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快阁
登快阁①
黄庭坚(北宋)
痴儿了却公家事②,快阁东西③倚晚晴。
落木④千山天远大,澄江⑤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⑥,青眼聊因美酒横⑦。
万里归船弄⑧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⑨。
【注】
①快阁: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
②[痴儿了却公家事]意思是自己办完了公事。《晋书·傅咸传》载,杨济与傅咸书云:“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此句借用其意,自嘲“痴儿”忙于公事。痴儿,痴人、呆子,这里是诗人自指。
③东西:东边和西边。指在阁中四处周览。倚:倚靠。
④落木:落叶。
⑤澄江:指赣江。澄,清澈。
⑥“朱弦”句:这是借“伯牙绝弦”的典故慨叹世无知己。朱弦:指琴。佳人:指知己。
⑦“青眼”句:这是说唯有美酒值得加以青眼。据《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善为青白眼,用白眼看世俗礼法之士,用青眼看他喜欢的人。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指正眼看人。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聊:姑且。
⑧弄:演奏。
⑨与白鸥盟:这是说与白鸥订盟,表示自己决意归隐江湖,而不存世俗机心。盟,订盟、盟誓。《列子·黄帝》记载,海边有一人常与鸥鸟玩耍,其父让他把鸥鸟捉来与自己玩。第二天此人来到海边,鸥鸟在空中飞舞而不落下。后人常用与鸥鸟订盟表示归隐之志已定,再无俗念牵挂。
白话译文:
我办完了公事登上快阁,在这晚晴的余晖里倚栏远眺。
远望秋山无数,落叶飘零,天地更加辽阔,朗朗明月下澄江流过,在月光下更加空明澄澈。
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有看到美酒,眼中才露出喜色。
真希望能够乘船归去,吹起长笛,我的这颗心将愿与白鸥订盟。
知人论世
一、作者简介
苏门学士——黄庭坚
黄庭坚(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世称黄山谷。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的诗,被苏轼称为“山谷体”。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他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世称为“宋四家”。在文学界,黄庭坚生前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作品有《山谷词》等。
二、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黄庭坚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任知县,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清一统治·吉安府》)的快阁览胜。此时作者三十八岁,在太和令任上已有三个年头。
诵读体悟
一、整体赏析
这是黄庭坚在太和知县任上登快阁时所作的抒情诗。诗人说,我这个人办完公事,登上了快阁,在这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前句是用《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后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典,还多有翻新出奇之妙。“痴儿”二字翻前人之意,直认自己是“痴儿”,此为谐趣之一;“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从而增加了一气呵成之感,此为妙用二;“倚晚晴”三字,超脱了前人的窠臼。杜诗之“倚”,倚于山阁,乃实境平叙;李诗之“倚”,主语为“万古贞魂”,乃虚境幻生而成;黄诗之“倚”,可谓虚实相兼;诗人之“倚”,乃是实景,但却倚在无际无垠的暮色晴空。
“倚晚晴”三字,为下句的描写,作了铺垫渲染,使诗人顺势迸出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绝唱。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五、六二句,是诗人巧用典故的中句。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此处“横”字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形象神情烘托了出来。
此诗起首处诗人从“痴儿了却官家事”说起,透露了诗人官场工作为民尽力服务和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并不矛盾的观点;然后,渐入佳境,诗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与起首处对“公家事”之“了却”形成鲜明并举;五、六句诗人作一迭宕: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忧烦无端而来,诗人感受到自己知己和自由的可贵、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尾句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这一结尾,呼应了起首,顺势作结,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意味隽永,想象无穷。
二、名家点评
张戒:山谷《登快阁》诗云:“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此但以“远大”“分明”之语为新奇,而究其实,乃小人语。 (《岁寒堂诗话》)
胡晓明、秦静梅:此诗气势豪放,明白如话,却无曲折之致,正显黄诗平易之风格。(《宋代诗歌评点》)
即学即练
一、情景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黄庭坚的《登快阁》中,表明作者想摆脱纷乱现实的束缚,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 , ”。
2.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使用了钟子期、伯牙、阮籍的典故的诗句是“ , ”。
3.《登快阁》中,“ , ”两句,透露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4.《登快阁》中,“ , ”两句,是诗人对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二、诗歌鉴赏
5.下列各项对《登快阁》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首联“痴儿了却公家事”一句,把自己称为“痴儿”,即带有自我嘲讽的意味。
B.颈联中的“青眼”二字,显示了作者与现实的格格不入及其人格的兀傲不群。
C.诗的最后两句,表面看来只是反映一种倦于世事、归隐故园的意愿,实质上是表明他想摆脱纷扰现实的拘束,追求一种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
D.纵观全诗,感情抑扬,起伏不定:初登而喜(前四句),忽而转忧(“朱弦”两句),以喜结尾(“万里”两句)。
6.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答:
7.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一个“归”字?
