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青藏地区大单元整体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地理八下(单元分析+2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青藏地区大单元整体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地理八下(单元分析+2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06 17:37:00

文档简介

《青藏地区》单元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下册
教材 人教版 设计者 盘伟国
二、单元实施
单元主题:“美食中国——青藏特辑”小导演 教学思路:
三、课标要求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两条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2.进行野外考察或运用相关资料,说明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
四、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为八年级下册区域地理第九章青藏地区。包括“自然地理特征与农业”“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两节内容。与北方地区的设计思路一样,教材首先对青藏地区进行概述介绍,主要讲述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第一节内容中,教材在“世界屋脊”这一标题下从青藏地区的地形入手,介绍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高寒;其次在“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下介绍在高寒的自然环境下,青藏地区农牧业和人们生活、生产的特色。 青藏地区是全书讲述的四大地区中的最后一个地区教材,在世界屋脊部分结合学生已有知识,通过成都和拉萨这两个纬度位置相近,海拔相差较大城市的气候资料的比较解释青藏地区高寒的特点,这种比较的方法是学习区域特点常用的方法之一。教材还注意渗透关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这一地理观念,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非常特殊表现为高和寒,这是研究青藏地区的关键,在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这一部分,教材分析了青藏地区的内部差异,因为海拔的不同,区域内部的生产和生活出现差异,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发展种植业是主要的农区,海拔较高的地区则发展畜牧业是主要的牧区。 在节认识青藏地区总体区域地理特征的基础上,本节深入学习一个具有典型地理特征的区域——三江源地区,教材选择三江源地区作为学生学习的区域,首先三江源地区成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是该区域海拔地势高、高寒气候与多雪山冰川、多湖泊和沼泽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是非常典型的学习和认识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素材。其次,三江源地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有独特性的地理区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世界海拔最大的天然湿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具,有独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是世界高海拔区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因此,学习和认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典型意义。
五、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对于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例如气候、地形、植被等没有直观的体验,但在许多纪录片或宣传片中对青藏地区有所了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生活经验设计体验式单元教学,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去探究青藏地区的独特风光。通过请学生扮演小导演拍摄“美食中国”——西藏特别篇,设计拍摄计划,依次进行西藏自然特征、农牧业生产与三江源地区的学习。在设计活动时,分析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的条件时,应该注意区域农业发展分析方法的渗透,综合分析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既要分析其自然条件,也要分析其经济和社会条件。在设计三江源活动时,三江源地区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维持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产和说提供多种资源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在开展体验式活动时,应着重于渗透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想和人地协调思想,从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以及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用地理视角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六、单元目标
1.运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与其他地理区域的界限,找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区域认知)。 2.通过读图与材料,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理解青藏地区高寒带来的影响,了解青藏地区受高寒带来的影响,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够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和源头的自然原因(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4.根据三江源地区环境问题的图文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七、达成评价
问题的解决: 1.能用地图册指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地形分布等,解释青藏地区高寒气候的形成原因与带来的影响。 2.从区域环境的角度说出青藏地区受高寒影响,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3.围绕自然环境整体性的主线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4.从区域环境的角度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八、实施规划
课型安排 课时设置 课时目标 达成评价 课时作业
新授课 1课时 1.运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与其他地理区域的界限,找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区域认知)。 2.通过读图与材料,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理解青藏地区高寒带来的影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了解青藏地区受高寒带来的影响,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1.能用地图册指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地形分布等,解释青藏地区高寒气候的形成原因与带来的影响。 2.从区域环境的角度说出青藏地区受高寒影响,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学法大视野
新授课 1课时 3.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够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和源头的自然原因(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4.根据三江源地区环境问题的图文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1.围绕自然环境整体性的主线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从区域环境的角度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学法大视野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1课时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课题 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45分钟 授课人 盘伟国
二、课时目标
1.运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与其他地理区域的界限,找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区域认知)。 2.通过读图与材料,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解释青藏地区高寒带来的影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说明青藏地区受高寒带来的影响,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 青藏地区气候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主题情境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导入(情境)/5分钟 设计意图
【材料展示】 师:展示邀请函:“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是《美食中国》摄制组,我们决定拍摄一集青藏地区的特辑,向全国人民介绍青藏地区的美食和自然风光,现在邀请你们担任我们的小导演,帮助我们完成拍摄。” 生:阅读素材,进入情境。 创设情境,布置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新知(探究)/30分钟 设计意图
