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自然选择的证明》《宇宙的边疆》《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课件(3份打包)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2023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自然选择的证明》《宇宙的边疆》《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课件(3份打包)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5 15:29:27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自然选择的证明
1859年11月24日,《物种起源》正式发行,第一批印刷出来的1 250册在当天就销售一空。《物种起源》一书在当时的科学界和公众之中都引起了巨大反响,宗教领袖和维多利亚王朝都非常震惊,人类和动物的祖先居然是一样的!达尔文的这一理念对西方社会和思想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也是现代生物学和进化论的基础。
当初的胡思乱想居然成了后人异想天开的依据。伟人通常都是与他同时代甚至几代人的思维格格不入的。
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1.文学常识
达尔文(1809—1882),英国伟大的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达尔文出生于英国一个名医之家。从小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22岁大学毕业后,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乘“贝格尔号”皇家军舰做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考察,从此确立了他一生的事业。其代表作有《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其中《物种起源》一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誉为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最伟大的里程碑。
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今天仍然令绝大多数人难以领会,但我们要知道进化论是最接近我们的探究:人从哪里来又去到哪里去,比较合理的探究结论和合情合理的结果。
2.写作背景
达尔文年轻时,正是“神创论”与“生物进化论”思潮激烈斗争的时期。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神学认为,地球上各种生物都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这就是“神创论”。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的自然科学家则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在一定外界条件、环境的影响下,逐渐进化、演变而来的,这就是“生物进化论”。
1831年,亨斯楼推荐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这次环球旅行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学研究上更进了一步。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上,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质、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经过了5年的时间,达尔文游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终于回到了英国。
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岛环境相似,但是物种却不相同。这些发现让达尔文更加坚定了研究生物特性的决心。
1842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物种起源》的出版使生物学界发生了一场革命。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就此成为人类认识生物进化的基石。达尔文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
达尔文是本世纪甚至是一切世纪的博物学中最伟大的革命者。
3.相关知识
《物种起源》全名《论依据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保存优良族的物种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是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系统阐述生物进化理论基础的生物学著作,1859
年11月24日在伦敦出版。
该书中,达尔文根据20多年积累的对古生物学、生物地理学、形态学、胚胎学和分类学等许多领域的大量研究资料,以自然选择为中心,从变异性、遗传性、人工选择、生存竞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物种起源和生命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物种起源》不仅开创了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使进化论思想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且引起了整个人类思想的巨大革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物种起源》除开篇的“绪论”和终篇的“综述和结论”之外,全书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随机变异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是全书的主体与核心,标志着自然选择学说的创立;第二部分是对随机变异自然选择学说的辩护;第三部分,作者用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对涉及地史演变、地理变迁、胚胎发育等方方面面的各种生物现象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从而使这一理论获得了更全面的支撑。
语言建构与运用