答:
登快阁
一、
1.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2.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3.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
4.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二、
5.解析:初登而喜(前四句),忽而转忧(“朱弦”句),继而又转喜(“青眼”句),喜而复忧(“万里”两句)。
答案:D
6.答案:颔联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空旷辽远,景象苍茫、明净的暮秋景色图。深秋时节,远远近近无数的山脉,落叶飘零,万木萧疏,天空显得特别高远广阔;朗朗明月笼罩着清澈的江水,江水映着月光,如同一道白练,皎洁明净。(意思对即可)
7.答案:①作者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务;②“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欢欣赏自然风物;③“已”“聊”表明世无知音,自己已无意仕途;④“弄长笛”“与白鸥盟”表明诗人想要远离世俗,过悠闲忘我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些地方都体现了一个“归”字。客至
客至①
杜甫(唐)
舍②南舍北皆春水,但见③群鸥日日来。
花径④不曾缘客扫,蓬门⑤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⑥无兼味,樽⑦酒家贫只旧醅。
肯⑧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⑨。
【注】
①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汉魏以来对地方官员的敬称,唐以后多用以专指县令。相过,即探望、相访。
②舍:指诗人所居的成都浣花溪草堂。
③但见:只见。此句意为平时交游很少,只有鸥鸟不嫌弃能与之相亲。
④花径:长满花草的小路。
⑤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
⑥市远:离市集远。兼味:两种以上的菜肴。无兼味,意思是菜肴很简单。
⑦樽:酒器。旧醅:旧酿的酒。樽酒句: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
⑧肯:乐意。
⑨余杯:残酒,未饮完的酒。
白话译文
草堂前后涨满了春水,只见群鸥日日结队飞来。
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不曾为迎客打扫,我家的蓬门首次为你打开。
集市太远盘中没有好菜,家境贫寒只有陈酒招待。
若肯与邻家老翁一同对饮,就隔着篱笆唤来共尽余杯。
知人论世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二、创作背景
据黄鹤《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史补遗》,此诗是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五十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杜甫在历尽颠沛流离之后,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诗人在久经离乱,安居草堂后不久,客人来访时作了这首诗。
诵读体悟
一、整体赏析
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也是过于单调。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穿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仿佛看到作者迎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享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刘克庄说此诗是戏效元白体。杜甫自不可能飞跃时空去戏效他后代的元白体,这是从风格角度反讲的。简而言之,元白体就是指浅切平易的诗歌风格。综观全诗,语势流畅,除“盘飧”“兼味”“樽酒”之外,其余语句都没有太大的障碍,尤其是尾联虚字“肯与”和俗语“呼取”的运用,足当“戏效元白体”之评。另外,诗用第一人称,表达质朴流畅,自然亲切,与内容非常协调,形成一种欢快淡雅的情调,与杜甫其他律诗字斟句酌的风格确实不大一样。
杜甫《宾至》《有客》《过客相寻》等诗中,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有客》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宾至》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反转来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精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直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显示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二、名家点评
《唐诗援》:天然风韵,不烦涂抹。
《唐诗镜》:村朴趣,村朴语。
《唐诗摘抄》:经时无客过,日日有鸥来。语中虽见寂寞,意内愈形高旷。前半见空谷足音之喜,后半见贫家真率之趣。
《初白庵诗评》:自始至末,蝉联不断,七律得此,有掉臂游行之乐。
即学即练
一、情景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客至》中写迎接客人到来的喜悦的句子是“ , 。”
2.《客至》中“ , ”两句写主客对饮,并招呼邻翁助兴,突出场景的欢快热烈,表达主人对客人的热情。
3.《客至》写招待寒酸简单但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 , 。”
4.《客至》中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的句子是“ , 。”
二、诗歌鉴赏
5.下列各项对《客至》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了草堂环境的清幽、景色的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B.颔联将笔触转向庭院,并点题。前句不仅说不常来客,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更说明两人交情之深厚,为后面的酣畅欢快作铺垫。
C.颈联作者选取了最能显示宾主情意的生活场景,着意描画。传达出主人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
D.尾联从“尽余杯”一语可以看出,这时酒宴已到高潮,诗人欲呼邻翁与客人对饮,更增加了欢快的气氛。以此结束全诗,余味无穷——邻翁来了没有呢?这用不着交代,当然是来了。
6.颔联描写景物,在空间上有何变化?体味作者的情感。
答:
7.尾联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怎样的快乐?
答:
客至
一、
1.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2.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3.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4.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二、
5.解析:“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答案:A
6.答案: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7.答案:尾联以邀邻助兴的精彩细节,出人料想地笔意一转。无须事先邀请,随意过去邀请,是在率真纯朴的人际关系中所领略的摒弃虚伪矫饰的自然之乐。临安春雨初霁
临安春雨初霁①
陆游(南宋)
世味②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③京华④。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⑤明朝⑥卖杏花。
矮纸⑦斜行⑧闲作草⑨,晴窗⑩细乳 戏分茶 。
素衣 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注】
①霁(jì):雨后或雪后转晴。
②世味:人世情味。
③客:客居。
④京华:京城的美称。这里指南宋行在临安。南宋称京城临安为行在,有不忘旧都汴京而认临安为行都之意。
⑤深巷:很长的巷道。
⑥明朝(zhāo):明日早晨。
⑦矮纸:短纸。
⑧斜行:倾斜的行列。
⑨草:草书。
⑩晴窗:明亮的窗户。
细乳:茶中的精品,一说指烹茶时浮起的乳白色泡沫。
戏,原作“试”,据钱仲联校注本改。分茶:宋元时煎茶之法。注汤后用箸搅茶乳,使汤水波纹幻变成种种形状。
素衣:指白色的衣服。
风尘叹:因风尘而叹息。
白话译文:
如今的世态人情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卖杏花。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着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茶。
不是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知人论世
一、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中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大诗人之一。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
二、创作背景
陆游写这首《临安春雨初霁》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陆游自王炎调离川陕后,也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在蜀东归,在福建、江西、浙江一带做低级官吏。“怖惧几成床上伏,艰难何啻剑头饮”的处境,和在王炎手下得以重用的情形是大不一样的。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诵读体悟
一、整体赏析
如果掩去作者的名字,读这首《临安春雨初霁》,也许会以为它并不是出自“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的陆放翁之手。诗中虽然有杏花般的春色,却更隐含着“世味薄似纱”的感伤之情和“闲作草”“戏分茶”的无聊之绪。这是与高唱着“为国戍轮台”而“一身报国”的陆游的雄奇悲壮的风格特征很不一致的。
自淳熙五年孝宗召见了陆游以来,他并未得到重用,只是在福建、江西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家后五年,更是远离政界,但对于政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对于世态炎凉,他是体会得更深了。所以诗的开头就用了一个独具易动懂巧譬,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于是首联开口就言“世味”之“薄”,并惊问“谁令骑马客京华”。陆游时年已六十二岁,不仅长期宦海沉浮,而且壮志未酬,又兼个人生活的种种不幸,这位命途坎坷的老人发出悲叹,说出对世态炎凉的内心感受。这种悲叹也许在别人身上是无可疑问的,而对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来说,却显得不尽合乎情理。此奉诏入京,被任命为严州知州。对于一生奋斗不息、始终矢志不渝地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的陆游来说,授之以权,使之报国有门,竟会引起他“谁”的疑问。
颔联点出“诗眼”,也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骀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又深致。传说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没有注意到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接下去的颈联就道出了他的这种心情。在这明艳的春光中,诗人只能做的是“矮纸斜行闲作草”,陆游擅长行草,从现存的陆游手迹看,他的行草疏朗有致,风韵潇洒。这一句实是暗用了张芝的典故。据说张芝擅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因为是小雨初霁,所以说“晴窗”“细乳戏分茶”这里就是品茶、玩茶道。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于是再也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结尾两句。
尾联虽不像古人抱怨“素衣化为缁”(晋陆机作《为顾彦先赠好》:“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但这联不仅道出了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诗人声称清明不远,应早日回家,而不愿在所谓“人间天堂”的江南临安久留。诗人应召入京,却只匆匆一过,便拂袖而去。陆游这里反用其意,其实是自我解嘲。
在陆游的众多著名诗篇中,有壮怀激烈的爱国忧民之作,如《关山月》《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有寄梦抒怀、悲愤凄切之作,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些诗不是直抒胸臆,痛切陈词,就是笔墨纵横,抚古思今,都是雄壮的大气磅礴之作;作者也有优美淳朴的乡村生活描写,如《游山西村》;也有缅怀爱情、追思往日幸福的伤感之作,如《沈园》。等等这些,都与《临安春雨初霁》极不相似。《临安春雨初霁》没有豪唱,也没有悲鸣,没有愤愤之诗,也没有盈盈酸泪,有的只是结肠难解的郁闷和淡淡然的一声轻叹,“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严酷的现实,使他不得不对朝廷对皇帝,对人生对社会作出一些阴暗的结论。与他的许多寄梦诗不一样,在深夜,万籁俱寂时,作者眼前没有现实生活的情景搅扰,可以对着旷远的星空和雨夜任意地幻想,说任何放言达词。而身在繁荣帝都,作者却身不由己。临安城虽然春色明媚,但官僚们偏安一隅,忘报国仇,粉饰太平。作者是时刻清醒的,他在表面的升平气象和繁荣面貌中看到了世人的麻木、朝廷的昏聩,想到了自己未酬的壮志。但他既不能高唱,又无法托情梦,只好借春色说愁绪,把春天写成了无情之物。
可以说《临安春雨初霁》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另一方面,作者除了在战场上、幕帐中和夜空下高唱报国之外,偶尔也有惆怅徘徊的时候。在几乎同时所作的《书愤》中,作者就截然不同地表现了一贯的豪情。《书愤》在一定意义上是作者对自己悲壮一生的总结。“早岁那知世事艰”,却终有胆量说“千载谁堪伯仲间”,把一生留给历史公断。《临安春雨初霁》《书愤》的比较可以显现出诗人感情思想的一个短时期的反复。陆游毕竟是陆游,他不会永久地停留在“闲”“戏”之上的。不久后他在严州任上,仍坚持抗金,并且付诸行动,表达于诗文,终于又被以“嘲咏风月”的罪名罢官。他的绵绵“杏花春雨”,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发展成了“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疾风暴雨。
一个诗人的性格是复杂的,一个始终刚强不屈、矢志不渝的烈士,也难免间或惆怅抑郁。这种抑郁惆怅与其雄奇悲壮并不矛盾。唯其抑郁惆怅得苦不堪言,才有更强烈的情怀的喷发。诗中一开头就道“世味薄似纱”,正是作者对现实的否定,也体现出作者的刚直气节。诗末拂袖而去,也是诗人对浮华帝都的不屑。因此,透过原诗的表面,依稀仍可看见一个威武不屈的形象,这个形象才是作者真正的一贯的自己。
二、名家点评
小楼深巷卖花声,七字春愁隔夜生。(清·舒位《书剑南诗集序》)
“小楼”一联,从诗的意境看,有三个层次:身居小楼,一夜听雨,是一诗境;春雨如丝,绵绵不断,杏花开放,带露艳丽,另一诗境;深巷卖花,声声入耳,又一诗境。(殷光熹《宋诗名篇赏析》)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此句被誉为“绘尽江南春的神魄”。
即学即练
一、情景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的七律《临安春雨初霁》中有“ , ”的诗句,表面上极闲适恬静的境界中,蕴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2.《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
3.《临安春雨初霁》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失望,并透露出对客居京华的懊悔的诗句是“ , ”。
4.《临安春雨初霁》中,写小楼听雨、深巷卖花,生动地表现了江南市镇的暮春景色的名句是“ , ”。
5.《临安春雨初霁》中,写诗人重被起用却急于回家赶上清明节,表明诗人持守清洁而不想沾染京都官场恶浊的态度的诗句是“ , ”。
二、诗歌鉴赏
6.下列各项对《临安春雨初霁》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楼”是忧伤惆怅的代名词,古人登高常生发出一股悲凉的情绪,诗人借此抒发了自我落寞的情怀。
B.“一夜”意为“整夜”。诗人整夜“听春雨”,似在暗示诗人因这“一夜春雨”而辗转不眠,忧患不已。
C.尾联写急于赶上清明节回到家乡,表明他的思家之情。
D.本诗语言恬淡静雅之中富含惆怅沉郁。表面上看来极写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其背后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伤与惆怅,以及那种报国无门、壮怀难酬、蹉跎岁月的落寞情怀,含蓄而又深蕴。
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陆游的名句,选取一角度进行赏析。
答:
8.分析尾联的多层含义。
答:
临安春雨初霁
一、
