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2023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课件(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2023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课件(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05 16:05:47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
知识“路线图”
线索“互联网”
解题“金钥匙”
知识“路线图”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在先秦时期,是一种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的奴隶制;从战国时期一直到鸦片战争,则是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形态围绕着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两条线索,中国政治制度不断走向完善,至清朝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2.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制,但不久之后失败。南京国民政府先后实行“训政”和“宪政”,但其实质均为一党专政;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边区政府先后建立起人民政权、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走向完善。
3.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代表了西方早期政治文明的最高成就。中古欧洲主要形成了法国的等级君主制和英国的议会君主制两种政体;近代欧美国家先后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法两国的民主共和制为主要代表。
4.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分古代、近代和现代。改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促进了社会进步,但改革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和艰辛。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坚持改革、不畏艰险,才能促进社会进步。
线索“互联网”
整合一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
初步形成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正式建立 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
巩固 西汉建立“中朝”,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完善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
加强 北宋时期,在中央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在地方,派文官做知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新发展 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空前强化 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清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大兴“文字狱”
结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继承发展: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源流分明,沿革脉络清晰,具有继承发展的特点。
(2)皇权中心:严格的尊卑等级,确保君主权力的独断性。
(3)人治法治:实质是权治、官治的独裁专制统治。
(4)完备成熟: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完备的政治结构,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统治网络。
(5)宗法观念:父权观念渗入国家政治制度中,影响政治制度建设。
(6)儒学理论:儒家经典是封建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制定政治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整合二 西方政治体制的演变
时间 演变 特点
古代 雅典:民主政治 含有一定的民主因素,但各城邦制度千差万别
斯巴达:寡头政治 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 具有贵族寡头特征
中世纪 法国:等级君主制 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王权与基督教长期并立
英国:议会君主制
近代 英国:君主立宪制 1689年《权利法案》奠定基础 君主“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议会是国家权力的核心;责任内阁掌握行政大权
19世纪议会改革,标志民主制度形成 美国:总统共和制 1775年资产阶级革命,1776年建立美利坚合众国,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分权制衡;政党政治,互相牵制
法国:议会共和制 1792年第一共和国 议会是国家政治的中心,有立法权;内阁对参议院负责;总统及其内阁政府对议会负责
1870年第三共和国 1875年宪法通过,标志着议会制共和国确立 整合三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1.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和内阁制。
(2)北洋政府尝试政党政治,但最终失败。
(3)南京国民政府披着“训政”“宪政”的外衣,实行一党独裁。
2.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
(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
(3)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的办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整合四 古代中国改革的特点
1.从政治角度看
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都涉及政治制度改革。商鞅变法侧重于制度重建,如废分封,推行县制;而孝文帝改革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的政治制度;王安石变法很少涉及政治制度变革,这是由时代背景决定的。
2.从经济角度看
商鞅变法涉及土地制度、农商政策等,本质上体现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特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涉及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体现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耕作方式的特征;而王安石变法从富国角度出发,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农业、兴办水利工程、加强市场流通管理等。
3.从军事角度看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进行了军事改革,商鞅变法是为了强兵,以在兼并战争中占据主动;王安石变法则更侧重于防范人民的反抗和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
4.从思想文化角度看
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强调加强思想控制;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是汉化政策的体现;王安石变法对教育进行改革,从科举制度入手,达到整顿吏治的目的。
解题“金钥匙”
一、高考选择题满分导练
[解题技法]——定时空抓关键,排除干扰项,巧解选择题
第一步:定时空抓关键
(1)定时空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发生的。解答选择题只要锁定时空就可以缩小知识范围,准确排除与该时空无关的选项。所以做选择题时首先要定位好时空,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得分机率。
(2)抓关键
新形势下的高考,多数考查运用了新材料,设置了新情境,在诸多信息中,明确关键信息,试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第二步:排除干扰项
(1)题干参照法
以题干传递的信息为参照,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如果题干信息包含时间、地点、性质、含义等,要以此作为参照,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
(2)选项参照法
选项参照法就是利用某一选项提供的信息,对其他选项进行推理和判断的一种解题方法。具体选项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因果、包含、交叉、矛盾、重复等。
[经典示例]——技法支招,有章可循
[例] [2021·新高考湖南卷,15]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官法》,完全赋予最高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自由裁量权,使之可以更多地根据其主观判断来审理案件。此后,最高法院得以积极干预政府的公共政策。据此可知,美国(  )
A.国会地位在这一时期高于最高法院
B.三权分立体制进行了一次内部调整
C.最高法院可利用自由裁量权压制政府
D.分权与制衡机制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答案] B
[技法点拨] 第一步:定时空: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官法》
明关键:《法官法》完全赋予最高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自由裁量权。
第二步:题干参照法、选项参照法,排除干扰项。
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三者之间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故A项中“高于”、C项中“压制”的说法错误,排除;美国国会通过《法官法》是对三权分立体制的内部调整,D项可排除。
[模拟演练]——创新应用,立竿见影
1.[2021·新高考浙江卷1月选考,1]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尝试解答] ________
[点拨] 定时空:西周分封制
抓关键:分封制下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人口权、土地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与述职,提供军赋和力役,分析判断正确选项。
答案:B
2.[2021·新高考湖北卷,4]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  )
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
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 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尝试解答] ________
[点拨] 定时空:明代
抓关键: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有利于司法官员处理新的社会问题,用参照法判断正确选项。
答案:A
3.[2021·新高考天津卷,10]在古代雅典,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公民,才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在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  )
A.取得行政官职的限制最终取消
B.与自由民身份的区别已不复存在
C.不再履行自备武装服兵役义务
D.进入议事会的资历条件逐渐提高
[尝试解答] ________
[点拨] 定时空:古代雅典
抓关键:梭伦改革时期按照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克利斯提尼时期,行政官职各部落仍有名额限制,而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几乎所有一切官职向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开放。
答案:A
4.[2021·新高考山东卷,6]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 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尝试解答] ________
[点拨] 定时空:戊戌变法
抓关键:戊戌变法的缺陷,变法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而是以上谕变法的形式进行的。
答案:D
二、高考非选择题高分导练
[解题技法]——高考材料解答型非选择题高分诀窍
(1)一个前提: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
(2)两个原因:一是立足材料,二是联系教材。联系教材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教材所学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答。
(3)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利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
(4)警惕四大误区
①急于求成:对题目未作仔细分析,盲目作答,抓不住要点。
②照本宣科:对材料未能获取有效信息,缺乏概括总结。
③表达不准确:对问题理解不清,表述杂乱。
④卷面不整洁:书写潦草,字迹不清晰。
[经典示例]——技法支招,有章可循
[例] [2020·新高考江苏卷,21]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材料二 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583年),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5分)
[参考答案] 演变:周朝实行分封制;战国时在边地出现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在边地设置郡县);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东汉至南北朝实行州郡县制。
[技法点拨] 解答本题要注意按照“一个前提,两个原则,两个充分”“审材料、审设问并要警惕四大误区”。依据材料一“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到战国时代……产生了郡县两级制”可得出战国时期在边地出现郡县制,依据材料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可得出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依据材料一“到东汉时……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可得出东汉至南北朝实行州郡县制;再结合所学可得出周朝实行分封制和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4分)
[参考答案]原因:地方出现分权倾向;机构设置混乱(郡县过多)。措施: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合并州县。
[技法点拨] 依据材料二“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可得出地方出现分权倾向;依据材料二“数县并置”“十羊九牧”等可知机构设置混乱。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合并了一些州县”可得出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合并州县。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隋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共同的积极作用。(4分)
[参考答案]积极作用: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国家统一;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管理层次);确立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模式。
[技法点拨] 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从中央集权的加强、巩固国家统一、行政效率提高以及古代行政区划模式确立等方面分析作答。
[命题立意] 本题围绕古代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选取材料,旨在以古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实践为载体,以制度创新为归宿,创设问题情境,增强考生对中国制度文化的自信,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历史之悠久、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可比拟的。今天的中国是由历代发展而来,全面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有益于深刻理解今天中国的国情。
[模拟演练]——创新应用,立竿见影
5.(14分)[2021·新高考北京卷,18]
辩论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各州代表就“全国行政官”的人数和权力等问题展开激烈辩论。以下为6月1日~7月19日的发言节录:
拉特里奇:赞成把行政权委托给一人,但不能赋予此人宣战和媾和的权力。
谢尔曼:行政官只是把立法机构的意志付诸实施,这一人或数人,只有国会才能委任,且只对国会负责。
伦道夫:坚决反对把行政权集于一人。这是君主制的胚胎,不要以英国政府为模本。为了维护全国行政官的独立,就应该由一人以上担任。
威尔逊:全国行政官由一人担任。若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独立,行政官就应拥有绝对否决权。
巴特勒:赞成设立一人为行政官,但反对授予此人否决立法的全权。难道美国不会出现克伦威尔式人物?
