们的奉献。此时,中国梦已经不只是一个梦想,它足够成为指导我们所作所为的信仰。纵观历史,哪一个能被称为伟人的人没有梦想、没有信仰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少年时期周恩来的梦想,也正是循着这个梦想他加入了国民党,在黄埔军校任政治处主任时为中国军队培养了一个又一个优秀将领,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挽救了处于绝境中的中国。“为人民服务”这是周恩来追求终身的梦想,也正是这个梦想的指导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中国第一任并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建设强大祖国。在新中国最困难最无助的时期他用他的国民外交使新中国成功脱离了外交孤立的局面,从日内瓦到万隆哪一次力挽狂澜的表现不被人民所铭记和怀念 可以说,也正是由于有了中国梦,才能使得周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如此崇高。辞世万余群众上街悼念和送别就是对周中国梦的赞同和感激。
3、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到这里,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优秀民族的一份子!
参考结构:
首先写清楚演讲稿的开头并交代演讲的题目。接着回首中国过去的发展历程,扣住“既往”。引用《我和我的祖国》阐述家国意识与情怀以及年轻一辈应当心怀祖国,立志成才的观点。接着引用名人名言,强调要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融入国家发展,引用梁启超、程开甲院士的话,他们用家国情怀书写壮丽青春,我们年轻一辈应当向他们学习,以他们为榜样,用实例强调自己的观点。最后,用一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呼吁新时代呼唤新青年,新青年勇担新使命。鼓动人心,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