1.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2.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3.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4.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5.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二、
6.解析:表明他的“持守清洁而不想沾染京都官场恶浊的态度,更有对朝廷偏安一隅而己志难伸的不满”。
答案:C
7.答案: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骀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又深致。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易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涌上了眉间心头。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的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8.答案:①陆机的《为顾彦先赠妇》诗中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这两句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陆游这里反用其意,其实是自我解嘲。
②“莫起风尘叹”,是因为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然回家本非诗人之愿。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
③“犹及清明可到家”实为激楚之言。偌大一个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见于言外。拟行路难(其四)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南朝[宋])
泻①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②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③踯躅④不敢言。
【注】 ①泻:倾,倒。 ②断绝:停止。 ③吞声:不敢出声。 ④踯躅:徘徊不前。
白话译文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的哀叹愁闷!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因举杯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便不再多说什么了。
知人论世
一、作者简介
鲍照(约414—466年),字明远,生活在南北朝时期,东海(今属山东)人,家世贫贱,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临海王刘子顼镇守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鲍照为乱兵所杀。
鲍照的作品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直接继承了建安传统,对后世李白、岑参、高适、杜甫有较大影响;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艺术形式上,鲍照大力学习和写作乐府诗,有三言、五言、七言和杂言等多种形式。五言诗讲究骈俪,圆稳流利,内容丰富,感情饱满。七言诗变逐句用韵为隔句押韵,并可自由换韵,拓广了七言诗的创作道路。他的乐府诗突破了传统乐府格律而极富创造,思想深沉含蓄,意境清新幽邃,语言容量大,节奏变化多,辞藻华美流畅,抒情淋漓尽致,并具有民歌特色。
在作品内容上,多表现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少部分诗描写了边塞战争和征戍生活,为唐代边塞诗的萌芽。
二、创作背景
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社会动荡。当时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而鲍照出身贫寒,他虽然渴望能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却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和世俗偏见的阻碍。于是常借诗歌来抒发他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的独特风格。
诵读体悟
一、整体赏析
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痕。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不同处境下高低贵贱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读者惊疑的气势。正如清代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这种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此句(安能行叹复坐愁)运用了互文的写法来宽慰自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这里诗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胸中郁积的块垒,已无法借酒消愁,他便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这种口吻和这笔调,愈加透露出作者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的结尾,作者才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人心不是草木,不可能没有感情,诗人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不可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写到这里,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到最大的密度,达到了随时都可能喷涌的程度。尽情宣泄,放声歌唱,已不足以倾吐满怀的愁苦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现的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社会现实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让诗人敢怒而不敢言、徘徊难进的地步了。有许许多多像诗人一样出身寒微的人,也只能像他那样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这正是人间极大的不幸。而这种不幸的根源,已经是尽在言外,表现得很清楚了。所以,前文中“人生亦有命”的话题,也只是诗人在忍气吞声和无可奈何之下所倾吐的愤激之词。
这首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从作者的表达情感方式来说,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明代王夫之评论此诗说:“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无限。”清代沈德潜评价说:“妙在不曾说破”准确地指明了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伴随感情曲折婉转的流露,五言、七言诗句错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韵脚由“流”“愁”到“难”“言”的灵活变换,这一切,便自然形成了全诗起伏跌宕的气势格调。
即学即练
一、情景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中形象地揭示门阀制度的不合理的诗句是“ , 。”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其四)》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 。”
二、诗歌鉴赏
3.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鲍照,字明远,唐代著名诗人。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
B.《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制造新词,流行一时。
C.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痕。
D.起首两句诗人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4.下列各项对《拟行路难(其四)》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人生亦有命”是诗人想用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