汉密尔顿:主张选举产生一位行政官,他应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
莫里斯:设立行政官的目标之一是控制国会。国会会抓住战争、入侵、动乱等时机扩权。因此需要一位行政官做人民的保护者,抵制由大人物和有钱人组成的国会。
1787年宪法最终确立了总统制,但关于总统权力的争论还在继续。
(1)各州代表关于设立“全国行政官”有哪几种观点?归纳其理由。(8分)









答案:
观点一:支持设立一位行政官,并赋予其否决国会的权力(或权力较大)。
理由:可保持行政权独立,制衡国会,保护民众。
观点二:支持设立一位行政官,但他要对国会负责(或权力较小)。
理由:可保持行政权独立,但要防止其走向专制独裁,必须受到制约。
观点三:支持设立多位行政官,但他要对国会负责(或权力较小)。
理由:防止专制。
解析:根据材料中威尔逊、汉密尔顿、莫里斯的言论,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观点,即支持设立一位行政官,并赋予其否决国会的权力,其理由是保持行政权独立,制衡国会,保护民众;根据材料中巴特勒、谢尔曼、拉特里奇的言论,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观点,即支持设立一位行政官,但他要对国会负责,其理由是可保持行政权独立,但要防止其走向专制独裁,必须受到制约;根据材料中伦道夫的言论,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观点,即支持设立多位行政官,但他要对国会负责,其理由是防止专制。
(2)有学者在谈到18世纪英美政治体制时,认为美国总统是“没有君主制的国王”。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6分)
答案:应辩证看待这句话。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掌握行政大权,可以提名、任命官员,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相较而言,18世纪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并没有以上权力,美国总统的实际权力大于英国国王。但是,总统由民选产生,对选民负责,且有一定任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世袭、终身制的国王。
解析:作答时,首先要明确“看法”,即辩证地看待;在具体阐释时,首先要明确美国总统的职责,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掌握行政大权,可以提名、任命官员,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然后再把此时期英国国王的权力与美国总统进行比较;相较而言,18世纪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并没有以上权力,美国总统的实际权力大于英国国王;最后要解释美国总统是“没有君主制的国王”这句话,美国总统由民选产生,对选民负责,且有一定任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世袭、终身制的国王。
三、高考非选择题高分导练
[解题技法]——解答高考开放探究题的主要步骤
第一步:明确设问要求,带着问题阅读、分析材料。
第二步:提炼论题,在研读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主要论题。
第三步:搜寻史实,据所给材料和所学知识整理出可以论证该论题的重要史实。
第四步:结合史实,进行说明或论证,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第五步:小结,回应论题;争取用某一史观或重要的历史结论以便上升到历史学科素养所要求的理论高度。
[经典示例]——技法支招,有章可循
[例] [2021·新高考湖北卷,20](12分)[历史的“变与不变”]
小楚同学参加了以“历史的变革与延续”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展开相关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 ◆于不变之中,而寓变之制;因已变之势,而复创造之规。
——顾炎武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马克思
材料 ◆赵宋官制虽承前代,如宰相大抵类似于唐,而宋则又以枢密使、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若外官,则宋与唐大有别。藩镇(节度使)之权既夺,大约统率所部者有安抚使、转运使诸官职。
——摘编自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具有鼎革之义;对于临时政府组成人选,宋教仁等主张全用革命党,不用旧官僚,但最后不得不妥协。临时政府各部总长名单中,同盟会会员仅居陆军、外交、教育三部,其余六部均为立宪派或旧官僚。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通过研读,有的同学看到了历史的变革,有的同学看到了历史的延续,有的同学看到了二者间的复杂关系。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材料 ◆1789年7月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之后,国民自卫军总司令拉法耶特侯爵将象征法国王室的白色与巴黎民众要武装的色彩(红色与蓝色)结合,创设三色徽章作为国民自卫军帽徽。不久,法国国王到巴黎接受了三色帽徽,表示对革命形势的认可。此后,红白蓝三色配置在全国流行,三色帽徽、三色服饰成为革命者的标志。几经演变,三色旗成为法国国旗。
——摘编自沈坚《三色旗和高卢雄鸡》
[参考答案] (示例)论题:历史在承继中变革。(2分)
论证:许多思想家深刻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如顾炎武认为传统中蕴含着发展变化的因素,应该顺应这种变化的趋势适时变革。(2分)
揆诸史实,历史总是在赓续中嬗变。如北宋建立初期,为改变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巩固统治,沿用唐制并有所创新。在中央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同时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宰相之权;在地方保留节度使,但剥夺其实权,改派文臣担任知州并设转运使等加强监管。由此,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6分)
结论:综上所述,承继传统、顺应时势的变革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因素。(2分)
[技法点拨] 首先,据材料“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得出论题:历史在承继中变革。其次,论证:据材料“于不变之中,而寓变之制;因已变之势,而复创造之规”并结合所学得出顾炎武认为传统中蕴含着发展变化的因素;应该顺应这种变化的趋势适时变革;据材料“赵宋官制虽承前代,如宰相大抵类似于唐,而宋则又
以枢密使、参知政事为副宰相”结合所学得出北宋建立初期,为改变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巩固统治,沿用唐制并有所创新,在中央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同时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宰相之权;据材料“藩镇(节度使)之权既夺,大约统率所部者有安抚使、转运使诸官职”结合所学得出在地方保留节度使,但剥夺其实权,改派文臣担任知州并设转运使等加强监管,由此,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最后,总结升华,承继传统、顺应时势的变革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因素。
[命题立意] 以开放探究的形式考查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变与不变”,命题形式新颖,有观点有材料,强调历史在承继中变革,体现了“一定时期的思想是特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唯物史观的考查。
[模拟演练]——创新应用,立竿见影
6.[2021·新高考福建卷,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开皇之治”大事简表(部分) “康乾盛世”大事简表(部分)
开皇元年,行三省六部制。 开皇三年,罢天下诸郡,定州县二级制。 开皇五年,诏令全国检括户口。 开皇七年,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漕运。 开皇九年,平陈,免陈朝旧境十年赋税。 开皇十二年,遣使均田。 ——据《隋书》等 康熙十五至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乱。
康熙二十三年,巡视黄河。
雍正二年,行摊丁入亩,整顿保甲制。
雍正十年,设军机处。
乾隆元年,设特科取士。
乾隆三十八年,始修《四库全书》。
——据《清史稿》等
综合材料中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答案:论题:中国古代盛世之下统治者的制度革新。
阐述:在中国古代,一些朝代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出现了很多盛世景象,如:“开皇之治”“康乾盛世”等。在隋朝的“开皇之治”时,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在中央为削弱相权,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地方上确定州县两级制;同时为加强对百姓的管理,实行“大索貌阅”;又开通漕运,同时减轻百姓的负担,形成了“开皇之治”的盛世景象。清朝时,“康乾盛世”之下,康熙帝平定三藩,雍正时,实行摊丁入亩,中央设立了军机处,到乾隆时设特科取士,始修《四库全书》,从而形成了“康乾盛世”的景象。
总之,在中国古代盛世之下,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革新,加强了自身的封建统治,形成了古代诸多的盛世景象。
解析:“开皇之治”和“康乾盛世”都是历史上的治世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中的历史信息:政治上,隋朝“行三省六部制……定州县二级制”,清朝“设军机处”;经济上,隋朝“开山阳渎,以通漕运……遣使均田”,清朝“巡视黄河……行摊丁入亩”;选官制度上,隋朝分科考试,清朝“设特科取士”;思想文化上,清朝“始修《四库全书》”,综合上述信息,可拟论题:中国古代盛世之下统治者的制度革新,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阐述隋朝和清朝的革新措施及带来的影响即可。(共78张PPT)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 程 标 准】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2)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学 法 指 导】
(1)通过对比秦朝建立前后的政治体制,认识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对后世的影响。
(2)认识不同时期中央行政体制和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增强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关键能力·课堂探究
网络构建·史论要旨
随堂检测·强化落实
读史思辨·视野拓展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走进教材
知识点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的建立
①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②标志: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______代替了禅让制。
(2)商朝的内外服制
①商王直接控制内服_____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
②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世袭制
王畿
2.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2)宗法制:核心是____________。
(3)政体的基本特征:分封制与______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________相结合。
天子地位 周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洛邑附近的_____地区
分封对象 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
诸侯权力 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
诸侯义务 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_____
王畿
义务
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
血缘关系
3.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1)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受____________的制约。
(2)国人可以通过_____来影响朝政。
4.春秋战国时期
(1)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____________的瓦解,贵族等级________开始解体。
(2)战国时期:郡县制、______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原始民主传统
舆论
宗法血缘关系
分封制
官僚制
启思助学?
1.【易误点拨】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奴隶社会“天下为家”打破了原始社会的平等和无剥削压迫的“天下为公”局面,是历史的进步。因为奴隶社会形态的出现是建立在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2.【学术情境】 西周分封制
有学者认为“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
思考:由此可见,这一创造是分封制,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提示: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知识延伸】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1)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2)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3)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4.【概念辨析】 官僚政治
西周宗法分封制下“官”以贵族血统世袭,秦以后的“官”则是皇帝任免,俸禄来自国家税收,形成了完善的官僚政治体系。
思考:为何官僚政治能够加强中央集权?
提示:官僚政治下,官员的任免由皇帝直接任免,改变了分封制下的官员世袭特权。
5.【图说历史】 “‘书同文字’木方”(见教材P4)
信息解读: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书同文字”政策。木方主要记载了文字的字形和用法规范,对研究秦代历史有重要作用。
知识点二 秦朝的政治制度
1.条件:秦的_____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
2.皇帝制度: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_____手中。
3.三公九卿
(1)概况
①丞相:百官之长,_____中枢所在,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
②太尉:最高武官,掌军事。
③御史大夫:掌管图籍、文书,_____百官。
④九卿:下设若干部门,处理具体事务。
(2)意义: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由公卿进行_____,最后由皇帝裁断。
统一
皇帝
行政
监察
廷议
4.郡县制
(1)背景:总结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历史经验。
(2)概况
①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_____、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
②县或道:根据户数的多少,置县令(长)、县丞、县尉。
③官吏任命:郡县主要官吏都由_____直接任命。
5.文书行政: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建立以____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郡守
中央
邮传
6.【图解历史】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
思考:秦朝统一后,先秦以来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革?
提示:
(1)贵族等级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官员由皇帝任命,取代原来的贵族世袭,即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
(2)皇帝制度的创立产生了高度集中的君主政治权力;郡县制在全国实行,形成了中央集权。
7.【名师指津】 教材P4“学思之窗”
东汉政论家仲长统总结的三公权力被削弱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吸收西汉中央集权“失权”而亡的历史教训,刘秀果断将尚书的地位提高,设立尚书台,成为秉承皇帝意志的中枢所在。
8.【图解历史】 三省六部制的演变
魏晋——开始萌芽
隋唐——确立并完善,六部成为尚书省的下辖机构
宋朝——三省有名无实
元代——六部作为中书省的下辖机构
明初——废中书省和宰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知识点三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行政体制
(1)西汉:汉承秦制
①汉武帝时期:设立_____,又称内朝,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②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2)东汉:刘秀将______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中朝
尚书台
(3)隋唐:三省六部制
①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________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_______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______是执行机构。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
②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③评价: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_____,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制约
(4)宋朝:最高行政长官是________________,为宰相之职。设______掌管军政,______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力。
(5)元朝: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6)明朝:废宰相,设内阁
①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______,亲理政务,绵延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
②内阁制: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成为事实上的__________。
(7)清朝:由________直接秉承皇帝旨意,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枢密院
三司
宰相
行政中枢
军机大臣
2.地方行政体制
(1)汉朝:郡、县二级制
①郡设太守为一郡最高长官,其下设郡尉、郡丞。太守选用属吏,_____理事,各曹属吏分管具体事务。
②郡下设县,县设令或长,其下有县丞、县尉及分曹属吏。
③汉初地方行政制度中还包括__________。景帝、武帝后,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2)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____”变为一级行政机构。
(3)魏晋南北朝: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州_____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4)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分曹
王国与侯国

刺史
(5)唐朝
①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________。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
②唐中期后,设______ (州以上的地方军政长官),逐渐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6)宋朝:分为州和县二级,后又改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形成___________三级制。
(7)元朝
①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简称“_____”,后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
②行省制的确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的多级行政制度。
监察机构
节度使
路、州、县
行省
(8)明清
①明初: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________、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
②明朝后期:朝廷向各省派出_____、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③清朝: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____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④明清时期,省之下设府(州),府下设县(州),形成_________三级行政制度。
布政使司
巡抚
总督
省、府、县
9.【生活情境】 中国古代丞相谒见皇帝时的情境
从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可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从礼仪上的变化可以看出,自宋代以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而官员的地位却不断下降,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
10.【概念辨析】 元朝行省与郡县的区别
(1)郡县是地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中央政令直达郡县,是直线行政。
(2)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地方大部分设置行省,是分区统治,不是直接统治。
11.【社会情境】 观察下图,试分析我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有何特点?郡县制和行省制的实行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
(1)特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郡县制到行省制,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2)作用:①郡县制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到确立和发展,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巩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②行省制度有利于各族人民交流和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我国明清以后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
关键能力·课堂探究
探究主题一 血缘宗族,家国一体——从商周到秦朝政治制度的创新
[史料实证]——先秦和秦朝的政治制度
史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
——摘编自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史料二 顾炎武:“知封建之以变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刘绍玢:“封建郡县,均有善不善焉。”“行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苟得其人,则必任以数十年之久。”
——据《清人对柳宗元〈封建论〉的批评》整理
史料三 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摘自《睡虎地秦墓竹简》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根据史料二,概括顾炎武和刘绍玢对“封建”与“郡县制”的认识以及由此折射出的时代诉求。
提示:
相同:保留了血缘色彩。
不同: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分权到集权。
提示:认识:郡县制与分封制各有弊端;调和郡县制与分封制矛盾。时代诉求:顺应潮流改革创新;批判君主专制。
(3)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文书行政在秦朝推行全国的历史条件。
提示:条件:郡县制的全面推行;秦统一后,统一车轨,修驰道,形成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秦朝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秦朝以法治国,文书行政管理制度十分严密。
[历史解释]——先秦政治制度的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等级森严 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地方权力较大 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神权色彩浓厚 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稳定延续 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史料一第二句是核心,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转型前后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史料二反映的是顾炎武和刘绍玢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认识。

史料三反映的是秦朝文书行政的推行情况。
[唯物史观] 早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及其历史作用
(1)转变
①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贵族世袭官职,世卿世禄。
②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
③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地缘政治组织取代血缘政治组织,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2)历史作用
①政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抵御游牧民族的掠夺,维护中原地区的农耕经济免遭游牧民族的侵扰。
②经济: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同时,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兴修大型工程。