céng
zēng
jiè
xiè
jiě
chāi
chà
chā




三、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1)亲缘·姻缘
“亲缘”指血缘关系;亲代遗传关系。
“姻缘”指婚姻的缘分。
(2)限制·制约
“制约”指一事物的存在和变化决定另一事物的存在和变化,就是限制约束的意思。
“限制”指规定范围不能超过,带有主观色彩。
前者侧重于客观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双向的,语义感觉起来比较轻。
后者侧重于外部势力的限制,是单向的,语义感觉起来比较重。
(3)界限·界线
“界线”指两个地区之间划分边界的线,不同事物的分界线或者某些事物的边缘、边线。
“界限”指领土或运动场的边界、分界线,事物之间的分界、划清界限,也指限度、止境以及分隔、划分。
(4)变化·变异
“变化”多指由于物体的发展,物体本身发生的变化。
“变异”指在与物体接触过程中,物体同物体之间形成互动,导致物体产生的变化。
2.明确词义
(1)不胜枚举:                      .
(2)循序渐进:                      .
(3)不可或缺:                      .
(4)大惊小怪:                      .
(5)叹为观止:                      .
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
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过分惊讶;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
一、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1.如何理解“我们可望在自然条件下看到生物的变异”中的“可望”一词?
明确:“可望”是有希望、可能的意思,说明自然条件下的变异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只是有这种可能,用“可望”符合实际情况。
2.如何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自然界处处充满着美,这很大一部分归功于自然选择”中蓝色词语的含义?
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很大一部分”是表示程度范围的词语,作者运用这些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二、把握文中观点
3.第三自然段中的“某一地区内已经产生了归入同一属内的许多物种,并且这些物种现在仍很繁盛,仍会有那么多的变种存在”论证什么内容?
明确:物种只是特征显著而稳定的变种,而且每一物种开始时都只是变种。
4.地质记录为自然选择学说提供了哪些有力的证据?
明确:①物种和整个类群的绝灭是遵循自然选择原理的必然结果,因为旧的生物类型要为新的改良类型所取代,体现了“适者生存,择优弃劣”的法则;②各地质层中的化石,其性状在某种程度上,介于其上下地层的化石之间,证明物种是不断进化的;③一切灭绝了的生物可以与所有现生生物一样进行分类,因为它们都来源于共同的祖先;④现生生物类型的组织结构要较古代类型更为高级,某些类型在生物演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退化的生活习性,而在体制上发生了退化,这些情况都体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执着追求的达尔文
在“神创论”与“生物进化论”思潮激烈斗争的时期,年轻的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喧嚣,进行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这期间他以极大的兴趣考察大陆海岸沿线的动植物、地质地貌情况,搜集各种自然条件下的生物生态标本,为以后生物进化的研究做了充分的准备。
无论是他的环球航行,归国之后的专心思考,抱病整理简短笔记,还是细心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都体现了一位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正是这种勇于探索的执着精神,成就了他的事业。
【应用角度】 “执着”“信念”“勇于探索”等。
(二)素材这样运用
执着是成就事业的关键。达尔文凭借着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毅然踏上了环球考察的航船。正是这份执着才使他不辞艰苦地搜集生物进化的各种资料,并进行孜孜不倦的思索和研究,最终使《物种起源》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问世,打破了“神创论”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执着是锲而不舍的追寻,是百折不挠的探索;执着是一种誓不回头的倔强;执着是一种苦行僧式的坚守。人生因执着而精彩,世界因执着而绚丽。
二、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拓展阅读
《物种起源》导言①
[英]达尔文
我曾以博物学者的身份参加“贝格尔号”巡洋舰的环球远航②,在南美洲看到的关于生物的地理分布和现存生物与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回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这样,在五年的时间内,我专心思考这个问题,并且做了一些札记。1844年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写成当时我认为是正确的结论的纲要。从那时候起,一直到现在,我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间断。我希望读者能原谅我做这些琐屑的陈述,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现在(1859年)我的工作将近结束;但是全部完成还需要更多的岁月③,并且我的体力渐感不支,所以不得不先将这个摘要付印。现在在马来群岛研究博物的华莱斯④先生,他对于物种起源问题所得到的一般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这也是使我早日发表这个摘要的一个原因。
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有许多论述,我没能指明它的来历和参考资料,但是我希望读者相信我的正确。同时,我虽然力求审慎,使一切能根据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本书所述及的,仅仅是我所得到的一般结论,略举少数事实,作为说明,希望读者不要嫌其过简。我极其盼望,并且感到有这样的需要,将来能把我所根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文献,详尽地刊印出来。因为我十分清楚: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任何一点不能引用事实来做证,而每一论点显然往往会引到一些与我所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论。我们处理一个问题,必须把两方面的事实和证据,加以详细叙述和比较,然后才能得到完善的结果,但这是这里所不能办到的。
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如果一位博物学家,对于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⑤,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事实,加以思考,那么,我们可以推想得到,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这个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⑥而达到它们的极其完善的构造和相互适应,仍然是难以令人满意。一般博物学家常把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当再讨论到;但是如果把像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足、尾、嘴、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里面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又槲寄生⑦,它生长在某几种树木上以吸取养料,需要鸟类传布它的种子,更因为它是雌雄异花,必须依赖昆虫才能完成传粉作用;如果我们仅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这种寄生植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几种生物的关系,必然也同样是不合理的。
因此,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我从事本题研究的初期,就觉得要解决这个困难问题,应当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着手;果然没有使我失望,我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所以这类的研究,虽然常为一般博物学家所忽略,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
根据上述理由,我把家养变异的问题,放在本书的第一章。我们将由此看到,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同样的,或者更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人类选种力量的伟大,能使微小的变异逐渐累积起来。然后,我们将讨论物种在自然状态下的变异。但是很不幸,我在这里所讲的,不得不很简略,因为要使这个问题讨论得恰当,必须举出大量的事实。
如果认识到我们对于生活在我们四周的许多生物的相互关系还有很多不了解的,那么,关于物种或变种⑧的起源问题,我们即使有很多地方不能解释,也就不足为奇了。为什么某种生物的分布广泛而繁多,而它的邻种却分布得狭小而稀少呢?谁能解释这个问题呢?然而这些关系,实在是非常重要,因为我相信,这是决定地球上每一生物的现在和将来的命运,以及变异的趋向的。对于生活在过去的地质时代的无数生物的相互关系,我们所知道的就更少了。虽然许多事实现在还是不清楚,而且在未来长期内也还弄不清楚,但是我们经过了精细的研究和冷静的判断,可以毫不怀疑地断言创造论⑨的错误。创造论这一观点,虽为近代许多博物学家所信奉,我自己以前也曾信奉过,但是事实上绝不能成立。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所谓同属的种,都是其他大概已经灭亡的种所传下来的直系后代,而现在认为同种的各项变种,都是这同种的后代。我又确信自然选择作用,它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唯一条件,也该是最重要的条件。
注释
①选自中译本《物种起源》 (科学出版社出版),原题是“导言”,有删节。原著第一版于1859年刊行。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物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是种类的意思,在生物的分类中采用几级分类单位,一般分为种、属、科、目、纲、门等。导言,绪论。
②[我曾以博物学者的身份……环球远航]从1831年开始,达尔文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免费搭乘“贝格尔号”巡洋舰做历时五年的环球航行,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到1836年回国。博物学,旧时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
③[现在(1859年)我的工作将近结束……更多的岁月]达尔文认为《物种起源》只是他的生物进化论的绪论部分,所以这样说。以后他更详细地论述了进化论的各个问题,进一步充实了进化论学说的内容。
④华莱斯(1823—1913)英国的自然科学家。1858年他写了一篇关于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的科学论文寄给达尔文。达尔文于当年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华莱斯的论文同时在林奈学会的杂志上发表。
⑤[亲缘关系]指生物在种类方面互相接近的关系。
⑥[变异]指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不同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
⑦[槲(hú)寄生]一种寄生的小灌木,多寄生在槲、栗等树的树干上。
⑧[变种]物种以下的分类单位,指变异比较显著的个体或个体群。变异比较显著的个体群就相当于亚种(例如,东北虎和华南虎就是两个亚种)。
⑨[创造论]一种认为每一物种都由上帝创造的谬论。
英国:“牛津之战”由激烈到平淡
《物种起源》发表后,立刻震动整个学术界和宗教界,强烈冲击了人类的思想、宗教和政治领域,引发了一场人类认识领域的大革命。支持和反对双方百年多来激烈交锋,至今不息。
迄今,越来越多的生物化石发现,日新月异的基因遗传学研究成果,已越来越有力地证明了进化论的科学性。进化论与生物学自然融合,成为现代生物学的主流观点。
但是,进化论违反《圣经》创世纪里记述的上帝创造天地万物的信条,自问世以来,一直是宗教争论的焦点。甚至在今天,笃信宗教者仍然宣称进化论不可信。
《物种起源》一问世,在英国就引起无数激烈争议,其中经典的是“牛津之战”,这是1860年6月30日在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举行的一场进化论大辩论。赞成方以大名鼎鼎的生物学家赫胥黎为主要代表,反对方的领军人物则是威尔伯福斯大主教韦伯福斯,双方唇枪舌战,场面非常激烈。英国《卫报》在回顾这场辩论时,又重温了双方的一段经典问答:反方问:“既然人是猴子变过来的,那么你到底是猴爷爷还是猴奶奶的后代?”赫胥黎回敬道:“祖先是个猿猴,这并不可耻。如果祖先是个才智超群却善于混淆视听的人,那才可耻。”双方都认为自己赢得了这场辩论,不过听众的感觉是赫胥黎占了上风。或许是牛津风气使然,辩论结束后,双方并未拂袖分道,而是到餐馆共进晚餐,继续抬杠过招。
日前,牛津大学在自然历史博物馆再次举行辩论,正反双方的代表由顶尖进化生物学家和前牛津大主教这样的重量级人物担纲,不过这场辩论已没有了往昔的犀利和激烈,辩论并未过多围绕达尔文和进化论,主要在探讨宗教中一些尚无答案的问题。在这天晚上的辩论中,双方只有花拳绣腿,最终皆大欢喜。辩论虽多少让人失望,却也反映出一个事实,在《物种起源》问世150年后,进化论已成为很多人的常识,毋庸争辩。
英国国教最高主教威廉姆斯2006年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中明确表示,他反对在课堂上教授创世论,尽管他认为这样会将《圣经》降格到只是与其他理论平起平坐的一种理论的地位,但他也承认,灌输创世论“不但不能对创世说的教义产生有利作用,反而会起相反作用”。如今,英国69%的人赞同在学校教进化论,政府对生物学研究的拨款要远远高于对教会的税收优惠。20世纪50年代,剑桥大学的多数生物学家并不相信进化论,而今天情况正好相反。这足以表明,进化论在英国已压倒创世论。
当然,反对进化论的声音有时也不弱。12日,在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该市主要博物馆乌斯特博物馆就因为举办达尔文展览惹来麻烦。北爱议会议员、议会教育委员会主席默文·斯托利要求博物馆同时举办创世论展览,否则就要把博物馆告上法庭。斯托利说,进化论只是一种很难让人信服的理论,由于达尔文诞辰的缘故,这些天进化论漫天飞,但是科学界仍然有人质疑进化论,这些怀疑之声应该公之于众。他认为,岩石不是形成于5亿年前,因为根据《圣经》,岩石只是在耶稣诞生前几千年时才被创造的。
美国:从“猴子审判”到学校禁教创世论
与日益世俗化的欧洲相比,在超过80%的人信仰宗教的美国,达尔文的进化论遇到的怀疑和反对更多。最著名的是1925年7月10日美国田纳西州戴顿镇举行了一场举世关注、被史书称之为“猴子审判”的世纪大审判,好莱坞在1960年根据此案拍过电影。当时,美国宗教徒推动田纳西州议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在学校生物课讲授进化论,而只允许教
授基督教的创世论,违者罚款高达500美元。但该州戴顿镇的青年教师约翰·斯科普斯不甘违背科学知识,在生物课继续讲授进化论,结果被宗教徒告上法庭,即刻引起全美国舆论的关注。原告律师布莱安是前国务卿,曾三次被推选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尽管有著名人权律师达罗出庭为被告辩护,但是教授进化论依然被判败诉。到了198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定,创世论为宗教学说,禁止在学校传授。
20世纪80年代,美国宗教界又发起新一轮对进化论的反攻,由信仰宗教的科学家出面,掀起一场“智慧设计”运动。他们宣称,世间生命复杂繁多,仅凭达尔文的进化论难以解释得通,必有一个全智全能的设计者。不过他们始终无法证明这个设计者的存在,对此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他们一度让一些学校开讲智慧设计理论,结果遭致学生家长的强烈反对,2005年美国州法院判定“智慧设计”为改头换面的创世论,而非科学理论,不能在课堂传授。
今天,依然有四成美国人不认同达尔文的进化论。在查尔斯·达尔文诞辰二百周年前夕,美国媒体的一项民调显示,对进化论,只有39%的美国人表示相信,而25%的美国人则不相信,另有36%的美国人对进化论和创世论莫衷一是。而是否相信进化论与受教育水平和信仰宗教有极大关系。高中毕业者中只有21%的人相信进化论,而具有研究生学历者中近74%的人相信进化论。参加教堂礼拜次数越多者,越不相信进化论。年轻人比年长者更相信进化论,不过在年龄18到34岁的人群中间,也只有49%的人相信进化论。(共52张PPT)
宇宙的边疆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科学也渐渐醒悟到人是宇宙的一部分,这样,问题似乎并不难理解:任何部分之于整体,或整体之于部分,都必定密切吻合。譬如一只花瓶,不小心摔下几块碎片,碎片的边缘尽管诡异,拿来补在花瓶上也肯定严丝合缝。而要想复制同样的碎片或同样的缺口,比登天还难。
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1.文学常识
卡尔·萨根,即卡尔·爱德华·萨根(Carl Edward Sagan,1934年11月9日—1996年12月20日),美国天文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宇宙学家、科幻作家,非常成功的天文学、天体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科普作家。行星学会的成立者。
小行星2709、火星上的一个撞击坑以他的名字命名。
著有《宇宙联接》《伊甸园的飞龙》《彗星》《暗淡蓝点》《魔鬼出没的世界》等科普和科学文化读物,享有“展演科学的艺术家”的美誉。