B.“酌酒以自宽……”句写诗人借酒自我宽慰,以歌声来排遣悲愤,终于使自己忘却了苦闷和悲伤。
C.“心非木石岂无感”是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社会的黑暗、人间的不平,岂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
D.“吞声踯躅不敢言”含蓄地说明了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
5.“心非木石岂无感”这句反问,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
拟行路难(其四)
一、
1.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2.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二、
3.解析:鲍照为南朝诗人。
答案:A
4.解析:“忘却了苦闷和悲伤”说法有误。
答案:B
5.答案:“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了高潮。(共14张PPT)
登快阁
登快阁①
黄庭坚(北宋)
痴儿了却公家事②,快阁东西③倚晚晴。
落木④千山天远大,澄江⑤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⑥,青眼聊因美酒横⑦。
万里归船弄⑧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⑨。
【注】
①快阁: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
②[痴儿了却公家事]意思是自己办完了公事。《晋书·傅咸传》载,杨济与傅咸书云:“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此句借用其意,自嘲“痴儿”忙于公事。痴儿,痴人、呆子,这里是诗人自指。
③东西:东边和西边。指在阁中四处周览。倚:倚靠。
④落木:落叶。
⑤澄江:指赣江。澄,清澈。
⑥“朱弦”句:这是借“伯牙绝弦”的典故慨叹世无知己。朱弦:指琴。佳人:指知己。
⑦“青眼”句:这是说唯有美酒值得加以青眼。据《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善为青白眼,用白眼看世俗礼法之士,用青眼看他喜欢的人。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指正眼看人。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聊:姑且。
⑧弄:演奏。
⑨与白鸥盟:这是说与白鸥订盟,表示自己决意归隐江湖,而不存世俗机心。盟,订盟、盟誓。《列子·黄帝》记载,海边有一人常与鸥鸟玩耍,其父让他把鸥鸟捉来与自己玩。第二天此人来到海边,鸥鸟在空中飞舞而不落下。后人常用与鸥鸟订盟表示归隐之志已定,再无俗念牵挂。
白话译文:
我办完了公事登上快阁,在这晚晴的余晖里倚栏远眺。
远望秋山无数,落叶飘零,天地更加辽阔,朗朗明月下澄江流过,在月光下更加空明澄澈。
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有看到美酒,眼中才露出喜色。
真希望能够乘船归去,吹起长笛,我的这颗心将愿与白鸥订盟。
知人论世
一、作者简介
苏门学士——黄庭坚
黄庭坚(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世称黄山谷。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的诗,被苏轼称为“山谷体”。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他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世称为“宋四家”。在文学界,黄庭坚生前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作品有《山谷词》等。
二、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黄庭坚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任知县,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清一统治·吉安府》)的快阁览胜。此时作者三十八岁,在太和令任上已有三个年头。
诵读体悟
一、整体赏析
这是黄庭坚在太和知县任上登快阁时所作的抒情诗。诗人说,我这个人办完公事,登上了快阁,在这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前句是用《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后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典,还多有翻新出奇之妙。“痴儿”二字翻前人之意,直认自己是“痴儿”,此为谐趣之一;“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从而增加了一气呵成之感,此为妙用二;“倚晚晴”三字,超脱了前人的窠臼。杜诗之“倚”,倚于山阁,乃实境平叙;李诗之“倚”,主语为“万古贞魂”,乃虚境幻生而成;黄诗之“倚”,可谓虚实相兼;诗人之“倚”,乃是实景,但却倚在无际无垠的暮色晴空。
“倚晚晴”三字,为下句的描写,作了铺垫渲染,使诗人顺势迸出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绝唱。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五、六二句,是诗人巧用典故的中句。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此处“横”字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形象神情烘托了出来。
此诗起首处诗人从“痴儿了却官家事”说起,透露了诗人官场工作为民尽力服务和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并不矛盾的观点;然后,渐入佳境,诗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与起首处对“公家事”之“了却”形成鲜明并举;五、六句诗人作一迭宕: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忧烦无端而来,诗人感受到自己知己和自由的可贵、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尾句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这一结尾,呼应了起首,顺势作结,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意味隽永,想象无穷。
二、名家点评
张戒:山谷《登快阁》诗云:“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此但以“远大”“分明”之语为新奇,而究其实,乃小人语。 (《岁寒堂诗话》)
胡晓明、秦静梅:此诗气势豪放,明白如话,却无曲折之致,正显黄诗平易之风格。(《宋代诗歌评点》)
一、情景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黄庭坚的《登快阁》中,表明作者想摆脱纷乱现实的束缚,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
“ , ”。
2.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使用了钟子期、伯牙、阮籍的典故的诗句是“ , ”。
3.《登快阁》中,“ , ”两句,透露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4.《登快阁》中,“ , ”两句,是诗人对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二、诗歌鉴赏
5.下列各项对《登快阁》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首联“痴儿了却公家事”一句,把自己称为“痴儿”,即带有自我嘲讽的意味。
B.颈联中的“青眼”二字,显示了作者与现实的格格不入及其人格的兀傲不群。
C.诗的最后两句,表面看来只是反映一种倦于世事、归隐故园的意愿,实质上是表明他想摆脱纷扰现实的拘束,追求一种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
D.纵观全诗,感情抑扬,起伏不定:初登而喜(前四句),忽而转忧(“朱弦”两句),以喜结尾(“万里”两句)。
解析:初登而喜(前四句),忽而转忧(“朱弦”句),继而又转喜(“青眼”句),喜而复忧(“万里”两句)。
答案:D
6.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答案:颔联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空旷辽远,景象苍茫、明净的暮秋景色图。深秋时节,远远近近无数的山脉,落叶飘零,万木萧疏,天空显得特别高远广阔;朗朗明月笼罩着清澈的江水,江水映着月光,如同一道白练,皎洁明净。(意思对即可)
7.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一个“归”字?