探究主题二 相权削弱,君权强化——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史料实证]——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发展
史料一 中国封建统治者较早就尝试建立中枢决策的牵制机制。汉武帝时期,不定期运用宗亲、外戚参与中枢政要,外廷之丞相等重臣受内官压制,往往“大政定方始知”。唐代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对较重大的事务共同议政于门下省的政事堂,如果在实际过程中发生分歧异议,皇帝就成为当然的最高裁定者。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但内阁酌“票拟”只不过是给皇帝提供参考的初步意见,最后的拍板定案仍决定于皇帝的御批。雍正时期的军机处,如同国家紧急事务办公室,来自各部门、各品级的官员充任“军机上行走”,如走马灯似的轮流值班,上传下达,照章办事。
——摘编自庞海云、张辉等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史料二 废丞相、罢中书省,是明初政治体制的一个重大变革……经过以上创制,明朝的国家体制形成了以下格局:“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这里的朝廷就是皇帝,而已不同于宋朝皇帝加宰执等于朝廷的政治概念。
——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中枢决策牵制机制发展的特点。
(2)根据史料二,指出明朝政治制度的创新,并阐述这一创新与社会转型之间的内在关联。
提示:特点:时间早,历史悠久;阶段特征明显;最高统治者积极推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提示:创新:废丞相,设内阁,皇帝集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于一身。关联: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折射出明朝时期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历史解释]——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
调整中央机构 秦始皇时期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确立的三省六部制;明朝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设立内阁;清朝时设立南书房,后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其职权的转变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秦汉时期的郡县制;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北宋削弱地方势力;元朝实行行省制;明朝在地方废行省,设立三司
注重对官吏的监察 秦朝设置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汉代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北宋设置通判监督知州;明朝设置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监察事务
注重官员的选拔 汉朝实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
加强思想控制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和清朝“文字狱”;从控制对象的范围看,由镇压儒生,到控制官员选拔,再到控制和镇压全体人民
史料一围绕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体制——中枢决策机构的发展变化展开。反映汉唐中枢机构的发展演变,体现了相权的削弱、皇权的加强。同时表明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表明清朝军机处无决策权,只是秉承皇帝旨意,传达皇帝指令,军机大臣流动性大,这从侧面反映出皇权得到空前加强。
史料二反映明初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明朝在国家体制方面,形成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变革,“事皆朝廷总之”,深层信息:明初政治体制的创新,反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唯物史观] 汉唐以来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
(1)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2)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3)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探究主题三 中央集权,地方分权——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演变
[时空观念]——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变动”与“不变”
年代 省数 道、路数 州数 郡(府、国)数 县(侯国)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 — — — 36 不详
西汉平帝(公元前1年~公元6年) — — 13 103 1 578
东汉顺帝(126~144年) — — 13 105 1 180
——摘编自罗汝楠《历代地理志》
隋大业五年(609年) — — — 190 1 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 15道 — 328 1 573
宋宣和四年(1122年) — 26路 288 — 1 234
元朝 12 183路 — 97 1 425
关键信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变动”与“不变”的具体表现。
(1)变动表现:地方行政区划逐渐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州府等中级地方行政区域不断缩小,行政权力不断萎缩;监察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元朝新增省级地方行政单位。
(2)不变表现:中央对地方层层的严密控制不变;在地方行政机构内分化事权,相互制约的指导思想不变;县级行政单位基本稳定,加强对最基层地方的控制不变。
[史料实证]——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层级变迁
 史料 汉兴,把秦郡划小,将一郡分成数郡。汉武帝时,在郡级政区之上设立了十三个监察区,监察地方高级官员。东汉末年,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授予监察区长官州牧兵权、财权和政权,州变成了郡以上的一级政区,州牧渐成割据独立之势……隋统一后,撤销郡级政区,重新简化为州县两级。唐承隋设两级政区,但安史之乱以后,作为监察区的道和藩镇结合,又形成州以上的一级政区……宋初将地方政府恢复到州县两级,但同样陷入管理幅度太大的困难。为此,宋代统治者设置了高层政区——路,但不设路一级的单一长官,把路虚化。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官员担任,宋代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而不是地方官员的行政区域。元明清三代都是国土广袤的大帝国,只能采用多级制的地方政府,如元代就形成了最多达五级的行政区划,但结果仍能维持高度中央集权。自宋以后,古代中国历史上不再出现因割据而产生的分裂局面。
——整理自骆玉明《学说中国》等
探究: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层级变迁的基本规律,并说明这种变迁的影响。
提示:规律:加强中央集权是主因;县级政区保持相对稳定;沿袭前代制度损益变革。
影响:加强了对广大地区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史料围绕两汉至明清时期地方行政体制——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进行论述,表明汉朝在郡级政区之上设立监察区,至东汉时期监察区逐渐成为地方政区实体。隋唐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以安史之乱为界经历了从州、县二级到道、州、县三级的转变。而宋代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官员担任,这说明宋代地方分权的人事基础被削弱。史料还表明元明清以来,多级制的地方行政区划逐渐形成,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历史解释]——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特征
(1)县级行政区划:对中央集权的威胁是最小的,也是最稳定的。置县:效率优先。
(2)中层行政区划:对中央集权具有一定的威胁,其区划范围是逐渐缩小的,数量是不断增多的。置郡:防范为主,兼顾效率。
(3)高层行政区划:因其地域大,土地、人口众多,军需粮草自成一体,财力雄厚,容易产生与中央对抗的割据力量,是中央集权最大的威胁。在实际演变过程中,高级行政区划区域范围是逐渐缩小的,其数量不断增多,且层级不断降低。设省:以维护统一和中央集权为核心任务。
[家国情怀] 从维护国家统一的视角认识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郡县制到行省制,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2)郡县制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到确立和发展,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巩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
(3)行省制度有利于各族人民交流和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我国明清以后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
网络构建·史论要旨
[必备术语]
1.夏朝建立了世袭制,商朝实行内外服制,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礼乐制相结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2.秦朝统一后建立起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为主要内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4.历代中央行政制度围绕君权与相权的消长经历了复杂的变化,最终相权被废除,君权强化。
5.地方行政制度因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调整中。
随堂检测·强化落实
1.[2022·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期中考试]据《魏书·高祖纪》载:“夏殷不嫌一姓之婚,周制始绝同姓之娶。”周人确立“同姓不婚”原则的目的在于(  )
A.强化礼乐制度 B.巩固宗法制度
C.促进民族交流 D.控制地方诸侯
答案:B
解析:周朝形成了完备的宗法制度,依据严格的尊卑等级享有相应的社会政治地位,为了维护这种等级秩序,周朝确立“同姓不婚”的原则,以免同姓婚姻对这种等级秩序造成混乱,故选B项;礼乐制度是通过祭神、结婚、丧葬上不同的礼仪区分,以此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排除A项;“同姓不婚”的原则是出于巩固宗法制度的需要,出发点并非民族交流,排除C项;分封制是周天子控制诸侯的方式,宗法制是用血缘亲属关系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排除D项。
2.[2022·山东胶州高三期中]中国古代“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的演变说明了(  )
A.封建社会的地方建制逐渐完善
B.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D.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古代主要问题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可知,这些制度都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项;“封建社会的地方建制逐渐完善”的表述不够准确,排除A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排除C项;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D项。
3.秦代对文书行政有严格的要求,如文书的发收、拆封、管理、整理、记录、传递等。为了适应文书行政,秦始皇在统一文字为小篆的同时,对隶书也大力提倡。这些做法(  )
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目的在于统一思想
C.提高了国家行政效率 D.表明官僚政治确立
答案:C
解析:据材料“秦代对文书行政有严格的要求……为了适应文书行政……统一文字为小篆……对隶书也大力提倡”可知秦朝加强对文书行政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国家行政效率,故选C项;秦朝推广郡县制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秦代对文书行政有严格的要求目的在于巩固统治,排除B项;秦朝推广郡县制标志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D项。
4.表 秦至唐“尚书”一职的演变状况反映了(  )
A.行政效率的提高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政治制度的延续 D.中央机构的复杂
时间 演变
秦朝 九卿之一,少府属官,掌管文书、传达诏命。
西汉 领、录尚书事之名,侍从皇帝左右,发号施令。
曹魏 脱离少府而独立。
唐朝 长官为宰相之一。
答案:C
解析:表中显示,“尚书”一职经历了从秦朝的“少府属官”到曹魏的“脱离少府而独立”、从秦朝“传达诏令”到西汉“发号施令”再到唐朝“成为宰相之一”的发展演变过程,反映了政治制度具有延续性,故选C项;行政效率是通过执政效果体现的,而材料呈现的是某一官职的演变过程,无法体现执政效果,排除A项;中央集权的加强是通过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体现的,而“尚书”为中央行政机构的职位,排除B项;材料中“尚书”一职的演变体现的是中央机构的纵向发展历程,而“复杂”一词是通过同一时间内的机构内部设置体现的,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5.(16分)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效果与地方行政制度变革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材料二 汉高祖总结秦亡的原因时,认为秦朝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王是其短命的关键所在。因此,……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想依靠刘氏宗族的力量,作为皇权的羽翼。
——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1)据材料一,“郡县政治”的主要政治绩效是什么?(4分)
 
答案:绩效: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解析:据材料一“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可得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2)据材料二,汉高祖认为秦亡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汉初在地方治理上采取了哪一措施,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措施的治理效果。(8分)
答案:原因:没有分封皇族。措施:郡国并行制。说明:导致王国问题,王国发展成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景帝时发生七国叛乱。
解析:据材料二“汉高祖总结秦亡的原因时,认为秦朝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王是其短命的关键所在”可得刘邦认为秦亡的原因是没有分封皇族子弟为王。第二小问措施,据所学西汉的建立有关知识可得,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第三小问说明,郡国并行制下诸侯国拥有较大的独立性,随着其实力的不断膨胀,最终爆发“七国之乱”。
(3)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秦、元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创新有什么价值?(4分)
答案:价值: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有利于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深远,县、省的设置沿用至今。(任答2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为开放式设问,可从统一民族国家的巩固、中央与地方关系、对后世影响等角度进行回答。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读史思辨·视野拓展
视野一 从早期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史学新论]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专权的时代。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激活思维)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都保留了血缘色彩,同时出现了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分权到集权转变的特征
[思辨训练1] 战国时期在官吏组织中文武分家。如齐威王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魏惠王用惠施为相,庞涓为将;赵惠文王用蔺相如为相,廉颇为将。这种文武首脑的任用机制反映了(  )
A.宗法分封制正在走向瓦解 B.行政权与军事权同等重要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萌芽 D.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战国时期在官吏组织中文武分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划分文武官吏的权力能够加强君王的权力,即战国时期出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萌芽,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按宗族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排除A项;材料没有比较行政权与军事权的地位,排除B项;秦朝实行郡县制标志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D项。
视野二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特征
[史学新论] 在古代中国,西周的封君封臣制经过春秋战国几个世纪的磨合、演变,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制度极其严密、坚固,其内在的传承性也极其顽强。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中国的皇权专制政体如此无懈可击、无缝可钻、坚如铁桶?国家原则和家庭伦理同构的高度垄断的国家学说和意识形态、具有共同信仰和基本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庞大的官僚统治队伍、对经济生活无孔不入的行政控制恐怕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超稳定结构的三大支柱。
——凤凰文化《中西君主专制制度的区别》
(激活思维)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具有超长稳定的特征,产生较早,存在时间长;体系严密坚固;具有传承性;君主大权独揽,皇权独尊。究其原因主要有:先秦政治文化制度的整合;家国同构的原则;庞大的官僚统治队伍及对意识形态和经济生活的控制;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服务皇权;小农经济需要强大君权的保护。
[思辨训练2]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材料主要表明秦朝(  )
A.等级制度日趋固化 B.监察体制正式形成
C.创立官僚政治体制 D.郡国并行体制终结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取代了以前的贵族政治,官僚体制建立,故选C项;材料不能体现等级制度日趋固化,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监察制度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郡国并行制在西汉出现并逐渐消失,排除D项。
视野三 中国古代的政治智慧
[史学新论] 明朝经过创造的阶段而固定下来时,朝廷的主要部分实为百官臣僚之集团而不是君主。即算朱元璋罢宰相这一官位而终明代未曾复置,以后之各“大学士”实际上亦填补了此缺陷。大学士为文笔之士,起先参加皇帝各项诏书之起草,逐渐因拟稿而有了决定方针与政策的能力,到后来官阶和声望与日俱增,实际上成为统合文官组织的主持人和他们的发言人,只不过他们的行动与决策还是要通过皇帝的正式批准而已。这实际上是一种表面奇特而内中有理的安排。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激活思维)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有丰富的政治智慧:道统与政统的双重权威、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天下、民间的清议传统、御史制度等。这些政治智慧与制度实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皇权,使得中国政治在若干朝代和历史时期之中保持了清明、理性与有序。
[思辨训练3] 有学者指出,明清鼎革之后,清初统治者的国家制度建设是从因袭明制开始的。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设置内阁处理日常文书 B.设军机处应对紧急军务
C.制定奏折制度提高效率 D.开设厂卫机构加强皇权
答案:A
解析:明成祖设立内阁,清朝因袭明朝的制度,仍然设立内阁,故选A项;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明朝没有,排除B项;清朝康熙年间才有奏折制度,排除C项;明朝开设厂卫机构,清朝没有设立厂卫机构,排除D项。
[思辨训练4]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古代政治发展中,始终伴随着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此消彼长。在不同朝代具体的历史背景下,相权会有所加强,但相权加强的时间不会太长,一旦相权过大则会受到压制。在皇权与相权关系变化过程中,两者权力平衡时,多出现国家兴盛、政通人和的局面;两者平衡被打破时,易导致官僚机制运行受挫的不良结果。
——摘编自刘丁如《浅析中国古代皇权相权之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观点:中国古代的相权在与皇权的斗争过程中不断被削弱。
阐述:秦朝在中央始设三公,丞相是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权力极大。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严重威胁皇权。汉武帝时期,设置中外朝制度,启用亲信、侍卫、宦官参与军国大事,牵制外朝。丞相的权力受到了限制,皇权加强。隋唐实行三省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相权再次被分割,皇帝总揽大权。明初,因胡惟庸飞扬跋扈,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皇权高度集中。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皇权不断加强,而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
解析:据所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可知,皇权与相权之争是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一大矛盾,这一矛盾的整体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直至达到顶峰,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因此可以就这一趋势提出观点,比如“中国古代相权在与皇权的斗争过程中不断被削弱”,再结合所学各朝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史实加以阐述即可。(共69张PPT)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 程 标 准】
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 法 指 导】
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不同时期西方各国政治制度产生的原因,认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增强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关键能力·课堂探究
网络构建·史论要旨
随堂检测·强化落实
读史思辨·视野拓展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走进教材
知识点一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的政治制度
(1)产生:公元前8~前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国家发展起来。
(2)特点:城邦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其制度中包含一定的_______,但各城邦实际实行的制度千差万别。
民主因素
(3)代表
①雅典民主政治
公民大会 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是国家最高________,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议事会 议员从公民中______产生,主要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
官员 大部分官员由抽签产生,大多一年一任,在任时需接受监督,随时可以被罢免和审判
公民法庭 是主要________,公民审判员全体达6 000人之众,组成规模不等的法庭审理大小案件
权力机关
抽签
司法机关
②斯巴达寡头政治
公民大会 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王位世袭,国王垄断了军事统帅权
长老会 议员仅30人,且终身任职
监察官 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但他们一年一任,一般不得连任
2.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1)罗马共和国时期——贵族共和制
①主要机构
执政官 有两人,一年一任,由全体公民________。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_______,并执行相关决议
元老院 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
公民大会 有权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是罗马国家最高________,但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选举产生
元老院
权力机关
②特点:所有官职均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出任;罗马共和国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2)罗马帝国时期——君主制
①形成标志:公元前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______,实际掌握罗马国家大权,形成君主政治。
②权力归属:皇帝(元首)掌控罗马国家的权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军队听命于皇帝,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
3.局限性
无论是希腊城邦,还是罗马共和国,公民都是少数。妇女、外邦人和奴隶不仅没有资格参与政治,还受到剥削和多种压迫。
元首制
启思助学?