天文学家大概是最像大祭司的人。祭司在古代仰观天象,参悟宇宙奥妙,建立世界观,为帝王提供天气和宇宙情报,其中不乏极度智慧之人。这一工作在现代则变成了名为天文学的科学,卡尔·萨根就像一位大祭司一样向我们描述了宇宙的前生今世。
康德说过,读卢梭的书他得读好几遍,因为在初读时文笔的优美妨害了他去注意内容。今天,我们读卡尔·萨根的书,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2.写作背景
我们的先辈曾认为宇宙是范围并不很大的球状天体,其中包含着地球以及其他一些形体较小的发光体。直至公元1700年以前,这种理论在天文学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即使在哥白尼发现地球并非宇宙的中心之后,人们仍持同样的观点。直至1718年,人们才意识到这一观点的错误而摒弃了宇宙有限论。从此,一幅广阔无垠而壮丽非常的宇宙画卷终于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1950年美国天文学家伽莫夫等人提出了大爆炸理论。该学说认为宇宙的演化过程如同一次巨大的爆炸。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这一学说虽然得到谱线红移、微波背景辐射等一些天文新发现的有力支持,但仍难解释星系的起源。
“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科学总是能够探索出自然所具有的令人尊崇和敬畏之处。理解的行为本身,就是对人类加入和融入到宇宙之壮美之中的一种盛赞(即使是在极小的程度上的加入)”
——卡尔·萨根
近几年来,一批西方的天文学家发表了关于 “宇宙无始无终”的新论断。他们认为,宇宙既没有“诞生”之日,也没有“终结”之时,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大爆炸中进行运动,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本文作者基于人类目前对“宇宙”的认识,将这个复杂的天体系统谈得深入浅出,使人读来有一种美的享受,并能激发人诗意的联想。
当科学与大自然相遇时,科学就必然会使人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的感觉。对大自然的真正的理解的行为是与自然的结合和融合的欢庆,即使是在很小程度上的结合也能使人感受到宇宙的宏伟和壮观。
——卡尔·萨根
3.相关知识
解说词,即口头解释说明词。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收到宣传的效果。解说词有补充视觉和听觉的作用。解说词是供群众听的,是通过语言的表达来宣传
和教育群众的,为此要求读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
另外,解说词是对实物和形象的解说,以实物和形象为写作依据,它起着起承和转合的作用。全篇结构不苛求严谨,段落之间不苛求紧扣。这种文体不是干巴巴的说明和说教,而是通过形象的语言对实物和形象进行描绘,文艺性很强。从某种角度上看,它是说明和诗词的结合。一篇好的解说词,就是一首感人的诗词。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给下列字注音。
(1)无垠    (2)踝节   .
(3)夙望    (4)广袤   .
(5)椭圆    (6)璀璨   .
(7)岛屿    (8)晕眩   .
(9)尘埃    (10)束缚   .
yín
huái