答案:①作者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务;②“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欢欣赏自然风物;③“已”“聊”表明世无知音,自己已无意仕途;④“弄长笛”“与白鸥盟”表明诗人想要远离世俗,过悠闲忘我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些地方都体现了一个“归”字。(共17张PPT)
客至
客至①
杜甫(唐)
舍②南舍北皆春水,但见③群鸥日日来。
花径④不曾缘客扫,蓬门⑤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⑥无兼味,樽⑦酒家贫只旧醅。
肯⑧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⑨。
【注】
①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汉魏以来对地方官员的敬称,唐以后多用以专指县令。相过,即探望、相访。
②舍:指诗人所居的成都浣花溪草堂。
③但见:只见。此句意为平时交游很少,只有鸥鸟不嫌弃能与之相亲。
④花径:长满花草的小路。
⑤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
⑥市远:离市集远。兼味:两种以上的菜肴。无兼味,意思是菜肴很简单。
⑦樽:酒器。旧醅:旧酿的酒。樽酒句: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
⑧肯:乐意。
⑨余杯:残酒,未饮完的酒。
白话译文
草堂前后涨满了春水,只见群鸥日日结队飞来。
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不曾为迎客打扫,我家的蓬门首次为你打开。
集市太远盘中没有好菜,家境贫寒只有陈酒招待。
若肯与邻家老翁一同对饮,就隔着篱笆唤来共尽余杯。
知人论世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 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二、创作背景
据黄鹤《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史补遗》,此诗是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五十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杜甫在历尽颠沛流离之后,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诗人在久经离乱,安居草堂后不久,客人来访时作了这首诗。
诵读体悟
一、整体赏析
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也是过于单调。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穿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仿佛看到作者迎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享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刘克庄说此诗是戏效元白体。杜甫自不可能飞跃时空去戏效他后代的元白体,这是从风格角度反讲的。简而言之,元白体就是指浅切平易的诗歌风格。综观全诗,语势流畅,除“盘飧”“兼味”“樽酒”之外,其余语句都没有太大的障碍,尤其是尾联虚字“肯与”和俗语“呼取”的运用,足当“戏效元白体”之评。另外,诗用第一人称,表达质朴流畅,自然亲切,与内容非常协调,形成一种欢快淡雅的情调,与杜甫其他律诗字斟句酌的风格确实不大一样。
杜甫《宾至》《有客》《过客相寻》等诗中,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有客》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宾至》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反转来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精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直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显示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二、名家点评
《唐诗援》:天然风韵,不烦涂抹。
《唐诗镜》:村朴趣,村朴语。
《唐诗摘抄》:经时无客过,日日有鸥来。语中虽见寂寞,意内愈形高旷。前半见空谷足音之喜,后半见贫家真率之趣。
《初白庵诗评》:自始至末,蝉联不断,七律得此,有掉臂游行之乐。
即学即练
一、情景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客至》中写迎接客人到来的喜悦的句子是
“ , 。”
2.《客至》中“ , ”
两句写主客对饮,并招呼邻翁助兴,突出场景的欢快热烈,表达主人对客人的热情。
3.《客至》写招待寒酸简单但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
“ , 。”
4.《客至》中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的句子是
“ , 。”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二、诗歌鉴赏
5.下列各项对《客至》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了草堂环境的清幽、景色的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B.颔联将笔触转向庭院,并点题。前句不仅说不常来客,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更说明两人交情之深厚,为后面的酣畅欢快作铺垫。
C.颈联作者选取了最能显示宾主情意的生活场景,着意描画。传达出主人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
D.尾联从“尽余杯”一语可以看出,这时酒宴已到高潮,诗人欲呼邻翁与客人对饮,更增加了欢快的气氛。以此结束全诗,余味无穷——邻翁来了没有呢?这用不着交代,当然是来了。
解析:“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答案:A
6.颔联描写景物,在空间上有何变化?体味作者的情感。
答案: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7.尾联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怎样的快乐?
