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5年中考二轮讲练测
专题18:中外历史上的改革(讲案)
一讲考点——考点梳理
封建性质的改革
一.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成功过渡的改革:
1.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体验中考:
【2014年海南省中考】战国后期,落后的秦国一跃成为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主要得益于( )
A.管仲改革 B.尊王攘夷 C.商鞅变法 D.百家争鸣
2.北魏孝文帝改革(特点:汉化政策)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进一步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
体验中考:
【2014年湖南衡阳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 http: / / www.21cnjy.com )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是某次改革中的一项措施,“北语”即鲜卑语,而“正音”则是汉语。此次改革是( )
A.吴起变法 B.商鞅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戊戌变法
3.日本大化改新
7世纪中期,日本模仿隋唐的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它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体验中考:
【2014年广东卷】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 )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二.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改革:中国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以奕?、曾国蕃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打着“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旗号,掀起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虽然洋务运动没能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体验中考:
【201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卷】下列对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背景因素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人民反抗的威胁 B.列强侵略的逼迫 C.清朝统治的危机 D.资产阶级的斗争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一.失败的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改革: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9世纪末,为了挽救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最终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镇压,没有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也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引进西学理论,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启发人们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因而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体验中考:
【2014年江苏连云港卷】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指的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二.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成功过渡的改革:
1.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
为了挽救农奴制危机,186 ( http: / / www.21cnjy.com )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这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虽然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它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
体验中考:
【2014年广西百色卷】“法令在保护贵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由此,看也看出该法令反映的是( )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日本明治维新 C.美国南北战争 D.法国大革命
2.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由于日本面临幕府统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危机和民族危机,以中下级武士为首的倒幕派发起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于1868年进行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但日本强大以后,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三.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调整的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
1929年,一场经济大危机在美国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然后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摆脱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其中心措施是对工业进行调整。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体验中考:
【2014年浙江义乌卷】如果你生活在1929~1933年间的美国,你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联合国成立 B.罗斯福推行新政
C.银行挤满了取款的人群 D.倒入密西西比河的牛奶,使这条河成了“银河”
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一.苏俄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随着国内战争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够适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势发展。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1921年,苏维埃俄国在列宁的领导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体验中考:
【2014年四川广安卷】“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建立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开展大规模垦荒和推行“玉米运动”
二.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924-1953年)
1.背景:当时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2.目的: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3.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4.具体做法: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农业集体化。具体表现如下:
①经济上,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②政治上,党政不分,国家所有的决策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最终集中到斯大林个人手中,民主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
5.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6.取得的成就:1928 ( http: / / www.21cnjy.com )-1937年,苏联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到1937年,苏联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与此同时加快了实现农业集体化的步伐。
7.评价:
(1)积极性:在当时外有帝国主义包围,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一定历史条件下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作出伟大贡献,它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显示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巩固了十月革命的成果。(同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显示了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2)消极性:A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经济比例失调,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B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C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D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三.苏联赫鲁晓夫改革:
1.时间:1953年; 领导人:赫鲁晓夫。目的:主要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改革。
2.内容:在经济上,他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点,推行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同时,对工业也施行改革。在政治上,批判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3.结果:失败。
4.失败原因: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60年代,改革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四.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苏联经济发展面临停滞的局面。时间:1985年。 领导人:戈尔巴乔夫。
2.具体做法: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80年代后期,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政治方面,使一党制变为多党制。
3.结果:国家权力分散,分裂趋势加强。
体验中考:
【2014年四川巴中卷】“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该材料生动的描述了( )
A.美国的历史 B.苏联的历史 C.英国的历史 D.法国的历史
五.新中国的三大改造:
1.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1)原因:个体劳动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形式:合作化,即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参加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共同富裕。
(3)起止时间:1953年-1956年。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形式:公私合营
(2)政策:实行赎买政策。(看法(意义):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起止时间:1954年-1956年底。
3.历史意义:到1956年底,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不足: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体验中考:
【2014年天津卷】右下图是1956年天津群众举行的一次游行庆祝活动。据此推断,该活动庆祝的是( )
A.土地改革完成 B.三大改造完成
C.抗美援朝胜利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六.1978年以来中国邓小平的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2)形式:分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3)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最先实施的地区:安徽凤阳小岗村。
(5)内容:A、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户使用;B、其收成在完成上交给国家和集体的任务后,剩余的归农户所有。
(6)实质:改革农村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以达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
(7)意义或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8)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需要。(生产关系不得落后或者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改革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
2.城市: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1985年开始)。
(1)主要内容: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992年起,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2)作用: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体验中考:
【2014年天津卷】“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个说法所反映的政策是( )
A.农业合作化 B.发展乡镇企业
C.国有企业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讲重点——重点解析
1. 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
典例说明:
例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请回答:
(1)与材料一反映的史实直接相关的改革家是谁?他的哪一条变法措施对秦国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起了关键作用?