1.【学术情境】 城邦制度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历史学家顾准指出: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
思考:为何城邦制度孕育了雅典的民主?
提示:城邦制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这种小国寡民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各邦长期独立自治能够保证民主成果的继承性和延续性。
2.【构图解史】 古希腊城邦、公民与民主政治的联系
3.【名师指津】 教材P9“思考点”
雅典、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在哪些方面相似?又有哪些不同?
提示:相同点: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国家权力属于公民,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不同点:在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官员数量少,且没有薪水,普通人无法出任官职,其政治制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寡头制特征,罗马共和国最终演变成帝国,皇帝成为独裁者。
4.【构图解史】 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5.【名师指津】 教材P9“学思之窗”
与罗马共和国比较,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提示:罗马共和国是贵族寡头政治,而罗马帝国是君主独裁的专制政治。
知识点二 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1.中古西欧国家的概况
(1)建立: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________王国的基础上建立。
(2)发展: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一度建立起庞大帝国。他死后,形成_____、意大利和德国的雏形。
(3)特征
①以_________为基本特征。
②世俗王权和________长期并立,时有冲突。
日耳曼人
法国
封君、封臣
基督教会
2.法国:等级君主制
(1)背景: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国王与_____冲突不断。
(2)三级会议的组成:由教士、_____、城市市民代表组成。
(3)结果: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
(4)意义
①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_________阶段。
②国王与教士、贵族、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进一步强化了王权。
教会
贵族
等级君主制
3.英国:议会君主制
(1)《大宪章》的签署
①背景:13世纪初,英王约翰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
②内容:肯定了_____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保障封建主的特权,并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
(2)议会的召开
①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议会,议会权力逐渐加强。
②发展完善:14世纪,议会逐渐分为上下两院,各自议事,并取得批准征税、进行立法等重要权力;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国王
6.【图解历史】 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中古西欧国家封君、封臣制度的基本特征:以土地为中心,层层分封、封主与封臣之间有严格的契约关系。
7.【名师指津】 教材P10“学思之窗”
阅读上述材料,想一想:《大宪章》对王权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主要体现在处置民众和商业的征税权。
8.【特别提醒】 中世纪的英国议会与法国三级会议的相同点
(1)本质相同:都是西欧中世纪等级君主制的表现形式,国王与市民贵族共同参政。
(2)参与者的身份相同:都是由世俗贵族、教会贵族和市民组成。 ②特点:所有官职均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出任;罗马共和国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9.【概念阐释】 英国责任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责任内阁制以议会(国会)为权力核心,行政系统受议会的节制,行政权与立法权合一,政府(内阁)则对议会负责。
知识点三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历程
(1)确立:近代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_____,确立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2)稳定与成熟:18~19世纪多次改革和革命,西方政治制度逐渐走向稳定与成熟。
2.类型: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______和法国共和制最为典型。
3.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奠基: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2)形成:18世纪,逐渐形成____制度。
①国王权力:限于任命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首相,并批准首相提名的各部大臣。
②内阁权力:实际掌握政府权力。
改革
联邦制
内阁
4.美国的联邦制
(1)背景:1775年,北美发起独立战争。次年,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2)建立:1787年宪法
①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实行________。
②行政权:总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兼任陆海军总司令。
③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______和批准税收的权力。
④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
三权分立
立法权
5.法国共和制
(1)建立:1792年,法国首次建立共和国,但共和制度并不稳固。
(2)发展:1870年,法国建立________。
(3)完善:1875年通过新宪法。
①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立法权由两院行使。
②总统:任期七年,经______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4)最终确立:经过数年动荡,法国确立了共和制。
6.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评价
(1)积极作用: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
(2)历史局限: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________的合法地位。
第三共和国
参议院
黑人奴隶制
10.【学术情境】 美国制度创新
有学者说:“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思考:“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是指什么?
提示: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即联邦制共和制。
11.【图解历史】 法国政体的运行机制
关键能力·课堂探究
探究主题一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史料实证]——雅典民主政治特点与罗马共和制度的影响
史料一 在雅典,除了将军和司库官之外,所有官吏均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据亚里士多德估计,每年6个雅典公民中就有1人可能担任某种公职。
——陈德正《古雅典民主政治特点浅析》
史料二 执政官由公民大会选举产生,为了防止专制独裁,执政官一年一任,两位执政官拥有同等权力,具有协议性质,彼此具有否决权。每逢危机发生时,两位执政官通过协商或由抽签决定其中一人作为独裁官,全权解决处理危机事件,称为“狄克推多”。独裁官拥有最高统治权,但在危机结束后即卸职,任职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
——摘编自施治生《古代民主与管理》
探究:
(1)史料一反映的是雅典的抽签选举,分析该方式的积极作用。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罗马共和国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借鉴意义。
提示: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平、公正,避免了腐败。
提示:任期制,权力制衡,协商制度,最高官员通过选举产生。
史料一中的“所有官吏均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中官吏的产生方式。
史料二以三个句号,把史料分为三个层次,反映了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民主与管理,强调了为了防止专制独裁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对后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唯物史观] 雅典民主对近代西方民主的影响
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
抽签选举 近代选举制的起源
人民主权 近代以来主权在民思想的开端
五百人议事会按公民人数分配名额 比例代表制的开始
五百人议事会规定的任期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下任期制的渊源
公民大会中的辩论行为 近代西方议会制的雏形
[家国情怀] 罗马法的历史价值
对当时 (1)维护统治:古罗马是一个奴隶制国家,也是古代最典型的法治国家。罗马法律在调节罗马社会生活秩序、解决社会冲突、维护罗马奴隶主统治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2)促进发展:罗马帝国是一个典型的法治国家,罗马帝国的社会生活和矛盾冲突的解决基本上都按照法律所规范的秩序运转,因而社会稳定,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大帝国。
对后世 (1)罗马法的许多规定都明确指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后世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大多以罗马法为蓝本制定法律,资产阶级的陪审、诉讼等制度都源于罗马法。
[历史解释]——雅典民主政治的创造性
(1)民主的创举。提供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
(2)多数人参政、集体决策、选举和群众监督,开创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
(3)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民主制重视全体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有利于公民以主人翁的态度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同时也铸就了古代雅典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从而促进了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希腊的全面繁荣,使古代希腊在文化领域取得众多辉煌成就。
探究主题二 王权与教会的博弈——中古西欧封建社会
[史料实证]——西欧封建君主制的特点及影响
史料一 在西欧封建社会,封建君主的王权……实际上处于和贵族、教会、自治的城市等各种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和政治权力并存的局面,它们既配合,又斗争……即使在以“神授王权”为标志的君主专制最典型、君主权力最集中的时期,君主从贵族、教会、城市收回的行政权、司法权也是不彻底的………相对于王权来说,宗教组织或教会往往又拥有独立的政治经济利益,王权为寻求自身的巩固和垄断,往往还要屈从于宗教组织和教会,以取得他们的支持。
——摘编自《中西君主专制制度的区别》
史料二 西罗马帝国崩溃后,在西欧出现封建社会……西方崛起的第一步,就是依靠专制王权来统一国家消除分裂的,君主起了关键作用。专制国家……是一种新的国家形态,是你们所知道的“民族国家”,是民族国家的第一个阶段。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民主”的历史与现实》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概括西欧封建君主制的特点。

提示:君权未能实现高度集中,存在制衡君主权力的外部力量;教权控制意识形态,教权高于王权。
(2)根据史料二,简要分析西欧君主制的影响。
提示:加剧了中世纪西欧的纷争与落后;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客观上加速了西欧社会的转型;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借鉴。
史料一反映了中西君主专制制度的区别,史料中的三个省略号前后的内容,分别强调西欧封建社会教权和王权的特点。
史料二反映了西罗马帝国崩溃后,西方崛起的第一步是依靠王权来统一国家,君主起了关键作用。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加速了西欧社会的转型。
[唯物史观] 英国《大宪章》的影响
(1)《大宪章》主要是封建阶级内部权力再分配的文件,并未改变广大农民的地位,而且不久即被约翰王撕毁,失去效力。
(2)15、16世纪时英国王权强化,《大宪章》无人提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赋予《大宪章》以新的意义,成为用以反对封建专制王权的法律依据,并被确定为英国宪法性文件之一。 
[历史解释]——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和等级君主制
 1.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
(1)产生根源:罗马文明、日耳曼传统以及基督教的影响。
(2)主要构成
①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君封臣关系。
②形成了与封君封臣制相适应的封土制度。
③中央权力衰落,各封建主在其领地内有独立的政治权力。
2.中世纪后期的等级君主制
(1)推动因素:10~11世纪,城市在西欧普遍兴起,市民支持王权反对地方贵族,打破了原有的政治平衡,使领主政治向等级君主制政治发展。
(2)重要标志:有一个多等级的代表参加的议会(或国会)。
(3)主要内容
①是国王与教会贵族、封建诸侯和市民三个等级势力的联合专政。
②国王通过议会与三个等级势力的代表沟通,求得多数人支持。
③三个等级势力的代表也利用议会来维护各自集团的利益。
探究主题三 在斗争中妥协渐进——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
[史料实证]——近代各具特色的西方政治制度
史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国王由实权变为虚位,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封建贵族退到了历史舞台的后面。但中世纪政治体制的框架、立法、行政、司法的基本机制,仍被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被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编自许大华《论“光荣革命”对英国的历史影响》
史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莱斯顿
史料三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依照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
——摘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发生的变化。
提示:资产阶级掌握国家大权;封建贵族日渐衰落;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
(2)根据史料二,结合宪法体现的原因,说明1787年宪法是“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3)根据史料三,指出1875年宪法确立了什么政体,其与美国的民主共和制有何不同。
提示:1787年宪法开创了联邦制与共和制,贯彻了三权分立原则与主权在民等原则。
提示:政体:议会共和政体。不同:总统由议会选出;对议会负责。
史料一说明英国政治体制的变化,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继承传统表现在:中世纪政治体制的框架、立法、行政、司法的基本机制,仍被保留下来;创新表现在:部分内容也被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史料二应注意抓住关键信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联系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