答案:尾联以邀邻助兴的精彩细节,出人料想地笔意一转。无须事先邀请,随意过去邀请,是在率真纯朴的人际关系中所领略的摒弃虚伪矫饰的自然之乐。(共20张PPT)
临安春雨初霁
临安春雨初霁①
陆游(南宋)
世味②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③京华④。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⑤明朝⑥卖杏花。
矮纸⑦斜行⑧闲作草⑨,晴窗⑩细乳 戏分茶 。
素衣 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注】
①霁(jì):雨后或雪后转晴。
②世味:人世情味。
③客:客居。
④京华:京城的美称。这里指南宋行在临安。南宋称京城临安为行在,有不忘旧都汴京而认临安为行都之意。
⑤深巷:很长的巷道。
⑥明朝(zhāo):明日早晨。
⑦矮纸:短纸。
⑧斜行:倾斜的行列。
⑨草:草书。
⑩晴窗:明亮的窗户。
细乳:茶中的精品,一说指烹茶时浮起的乳白色泡沫。
戏,原作“试”,据钱仲联校注本改。分茶:宋元时煎茶之法。注汤后用箸搅茶乳,使汤水波纹幻变成种种形状。
素衣:指白色的衣服。
风尘叹:因风尘而叹息。
白话译文:
如今的世态人情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卖杏花。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着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茶。
不是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知人论世
一、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存诗9 000多首,是中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大诗人之一。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
二、创作背景
陆游写这首《临安春雨初霁》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陆游自王炎调离川陕后,也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在蜀东归,在福建、江西、浙江一带做低级官吏。“怖惧几成床上伏,艰难何啻剑头饮”的处境,和在王炎手下得以重用的情形是大不一样的。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诵读体悟
一、整体赏析
如果掩去作者的名字,读这首《临安春雨初霁》,也许会以为它并不是出自“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的陆放翁之手。诗中虽然有杏花般的春色,却更隐含着“世味薄似纱”的感伤之情和“闲作草”“戏分茶”的无聊之绪。这是与高唱着“为国戍轮台”而“一身报国”的陆游的雄奇悲壮的风格特征很不一致的。
自淳熙五年孝宗召见了陆游以来,他并未得到重用,只是在福建、江西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家后五年,更是远离政界,但对于政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对于世态炎凉,他是体会得更深了。所以诗的开头就用了一个独具易动懂巧譬,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于是首联开口就言“世味”之“薄”,并惊问“谁令骑马客京华”。陆游时年已六十二岁,不仅长期宦海沉浮,而且壮志未酬,又兼个人生活的种种不幸,这位命途坎坷的老人发出悲叹,说出对世态炎凉的内心感受。这种悲叹也许在别人身上是无可疑问的,而对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来说,却显得不尽合乎情理。此奉诏入京,被任命为严州知州。对于一生奋斗不息、始终矢志不渝地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的陆游来说,授之以权,使之报国有门,竟会引起他“谁”的疑问。
颔联点出“诗眼”,也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骀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又深致。传说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没有注意到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接下去的颈联就道出了他的这种心情。在这明艳的春光中,诗人只能做的是“矮纸斜行闲作草”,陆游擅长行草,从现存的陆游手迹看,他的行草疏朗有致,风韵潇洒。这一句实是暗用了张芝的典故。据说张芝擅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因为是小雨初霁,所以说“晴窗”“细乳戏分茶”这里就是品茶、玩茶道。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于是再也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结尾两句。
尾联虽不像古人抱怨“素衣化为缁”(晋陆机作《为顾彦先赠好》:“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但这联不仅道出了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诗人声称清明不远,应早日回家,而不愿在所谓“人间天堂”的江南临安久留。诗人应召入京,却只匆匆一过,便拂袖而去。陆游这里反用其意,其实是自我解嘲。
在陆游的众多著名诗篇中,有壮怀激烈的爱国忧民之作,如《关山月》《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有寄梦抒怀、悲愤凄切之作,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些诗不是直抒胸臆,痛切陈词,就是笔墨纵横,抚古思今,都是雄壮的大气磅礴之作;作者也有优美淳朴的乡村生活描写,如《游山西村》;也有缅怀爱情、追思往日幸福的伤感之作,如《沈园》。等等这些,都与《临安春雨初霁》极不相似。《临安春雨初霁》没有豪唱,也没有悲鸣,没有愤愤之诗,也没有盈盈酸泪,有的只是结肠难解的郁闷和淡淡然的一声轻叹,“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严酷的现实,使他不得不对朝廷对皇帝,对人生对社会作出一些阴暗的结论。与他的许多寄梦诗不一样,在深夜,万籁俱寂时,作者眼前没有现实生活的情景搅扰,可以对着旷远的星空和雨夜任意地幻想,说任何放言达词。而身在繁荣帝都,作者却身不由己。临安城虽然春色明媚,但官僚们偏安一隅,忘报国仇,粉饰太平。作者是时刻清醒的,他在表面的升平气象和繁荣面貌中看到了世人的麻木、朝廷的昏聩,想到了自己未酬的壮志。但他既不能高唱,又无法托情梦,只好借春色说愁绪,把春天写成了无情之物。
可以说《临安春雨初霁》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另一方面,作者除了在战场上、幕帐中和夜空下高唱报国之外,偶尔也有惆怅徘徊的时候。在几乎同时所作的《书愤》中,作者就截然不同地表现了一贯的豪情。《书愤》在一定意义上是作者对自己悲壮一生的总结。“早岁那知世事艰”,却终有胆量说“千载谁堪伯仲间”,把一生留给历史公断。《临安春雨初霁》《书愤》的比较可以显现出诗人感情思想的一个短时期的反复。陆游毕竟是陆游,他不会永久地停留在“闲”“戏”之上的。不久后他在严州任上,仍坚持抗金,并且付诸行动,表达于诗文,终于又被以“嘲咏风月”的罪名罢官。他的绵绵“杏花春雨”,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发展成了“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疾风暴雨。
一个诗人的性格是复杂的,一个始终刚强不屈、矢志不渝的烈士,也难免间或惆怅抑郁。这种抑郁惆怅与其雄奇悲壮并不矛盾。唯其抑郁惆怅得苦不堪言,才有更强烈的情怀的喷发。诗中一开头就道“世味薄似纱”,正是作者对现实的否定,也体现出作者的刚直气节。诗末拂袖而去,也是诗人对浮华帝都的不屑。因此,透过原诗的表面,依稀仍可看见一个威武不屈的形象,这个形象才是作者真正的一贯的自己。
二、名家点评
小楼深巷卖花声,七字春愁隔夜生。(清·舒位《书剑南诗集序》)
“小楼”一联,从诗的意境看,有三个层次:身居小楼,一夜听雨,是一诗境;春雨如丝,绵绵不断,杏花开放,带露艳丽,另一诗境;深巷卖花,声声入耳,又一诗境。(殷光熹《宋诗名篇赏析》)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此句被誉为“绘尽江南春的神魄”。
即学即练
一、情景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的七律《临安春雨初霁》中有
“ , ”的诗句,表面上极闲适恬静的境界中,蕴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2.《临安春雨初霁》中,
“ , ”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3.《临安春雨初霁》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失望,并透露出对客居京华的懊悔的诗句是
“ , ”。
4.《临安春雨初霁》中,写小楼听雨、深巷卖花,生动地表现了江南市镇的暮春景色的名句是
“ , ”。
5.《临安春雨初霁》中,写诗人重被起用却急于回家赶上清明节,表明诗人持守清洁而不想沾染京都官场恶浊的态度的诗句是
“ , ”。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二、诗歌鉴赏
6.下列各项对《临安春雨初霁》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楼”是忧伤惆怅的代名词,古人登高常生发出一股悲凉的情绪,诗人借此抒发了自我落寞的情怀。
B.“一夜”意为“整夜”。诗人整夜“听春雨”,似在暗示诗人因这“一夜春雨”而辗转不眠,忧患不已。
C.尾联写急于赶上清明节回到家乡,表明他的思家之情。
