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在本文中,作者对母鸡的喜爱之情贯穿始终。课文通过描述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抒发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文章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描绘了一只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发号施令的母鸡,动用贬损的语气,情感是讨厌和憎恶。后半部分则描写了一只勇敢负责、慈爱辛苦、伟大的鸡母亲,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鸡的尊敬与喜爱。通过对比,更显出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
二、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体会母爱的伟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母鸡的动作、声音中体会母鸡的负责、慈爱和勇敢的精神。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转折”以及“情感的升华”。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与本文相关的课件。
2. 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查阅作者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师生交流课前查阅的作者养鸡的资料。
2. 教师引导学生用一个词语概括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3. 揭示课题:母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读课文。强调“欺侮”、“疙瘩”的读音。
3. 思考:作者对这只母鸡的态度是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讨厌这只母鸡?学生交流后回答。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悟
1. 再读课文,找一找作者讨厌母鸡的理由是什么?尝试在这些理由旁边做上批注。
2. 学生交流并朗读相关句子,适时进行品词品句。
3. 看来这只母鸡真讨人厌,可是后来,“我”的态度发生了大转弯,后来我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呢?请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后回答。
7. 学生交流并朗读相关句子,适时进行品词品句。
4. “我”是真心实意地赞美它吗?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出来?学生交流后回答。相机理解“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等词语的意思。并用这些词语造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关内容。
5. “我”仅仅只是在赞美鸡妈妈吗?要求学生再读课文并回答。(作者也是在赞美生活中平凡而伟大、不张扬却默默奉献的爱。)这种爱给人怎样的感觉?(幸福、温馨、无私、伟大……)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再读课文重点段第九自然段,注意引导学生读出这份伟大的爱。
6. 读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引导学生用词语概括并用上“这是一只( )的母鸡”说说自己的理解。可以用上“负责、慈爱、勇敢、辛苦、默默奉献、温暖”等词语。(预设:这是一只负责的母鸡;这是一只慈爱的母鸡;这是一只勇敢的母鸡;这是一只辛苦的母鸡;这是一只默默奉献的母鸡;这是一只会下“温暖的蛋”的母鸡……)总结并相机板书:这都是一只( )的母鸡,它用自己的一生呵护着自己的孩子,它是一位可敬的母亲!让我们带着这份敬意再读课文吧!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作业布置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 选择一个动物(可以选取自己不喜欢的动物),尝试用对比的手法表达对该动物情感的变化过程。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深入了解了老舍先生对母鸡的情感态度及其变化的原因。同时,也学习了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关注身边的小动物,珍惜生命,热爱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