mào
tuǒ
cuǐ càn

xuàn
āi

xuàn 旋风
xuán 旋转
pang 磅礴
bang 磅秤
sǎn 松散
sàn 分散
xīng 兴奋
xìng 兴致
yùn 晕车
yūn 头晕
zhàn 颤栗
chàn 颤抖
xiān 纤细
qiàn 纤夫
ké 贝壳
qiào 地壳
jǐ 人才济济
jì 同舟共济
晕眩
炫耀
琴弦
无垠
凶狠
仇恨
璀璨
催促
摧毁
脚踝
裸露
颗粒
漩涡
蜗牛
尘埃
挨打
覆盖
履行
墙壁
璧还
4.辨析词义,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句中横线上。
(1)想像·幻想
A.生活永远都是现实的,可是她却常常    自己能够拥有那样一种随心所欲的生活。
B.有时候一个人对某样东西或者某件事不能太坚持,等到有一天发现事情跟你    的完全不一样的时候,会让你受到打击。
解析:“想像”也作想象,对不在眼前的事物或没有发生的事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或发展情形。“幻想”是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实有所想像,可以是永不能实现的,也可以是将来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的,一般含贬义。
答案:A.幻想 B.想像
(2)演化·演变
A.汉字形体在发展过程中,是从异体繁多    到字有定形的。
B.当星际物质凝聚成恒星后,恒星的    就决定于其内部的核反应过程。
解析:“演化”多指自然界的变化,如:生物的演化。“演变”指发展变化,多指历时较久。如: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演变的。“演化”的范围小。
答案:A.演变 B.演化
(3)大概·大体
A.    到了半夜时分,他们来问我的口供。
B.你的看法    正确,但还不够全面。
解析:“大概”指①大致的内容或情况,如:他嘴上不说,心里却捉摸了个大概。②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如:他把情况做了个大概的分析。③副词,表示有多大的可能性。如:从这里到西山,大概有四五十里地。“大体”指①重要的道理,如:识大体,顾大局。②就多数情形或主要方面说。如:我们的看法大体相同。
答案:A.大概 B.大体
(4)捉摸·琢磨
A.从2021年7月份开始,李先生就不断    这件事情。
B.这位选秀明星究竟会签约哪家经纪公司,让人难以    。
解析:捉摸: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琢磨:思索,考虑。
答案:A.琢磨 B.捉摸
思维发展与提升
一、整体感知
1.通读文本,思考:作者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请据此划分课文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明确:
介绍内容: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结构划分及大意:
第一部分(1~6段):概括介绍宇宙和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第二部分(7~11段):介绍宇宙中的星系,重点介绍本星系群中的M31星系和银河系。第三部分(12~14段):介绍银河系中的恒星和行星系。第四部分(15~18段):介绍太阳系(彗星、行星、地球),表达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和对人类探索宇宙的期望。
二、重点突破
2.作者把自己想象成空间旅行者,从文中摘出表明作者探索行踪的语句,然后思考:这是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顺序?
明确:语句:“从一个星系际的优越地位上”“我们所见到的星云离地球80亿光年”“这个时候,我们的旅程只到达地球上的天文学所通称的‘本星系群’”“我们现在离地球200万光年”“现在,我们离地球4万光年,我们正处于密集的银河中心”“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离地球1光年的地方”“我们现在来到我们星系的行星上”“我们终于回到了我们这个弱小的浅蓝色星球”。
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
原因:①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②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③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3.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4.课文题目是“宇宙的边疆”,而宇宙是无穷的,文与题是否矛盾?
明确:目前所探测到的最远的世界是总星系,总星系的半径为100亿光年,也是目前我们心中宇宙的大小,但100亿光年以外还可能有数不清的星系和星系团,它的边缘在哪里,至今仍是天文之谜,因此,文题“宇宙的边疆”仅指目前所探索到的宇宙的范围,文与题不矛盾。
5.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这样安排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知识的说明?
明确: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课文介绍了宇宙的许多相关知识,但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些文字有强烈的议论和抒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说明,反而使说明更具有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三、疑点探究
6.宇宙辽阔无垠,神秘非常,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结合文中萨根对宇宙的认识,请同学们谈一谈对人类探索宇宙、地球的思考。
明确:
(1)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地球不过是宇宙这个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人类不过是宇宙万物的一种形态,是宇宙物质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是宇宙漫漫长河中的一族过客。面对无比浩瀚深邃、威力无穷的宇宙,人类显得多么渺小、短暂。整个人类尚且如此,个人更何足道哉?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人类又是朝气蓬勃、勇敢好学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
(2)宇宙对我们来说似乎是个很遥远的概念,但我们和宇宙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所见的奇异的天象和宇宙发生的壮观事件相比,微不足道,宇宙更深处的奥秘和奇观还有待人类去探索发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宇宙无涯,探索亦无境。
(3)人类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拥有地球,我们栖居在目前所发现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上,并在这里生存繁衍,生生不息,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人类一边创造着地球美景,一边留下越来越多的环境灾难,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一系列环境和生态危机全面爆发,正使人类面临空前的挑战。人类狂妄自大地主宰地球只能自食其果。珍爱家园,保护家园,刻不容缓。
(4)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脆弱的,人类更加渺小脆弱,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奇迹,我们是宇宙中的幸运儿。我们要热爱生命,热爱家园。
四、美点赏析——深刻令人思
7.文章中有不少语句含意很丰富,很深刻,具有引人思考的内蕴之美。请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语句的含意。
(1)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2)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
人类对宇宙来说,是渺小甚至微不足道的。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本能的,是人类拥有智慧而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人类拥有未来的希望。
(3)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想象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象,我们就到处碰壁。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
                                    
                                    
                                    