史料三介绍的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对行政权的规定,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唯物史观]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与作用
(1)特点:①公民民主,实行普选制,人们可以对政府自由发表见解,主动参与意识较强,人权得到比较充分的尊重。
②实行政党政治,该制度的优势在于将竞争机制引进政治生活。
③健全议会民主制度,议会成为真正的立法机构。在自由竞选的原则下,各党派和个人充分发表见解,靠公民的选票来定夺。
(2)作用:①否定了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利益,具有先进性的民主精神,对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②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集团间的矛盾,有效防止封建势力复辟,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③在这一制度下,无产阶级也可以利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合法斗争,有助于维护无产阶级的合法权益,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历史解释]——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原因
(1)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法律是国家的最高法律;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但是在宪法条文中未列明的权利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
(2)三权分立、互相制约原则(分权制衡):对联邦政府权力进行分割。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总统、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中央与地方也分享国家权力;两党之间通过选举实现相互制衡。
(3)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是由选举产生。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
(4)总统制: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不对国会负责,直接对选民负责。这是美国总统制的特点。
网络构建·史论要旨
[必备术语]
1.雅典和斯巴达分别是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寡头政治的代表。罗马经历了从共和国到帝国的演变。
2.无论是希腊城邦,还是罗马共和国,公民都是少数。妇女、外邦人和奴隶不仅没有资格参与政治,还受到剥削和多种压迫。
3.中古西欧国家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
4.中古西欧的政治制度以法国、英国为代表,分别形成了等级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
5.近代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确立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其中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和法国的共和制最为典型。
随堂检测·强化落实
1.在古代雅典,政府官员上任前,必须接受资格审查。一般官员由民众法庭审查,执政官除由法庭审查外,还要接受议事会的审查。官员任职期满,由公民大会进行政绩审查,发现有危害国家、受贿和其他违法行为者,都要受到惩罚。这说明(  )
A.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 B.公民对公职人员有严格监督权
C.民众法庭与公民大会相互制约 D.雅典城邦的法律体系臻于完善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古代雅典政府官员受到民众法庭、议事会、公民大会的审查监督,据所学这些机构成员来自雅典公民,说明民众对于公职人员有严格的监督权,故选B项;公民大会对政府官员的审查未体现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展示了民众法庭和公民大会对政府官员的制约,排除C项;官员审核属于行政管理体系,排除D项。
2.下列两则史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史料一 1166年,英王亨利二世规定自由人可以越过庄园领主的法庭,直接上诉国王法庭。
史料二 1301年,法王腓力四世当众烧毁教皇的通谕,庄严宣告他的子孙后代,除了上帝,永远不会服从任何外来权力。
A.王权强化 B.法律革新
C.宗教改革 D.国家统一
答案:A
解析:根据史料一可知英王突出了国王法庭的地位,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王权,根据史料二可知法王打击了宗教势力,强化了世俗王权,故选A项;B项表述只和史料一有关,并非二者共同主题,排除;宗教改革是史料二反映的内容,与史料一无关,排除C项;题中两则史料都反映了王权加强的主题,而不是国家统一问题,排除D项。
3.[2022·山东泰安期中]1215年,英国《大宪章》规定:“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裁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这一规定体现了(  )
A.剥夺王权的治国理念 B.权力分割的立宪思想
C.控制权力的法治精神 D.自由平等的政治传统
答案:C
解析:未经法律审判任何人都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说明是保护个人权利不被随意侵犯,体现了控制权力的法治精神,故选C项;材料强调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不涉及剥夺王权,排除A项;这一规定针对的是保护个人合法权利,而不是权利分割的立宪思想,排除B项;通过《大宪章》的规定保护个人合法权利,说明之前并不是自由平等的,排除D项。
4.1866年,美国国会推出的宪法第14条修正案(1868年批准)规定:美国公民出生后的身份依据不再是当时所在州,而是美国国土。从此美国公民身份直接与联邦绑定。这一规定(  )
A.强化了对公民的监控力度 B.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推动了国家认同观念发展 D.修正了邦联制原则的弊端
答案:C
解析:据材料“美国公民身份直接与联邦绑定”可知加强了美国公民和国家的联系,推动了国家认同观念发展,故选C项;材料中强调美国公民的身份依据,没有提及监控公民,排除A项;美国公民身份直接与联邦绑定,没有激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B项;《1787年宪法》规定的联邦制原则修正了邦联制原则的弊端,排除D项。
5.(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容,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改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统治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雅典民主政治被恩格斯称为“最纯粹、最典型的国家形态”。直接民主制,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主权在民,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主权在民。崇尚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雅典民主政治运行的基本政治原则。权限交叉制约,雅典国家权力的运行中存在着民主权力的制约,这种制约以国家机构权限的交叉为特色。梭伦开始赋予公民大会以立法权,陪审法庭以司法权,五百人会议以行政权,并使之互相制约。
——摘自《百度文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在政治文明创新方面的突出贡献。(3分)
答案:贡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科举制;民本思想。
解析:据材料一“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是指中国通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了世俗王权的权威;据材料一“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主要指的是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打破士族门阀对特权的垄断。
(2)“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列举该政治设计有效控制“控制者”的相关史实。(8分)
答案: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史实:颁布《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律,限制王权;确立法律至上、议会主权的原则;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首相掌握行政权。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度在英国确立。第二小问相关史实,通过《权利法案》,英国建立起“议会至上”的原则,国王将财政权、军权和立法权转向议会,行政权转向内阁,由首相和内阁共同掌管行政权,司法权独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4分)
答案:主要特征:直接民主,主权在民,崇尚法治,权力交叉制约,轮番而治,抽签选举。(任意写四个得满分)
解析:据材料三“直接民主制,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体现了直接民主;据材料三“主权在民,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主权在民”,体现了主权在民;据材料三“崇尚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雅典民主政治运行的基本政治原则”,体现了崇尚法治;据材料三“权限交叉制约”体现了分权制衡;此外,轮番而治、抽签选举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读史思辨·视野拓展
视野一 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史学新论] 可以将西欧前现代社会的多元社会结构特征概括为一二三。一是社会结构围绕一个权利观念,即主体权利观念而建构。二有两层含义:一方面社会结构有两大权力体系支撑,即教权与王权体系;另一方面是中古西欧的“契约性”主要在二元社会主体之间形成既紧张对立又合作利用的关系,是二元间的冲突、消解、再冲突、再消解的过程,推动社会向着现代文明发展。三有三层含义:一是中世纪的社会结构在三个社会主体群(贵族、教士、市民或农民)上建构;二是中世纪的社会权力主要由贵族、教会和第三等级三方控制;三是西欧多元社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三大传统,即日耳曼传统、罗马法遗迹和基督教思想,当然数字三在西欧人的心灵中还有更深层的宗教含义。
——张巨斌《中古西欧多元社会结构的核心特征》
(激活思维) 由于教权集中早于并快于世俗王权集中,教权还为国王们的法制建设、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显示了典范作用;从另一个层面来讲,教权和王权形成二元对立结构,互为消长,“二元分立”构成了近世宪政制度最重要的历史来源。另外,封建制度相当于以“主观”权力,而非以“客观”法律为基础的宪政国家。在封建制度下存在着许多由契约保障的特权,而这种特权方式为资本主义权利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支持,同时由契约化带来的某种程度上的法制化的系统性分权制度,其本身已经包含了近代宪政主义因素。
[思辨训练1] 1302年,腓力四世因向教会增税的问题而与教皇发生冲突,于是他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三级会议。这次会议使得腓力四世得到了民众的支持。这表明三级会议(  )
A.有利于强化王权 B.具有最高立法权
C.代表人民的利益 D.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在中世纪法国王权与教会的斗争中,民众支持王权,这有利于王权的强化,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立法权,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人民支持王权,而不是说三级会议代表人民利益,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央集权,D项错误。
视野二 1787年宪法注重分权制衡的因素
[史学新论] 美国制宪者认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托付于情绪化的民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辨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然是无政府主义的民粹政治……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正因为有这些忧虑,1787年的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
——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等整理
(激活思维) 史料认为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因是民众容易情绪化,缺少理性的结果;制宪者们为防止利益集团对权力的垄断、防止专制、独裁和防止多数人的暴政而确立三权分立;同时还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这也体现美国宪法制定者的政治智慧。
[思辨训练2] 1787年,美国制宪代表在制定联邦宪法时,把分权与人民的意志联系在一起,代表人民的意志行使权力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这一“重要的考虑因素”落实在(  )
A.总统行使权力须国会批准 B.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C.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把分权与人民的意志联系在一起,代表人民的意志行使权力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体现了人民主权,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体现人民的意志,故选C项;总统行使权力须国会批准体现的是分权与制衡,排除A项;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不是人民意志的直接体现,排除B项;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体现的是分权与制衡,排除D项。
视野三 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艰难历程
[史学新论] 大革命以来,法国先后颁布了13部宪法……经历了两次王朝复辟,两次推行帝制,五次实施共和。……第三共和国的建立、共和制的确立与巩固,最终的瓦解,历经了半个多世纪。
——何成刚等主编《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激活思维) 法国大革命以来,法国共和制与君主制等反复较量,政局动荡。1875年前宪法更换频繁,极不稳定。经过半个多世纪最终确立共和制,其原因是人民为维护共和政体经历了长期的斗争,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统治阶级害怕人民革命,尤其是巴黎公社革命后,认识到帝制已无立足之地。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和共和派力量;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衰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快。
[思辨训练3] 如图为法国宪政之路进程示意图。据此可知,法国式宪政道路的基本特征是(  )
A.宪法行二百年而基本体制不变
B.无成文宪法却有稳定的宪政制度
C.启蒙思想影响下宪政坚决彻底
D.在各种政治力量角逐中曲折前进
答案:D
解析:通过观察法国宪政之路进程示意图可知,在近百年的政体探索过程中,共和制、君主立宪制和君主制的反复更替,反映出法国宪政在各种政治力量角逐中曲折前进,故选D项;基本体制在不断变化,排除A项;法国先后颁布多部宪法,政体几经变化,排除B项;法国先后建立两个帝国、三个共和国和多次实行君主立宪制,“宪政坚决彻底”说法错误,排除C项。(共73张PPT)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 程 标 准】
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独特性。
【学 法 指 导】
1.深刻认识资产阶级共和制在中国的建立及其失败的原因,增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
2.比较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不同政权模式,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根据地制度建设的先进性。
3.认识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树立起制度自信,增强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关键能力·课堂探究
网络构建·史论要旨
随堂检测·强化落实
读史思辨·视野拓展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走进教材?
