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1课时
你知道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起着怎么样的作用吗?
1.能说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的途径和意义
2.能说出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右图是1958-2011年间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山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夏季
冬季
一、二氧化碳的循环
同一年度内,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冬季高于夏季,而 且这种变化规律每年都在发生,这主要是因为冬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生活取暖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的缘故。
长时间的连续观测表明:
2.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1)产生CO2的主要途径
(2)自然界中消耗CO2的主要途径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森林砍伐
植物的光合作用
水体溶解
土壤释放
3.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就不会发生,绿色植物就不会存在
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表生物将遭受强烈紫外线的伤害,甚至地球也可能会变成冰球。
随着人类对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利用,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升高
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升高的影响
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的CO2
能吸收CO2的森林不断减少
空气中CO2含量上升
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圈受影响
观点一:
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另一个“冰期”即将到来,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对延缓“冰期”的到来具有积极作用。
观点二:
一些科学家认为目前没有任何确切证据说明CO2含量的增加与天气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观点三:
小贴士·冰期
“冰河时期”(其时间跨度是几千万年甚至2、3亿年),是一段持续的全球低温、大陆冰盖大幅度向赤道延伸的时期。在中国大陆学术界冰期称冰河时期也称之为“大冰期”。相邻的冰河时期之间的地球气候比较温暖的时间段,称之为“大间冰期”。冰期内部的冷暖交替的时段,分别称为冰段与间冰段。时间尺度是数万年。
冰期时期最重要的标志是全球性大幅度气温变冷,在中、高纬(包括极地)及高山区广泛形成大面积的冰盖和山岳冰川。由于水分由海洋向冰盖区转移,大陆冰盖不断扩大增厚,引起海平面大幅度下降。所以,冰期盛行时的气候表现为干冷。冰盖的存在和海陆形势变化,气候带也相应移动,大气环流和洋流都发生变化,这均直接影响动植物生长、演化和分布。
综上,二氧化碳本身不是有害的物质,相反,它是地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植物赖以生存的养料,也就是整个生物圈的养料。
因此,我们不要对二氧化碳和温室效应谈虎色变,要正确地去看待、去应对。
4.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
①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②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氢能等清洁能源;
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④倡导“低碳”生活。
1.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B.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
C.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
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C
2.在地球大气中,因CO2含量的增加引起“温室效应”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主要原因是( )
A.含碳燃料的燃烧 B.石灰石的分解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人口增长呼出的CO2
A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B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途径
二氧化碳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