(4)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
怀疑和想象是人类探索宇宙所需要的勇气和素质。
宇宙大部分是虚空(当然不是绝对的真空)的,所以人类能生活在一个固体的星球上,是非常幸运的。
(5)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而这个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淹没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6)我们这个世界人才济济,人们勤学好问。我们的时代以知识为荣,我们是很幸运的。人类是宇宙的产物,现在暂时居住在叫做“地球”的星球上。
宇宙广阔无垠,地球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人类更是渺小。人类对宇宙的存在也许毫无意义。
虽然人类是渺小的,但人类也是伟大的。人类以知识、智慧和勇气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1)宇宙与人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间的沧海一粟,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面对广袤的宇宙,总是让人徒生悲凉之感,感叹自身的渺小与孤独,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宇宙意识。
(2)想象是人类迈向宇宙的前提,知识是迈向宇宙的坚实台阶。
我们探索宇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想象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古人的“嫦娥奔月”,就没有今天的“嫦娥一号”升天。知识是探索宇宙的根本保证,人类因知识而怀疑,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我们这个世界人才济济,我们的时代以知识为荣,掌握更多的知识,给自己,给后人建筑飞向宇宙的坚实台阶。
相关链接
①想象力能带领我们超越以往范围的把握和视野。
——安东尼·罗宾斯(美)
②真正忙碌的人没有时间去胡思乱想。
——塞涅卡(古罗马)
③人具有动物所没有的东西——创造性、想象力。
——马克斯韦尔·莫尔兹
2.在名句中选择
①整个宇宙是一个联邦,上帝和人类都是它的成员。——西塞罗
②整个宇宙就是一切存在物的一个巨大的联合,它到处都向我们提供物质和运动。——爱尔维修
③整个大地对贤智的人都是敞开着的,因为一个高尚的灵魂的祖国,就是这个宇宙。——〔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
④这个世界是孤独的,在它以外什么都没有,它只靠作为整体而静止不动的它自己;它自己就是一切。——刻卜勒
⑤在整个宇宙里只存在着一个实体,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种变化。——〔法〕拉美特利《人是机器》
⑥宇宙中的万事万物,越是优秀、越是高等,他们达致成熟的时间就来得越迟。——〔德〕叔本华《论女人》
⑦宇宙永远不会变老。——普罗提诺
⑧宇宙是在运行的。它有它的生命。——〔法〕罗曼·罗兰《母与子》
⑨宇宙是用不着抽象的;宇宙只能是非常具体的。——〔印度〕《泰戈尔评传》
⑩宇宙是一个每分钟旋转一万次的巨大飞轮。人只是叮在它上面的一只头晕目眩的小虫。——〔美〕门肯《偏见集》
宇宙是无限的。——伊壁鸠鲁
(二)素材这样运用
漫步云端
漫步云端是一种梦想。
小的时候,我就无数次遐想过,要是人能飞翔多好,我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到全世界最美的地方去玩。长大了,飞翔的向往让我更加关注天空,那白云之上,苍穹之下,究竟是什么样的神秘所在?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名言寓意深刻。而我,却多么想做一个云端的舞者!哪怕是惊险万分,哪怕只有须臾的辉煌,随时可能跌下去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也愿做那云端翩翩起舞的精灵,用曼妙的舞姿追求生命的华彩!在晴朗的夏夜,一颗流星划过。黛青的夜空被它点亮,静谧的夏夜因它的出现而响起兴奋的欢呼。纵使生命短暂,只能化作一颗陨石,这颗流星也一定会满足!流星正如云端的舞者,用生命起舞、舒展、旋转、跳跃,也许它等了千万年,准备了千万次,都只为这一刻,用生命画出最后辉煌的轨迹。甚至,连那只傻傻的蜗牛也在追寻着生命的精彩。他痴痴唱着“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心有大大的梦想,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是啊,蜗牛也知道,踏实前进是一种美好的品德,但这样的前行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飞上云端,做跳舞的天使。
我向往天空,向往流星的舞蹈。哪怕就是这只傻傻的蜗牛,我也会一点一点积攒自己全部的力量,在最高点乘着叶片飞上云端。我相信,每个人追求生命的意义,就是不懈地聚积能量,等待飞翔的过程。诚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飞上云端,点亮生命的全部精彩,但我们心中,都应该存有一个在云端起舞的梦想。若所有人都惧怕狂风暴雨,惧怕电闪雷鸣,低着头匍匐前行,只怕会像那懦弱的鸵鸟,每当危险来临,便将头埋进沙子,久而久之,它已忘记了飞翔,只能望着天空遗憾地发呆。而即使我们终其一生也实现不了飞翔的梦想,只要我们尝试过,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那也无怨无悔,此生没有虚度。
写到这里,我不由想起敬爱的温家宝总理不久前发表的著名诗作《仰望星空》,鼓励我们年轻学生仰望天空,立志高远,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他在诗中激情澎湃地写道:“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他还引用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的一句名言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仰望星空,“嫦娥一号”奔月,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那绕月飞行的精灵,是无数关注天空的人用心血浇灌而成,更是全世界都在注目的,一个民族在云端的漫步,一个民族的骄傲!(《漫步云端》)
二、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拓展阅读
宇宙诞生之争
蒂姆·雷德福
当今世界上两位研究宇宙的大师在时间的开始与延续问题上相持不下。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们正在阅读两篇论文,这两篇论文在为什么宇宙可能永远没有终点的问题上各执一词。一方是坐在轮椅上的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及其剑桥大学的同事尼尔·图罗克,他们在将由《物理快报》发表的论文中提出的论点是最初万万万亿分之一秒时间里发生的一切可能决定了宇宙永恒不灭的本质。
另一方是俄罗斯物理学家安德烈·林德(他是膨胀理论的泰斗之一,试图解释在最初的一刹那时间里发生的事情),他在已发表的论文中说,霍金和图罗克理解错了,因为类似于我们所处的这个砰然一声就诞生的宇宙时时刻刻都在出现,因此试图找到时间的开始或终止是毫无意义的。
这一争论的实质是个重大问题。所有证据都表明我们的宇宙有一个开始,而且这种开始包括空间和时间这两方面。我们的宇宙150亿年来一直在膨胀。那么,存在着早于我们的宇宙诞生时刻“之前”的宇宙吗?宇宙膨胀会终止吗?
天文学家们一再提出的假设认为,我们的宇宙密度还不足以使其自身的扩张停下来。再过数十亿年之后,所有星系都将会衰颓,但是尚有余烬的星系残骸还将永恒飘荡,彼此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霍金在其最新写就的论文中检验了爱因斯坦的某些思想,并利用纯理论得出同样的结论:我们宇宙的未来是由其诞生时的条件决定的。
天文学家马丁·里斯教授最近说:“他们声称以某种比其他关于这些问题的设想更自然的方式建立了低密度宇宙理论的模型。这是一个变异理论,利用了霍金早些时候提出的某些思想。”他还说,林德认为霍金和图罗克的理论模型没有给出正确的宇宙密度。“他们的理论已受到天文学泰斗林德的抨击。”
这两种论点都以名为宇宙膨胀的瞬间为论据。在宇宙膨胀的瞬间,宇宙砰地一声从无到有诞生了,并以比光速快得多的速度自我膨胀。这种膨胀是一种反引力。但是这种论点认为,由于引力是负能量,所以这种反引力肯定代表正能量。爱因斯坦的理论认为,物质只不过是冻结的能量,因此,所有恒星及星系在这种膨胀瞬间都因为其固有的能量而出现塌缩。
宇宙膨胀问题已经让天文学家们着迷了17年之久。它会形成一个在扩张和崩溃之间实现临界平衡的宇宙吗?或者会形成一个具有“负曲线”和无限未来的宇宙吗?马丁·里斯教授说:“这正是林德以及霍金和图罗克试图要弄明白的问题。他们都在想方设法得出不同的膨胀结果,使我们能够推导出最终统一的但是拥有负曲线的宇宙。霍金—图罗克论文中的新东西将证明,你也能够更自然地做到这一点。”
霍金提出的新论点,意味着哲学家现在不得不考虑时间有始无终的问题。这可能是更令人头痛的问题。
马丁·里斯教授说:“林德对他所称的永恒膨胀笃信不疑。一旦某个宇宙运转起来,它就会持续膨胀,并不断滋生新的大爆炸。林德提出的反对意见之一是,他认为霍金所说的起源大爆炸根本就不存在。如果发生一次大爆炸,那么就会引发无数次大爆炸。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霍金所关心的初始条件就会消失在比我们所能料想到的更深的宇宙史迷雾中。”
(选自《大家知识随笔》,李绍明译)
赏析:科学问题上的争论是令人着迷的,它吸引着众多科学家为之献出一生的追求;同样,它也是没有止境的,在争论中不断地肯定和否定,在肯定和否定中我们人类在不断前行。有一天,你也可能加入到这种争论中。
暗淡蓝点
卡尔·萨根
1977年9月5日,NASA发射了一个815千克的钢铁生物旅行者1号,在30多年后的今天,它仍然孤独地前行在黑暗的宇宙中。它用了数十年,取得了难以逾越的成就:
第一个离开太阳系的飞行器,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第一台让我们看清楚木星、土星及其卫星的探测器。
现在它已经进入了冰冷的星际空间,一边飞行一边传送微弱的信号回地球。
科学家说,探测器上携带两枚核电池,能够保证它继续飞行至2025年。一旦电池耗尽,旅行者1号将继续向银河系中心前进,再也回不来了。
1990年,旅行者1号刚完成首要任务,NASA发出指令,指示其向后转身拍摄探索过的行星。NASA最终从这个动作中编译出一组60帧的照片,制作太阳系全家福。当中一张照片刚好把地球摄于镜内。地球在这张从40亿英里(约合64亿公里)外拍摄的照片中,只是在粒状照片里的一个渺小暗淡蓝点。
这张照片使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博士得到灵感,写成了著名的科普著作《Pale Blue Dot》(暗淡蓝点)。
以下为书中经典内容选摘。