D.本诗语言恬淡静雅之中富含惆怅沉郁。表面上看来极写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其背后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伤与惆怅,以及那种报国无门、壮怀难酬、蹉跎岁月的落寞情怀,含蓄而又深蕴。
解析:表明他的“持守清洁而不想沾染京都官场恶浊的态度,更有对朝廷偏安一隅而己志难伸的不满”。
答案:C
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陆游的名句,选取一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骀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又深致。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易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涌上了眉间心头。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的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8.分析尾联的多层含义。
答案:
①陆机的《为顾彦先赠妇》诗中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这两句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陆游这里反用其意,其实是自我解嘲。
②“莫起风尘叹”,是因为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然回家本非诗人之愿。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
③“犹及清明可到家”实为激楚之言。偌大一个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见于言外。(共15张PPT)
拟行路难(其四)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南朝[宋])
泻①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②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③踯躅④不敢言。
【注】
①泻:倾,倒。
②断绝:停止。
③吞声:不敢出声。
④踯躅:徘徊不前。
白话译文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的哀叹愁闷!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因举杯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便不再多说什么了。
知人论世
一、作者简介
鲍照(约414—466年),字明远,生活在南北朝时期,东海(今属山东)人,家世贫贱,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临海王刘子顼镇守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鲍照为乱兵所杀。
鲍照的作品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直接继承了建安传统,对后世李白、岑参、高适、杜甫有较大影响;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艺术形式上,鲍照大力学习和写作乐府诗,有三言、五言、七言和杂言等多种形式。五言诗讲究骈俪,圆稳流利,内容丰富,感情饱满。七言诗变逐句用韵为隔句押韵,并可自由换韵,拓广了七言诗的创作道路。他的乐府诗突破了传统乐府格律而极富创造,思想深沉含蓄,意境清新幽邃,语言容量大,节奏变化多,辞藻华美流畅,抒情淋漓尽致,并具有民歌特色。
在作品内容上,多表现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少部分诗描写了边塞战争和征戍生活,为唐代边塞诗的萌芽。
二、创作背景
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社会动荡。当时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而鲍照出身贫寒,他虽然渴望能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却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和世俗偏见的阻碍。于是常借诗歌来抒发他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的独特风格。
诵读体悟
一、整体赏析
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痕。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不同处境下高低贵贱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读者惊疑的气势。正如清代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这种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此句(安能行叹复坐愁)运用了互文的写法来宽慰自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这里诗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胸中郁积的块垒,已无法借酒消愁,他便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这种口吻和这笔调,愈加透露出作者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的结尾,作者才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人心不是草木,不可能没有感情,诗人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不可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写到这里,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到最大的密度,达到了随时都可能喷涌的程度。尽情宣泄,放声歌唱,已不足以倾吐满怀的愁苦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现的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社会现实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让诗人敢怒而不敢言、徘徊难进的地步了。有许许多多像诗人一样出身寒微的人,也只能像他那样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这正是人间极大的不幸。而这种不幸的根源,已经是尽在言外,表现得很清楚了。所以,前文中“人生亦有命”的话题,也只是诗人在忍气吞声和无可奈何之下所倾吐的愤激之词。
这首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从作者的表达情感方式来说,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明代王夫之评论此诗说:“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无限。”清代沈德潜评价说:“妙在不曾说破”准确地指明了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伴随感情曲折婉转的流露,五言、七言诗句错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韵脚由“流”“愁”到“难”“言”的灵活变换,这一切,便自然形成了全诗起伏跌宕的气势格调。
即学即练
一、情景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中形象地揭示门阀制度的不合理的诗句是“ , 。”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其四)》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 。”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二、诗歌鉴赏
3.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鲍照,字明远,唐代著名诗人。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
B.《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制造新词,流行一时。
C.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痕。
D.起首两句诗人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解析:鲍照为南朝诗人。
答案:A
4.下列各项对《拟行路难(其四)》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人生亦有命”是诗人想用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
B.“酌酒以自宽……”句写诗人借酒自我宽慰,以歌声来排遣悲愤,终于使自己忘却了苦闷和悲伤。
C.“心非木石岂无感”是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社会的黑暗、人间的不平,岂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
D.“吞声踯躅不敢言”含蓄地说明了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
解析:“忘却了苦闷和悲伤”说法有误。
答案:B
5.“心非木石岂无感”这句反问,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