(2)材料二中的“北俗之语言”指哪个民族的语言?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
(3)上述两场改革对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2.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哪一项对守旧贵族的打击最大?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典例说明:
例2.《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
A.建立县制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3.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来归纳出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措施。
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用汉制、学汉礼。
典例说明:
例3.(2014年初中黑龙江齐齐哈尔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升学考试)“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通婚、学习汉族礼法。”这些内容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A.管仲 B.商鞅 C.秦孝公 D.北魏孝文帝
4.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的活动内容有何不同?
前期打着“自强”的旗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打着“求富”的旗号,创办民用工业。
典例说明:
例4.【2014年天津卷】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企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湖北织布局
5.四次近代化探索运动中,其中受甲午中日战争影响的有哪些探索?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典例说明:
例5.【2014年四川成都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深剧创痛,空前的民族危机,把中国人民惊醒了。”以下善于“中国人民惊醒了”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运动
B.地主阶级开始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C.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
6.我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典例说明:
例6. (2014年重庆B卷)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C.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有何作用?
(1)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典例说明:
例7.(2014年重庆B卷)“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是( )
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土地成为农民的私有财产 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日本文化在哪些方面受唐朝的影响?
(1)仿效唐朝的制度进行改革(大化改新);
(2)日本参考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3)日本建筑、风俗、饮食、服饰等方面受唐朝的影响。
典例说明:
例8.古代中国光照四邻,7世纪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其实是仿照( )
A.中国秦朝制度 B.中国汉朝制度
C.中国隋唐制度 D.中国明清制度
三讲方法——方法点睛
1.归类法。如:将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归为三大类: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2.列表分析法。如列表分析商鞅变法各项措施的作用。
时间 国君 背景 内容 作用 意义
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 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新兴的地主阶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逐渐强大,他们要求通过变法确立自己的政治地位来更好地发展经济;诸侯国为了战胜别国而采取措施发展生产、训练军队,相继开展变法运动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奖励耕战 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国富)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世袭特权 增强秦军战斗力(兵强)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四练实题——随堂小练
1.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措施中与商鞅变法无关的是( )
A.努力种田,免除徭役 B.军功卓著,授爵予田
C.土地私有,自由买卖 D.科举考试,夺得状元
2.“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称‘元宏’。”“皇帝”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
A.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B.完成了国家大一统
C.抵御了外来侵略 D.促进了民族融合
3.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 )
A.1949年新中国成立 B.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4. 某同学举办“新中国65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发展成就展”,拟分“艰苦创业”“曲折探索”“改革开放”“世纪跨越”四个篇章。应入选“改革开放”篇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②恢复联合因合法席位③风阳小岗分田到户④邓小平深圳题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大化改新是大和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下列历史知识概述准确的是( )
①苏我氏父子专权,统治出现危机 ②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兄皇子依靠西乡隆盛等人,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 ③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国国家管理;仿照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④实行中央集权 ⑤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五练原创——预测提升
(一)选择题
1. 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 )
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 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 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2.历史课堂上王老师向同学们给出四个提示(如下图),这里讲述的内容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唐太宗“贞观之治”
C.唐玄宗“开元盛世” D.忽必烈统一中国
3.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做“豆腐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土地改革时期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4. 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李 ( http: / / www.21cnjy.com )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提到了“改革”二字,表达了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37年前,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5. 下列属于1929---1933年的常用语的是( )
A. 经济危机、国家干预经济、法西斯
B. 经济危机、苏维埃政府 、联合国
C. 国家干预经济、法西斯、国民公约
D. 苏维埃政府、法西斯、原子弹
(二)非选择题
6.请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皇帝说:“如果命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⑴上文中“皇帝”指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⑵除上文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⑶鲜卑族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请分别站在中华民族大立场上和鲜卑族拓跋部的立场上对于这位皇帝的改革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