我们成功地(从外太空)拍到这张照片,细心再看,你会看见一个毫不出奇的小点。再看一下这个点吧。它在那里,那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一切。
在它上面,有你爱的每个人、你认识的每个人、你听说过的每个人。历史上的每一个人,都在它上面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所有我们的欢乐和痛苦,所有言之凿凿的宗教、意识形态和经济思想,所有猎人和强盗,所有英雄和懦夫,所有文明的创造者和毁灭者,所有的皇帝和农夫,所有热恋中的青年情侣,所有的父母、满怀希望的孩子、发明者和探索者,所有精神导师,所有腐败的政治家,所有超级明星,所有最高领导人,所有圣徒和罪人,从人类这个种族存在的第一天起都发生在这颗悬浮在太阳光中的尘埃上。
地球是宇宙竞技场中的一个小舞台。
那些将军和帝王,那些成败和荣辱,那些血流成河,那些霸业和辉煌,不过只发生在这个点上的一部分地区,转瞬即逝。
想想这个小点上,一个角落的居民对另一个角落的居民,往往会表现出无限的残忍,无所不在的误解,互相残杀的热切,以及难以化解的仇恨。
我们故作姿态,我们自以为很重要,我们自欺欺人地认定人类在宇宙中的特权地位,这一切都被这个白光中的小点推翻了。
我们的星球是宇宙无边的黑暗中一颗孤独的尘埃。
茫茫黑暗中,无尽的未知,我们一点都不知道,哪里可以找到帮助。
地球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已知存在生命的地方。
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也不会找到其他可以移民的地方。
访问其他星球,可以做到。定居在那里,没有可能。
不管是否接受,目前地球是我们仅有的立足之地。
据说天文学是一种令人谦卑、塑造人格的科学。
也许这张表现我们的世界是如何渺小的照片,是人类愚蠢自负的最好证明。
对我来说,它更表明,我们人类之间必须友善相处,珍惜和保护这个暗淡的蓝点。它是我们唯一的家。
(选自《暗淡蓝点》第一章《你在这里》)(共44张PPT)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天问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请问远古开始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
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
明暗不分浑沌一片,谁能探究根本原因?
迷迷蒙蒙这种现象,怎么识别将它认清?
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它是为何而然?
阴阳参合而生宇宙,哪是本体哪是演变?
天的体制传为九重,有谁曾去环绕量度?
……
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1.文学常识
关增建,1956年生,科学史博士,1984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读研究生,师从李志超、钱临照教授。毕业后,进入郑州大学工作,1995年任郑州大学文博学院院长,同年破格晋升教授。2000年调入上海交大,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写作背景
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学说的争论有很多,其中浑盖之争——浑天说和盖天说的争论最为严重。浑天说与盖天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两派都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奇瑰雄浑,在历史上备受推崇;盖天学派的圭表也广为世人所知。……今天再进行浑盖之争当然已经毫无意义,但如果把盖天图仪纳入人类天文学史,则依然是很有意义的。
3.相关知识
中国古代的宇宙学说:浑天说,盖天说
一、浑天说
浑天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学说,也是古代天文学的一个学派。肇端于西汉落下闳,形成体系于东汉张衡。西汉末期的扬雄和桓谭最早谈到“浑天说”。扬雄在《法言·重黎》中说:“或问浑天,曰:落下闳营之,鲜于妄人度之,耿中丞像之。几几乎,莫之能违也。”
居于蜗角,欲论天地之广;身怀螺壳,而欲测海洋之深。
天转如车毂之运,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天灯于其上明,昼夜不熄,辉光灿灿,照我河山。
《宋书》称这三人是“制造浑仪”的人,落下闳是首创者。有些人猜想浑天说和浑仪制造发生在落下闳之前的先秦时代,但是,至今尚未找到有力的证据。东汉顺帝时,张衡又制浑仪,并著《浑天仪注》,文曰:“浑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地各承气而立,载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半覆地上,半绕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天转如车毂之运也。”浑天说认为天地像一个鸡蛋,天像蛋壳,地似蛋黄。地在天的中间,天在地外旋转。
《浑天仪注》为浑天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天道为规,地道守矩,天圆地方,符立中央。”
二、盖天说
盖天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学说,也是古代天文学的一个学派。它可能起源于殷周时代,先是“天圆地方”说,而后才认为“天像盖笠,地法覆盘”。这些说法都在盖天说的经典《周髀算经》中。此书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大约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战国后期或者秦朝时代。汉初以前,这种学说长期占统治地位。西汉出现浑天说以后,盖天说产生了分化,对天盖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天盖斜倚于地,形成倚盖说;认为天像拱形的斗笠,成为笠盖说;认为天是平的,像车盖,即方天说。王充是盖天说的重要代表。
《晋书·天文志》中所谓“周髀家”也属于盖天说的一个支派。而笠盖说则是盖天说的主流派,它认为天地都是圆拱形的,中间相距八万里,中高旁低,中间比四旁高2万里。北极是天顶,中国在地中心的东南方。盖天说宣扬“天尊地卑”的理念,认为天盖是保护大地的屏障,认为应该顺从天意,专心追寻符文的奥秘,而不要妄图探索天盖之外的域外世界。
由于盖天说对于集权思想有天然的优越性,利于洗脑下层民众,所以各大世家与后来建立封建皇权的大明都极力支持盖天说。
天形如盖笠,地状法棋局。天转如推磨,日月星辰嵌于其上,随而隐之,牵而西落。
语言建构与运用

pán
tuó

tuí
guǐ


chóng
zhòng
2.语境辨析法
(1)上校(  )到校(  )场找人校(  )对材料。
(2)据史书记载(  ),王昭君多才多艺,每逢三年五载(  )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  )歌载(  )舞。
xiào
jiào
jiào
zǎi
zǎi
zài
zài










三、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逐渐·逐步
“逐步”侧重于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人有计划的努力。
“逐渐”则只用于事物的变化。
2.明确词义
(1)波澜起伏:                       .
(2)扣人心弦:                       .
(3)旷日持久:                       .
(4)不绝如缕:                       .
(5)可见一斑:                       .
(6)相形见绌:                       .
(7)赫赫有名:                       .
(8)息息相关:                       .
形容水面上的水波泛起时的样子。后多指文艺作品情节曲折。
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多费时日,拖得很久。
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形容声名非常显赫。
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思维发展与提升
一、概括文本内容要点
1.中国古代天文学对宇宙结构有哪几种认识?请分别概括其基本观点和历史贡献。
明确:
①天圆地方说。认为天是圆形平盖,在人的头顶上方悬置,地是方的,静止不动。这种认识没有形成系统的学说,本身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漏洞,方圆是不能嵌合严密的。
②宣夜说。认为天是没有形体的无限空间,创造了天体飘浮于气体中的理论,并且在它的进一步发展中认为连天体自身、包括遥远的恒星和银河都是由气体组成。宣夜说打破了固体天球的观念,描述更接近宇宙的实际情形,这种宇宙无限的思想出现于两千多年前,是非常可贵的。但是,宣夜说只是一种初级的宇宙理论,没有与数学结合,不能用以编制历法,不能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
③盖天说。盖天说主张天地是两个中央凸起的平行平面,天在上,地在下,天离地的距离是8万里, 日月星辰围绕着北极依附在天壳上运动。太阳依附在天壳上运行的轨道可分为七衡六间,每衡每间的距离都可以用立竿测影的方法,运用勾股定理和其他数学方法推算出来。该说能够解释人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天象,能够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还能够编制历法,满足社会需求。该说构思的七衡六间,可以用来准确地预报二十四节气,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因此,它是富有科学意义的宇宙结构理论,尽管它对宇宙结构本身的描述是错误的。
④浑天说。主张天是个圆球,天包着地,天大而地小。天在外,表里有水;地在内,漂浮水上。在宇宙结构的认识上,浑天说要比盖天说进步得多,能更好地解释许多天象。
二、分析概括文中作者观点
2.“浑盖之争”被称为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它有什么意义和影响?这场论争体现了怎样的科学原则?
明确:
(1)①这场论争有持续时间长、参与人员多、涉及面广、讨论内容丰富、后续影响大等特点。浑盖之争引起了高度关注。更多的人投入到了对宇宙结构问题的研究之中,提出了更多的宇宙结构学说。浑盖之争持续时间很长,从公元前2世纪,持续到了公元12世纪,前后达一千三四百年。②成果丰富。这场论争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促成了我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如《太初历》,“小儿辩日”问题的解决,勾股定理及相关测高望远之术,僧一行组织的天文大地测量,天文仪器的发展等。
(2)科学原则: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而不是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学说是否正确取决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3.浑盖之争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明确:浑盖之争是指盖天说和浑天说之间的论争,实质是有关宇宙结构问题的论争。
三、梳理文章思路
4.阅读全文,简要说明本文的写作思路。
明确:全文思路清晰,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文章先提出我国历史上的浑盖之争,总领全文,然后分别介绍了天圆地方说、昼夜说、盖天说、浑天说四种天文学说,既而解说盖天说和浑天说之间的论争,最后对这场论争进行评析,分析了这场论争的影响、特点、秉持的原则等。
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这场持续了一千三四百年之久的“盖天说”和“浑天说”的旷世学术之争,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贯穿在这个时期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过程的始终,有力地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同时也促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我们不难发现,古人在这场争论中,始终坚持着一个重要原则:尊重客观事实,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应用角度】 “科学求实精神”“执着追求”“探求真理”“实事求是”等。

