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5年中考二轮讲练测
专题1: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史(讲案)
一讲考点——考点梳理
1.朝代的更替
(1)原始社会(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
(2)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形成、发展、鼎盛和瓦解)
(3)封建社会(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
体验中考:
(1)(2014江苏扬州)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公元前( )
A.20世纪前期 B.20世纪后期 C.21世纪前期 D.21世纪后期
(2)(2014山东省德州市)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
2.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秦王嬴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自称始皇帝,并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历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
(2)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
(3)明代,皇帝废除宰相制度直接统管政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建立庞大的宦官机构和厂卫制度,实行专制特务统治,清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皇帝制度走向极端。
(4)1912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
体验中考:
(2014年潍坊)在历史长河中,一些重大史实历经时间考验,成为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能够体现这一含义的是( )
A.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开创科举,选官取士 D.废除行省,设立三司
3.中央行政制度
(1)秦朝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协助皇帝分理朝政。
(2)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3)隋文帝首创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时进一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完善了这一制度。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机构,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各项行政事务。
(4)元世祖在中央设立中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并在中央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藏族地区事务。同时,将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5)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了丞相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相权分给六部。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从而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保证了皇帝的专制独断。后来,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同时,明太祖还设立锦衣卫,负责监察臣民,明成祖时,又设立东厂特务机构,东厂和锦衣卫合称“厂卫”,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 http: / / www.21cnjy.com )
(6)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设内阁,置六部,但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后加以传达执行,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
体验中考:
(1)(2014年山东省临沂市)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的东厂厂公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有名的东厂掌印太监魏忠贤甚至有“九千岁”之称。这表明( )
A.东厂厂公只对皇帝负责 B.东厂是明朝的司法机关
C.东厂常用刑具有18套 D.东厂厂公导致明朝灭亡
(2)(2014广西南宁)明太祖时,全国重大军政事务都由他亲自处理,忙得不可开交。这是因为他废除了( )
A.锦衣卫 B.行中书省 C.三司 D.丞相
4.地方行政制度
(1)西周开始实施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战国时期,商鞅“废分封,行县制”。
(2)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在地方普遍推广,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封制被废除,奠定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西汉初年的地方统治体制是“郡国并行制”,通过汉武帝的“推恩令”,“郡国并行”之制名存实亡,地方行政制度复归为郡县制。此外,两汉政府还设置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开始成为我国正式的地方行政区。
(3)隋朝时期,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管理。唐朝时期合并州县。
(4)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后来发展成为地方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区的规模,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琉球(今台湾)。
(5)明朝在地方废行省,设立直属于中央的三司,三司互不隶属。
(6)清朝开始实行督抚行省制,并设置机构,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体验中考:
(1)(2014江苏连云港)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一思想启发了西汉政府实施(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推恩令 D.科举制
(2)(2014江苏扬州)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上)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5.选官制度
(1)汉武帝时期建立了地方每年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
(2)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3)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科最为重要。
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
(4)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 ( http: / / www.21cnjy.com )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实行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
科举考生看榜图
(5)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体验中考:
(1)(2014广东省揭阳市)在唐朝贞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年间,家境虽然贫寒,本人却有学识、有天赋的李四赴京赶考,金榜题名,从而命运改变。李四能够改变命运主要得益于( )
A、禅让制度 B、宗法制度 C、分封制度 D、科举制度
(2)(2014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顾炎武曾批评明朝一种制度“败坏人才”超过秦始皇焚书坑儒,其矛头指向了( )
A.锦衣卫 B.内阁 C.六部 D.八股文
二讲重点——重点解析
1.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请分别用一句最简洁的语言来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
(1)评价历史人物第一要注意论从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搜集相关人物史料,客观评价;第二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时代去评价,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当时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否符合当时人的价值观;第三要全面、一分为二地分析。
(2)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秦始皇在历史上有功有过,但不失为“千古一帝”。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典例说明:
例1.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杰出的封建统治者。他们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统一。请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完成下表。
人物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文化上 军事上
秦始皇 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A 焚书坑儒;统一文字 B
汉武帝 C 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D 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2)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加强思想控制方面各造成什么影响?
(3)请用一句话简要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
2. 我国历史朝历代中央政府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
(1)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2)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在地方实行州县制。
(3)元朝实行行省制。
(4)明朝在中央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在地方设立直属于中央的三司。
(5)清朝在中央设军机处,在地方实行督抚行省制。
典例说明:
例5.(2014届云南玉溪市红塔区九年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业水平模拟历史试卷)下列图1、图2、图3 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图3 反映的朝代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3. 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
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典例说明:
例5.(2014届江苏盐城市亭湖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社会秩序动荡 B.边疆防御巩固 C.地方权力膨胀 D.专制皇权强化
三讲方法——方法点睛
1.列表比较法。如下表:
秦始皇、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措施
方面 秦始皇 汉武帝
政治上 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协助皇帝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实行郡县制,其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采纳祖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的势力。鼓励推荐人才,破格录用有才能的人。
思想文化上 统一文字(小篆 隶书。)“焚书坑儒”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经济上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 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兴修水利,亲治黄河,推广进步的农业技术,限制大商人的活动。
军事和民族交往上 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移民垦田戍边;征发人力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南征百越,开凿灵渠,开发南疆 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2.图示法。如下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秦朝中央集权制 唐朝三省六部制 元朝行省制度
四练实题——随堂小练
1.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自然灾害严重,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B.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
C.爆发平民大起义 D.少数民族入侵
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最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励精图治,称雄天下
C.周王室日渐衰微 D.打击贵族势力,加强王权
3.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并统一了六国,主要的原因是( )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施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4.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
五练原创——预测提升
(一)选择题
1.“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族人民大团结,歌颂领袖毛泽东”这首《我们新疆好地方》既唱出了新疆人民对乡土的热爱之情,也唱出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拥戴之意。历史上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是( )
A.台湾府的设置 B.伊犁将军的设置
C.驻藏大臣的设置 D.西域都护的设置
2.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建立者的图像。请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3.“靖难之役”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最类似( )
A.光武中兴B.玄武门之变C.陈桥兵变D.靖康之变
4.清朝政府为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其主要措施有( )
①设立驻藏大臣 ②改土归流 ③册封制度 ④平定叛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清代前期加强了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与此无关的措施是( )
A.设置驻藏大臣 B.设置台湾府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设置西域都护
(二)非选择题
6.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杰出的封建统治者。他们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统一。请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完成下表。(8分)
人物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文化上 军事上
秦始皇 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A 焚书坑儒;统一文字 B
汉武帝 C 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D 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2)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加强思想控制方面各造成什么影响?
(3)请用一句话简要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
张骞通西域路线图
①李世民 ②嬴政 ③赵匡胤 ④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