主题一:说物产:自然地理环境 一、高寒生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启发提问】 师:同学们要向观众介绍青藏地区的美食你们首先会想到哪些? 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说出要播出展示的美食。 【学生展示】 师:根据学生回答的美食进行总结,同时提示首先需要明确青藏地区的范围。 【小组活动】 1、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 活动①:读图总结 师:展示青藏地区的位置图,请学生总结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与其他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生:参与活动①读图总结的讨论,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2、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活动②:材料分析 师:展示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气候资料图等材料,带领学生分析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地形、气候等)。 生:参与活动②材料分析的讨论,描述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 3.高原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活动③:联系思考 师:结合所展示的青藏地区的美食与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思考高原生活与区域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思考得出高寒地区的生活特色。 通过启发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说出应该要播出的美食,调动学生主动性。 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通过读青藏地区位置图,说出青藏地区与其他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通过读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气候资料图等,分析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形成地理关系分析能力。
【承转】 师:同学们想要展示的美食都是什么原材料做的呢?他们都种植在青藏地区的哪些地区?他们的分布是否存在着不一样的特点?为什么这些农作物大都分布在河流谷地周围呢?
主题二:讲原因:高寒牧区与农业 二、高寒牧区与农业发展条件 【提问导思】 师:平原地区的畜种在这里都能正常生长发育吗 通过这个问题,向学生讲授青藏高寒牧区的畜种必须能够适应青藏地区独特的环境。青藏地区的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这些畜种都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的特殊高原环境。 生:认真阅读材料,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总结青藏地区的农业特色。 【学生汇报】 师:结合教材图9.11,让学生读图找出青藏地区主要的畜种,以及各畜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提问:刚才研究的青藏地区农牧业分布图,除了反映畜种的分布外,还能反映什么 总结:青藏地区也能种植小麦和青稞等农作物。但是这些农作物的种植地区有限,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提问:为什么这些谷地能种植农作物 【材料探究】 展示雅鲁藏布江谷地地理位置与地形图、拉萨的气温资料等,结合材料要求学生找出该谷地发展农业所具备的土壤条件和灌溉条件。 总结:在青藏地区独特的环境下,青藏地区的居民在吃、穿、住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具有独特的高原色彩。由此向学生着重介绍青藏地区居民的饮食特点和建筑特点。 生:认真笔记,对比衡南县的自然特征与水稻生长习性,得出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类型。 讲述青藏地区的畜牧业。因为青藏地区气候寒冷,大部分地区只有草类生长,只能发展畜牧业,不宜发展种植业。 通过图像能更直观地理解青藏高寒牧区畜种的分布状况。 探究结果通过学生汇报形式展出,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讲解原理:因为河谷地区的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土壤较肥沃,具有发展种植业的条件,故称为河谷农业。与青藏地区分布的特殊畜种相似,河谷农业区种植的农作物也独具特色,主要是喜温凉的作物,如青稞、小麦、豌豆等。 及时回顾,构建知识框架,帮助学生理解。
课堂小结(回顾)/5分钟 设计意图
师:整理课堂思路:青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高寒的气候特征,在青藏地区独特的环境下,青藏地区的居民在吃、穿、住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具有独特的高原色彩。 生:跟随老师整理课堂思路,回顾本堂课知识点。 及时回顾,构建知识框架,帮助学生理解。
课后思考(延伸)/5分钟 设计意图
【认识国家公园——三江源】 师:布置任务:青藏地区除了特色的美食外,还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摄制组成员也想让各位小导演进行拍摄,请同学们课后搜集关于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素材进行准备。
板书设计 青藏地区 ——自然地理特征与农业
教学反思 课堂效果: 过程评价: 结果评价: 改进措施:
第2课时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课题 干旱宝地塔里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45分钟 授课人 盘伟国
二、课时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与材料,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够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根据三江源地区环境问题的图文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三江源地区的特征与中华水塔;保护三江源的措施与对策。
教学难点 三江源地区环境问题的成因;三江源地区保护对三江源地区与下游地区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主题式情境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导入(复习)/5分钟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说到青藏地区除了特色的美食外,还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摄制组成员也想让各位小导演进行拍摄,现在请同学们展示课后搜集到的关于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素材进行讨论。 生:自主回答与讨论 联系上一课时情境进行学习,解决主题后续问题。
学习新知(探究)/30分钟 设计意图
主题三:三江源:中华水塔与保护 一、中华水塔 师:介绍“三江源”名称的由来。“三江”顾名思义为三条江河,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即源头、发源地;“三江源”即长江源区、黄河源区和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小组合作】 结合教材材料,用表格形式统计三条江的水量。 【问题思考】 师:既然是水塔,就要有水源。请学生阅读事先准备好的三江源地区的降水资料,并请学生总结这里的降水特点。 提问:为什么这里降水不丰富,但却能成为“中华水塔”,有诸多河流发源于此呢 水源从何而来呢 【小组讨论】 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冰川、高山积雪和湖泊、沼泽是怎样各自发挥作用使“三江”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大海的,教师作最后总结。 【整体性视角下知识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知识链:三江源地区的高海拔、高寒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湖治、沼泽→该地区成为诸多大河源头,使学生感受自然地理要素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二、三江源的保护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与展示的资料,认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很关键、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问题总结】 师:目前的三江源地区正经历着令人担忧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同时展示几组图片:冰川消退、湖泊湿地面积缩小、水土流失、草地沙化、野生动物锐减……请学生根据这些图片,总结三江源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有效保护三江源地区。 让学生对三江源地区的河流分布有初步认识,这是后面学习的基础。 感受三江源地区海拔之高、水系之多。 提示学生水源不仅只来源于降水,还有其他来源,并适时地回放上课开始时展示的三组图片中的前两组:高海拔、高寒气候影响下的地貌景观——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高原湿地景观——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 阅读材料进行小组讨论,达成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材料分析、归纳与信息提取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
课堂小结(回顾)/5分钟 设计意图
总结本节课知识,三江源被称之为中华水塔的原因、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建立知识框架,便于学生理解知识。
课后思考(延伸)/5分钟 设计意图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草场退化与水土流失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九、板书设计
高原湿地三江源——中华水塔与环境保护
十、教学评价
课堂效果
不足之处
改进方法《青藏地区》单元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下册
教材
人教版
设计者
盘伟国
二、单元实施
单元主题:“美食中国一青藏特辑”小导演
教学思路:
大单元主题
“美食中国一青藏特辑”小导演
主题
慧眼识材