(二)素材这样运用
脚踏实地的态度让我们的梦想成为理想并最终得以实现,因为明天其实就在脚下。放眼历史长河,能够有所作为的人们从来不吝惜自己梦想的能力,而真正成就他们的,则是梦想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务实态度。青年陈胜曾勇敢挑战封建等级制度,大声呼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但在梦想背后,若没有他为人奴役仍然坚持为农民阶级争取利益的毅力,若没有他日复一日自我修养与完善的恒心,或许日后风生水起的农民起义将不过是他梦中一个美丽的场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千年学术之争——浑盖之争,如果没有古代中国天文学家们对梦想的执着探索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或许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可能只是一场空想。
二、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黑洞的“歌声”
高 军
黑洞一直被认为是星体命运的终点。当星体耗完最后一丝能量的时候,要么被撕裂,然后被别的星球“吞食”;要么浓缩成一个可怕的黑点,“吞食”经过它的一切物质和能量。
黑洞是一种体积极小、质量极大的天体,具有强大的引力。黑洞是看不见的,因为它的引力大得不让光发射出去,还可以让经过的光消失在它的黑洞里。从前,科学家只能通过测量黑点周围的环境来确认黑洞,直接测量黑洞认为是不可能的。然而,最近科学家却测到了黑洞的声音。黑洞是个天生的低音“歌手”,声音低得让人无法用耳朵去欣赏,只能用专用的仪器才能“听到”。
日前,英国剑桥天文学研究所法比安教授的小组,利用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探测到英仙座星系团中央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发出的声波。这个星系团距地球约2.5亿光年。这个黑洞发出声波的频率,只有人耳能听到的最低声音的千万亿分之一,是迄今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低沉的声音。
法比安表示,他们对特大黑洞能发出声波并不感到意外。虽然黑洞会吞食物质和能量,但它们也不是一毛不拔,以前也探测到它们发出的低频率电磁波。为什么黑洞会发声呢?这是因为黑洞不停地吸收靠近它的物质,黑洞在吸进物质的同时,也会从中心向外产生高速物质流。天文学家们说,正是这些高速物质流导致黑洞发出声波。
这个新发现,为破解困扰天文学界多年的一个谜团提供了线索。科学家曾经发现,不少星团周围都包裹着大量的炽热气体。他们猜测,这些气体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冷却下来;温度下降后的气体,应该在星团中央附近形成低压,吸引周边的气体进入星团中央区。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可以形成数十亿个星体。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英仙座星系团中心包含的高温气体,在近百亿年中,温度一直很高而不冷却,这种现象着实让天文学家们不得其解。法比安解释说,星系团中的高温气体,可能吸收了声波中的能量,从而使高温得以维持。这一过程涉及的能量之大,令人震惊——相当于1亿个星体同时爆炸产生的能量。他们说,如果这一推测属实,将意味着:英仙座星系团中央的这个黑洞所发出的“歌声”,可能在长达2.5亿年中都没有发生过变化。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读本》第一册)
天空让人想起使命
——代自序
李鸣生

我要说的,是天空。
先做一个假想:假如有一天,天空突然坍塌,世界将会是一副什么模样?假如有一天,天空突然消失,人类又会是怎样的惊慌?
也许,人类真的有过天空坍塌的日子,不然怎么会有“女娲补天”的神话?也许,世界真的有过没有天空的岁月,要不怎么会有“盘古开天地”的传说?
没有天空的日子,人类究竟熬过了多少世纪,而今恐怕已经没人说得清了;但没有天空的日子一定很悲惨,我想应该是可以肯定的。想想吧,莽莽苍苍,混混沌沌,江河泛滥,群山倒立,空间爆炸,时光倒流。没有云彩,没有太阳,没有星星,没有月亮,当然也没有足够的空气。人类在黑暗中爬行,在冷风中哭泣,在洪水中挣扎,在地火中呼喊……昏暗中一切的一切,没人看见,无人知晓,甚至连上帝也装聋扮瞎。于是可怜的人类哟,从此落下了孤独、郁闷、痛苦的病根。
好在后来有了天空。
有了天空,人,才从天地间站了起来,伸直了腰,抬起了头,睁开了眼,迈开了步,从此得以顶天立地,结束了如动物般爬行的历史。
于是,因有了天空和天空下到处乱窜的人,孤独的地球才开始变得有意思起来。