知识点一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921年1月1日
①概况:______为国旗,改用阳历,以_______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②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
五色旗
中华民国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背景: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位置让给袁世凯后,为防止其独裁,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内容: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规定实行________,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③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____________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责任内阁制
资产阶级共和国
2.北洋政府时期:政党政治的尝试
(1)辛亥革命后,随着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各类政党、______纷纷建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开始了________的尝试。
(2)国民党成立:1912年8月。
(3)大选获胜: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成为国会中多数党的领袖,将负责组织________。
(4)二次革命:宋教仁的当选威胁到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之后国民党发动了“________”,但很快被镇压下去。此后,袁世凯强迫国会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就任正式大总统后,袁世凯先后下令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此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社团
政党政治
责任内阁
二次革命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国民党的“训政”时期:1928年______时期开始。
①纲领:《训政纲领》
②评价:国民党的“训政”,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国民党的所谓“训政”,就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
政权机构 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
五权分立的五院制 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________总揽执行
监督 国民党_____________________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
训政
国民政府
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
(2)宪政时期:1948年,国民党打出“行宪”的招牌,召开“________”,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国民党以此为其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
国民大会
启思助学?
1.【学习情境】 五色旗
某学习小组搜集到以下一张旗帜,该旗帜反映了政治制度怎样的变化?
提示:该旗帜象征着五族共和,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
2.【易错提醒】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直接目的是限制总统权力,防止袁世凯独裁。根本目的是从法律上否定君主专制制度,维护民主共和政体。
3.【名师指津】 教材P15思考点
民国初期的政党政治有什么特点?
提示:组织政党内阁,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当时社会的普遍共识。但中国政权掌握在旧势力手中,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4.【概念阐释】 “军政”“训政”“宪政”
(1)军政由军队暂时管理国家,作为训政预备期,进行民主启蒙、机构建设之类的工作。
(2)训政指孙中山提出的建立“民国”程序的第二阶段。施行约法,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考试合格的人员,到各县筹备地方自治,并对人民进行使用民权和承担义务的训练。凡一省之内全部的县已实行自治,就可结束训政,开始宪政阶段。
(3)宪政:就是宪法政治,是指依据宪法的民主设计而形成的社会政治治理状态,是“民治”和“宪治”的结合与统一。
知识点二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1.土地革命时期
(1)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________根据地,各级苏维埃政权也陆续建立起来。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①成立: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通过了______、________等法令,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
②内容: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________。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
③意义: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农村革命
江西瑞金
宪法大纲
土地法
劳动法
劳苦民众
2.抗日战争时期
(1)抗日根据地的建立: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抗日________逐步扩大。初期的根据地有______、______、晋冀鲁豫、晋绥等边区,抗战胜利时发展为19个根据地。
(2)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①措施:设立________,作为民国地方政府,以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____________,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根据“______”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
②评价: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________________,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民主根据地
陕甘宁
晋察冀
边区政府
抗日民主制度
三三制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解放战争时期
(1)行政区的建立
①背景:随着战局的发展变化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
②概况:先后在东北、华北、中南、西北等行政区建立。行政区设__________或________,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
③意义: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______________》的发表——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①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已经破产,资产阶级共和国应让位给_________。
②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军政委员会
人民政府
论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共和国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5.【知识延伸】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37年9月6日,随着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中华苏维埃民主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至此,历时5年零10个月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
6.【名师指津】 教材P17“学思之窗”
谈谈你对“三三制”原则的认识。
提示:“三三制”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争取团结各阶级抗日而采取的政权组织原则。这一原则突出体现了边区政权的统一战线性质和共产党人的民主合作精神,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了参政议政的群众基础,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7.【生活情境】 陕甘宁边区的民主选举
某同学读到陕甘宁边区“豆选”诗:
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
思考:这首诗反映了陕甘宁边区的政权建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提示:特点:民主选举适合普通群众;层层普选。作用: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8.【社会情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民盟主席张澜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
思考: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张澜说的“新制度”指的是哪项制度?它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处于什么地位?
提示: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知识点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特点
①性质: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________形式。
②核心: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政权组织
人民
(2)历程
①确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
②正式建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________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起来。
③削弱:1957年以后,由于受_______________和“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削弱。
④挫折:“文化大革命”十年。
⑤恢复、完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恢复。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取得许多重要进展。
根本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反右斗争扩大化
(3)意义
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②成为中国社会主义________的重要载体。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地位: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历程
①正式确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②发展:1956年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八字方针。
③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与政策。
政治文明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3)意义
①成为中国________________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走上了制度化轨道。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1)_______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2)坚持三个有机结合
①坚持把____________、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____________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②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____________有机结合起来。
③坚持把党的领导人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结合起来。
④评价: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基层民主制度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
(3)总体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确保实现“____________”奋斗目标,实现________________,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社会和谐稳定
国家长治久安
两个一百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图解历史】 根本政治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
10.【学习情境】 从人类政治文明历程看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的探索有什么特点?
提示: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包括西方民主的有益成果,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文明中的民主化因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11.【知识延伸】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2)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
(3)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5)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12.【构图解史】 国家治理能力建设
13.【概念阐释】 两个“一百年”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关键能力·课堂探究
探究主题一 变革与进步——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的探索
[史料实证]——民国时期的民主历程
 史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政治体制”示意图
史料二 人们形容这一时期(中华民国成立后)“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党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一党籍。遇不相识者,问尊姓大名而外,往往问及贵党者”。……1913年2月,国会选举结果揭晓,国民党大获全胜,使孙中山等人看到了中国民主共和的希望。但是孙中山良好的政治设想很快就被无情的现实所打破。1913年3月宋教仁被刺杀身亡,11月国会被迫停止议事,1914年1月部分留京议员被袁世凯遣回原籍。
——摘编自孙岩《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探索的历史考察》
史料三 1939年,《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之区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边区采取“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之投票选举制”,民众可以直接选出从市乡到边区的各级参议会议员。各级参议会再选出同级政府……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王建朗、曾景忠《中国近代通史第九卷——抗日战争》
探究:
(1)据史料一判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什么主要原则?



(2)根据史料二,指出民国初年政治领域的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提示:原则: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内阁总理的产生与职权,体现出责任内阁制的原则。
提示:新现象:政党政治出现。原因:民国初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很弱小,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势力强大,没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缺乏实施政党政治的阶级基础和民众基础;中国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政治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政治文化基础;民国初年军阀割据,缺乏必要的国内政治环境。
(3)结合史料三及所学知识,归纳边区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简要分析此时中国共产党推进民主建设的出发点。

提示:特点:广泛性;民主性;人民选举;平等性;采取“三三制”原则,淡化阶级对立。出发点: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国民党加快国家民主建设的步伐。
史料一以图示的形式呈现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政治体制,立法权属于参议院,司法权属于法院,并且体现了责任内阁制原则。
史料二主要反映了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省略号前的内容表明民国初年各类政党纷纷建立,中国迎来了政党发展的一个高潮。表明在民国初年第一次国会选举中首次出现政党竞选国会席位的现象,中国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省略号后的内容表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多党竞争性的民主尝试在袁世凯的反对下被扼杀,政党政治夭折。
史料三反映中国共产党对政权建设的探索,两个省略号把史料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有关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规定,第二个层次是选举程序,第三个层次是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三三制”。
[历史解释]——民主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历程
(1)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构建了民主共和制的雏形。
(2)北洋政府建立后,实行专制、独裁,甚至两次复辟帝制,政党政治名存实亡,民主共和国徒有虚名。
(3)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蒋介石表面上以孙中山先生所设想的“以党治国”“五权宪法”等思想为指导来组建政府,实质上其完全背离了孙中山先生的设想,借“训政”之名实行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
(4)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边区政府,在解放区建立的人民民主政权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为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奠定了基础。
(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族共和制在中国真正建立起来,人民当家作主得以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完善运行。
[家国情怀]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制度建设
时期 制度建设 地区 意义
土地革命 苏维埃政权 农村革命根据地   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开辟人民政权的重要实践,积累了治国安民的宝贵经验
抗日战争 边区政府、参议会,三三制原则 抗日根据地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
解放战争 行政区 解放区 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探究主题二 尝试与创新——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民主政治制度的探索
[史料实证]——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史料一 我们中国……协商民主的主要意义是能够保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保证各个阶层、各种民族、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和各个政党,都能通过这种形式参政议政。协商民主在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民主形式,同时又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的一种民主形式。
——李君如《中国在民主政治的问题上不要妄自菲薄》
史料二 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这次抗疫斗争有力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冲击,我们就一定能够经受住一次次压力测试,不断化危为机、浴火重生。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8日)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归纳我国政治协商民主政治的作用。



(2)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目标。


提示:作用:保证了各阶层公民有序地参政议政;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及时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
提示:特点: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与时俱进。目标: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终实现政治民主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史料一介绍了我国协商民主的表现:各个阶层、各种民族、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和各个政党,都能通过协商民主的形式参政议政,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民主监督的民主形式。并分别从不同的利益集团、各阶层公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三个角度点明了协商民主的作用。
史料二指出中国特色制度具有的显著优势,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得到充分体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目标。
[历史解释]——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1)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奋斗历程中,相继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成果包含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2)以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为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革命环境里就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如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原则,都是为了实现人民民主而进行的探索和创造。新中国成立后宪法几经修改,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
(3)以始终保持先进性的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要求。
(4)适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既适应了我国基本国情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又因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相承接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家国情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1)体现了真正的广泛的民主: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实现当家作主的目标。小范围内人人都可以讨论决定自己的事情,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大范围内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参与政治生活。
(2)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利于各项工作有效进行: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国家机关协调一致地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工作,从而避免权力集中,提高工作效率。
(3)便于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集中力量办大事;党对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有利于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把党的意志转变为国家意志,动员组织全国人民一起行动。
网络构建·史论要旨
[必备术语]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袁世凯先后下令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此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3.1928年中国国民党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后,宣告训政时期开始,但国民党的所谓“训政”,就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
4.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的不同形式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起来;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指引。
随堂检测·强化落实
1.针对中华民国初年的国会政治,有学者提出“多数本应参与其中的人”却形成国会“万万不能存立”之共识。据此可知,民国初年的民主政治(  )
A.社会基础薄弱 B.违背社会潮流
C.导致军阀割据 D.缺乏理论依据
答案:A
解析:材料“万万不能存立”说明反对国会的建立,由此可知社会基础薄弱,故选A项;设立国会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排除B项;出现军阀割据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导致的,并不是因为国会政治,排除C项;民国初年的民主政治借鉴西方的民主思想理论,并不缺乏理论依据,排除D项。
2.[2022·海南天一联考]大革命失败后,历史进入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国家陷入了歧途,“中国向何处去”再次提到人们的面前。对此,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方案是建立(  )
A.五权分立的民国 B.民主联合政府
C.工农民主共和国 D.平民的共和国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并建立了井冈山等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在革命实践基础上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是一个工农民主共和国性质的政权,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并实践的方案,故选C项;五权分立的民国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提出的方案,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方案,排除A项;民主联合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提出的方案,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没有提出过建立平民的共和国方案,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3.[2022·营口市高二期中]在陕甘宁边区,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 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三三制”的实行(  )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三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材料“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 592人”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试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是适应抗日战争形势需要的,故选D项;土地革命主要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此时为抗日战争时期,排除A项;抗日战争时期国共是合作状态,排除B项;此时不是国民革命时期,是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
4.右图为1954年创作的一幅美术作品《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选民证”)该作品反映了(  )
A.农民土地改革之后的喜悦
B.三大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
C.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变革
