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师 说
(唐)韩愈
本文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有关韩愈文学常识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人(今河南孟县)。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散文家:
韩愈、柳宗元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 苏轼、苏辙。
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之为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唐代中叶韩愈、柳宗元作为领袖发起的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以“文以载道”为理论核心,以儒学复古为号召,以先秦两汉优秀散文为楷模,用刚健质朴的散文取代绮丽柔靡的骈文,以达到张扬道统,革新文风和文体的目的。
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古文运动
解题 —“说”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如:《马说》《捕蛇者说》。
说:“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师说: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愚昧 句读
或不焉 相师
谀 郯子
苌弘 老聃
蟠 经传
贻 巫医
(yú)
(dòu)
(yú)
(tán)
(cháng)
(dān)
(pán)
(wū)
(fǒu)
(xiāng)
(zhuàn)
(yí)
教师范读、正音:
整体感知
【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问题二】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整体感知
【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
整体感知
【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问题二】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
——《师说》?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而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士族的子弟凭尊贵的门第可以做官,因而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耻学于师”的心理。
韩愈在写作《师说》时,正担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作者当时官职卑微,而当时跟他学习的约八百名学生,大多是文武官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或拥有爵位者。韩愈亲见士大夫子弟耻于向官阶不高的老师学习,对封建阶级上层“士大夫之族”的恶劣风气深恶痛绝,于是,借赠送李蟠文章,写了《师说》,目的在于抨击时弊,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
整体感知
【问题二】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①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②他不拘于时,向韩愈学习;
③能行古道。
研读文本:
第1段:
论证思路:
即指作者如何提出问题(提出论点论题的方式),
用什么方法(论证方法)分析道理,证明;
最后如何总结问题(即归纳论点,强调论点,发出号召等)
(把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和论证过程的顺序以及使用方法概括出来了即可)
提出中心论点,并以教师的职能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研读文本:
第1段:
论证思路:
13、材料一是怎样能够论证“五四文学的审美
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这一观点的?请从论
证思路的角度进行阐述。(4分)
材料一采用先总说后分说的论证思路。
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指出“五四” 文学的总体特征;
然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以青年为突破口来建设青春型文化、“五四”文学的创作主体是青年、文学杂志的名称洋溢着青春气息三个方面具体 阐述“五四”文学的青春性特点/
研读文本:
第1段:
提出中心论点,并以教师的职能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论证思路:
第一段使用先总后分的论证思路,
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然后,概述教师的职能;
其次,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最后,提出择师的标准。
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的?
文章内容探究
作者围绕“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一中心论点,先阐述教师的职责,然后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阐明从师的必要性,最后提出择师的标准。
研读文本:
第2 段:
批判不重视师德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论证方法:
研读文本:
第2 段:
批判不重视师德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对其子:择师而教;
于其身:耻学于师。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社会风气?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明确: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对 象
从师态度
结 果
论证方法
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古之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其子
择师而教之
小学
其身
耻师
大遗
巫医乐师
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
聚而笑之
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三个方面
壹
贰
叁
思考:本段作者进行论述时,情感有什么变化?
情感变化:由推测到肯定(责备)到讽刺。其皆出于此乎——推测语气;
吾未见其明也——肯定(责备)语气;
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
研读文本:
第3 段:
以孔子为例阐明为师应有的态度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研读文本:
第4 段:
赞许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缘起。
一、提出中心论点(1):古之学者必有师。
二、论证:
(2、3)
对比论证:
(批判不重视师
德的错误态度和
耻于从师的不良
风气)
正面论证: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对其子 于其身
百工之人 士大夫
三、赞许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缘起。
师 说
立论:
反面论证:
正面论证:
从师的必要
择师的标准
批判耻于从师
师生关系
(能者为师)
师
说
老师的职责
立
破
立
关于结构
古之学者必有师
写作特色:
①多种论证方法灵活运用。
对比论证。作者在论证从师的重要性时,运用了三组对比。第一组是“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结果是“圣益圣,愚益愚”。第二组是某些人为孩子选择老师与自己“耻师”的行为的对比。第三组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对比。这三组对比,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有力地证明了从师的重要性。
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除了第二段中所列举的一些概括性事例外,作者在第三段又以孔子从师学习的行为为例,并且引用孔子的名言,说明从师的必要性。孔子在古代被尊为“圣人”,有着很高的学问和修养,这样的“圣人”尚且需向多人请教,那一般人就更不用说了。这样,通过典型的事例和名言进一步证明了从师的重要性。
写作特色:
② 运用对偶句、顶真句。
韩愈的散文以气势磅礴、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对偶句和顶真句式上。前者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后者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这些句式的运用,使文章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写作特色:
③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语气也有变化:“其皆出于此乎”是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见其明也”是用肯定(责备)语气作判断,“其可怪也欤”是用讽刺语气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
捌
拓展延伸
穿越千年,这篇文章仅仅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吗?
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会有一些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师重教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所以,有时反思我们自己吧,让中华名族的美德在我们身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一词多义
(1)师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吾从而师之
d吾师道也
(2)传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3)道 a传道受业解惑也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道相似也
(4)惑 a惑之不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惑而不从师
1. 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其皆出于此乎
(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 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
(2)惑而不从师
(3)吾从而师之
(4) 择师而教之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6)小学而大遗
(7)则群聚而笑之
3. 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人非生而知之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作师说以贻之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7)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9)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10)郯子之徒
4. 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其皆出于此乎
(5)其可怪也欤
5. 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而耻学于师
(3)于其身也
(4)不拘于时
6. 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其可怪也欤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介词结构后置
(1)而耻学于师
(2)师不必贤于弟子
3.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 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