我第一次见到天空,是3岁。
那是一个后来才知道叫“漆黑”的夜晚。我想吃奶了,便独自跑到路口,望着黑色的远方苦苦盼望着母亲的归来。后来我睡着了,再后来又醒了,这才发现自己歪倒在地上,小屁股下竟长出一朵朵野花和一棵棵小草。就在这时,我睁开眼睛,看到了一个从未看到的世界:迷迷茫茫的夜空,像个好大好大的锅盖;一颗颗挂在上面的星星,就像母亲的奶头。
这是大自然赐予我的第一个想象,也是我对星空刻骨铭心的初恋。从此,我与星空便有了不解之缘。所谓“情结”这东西,便在我的心底根深蒂固地埋藏了下来。
我的童年,便是在天空的引诱下度过的。那时的我,最喜欢看的便是天空;而我能够和可以看到的,亦只有天空。因为天空慷慨大方,天空大公无私,天空看者不拒。富人可以看,穷人也可以看;大人可以看,小孩也可以看。天空不讲特权,不开后门,白天夜晚,人人平等。而最关键、最划算的是,看天空既不要门票,也不查证件,还不掏一分钱。这对我这个身无分文而又调皮捣蛋的孩子来说,自然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
儿时的天空在我的眼里像本童话,一有空闲我就会抓紧阅读。虽说这本“童话”于我只是一种兴趣、一种依恋,但感觉还是有的。比如,早上的天空我读到的是清新,中午的天空我读到的是温暖,晚上的天空我读到的则是梦幻。至于天空那些变幻莫测的传奇、稀奇古怪的故事,我就怎么也读不出来了。
许是上帝的意思,我刚刚告别少年,便穿上军装,鬼使神差地闯进了而今闻名天下的中国卫星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
天空,离我似乎一下近了。
但,那时的西昌发射场还是一片原始的荒凉。我年轻的生命在那原始的荒凉中熬过了15个春夏秋冬。在那15个孤独苦闷、苦不堪言的春夏秋冬里,有足够的理由让我坚持活下去,那便是天空。
记不清了,不知有多少个失眠的夜晚,我或坐在树下,或靠在岩壁,或躺在草丛,或站在发射场——通向宇宙的门前,望着星空,久久犯傻:悠悠时空,人类从何而来?茫茫宇宙,人类又将何往?这天,这地,还有这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后来,随着日子的流逝,火箭的升腾,天空在我眼里不再是一本童话,而像一册厚重的历史,一本自然的原著,一部神秘的天书。渐渐地,我开始读出点内容来了。
我曾无数次注视高山、草原、森林、大海,然而诸如此类的任何一次注视,都远不如仰望天空来得痛快,来得复杂。在我的感觉中,天空如同一个迷宫,锁藏着不可传说的故事;天空像一座大坟,埋葬着永不外露的神秘。天空让我感到无比亲切,又不可把握。她既复杂,又简单,简单得就像一个大O。而大O就是大无,大无就是大有。——这是怎样一种大哲学和大境界哟!
于是,每当我伫立于星空之下,仿佛不是在看天,而是在与上帝对话,在和外星人约会,在对宇宙审美。天空宏阔辽远,天空意象沉雄,天空深情而伟大,天空高贵而富有。望着天空,我仿佛能触摸到生命的宽广、人生的悠长;能感受到时空的流逝、万物的生长;还能听到大自然的箫声从远古的岸边徐徐荡来,久久在耳边回响。天空既让我体悟到一种男人的博大精深,又让我享受到一种女人的万种风情。只要一望着她,我就感到好像自由没有限制,美丽没有边缘,人生没有死亡。于是浑身战栗,血液奔流,恨不得一头栽进她的怀里,甚至连灵魂亦忍不住要为她下跪。
不信你瞧,天空就那么大大方方地挂在那儿,任你观望,任你玩味,任你探究,任你欣赏。面对天空,你可以哭,可以笑,可以喊,可以叫。总之,无论你怎样,天空都会宽容地接纳你的一切——哪怕是粗暴的爱乃至敌对的仇视,她都不会有一点脾气。只要你用心去看,相信总有一天你会忍不住说,天空长得真有风度,天空大得真有内容。
感谢上天的馈赠,15年的发射场生活,使我比一般人更有条件看到天空,也更有机会随着火箭卫星的一次次升腾,对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以及顽强地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同类进行立体的思索,从而改变了我跪着看待人生的姿势,获得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审视世界的角度。

的确,天空再伟大不过了。
天空苍苍茫茫,万古不语,她留给人类的遗产,全是一个个闪着金子般光芒的谜团。从古至今,人类一直为她所吸引、所困惑,也为她所倾倒、所迷醉。她那无边无际的天幕上挂满的,尽是祖爷爷们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天问”!
难怪有人说,当人类的眼睛与天上的眼睛(星星)相互注视时,人类智慧的火花便诞生了。
是的,大自然想了解自己,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人。打开人类发黄的历史,不难发现,各民族的古代神话、古代农业文化、宗教文化以及各类艺术文化,无不源于对天空的注视。一册《周易》千古流传,辉煌不衰,是作者观天取象的结果;一部《天问》惊心动魄,流芳百世,是屈翁倾心天国的收获。正是大自然的神明之光,孕育了人类辉煌的古代文明;亦正是天空热情的太阳,温暖了人类沉郁的思想。难怪两百年前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康德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而150年前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费尔巴哈也同样深有感触,他说:“人只有靠眼睛才升到天上。因此,理论是从注视天空开始的。最早的哲学家都是天文学家。天空让人想起自己的使命。”
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升,人类的诺亚方舟渐渐背离了自然沉静大同的港湾,驶向了物欲横流的肮脏世界。
千百年来,纷争四起,炮火连天。人类俯首于尘世的喧嚣,纠缠于地产的占有,迷醉于计谋的玩耍,沉湎于权力的争斗,忙累于财钱的侵吞,贪婪于肉色的享受……渐渐地,自然的箫声隐去了,纯真的梦幻消失了,精神的境界萎缩了,神圣的信仰废弃了,甚至连头顶那片灿烂迷人的天空也视而不见了。人类被滚滚而来的物质文明压得喘不过气来,既直不起腰,也抬不起头,眼睛开始从天空跌落到了地上。
于是,人类开始变得心胸狭窄,鼠目寸光。而且,越来越远离自然,越来越自大狂妄,甚至目空一切,肆无忌惮,连自己居住的小窝——地球,也被折腾得破烂不堪,遍体鳞伤!
所幸的是,在我们这个地球村里,一直有人注视着天空。

人类飞天的梦想,一定是注视天空的结果。
因为人区别于猪的地方在于,总会不时地抬起头来仰望天空。
然而,地球每天自转一圈,对人类来说相当于每天行程八万里;同时地球又以每秒约三十公里的速度绕着太阳旋转,对人类来说又相当于每天行程二百六十万公里;而太阳系每天又以每秒二百五十公里的速度围绕着银河系中心旋转……那么想想看,载着人类的地球如此匆匆不停地旋转下去,有谁知道,这个既没出生证明又无固定住址的“宇宙流浪儿”,有一天会把人类抛到哪个角落?
幸好我们的头顶还有天空。天空中还有别的星球。
而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敢向陌生、敢向无知、敢向神秘、敢向任何不可能进发的领域进发,就在于敢用智慧和力量去寻找、创造一个新的家园;而寻找、创造一个什么样的家园,当初上帝把地球交给人类时,没有文件。
1957年,苏联的也是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寻找新家园的序幕,让人类看到了明天希望的太阳。而人造卫星上天这一伟大壮举恰好证实了爱因斯坦那句名言:“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事,就是宇宙是可以理解的。”于是,人造卫星上天这一伟大壮举向人类展现的,已不再是一个事实的世界,而是一个无限可能的世界。
因此,从区域文明到地球文明,从地球文明到星际文明,从星际文明再到地球文明,应该是一个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航天时代带来的宇宙意识,导致了人类认识的飞跃,从而把人类的思想与情感引升到一个辽远而广阔的大境界。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完全有可能在太空开拓自己的殖民地;甚至当地球文明与宇宙文明最终达到沟通与融合后,人类的脚步会荡遍整个宇宙!
到那时,我想人与自然已复归本体,宇宙文明的时代已经降临,航天飞机不过是人们手上的小玩具。人类已从自我设计制造的枷锁中挣脱出来,将那些写进现代哲学本本里的“孤独”“忧郁”“痛苦”“无聊”等,统统一扫而尽。也许,宇宙公民们还会从各自的星球走来,手牵着手,肩并着肩,欢聚一堂,嬉笑打闹,谈天说地。而地球人回忆的话题一定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如何艰难、痛苦地挣扎在地球上。
可见,开拓天疆,走向宇宙,是人类再聪明不过的选择。这不仅是为今天活着的人们找到了一条希望之路,亦为后辈儿孙们留下了能继续生存的机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通向宇宙的路上,航天人的每个脚印,远比总统伟大!
1992年夏于北京平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