D.我国政治建设带来的成就
答案:D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届全国人大是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于1954年召开的,画作描绘的选民手拿“选民证”,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故选D项;土地改革让农民分得土地,但与“选民证”无关,排除A项;三大改革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与“选民证”无关,排除B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变革,排除C项。
5.(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41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苏中、苏北等根据地建立起县、区、乡各级农抗会,青年、妇女、职工各种抗敌协会也陆续建立,这些团体取代了过去地主士绅的地位,团结领导群众进行艰苦的抗日斗争。在陕甘宁边区,“党经过政权、军队及各种民众团体的连带作用,与边区人民特别是与工农劳动大众密切连系起来”。在淮北的7个县参议会共计议员458人中,雇工12人,贫农71人,中农119人,富农70人,地主130人,商民17人,其他39人。
——摘编自杨丹伟《抗日战争与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等
材料二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在政权工作人员中,应规定为实行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这就是“三三制”政权制度。必须保证共产党员在政权中占领导地位。所谓领导权,不是要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选举政策,应是凡满18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摘编自毛泽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社会治理的特点。(6分)








答案:特点:中国共产党起领导作用;以共同抗日为中心;各人民团体成为基层力量的重要形式;政权建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民族民主革命性质。
解析:据材料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苏中、苏北等根据地建立起县、区、乡各级农抗会,青年、妇女、职工各种抗敌协会也陆续建立”可知根据地的社会治理是围绕抗战展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组建各级人民团体;据材料一“党经过政权、军队及各种民众团体的连带作用,与边区人民特别是与工农劳动大众密切联系起来”“在淮北的7个县参议会共计议员458人中,雇工12人,贫农71人,中农119人,富农70人,地主130人,商民17人,其他39人”可知政权建设具有民族民主性质,反映了各阶层的联合,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三三制”政权做出合理解释。(8分)
答案:在敌后抗战最困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三三制”民主政权,即共产党员、左派、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选举对象具有广泛性。这一举措有利于团结各阶级、阶层共同抗战,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
解析:首先,明确“三三制”的内容,据材料二“在政权工作人员中,应规定为实行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必须保证共产党员在政权中占领导地位”可知“三三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阶层派别联合的民主制形式;结合背景进行分析,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日本侵略者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坚持全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这有利于团结各阶层,为抗战服务。同时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的探索,也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经验。
读史思辨·视野拓展
视野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政体设计的局限
[史学新论] 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了相当的行政权,而《临时约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从民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
——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
(激活思维) 史料显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虽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但未能真正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了相当的行政权,职权不明,导致政争不断、政局动荡。
[思辨训练1] “《临时约法》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导致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政体格局。另一重要制度性规定是通过立法来限制行政首脑的职权发挥,但对与之对应的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这强调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规划的政体存在重大缺陷 B.仿行了美国三权分立体制
C.确立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D.有效防范袁世凯复辟帝制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导致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和“但对与……没有任何具体规定”体现规划的政体存在重大缺陷,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仿效三权分立体制,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了确立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故C项错误;《临时约法》目的是防范袁世凯复辟帝制,但是没有成效,故D项错误。
视野二 制度自信,中国共产党政治制度的创新
[史学新论] 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激活思维)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创新出抗日各阶级的联合专政,政权建设实行“三三制”原则。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新出多样化的选举办法(形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政治制度。只有不断地创新制度,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思辨训练2] 在解放东北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有步骤地领导和创建了各级人民民主政权。1947年7月开始,通过村选、召开东北人民代表会议和城市人民代表会议等方式,“自下而上”地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这些举措(  )
A.巩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
B.为全国人民民主政权建设提供经验
C.为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奠定经济基础
D.是新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理论源泉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中国共产党有步骤地领导和创建了各级人民民主政权”可知,这一举措为全国人民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经验,故选B项;据所学,敌后抗日根据地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而材料是解放战争时期,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政权建设,奠定的是政治基础,不是经济基础,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中共政权建设的实践,而非理论,排除D项。
视野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制度的创建
[史学新论]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确实照搬过苏联模式,但在一些基本政治制度方面却从未照搬过苏联模式,恰恰强调要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例如:在选举方式上,1953年选举法规定: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无记名投票与举手表决结合,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等。正是这些灵活变通方式适应了当时国情下的民主选举之需。
——蒲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
(激活思维) 史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制度的创建特别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中国特色,即实行直接和间接选举结合;无记名投票和举手表决结合;城乡代表的人数不平衡等。这是基于中国国情:地广人多;交通不便;人民受教育程度低;城乡发展不平衡;民主基础比较薄弱等的考虑。
[思辨训练3] 1949年8月,董必武在《关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团结民主人士问题》中说:“政协代表人数如此之多,质量又相当整齐,而革命发展,人民需要它担负的任务更大。”这表明(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正式确立
C.社会主义制度已正式建立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得到落实
答案:D
解析:董必武的思想出自《关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团结民主人士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国共产党团结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董必武的思想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得到落实,故选D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完成是在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排除A项;“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正式确立是在1956年,排除B项;社会主义制度正式建立于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C项。
[思辨训练4]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经过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已经初步地找到了一条适应中国现代化需要的中国政治发展道路。
——据陈红大谈60周年民主政治建设成就及面临挑战整理
(1)根据材料一,结合史实简要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6分)








答案:成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根据材料一“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结合所学史实,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及成立初期形成的三大政治制度建立为典型,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即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2分)
答案:成就: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现代化需要的中国政治发展道路。
解析:可根据材料二“我们已经初步地找到了一条适应中国现代化需要的中国政治发展道路”概括得出。
(3)试从政治方面分析中国近代、现代民主政治进程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6分)








答案:原因: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现代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从社会性质等政治方面分析中国近代、现代民主政治进程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共73张PPT)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 程 标 准】
中国发生过多次变法与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
【学 法 指 导】
1.掌握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内容,理解这些变法和改革发生的历史条件,培养唯物史观的学科核心素养。
2.分析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影响,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增强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关键能力·课堂探究
网络构建·史论要旨
随堂检测·强化落实
读史思辨·视野拓展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走进教材?
知识点一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春秋战国——商鞅变法
(1)背景
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_________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
②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了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纷纷推行变法。
(2)表现
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都主持了变法,其中以________最为彻底。
社会生产力
商鞅变法
(3)商鞅变法
内容 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废除__________,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等。
影响 ①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②使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为虎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
世卿世禄制
2.两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帝改革
(1)背景
①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
②________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2)内容和意义
内容 意义
第一阶段 实行______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 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阶段 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 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民族交融
俸禄
3.北宋——王安石变法
(1)背景
①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________导致分裂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②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又经常受到________的袭扰。
③宋仁宗庆历年间,大臣______改革失败。
(2)目的:富国强兵。
(3)概况:王安石针对________、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
(4)影响: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王安石变法涉及面广、_____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新法实行五六年后,王安石被罢职,变法措施被废止。
藩镇割据
游牧民族
范仲淹
官僚机构
阻力
4.明朝——张居正改革
(1)背景: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_____,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2)概况: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________,进行改革。他针对明中后期政治腐败、府库空虚、________严重、农民纷起反抗的状况,大力整肃______,加强官吏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3)影响:国家________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
(4)结果:除________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腐败
内阁首辅
土地兼并
吏治
财政收入
一条鞭法
启思助学?
1.【图解历史】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商鞅变法的内容涉及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层面,法令具体而且切实有效,其措施符合时代的需要,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2.【知识延伸】 商鞅变法的性质
商鞅变法与同时代的李悝、吴起变法一样,都是由地主阶级自上而下进行的变革运动。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继续剥夺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保护和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政权,从而建立起一套统治和剥削农民的制度。
3.【学习情境】 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三长制
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三长制是北魏基层行政组织。它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
思考:三长制的推行有何影响?
提示:三长制的推行,健全了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取代了为豪强地主所把持的宗主督护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
4.【生活情境】 穿着汉服的孝文帝
思考:北魏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
提示:采取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改革措施,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
5.【易错辨析】 王安石变法“富国”与“富民”
(1)“富国”政策主要是解决政府的财政收入问题;
(2)“富民”政策主要是要使天下百姓丰衣足食。
6.【概念阐释】 一条鞭法
明万历年间张居正改革实行的赋税制度,目的在于扭转财政危机。主要内容:田赋折银征收,徭役折银上纳,赋、役银合并征收,并直接上交地方官府,该法使农民对国家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7.【学习情境】 中国古代的变法和改革
结合中国古代的变法和改革,分析影响变法和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①改革是否顺应时代与历史潮流。②改革内外环境是否有利,能否得到统治者的支持。③改革措施是否配套全面,行之有效。④改革者是否具备坚定的决心和改革的勇气,具有远见卓识。
8.【学习情境】 江浙地区维新变法的特点
戊戌期间,上海除以往的《申报》《字林西报》等报刊外,还创办了《时务报》《华报》《富强报》《农学报》等报刊,杭州、无锡等地也有类似传播媒介……(江浙)士绅们的维新宣传则较注意向底层社会伸展。
思考:指出江浙地区维新变法的特点。
提示:特点:报刊成为维新思想传播的主要媒介;注意动员底层社会民众;未受政变影响,保持一定独立性和连续性。
知识点二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1.维新运动
(1)背景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____________社会。
②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
(2)代表人物:康有为、________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
(3)主要活动: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提倡西学,议论时政,主张学习日本、俄国变革政治。
(4)戊戌变法:1898年6月开始,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变法,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5)结果:戊戌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9月,________发动政变,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
半殖民地半封建
梁启超
慈禧太后
(6)影响
①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②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__________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________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2.清末新政
(1)目的: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
(2)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
(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______________的发展,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很快革命爆发了。
封建思想文化
思想启蒙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3.民国时期的改革
(1)表现:南京临时政府和国民政府,都陆续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
(2)结果: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9.【特别提醒】 戊戌变法发生的必然性
戊戌变法是在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形势下,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掀起的一场政治活动。救亡图存是其首要的历史使命。
10.【知识延伸】 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
1904年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政府颁布并由政府督导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文件。 
11.【图说历史】 “《论十大关系》书影”(见教材P25)
信息解读: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的若干新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新的重要认识,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作用。
知识点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1.过渡时期
(1)推行________和各项民主改革,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
(2)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表现:1956年,以毛泽东的《_________》和中共八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挫折: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
(3)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___________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土地改革
论十大关系
经济文化建设
3.新时期的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
(1)表现
重要会议 召开时间 主要内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底 停止“______________”的错误做法,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中共十八大 2012年11月 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2013年 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以阶级斗争为纲
中共十九大 2017年10月 ①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②将____________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2019年 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
(2)意义
①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②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③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___,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__________”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________的关键一招。
必由之路
两个一百年
伟大复兴
12.【名师指津】 教材P26“学思之窗”
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提示: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只有冲破传统观念,深化改革,大胆创新,才能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13.【特别提醒】 中共十八大的深远意义
中共十八大对于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4.【知识延伸】 中国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15.【学习情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某同学在学习时事政治时阅读了中宣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有一段话“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越来越多。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思考:应该怎样理解这段话?
提示:改革的任务艰巨复杂,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要通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达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关键能力·课堂探究
探究主题一 时代潮流,变法图强——中国古代近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史料实证]——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
 史料一 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秦国率先推行县制,按地区划分国民,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国家公共权力直接控制到基层社会的每一个人。秦统一后将秦国的制度推向了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具有东方特色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简言之,商鞅变法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对统一国家和中华民族具有长远影响。
——摘编自任世江《通过商鞅变法让学生接触思辨》
史料二 张居正改革的重点是整顿赋役制度,以扭转财政危机。他认为造成财政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豪民占土地,逃避赋税。要想搞清这个问题,必须清丈土地。……凡庄田、民田、职田、荡地、牧地都要丈量,限三年完成。1581年,清丈基本完成。……对于改变“小民税存而产去,大户有田而无粮”的现象,起了一定的作用。
——姜义华《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
史料三 20世纪初的晚清变革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01年 设立外务部;成立新军体制
1903年 设立商部,出台《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破产律》等
1908年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成立各省代议机构——谘议局
1910年 成立中央代议机构——资政院
1911年 行内阁制,设总理大臣及民政等10部
探究:
(1)据史料一,指出作者从哪一方面肯定了商鞅变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中“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的具体措施。
(2)史料二中所述张居正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为此他在经济上首先采取了什么措施?效果如何?张居正为赋役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什么政策?