揭秘分布一

走进水塔一三
物产
原因
江源
分主题
小导演策划任务
说物产:自然地理环境
生活气候
地形水源


讲原因:高寒牧区与农业
高寒牧区

河谷农业

三江源:中华水塔与保护
地位、问题

与环境保护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目标
三、课标要求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两条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
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2.进行野外考察或运用相关资料,说明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景观之间的关
系。
四、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为八年级下册区域地理第九章青藏地区。包括“自然地理特征
与农业”“高原湿地一三江源地区”两节内容。与北方地区的设计思路一样,
教材首先对青藏地区进行概述介绍,主要讲述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
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第一节内容中,教材在“世界屋脊”这一标
题下从青藏地区的地形入手,介绍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一高寒;其
次在“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下介绍在高寒的自然环境下,青藏地区农牧业和
人们生活、生产的特色。
青藏地区是全书讲述的四大地区中的最后一个地区教材,在世界屋脊部分
结合学生已有知识,通过成都和拉萨这两个纬度位置相近,海拔相差较大城市
的气候资料的比较解释青藏地区高寒的特点,这种比较的方法是学习区域特点
常用的方法之一。教材还注意渗透关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这一地理观
念,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非常特殊表现为高和寒,这是研究青藏
地区的关键,在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这一部分,教材分析了青藏地区的内部
差异,因为海拔的不同,区域内部的生产和生活出现差异,海拔较低的河谷地
带发展种植业是主要的农区,海拔较高的地区则发展畜牧业是主要的牧区。
在节认识青藏地区总体区域地理特征的基础上,本节深入学习一个具有典
型地理特征的区域一一三江源地区,教材选择三江源地区作为学生学习的区
域,首先三江源地区成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是该区域海拔地
势高、高寒气候与多雪山冰川、多湖泊和沼泽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
影响的结果,是非常典型的学习和认识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
影响的素材。其次,三江源地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有独特性的地理区域,是中
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世界海拔最大的天然湿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具,
有独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是世界高海拔区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
护区和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因此,学习和认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具有典型意义。
五、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对于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例如气候、地形、植被等没有直观的体
验,但在许多纪录片或宣传片中对青藏地区有所了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
生活经验设计体验式单元教学,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去探究青藏地区的独特风
光。通过请学生扮演小导演拍摄“美食中国”一西藏特别篇,设计拍摄计划,
依次进行西藏自然特征、农牧业生产与三江源地区的学习。在设计活动时,分
析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的条件时,应该注意区域农业发展分析方法的渗
透,综合分析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既要分析其自然条件,也要分析其经济和
社会条件。在设计三江源活动时,三江源地区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
旱、维持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产和说提供多种资源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在开展体验式活动时,应着重于渗透地理环境整体性的
思想和人地协调思想,从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以及人与地理环境关
系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用地理视角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六、单元目标
1.运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与其他地理区域的界限,找出青藏
地区的范围,并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区域认知)。
2.通过读图与材料,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一高寒,理解青藏地
区高寒带来的影响,了解青藏地区受高寒带来的影响,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
色(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
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够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