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背诵清单 :
1、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
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a.经济上:一化三改b.政治:一部宪法三大制度C:思想)
3、一五计划的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及成就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课标要求:
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
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时空定位】: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
1949
1956
1966
1976
1978
过渡时期
十年文革
两年徘徊
新中国成立
三大改造完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文革开始
文革结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十年探索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阶段特点:探索、曲折、发展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一)正确探索:
1、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的十个部分
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七、党和非党的关系;
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九、是非关系;
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1)时间:1956年4月
(2)意义:
①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②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思想准备。
2、“双百方针” P167历史纵横
(1)时间 (2)内容 (3)意义
3、 中共八大
时间: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
内容: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意义: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成果。
5、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4、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1957年春 毛泽东
(1)内容: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意义: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1)整风运动: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的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在《人民日报》发布《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文章,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主题,进行“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和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1958年8月底,整风运动结束。意义:全党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水平,改进了作风,以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需要。
(2)反右派斗争:针对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反革命分子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猖狂进攻的问题,1957年7月,毛泽东部署反右派斗争。为此,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右派斗争,到1958年夏季反右派斗争结束。但在斗争过程中某些人犯了严重的扩大化的错误,夸大了阶级斗争,挫伤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良好的主观愿望造成了不幸的后果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a.内容:
b.实践:
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反映广大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②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助长“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的发展。
c.评价:
d.结果:
1959-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的困难
(二)重大失误:
(1)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2)1958年左倾错误:“三面红旗”
①1958年的总路线
②大跃进(1958)
特点:以大炼钢铁为中心,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片面追求生产力高速度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特点:一大二公——公社规模和经营范围大;集体化、公有化程度高。实行平均主义(共产风),片面追求生产关系变革的高速度(公有化程度)
二者反映了中共脱离国家实际,片面地要求发展生产,变革生产关系的
“左倾”错误。
评价:“大跃进”根源在于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忽视了中国经济落后的国情,盲目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破坏生态环境。
评价:人民公社化运动根源在于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顾生产力实际水平,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片面变革生产关系,挫伤群众生产积极性,造成经济严重困难,违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三)国民经济调整:(1961-1965)
1. 表现:
(1)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其他调整:政、文、教、科、民族、知识分子
(3)七千人大会:1962年初
(4)1964年提出“四个现代化”
——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
(5)实质: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2. 意义: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毛泽东、周恩来在七千人大会上
①调整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②调整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缩小社队规模,开放集市等;
③调整城乡关系:减少城镇人口,精简职工。
1966年春夏
1967年初
1971年9月
1972年
1975年
1976年
中央文革小组乘机煽动打倒一切”和“踢开党委闹革命”。
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
邓小平主持日常工作,领导进行各方面的整顿,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
“全面夺权”的“一月风暴”发生。
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各项工作出现转机,但遭到江青等人的反对
粉碎了江青反
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二、“文化大革命” (1966---1976)
背景:
经过:
3. 性质: P170
【合作探究】
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有哪些成功与失误?试总结其经验教训。
1.成功:中共八大、《论十大关系》、双百方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要思想、整风运动及反右派斗争、八字方针、“文革”中周恩来及邓小平的整顿。
2.失误: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
3.经验教训:
(1)依据国情,实事求是。
(2)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4)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的建设,反对个人崇拜。
(5)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
领域 成就 意义
工业
国防科技
农业
教育医疗
外交
影响
①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②三线建设
成功地爆炸了1964原子弹、1967氢弹,成功发射了1966中远程导弹和1970人造卫星
①兴修水利、培育良种、科学种田
②1973年袁隆平“南优2号”培育成功
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皆得到莲勃发展(1965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青蒿素)
①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②1971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③1972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①为国民经济打下基础,建立起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增强国防力量,改善工业布局
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综合国力。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各方面的骨干力量大批地成长起来
这些外交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处交活动的舞台
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成就(1949——1978)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铁人”——王进喜
邓稼先
李四光
华罗庚
钱学森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时代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无私奉献
在文革时期,国家经济政治受到重创,为何还可以取得伟大成就?
这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年代,一个奋发图强的创业年代,一个理想闪光的年代,一个意气风发、欣欣向荣的年代!
时代精神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先进人物
天地之功不可仓卒
艰难之业当累日月
——《后汉书》
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综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会跌宕起伏甚至充满曲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多难兴邦,殷忧启圣。”
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综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会跌宕起伏甚至充满曲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多难兴邦,殷忧启圣。”......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
如何看待这段曲折发展的历史?
时空坐标及主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