提示:方面:制度建设。措施:废分封,行县制;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提示:重点:整顿赋税制度。措施:丈量土地。效果:比较彻底,为赋税制度的改变奠定了基础。政策:一条鞭法。
(3)根据史料三表格,概括晚清变革的主要内容。有学者指出“20世纪初的晚清变革,清政府已失去了改革的最佳机遇”,结合时代背景论证该观点。
提示:内容:设立新机构;制定法律;变专制为立宪。
论证:国际环境恶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等;清政府丧失民意基础,镇压戊戌变法、签订《辛丑条约》等;反清力量不断积聚,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日趋高涨。
史料一说明了商鞅变法的意义与影响,“商鞅变法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隐形信息:商鞅变法对统一国家的制度建设和中华民族具有深远影响。
史料二从张居正改革的重点、具体措施,说明改革的效果,张居正改革对于改变“小民税存而产去,大户有田而无粮”的现象,起了一定作用。
史料三以表格的形式列举了20世纪初的晚清变革大事记,要注意表格中的事件涉及哪些方面,认识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影响。
[唯物史观] 以清末新政的内容认识其历史影响
(1)政治:增设新机构,裁撤冗官、冗衙。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但也反映出清政府已沦为维护帝国主义的工具,增设机构维护帝国主义利益。
(2)军事:编练新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但后来兵为将有,形成了近代军阀。
(3)文化教育:废科举,颁行新学制和设立各式新学堂、派遣留学生。形成了重视西方科技与社会政治学说的风气,培养了近代科技、教育、法政、军事人才。
(4)振兴商务、奖励实业。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历史解释]——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1)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2)政治上: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3)阶级上: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进行改革变法。
(4)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
(5)思想文化上: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其中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
探究主题二 曲折艰巨,成绩斐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史料实证]——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
史料一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1年或1982年,在最贫困的省份中,90%以上的家庭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这个制度在较富裕的省份中也日益推广开来。……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摘编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史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在调动工人农民积极性上的重要性,但是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但是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当时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摘编自林毅夫《转型国家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农村改革的阶段特征,说明改革给农村带来了哪些变化。
(2)根据史料二,概括四十余年来中共中央对市场作用与地位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特征: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开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进入21世纪后取消农业税,开展城乡统筹;十八大以来开展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变化:改变了中国农民和农村的面貌,实现了农村振兴。
提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20世纪80年代,在强调计划为主的同时又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后认识到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史料一反映从1979年到1983年底我国农村改革的进程。史料中的两个省略号,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为三大步骤,从试点到全面展开,隐性信息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带来的变化。
史料二反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历程,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到后来承认市场在物质配置上的作用,再到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唯物史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的特点
(1)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坚持市场取向。
(3)选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深化、渐进式推进。
(5)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若干重要关系。
(6)既依靠党和政府的领导,又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理论界的作用。
(7)在对改革措施、目标和成果的评价上,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家国情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国情相结合,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特发展道路。
2.坚持发展,特别是经济工作摆在首位。
3.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握时代发展的潮流,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
5.重视维护国内环境的稳定。
6.制定了一系列完整的规划,且积极地促进和保护竞争意识和竞争环境。
[历史解释]——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经济体制转型
(1)新中国成立——1956年年底
①特点: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建立起公有制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
②表现: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20世纪90年代初
①特点: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属于半计划半市场的经济体制。
②表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以来
①特点: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表现: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大潮中去。
网络构建·史论要旨








[必备术语]
1.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程,充满了曲折与艰辛。
2.商鞅变法的主要特点是立封建,促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是行汉化,促融合。而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则是固封建,促富强。
3.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是自上而下由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但两者性质不同,前者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后者是封建性质的自救运动。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和必由之路。
随堂检测·强化落实
1.[2022·山西怀仁市高一模拟]陆俟(本姓步六孤)是北魏鲜卑八大贵族之一,他的第二代陆丽“好学爱士”;第四代陆恭写文章诗赋一千多篇;第六代陆印“在席赋诗,印必先成”;印子义“于五经最精熟”,许多汉族士大夫也不及他。陆氏家族的发展反映了(  )
A.科举制度影响深远 B.中原文化渐趋衰落
C.民族交融深入发展 D.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北魏鲜卑贵族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反映了民族交融的深入发展,故选C项;科举制形成于隋朝,排除A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的原因是因为中原文化的兴盛,排除B项;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是在西汉时期,排除D项。
2.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B.改革缺乏必要社会基础
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 D.维新人士缺乏政治经验
答案:D
解析:戊戌变法时期,在短时间内发布大量诏令,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但并未考虑到这些诏令能否实施,带有较为明显的急功近利色彩,说明维新人士缺乏政治经验,故选D项;此时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排除A项;题干中涉及的是戊戌变法中改革政令实行过程中的问题,并未提及变法的社会基础,而且民众是否支持变法和实施者急切发布命令之间没有因果联系,排除B项;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并不能导致维新变法短时间内发布大量政令这一现象,排除C项。
3.[2022·山东临沂市高二期中]下图为1980年6月18日,四川广汉向阳政府“换牌”时的场景(补拍),当时广汉县委定了三条纪律:不准宣传,不准广播、不准登报。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经济体制改革遭遇挫折
B.拨乱反正工作基本完成
C.地方政府轻视舆论宣传
D.改革亟需解放民众思想
答案:D
解析:“撤社建乡”却不准宣传、广播和登报,说明“左”倾思想的束缚依然存在,人们对改革心存顾虑,故选D项;这是农村基层政权改革,不是经济体制改革,排除A项;此时拨乱反正工作还未完成,排除B项;当时思想还没有解放,不是地方政府轻视舆论宣传,排除C项。
4.[2022·辽宁省大连市高二期中]如表是中国农村家庭年平均收入(元),农业家庭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C.基层民主不断加强扩大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
年份 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2001年
总收入 152 216.2 547.3 990 2 366
纯收入 133.6 191.3 397.6 686.3 1 856.7
答案:B
解析:1978~2001年,农业家庭收入不断提高,这得益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故选B项;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而材料强调1978~2001年,农村家庭收入逐渐提高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表格谈及的是农村经济问题,与基层民主问题无关,排除C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说法过于片面,排除D项。
5.(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的商鞅变法基本上解决了由奴隶制所引起的种种社会矛盾,并为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同时也强化了封建国家机器,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经过商鞅变法,使偏僻落后的秦国变得“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且使过去那种诸侯卑秦的状况变成“诸侯畏惧”的局面。
——摘编自张金龙《论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继位后,全盘推行汉化。他模仿汉族王朝的礼仪,建太庙、祭祀孔子、养国老;仿照汉人官制,大定官品,考核州郡官吏;设立太乐宫,议定雅乐,除去郑、卫之音,依据儒家六经,参照各国音乐志,制定声律。通过吸取汉族的先进文化,学习封建的统治思想及理论,北魏建立了有效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制度。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北宋中期,由于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加强,客观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也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于是王安石便被推上了历史的潮头。经过王安石富国强兵的变法,宋王朝不仅做到了财政收支相抵且有盈余,军事力量也有所加强。但是不论变法措施在形式上多么完善,都会因皇权专制政体本身违背公正和人权的大道原则而难以实现其预期的变法目的,并且广大老百姓不可能成为变法的最终受益者,反而会成为借着变法名义被更加严酷剥削的对象。
——摘编自张金龙《论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涉及的商鞅变法措施。(4分)
答案:措施: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普遍推行郡县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
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普遍推行郡县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主要内容。(4分)
答案:内容:学习汉族的礼仪;仿照汉人建立官制;继承并推广儒学。
解析:根据材料二“模仿汉族王朝的礼仪,建太庙、祭祀孔子、养国老”可知,孝文帝改革学习汉族的礼仪;根据材料二“仿照汉人官制,大定官品,考核州郡官吏”可知,孝文帝改革仿照汉人建立的官制;根据材料二“依据儒家六经,参照各国音乐志,制定声律”可知,孝文帝改革继承并推广儒学。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而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8分)
答案:原因: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而王安石变法实现了国家统一和强化了中央集权;商鞅变法中的秦孝公和北魏的孝文帝坚决变法,而王安石变法中的宋神宗对变法摇摆不定;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比较彻底,但是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不彻底。
解析:根据材料三“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也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于是王安石便被推上了历史的潮头”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而王安石变法时已实现了国家统一和强化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三“因皇权专制政体本身违背公正和人权的大道原则而难以实现其预期的变法目的,并且广大老百姓不可能成为变法的最终受益者,反而会成为借着变法名义被更加严酷剥削的对象”可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比较彻底,但是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不彻底,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中的秦孝公和北魏的孝文帝坚决变法,而王安石变法中的宋神宗对变法摇摆不定。
读史思辨·视野拓展
视野一 对孝文帝汉化政策的评价
[史学新论] 孝文帝只追求与汉文化相吻合,而忘掉了自己国家政权存在的基础,它对于中国历史进程宏观而言,无论怎样肯定都不为过。但对于北魏王朝、拓跋鲜卑前途命运而言,则怎样贬斥之也合情合理。
——周建江《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
(激活思维) 孝文帝为“追求与汉文化相吻合”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措施。对中国历史进程而言,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对北魏和鲜卑族的前途命运而言,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失去主导性和话语权,加速了北魏政权的灭亡。
[思辨训练1] 吴宗国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  )
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 B.北魏因改革成为强大帝国
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 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的影响
答案:D
解析:“体制的力量”“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是在说孝文帝改革使得北朝强盛,并对隋唐大帝国的构建都具有重大意义,故选D项;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是“体制的力量”导致的,是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之处,而这里作者强调的是其对于当时和后世的重要意义和影响,不是强调其政策是否稳定,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不仅仅是改革对北魏当时的影响,也提到了对后来隋唐大帝国的积极影响,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主语是“北朝”,重点也是说北朝改革的影响,而不是说隋唐统治,排除C项。
视野二 清末新政表明近代化成为时代潮流
[史学新论] 作为早期近代化的终结点,清末新政也表明了近代化潮流的不可抗拒性,历史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它以自身毁灭为代价,为适应开放的新形势而培植了近代化的动力,为中国人全面拥抱近代化创造了比之前更好的条件……
——忻平《清末新政与近代化进程》
(激活思维) 清末新政是在特定的历史动因下的一场近代化运动。它在“假演”的同时也有“真做”的一面。其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运动中比较见成效的运动。清末新政改革,推动了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促进民族资产阶级崛起。从发展学角度来审视,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它以并非自愿的自我毁灭为代价,较为全面地开启了现代化的闸门,为辛亥革命后中国走上正式起跑线奠定了基础。
[思辨训练2] 晚清政府推行的自救运动“新政”和“预备立宪”,虽没有挽救清朝走向灭亡的命运,但是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接促使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B.提升了清政府的治国能力
C.阻挡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D.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创造条件
答案:D
解析:据所学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史实可知,客观上传播了西方民主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这些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故选D项;四川保路运动直接促使武昌起义的爆发,排除A项;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并未提升清政府的治国能力,排除B项;清政府的自救运动不可能阻挡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排除C项。
视野三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史学新论] 革命、改革与改良都是人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和推动历史进步的杠杆。人类究竟运用怎样的方法解决社会矛盾,并不是主观意志使然,而是由历史的客观要求决定的,因而都具有历史必然性。
——摘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激活思维)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的第二阶段。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新阶段,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目标。中共十八大以来改革进入全新阶段,核心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由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思辨训练3]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中国1979~1997年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类型所占比重(单位:%)统计
年份 国有经济(1993年之前为国营经济) 集体经济 城乡个体经济 其他经济
1979 78.47 21.53
1981 74.76 24.62 0.04 0.58
1983 73.36 25.74 0.12 0.78
1985 64.86 32.08 1.85 1.21
1987 59.73 34.62 3.64 2.02
1989 56.06 35.69 4.80 3.44
——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等整理
统计表中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概括指出材料中反映的一条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提取信息准确,阐释有据,逻辑严谨。)
1991 56.16 33.00 4.83 6.01
1993 46.95 34.02 7.98 11.05
1995 33.97 36.59 12.86 16.58
1997 25.52 38.11 17.92 18.45
答案:示例一
信息: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阐释:“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冲破“左”倾错误束缚,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展开,从而使城乡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出现并不断得到发展。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1992年,中国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
示例二
信息: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得到调动。
阐释:1978年以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使企业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解析:首先概括信息,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79年以来,中国的国有经济比例不断下降,集体经济比例和城乡个体经济比例不断上升,由此可以得出信息: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接着,再进行阐述,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分层次展开,如“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冲破“左”倾错误束缚(背景),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展开(过程),从而使城乡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出现并得到不断发展(结果)。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背景),1992年,中国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从而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结果)。另外,根据表中“城乡个体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类型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这一信息,可以概括出历史信息: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得到调动,在进行阐述时,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按照改革的背景、过程和结果的叙述方式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