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 《桃花源记》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 《桃花源记》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03 21:3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桃花源记
1、 课题:桃花源记
2、 学习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
2、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
3、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用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
4、了解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重难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知识链接】
1、“记”
“记”,古时候的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间接,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桃花源记》实际上是《桃花源》的序。
2、走近作者21教育网
陶渊明,东晋大诗人,名潜,字元亮,别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出生于一破落官僚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江参军、彭泽令等职务。因不满当时士族把持的政权的黑暗,在任彭泽令不足三个月时即辞官归隐,并作《归去来兮此》以明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清贫生活,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极其在农村的生活情景。代表作品有:《归去来兮此》、《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3、了解背景
东晋末年,士族地主把持朝政,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废晋恭帝自立称帝,建立了历史上的南朝宋政权。饱经战乱的人民渴望过上安定的生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这一时期所作,代表了民众的这一心声。
五、自学内容与指导:21cnjy.com
(一)复习导学(相信自己我能行!)
1、疏通文意 记忆背诵书下注解
2、学习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①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④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一词多义】
(1)舍 : 便舍船 屋舍俨然 (2)寻 : 寻向所志 寻病终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志 :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4)为 : 捕鱼为业 为具言所闻 不足为外人道也 21·世纪*教育网
3、理解文意
本文以 为线索,以 _________ 为顺序。写了渔人 桃花林、 桃花源、 桃花源、 桃花源的过程。www-2-1-cnjy-com
4、用原文填空
○1文中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桃花源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南阳刘子骥“欣然规往”而“未果”的结尾如何理解?
六、自学检测:(必做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
豁然( ) 怡然( ) 垂髫( ) 郡下( ) huò( )然开朗 www.21-cn-jy.com
土地平kuàng( ) yí( )然自乐 皆叹wǎn( ) xián( )来问讯 21·cn·jy·com
邑( )人
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1分)
A. 具答之 B.便要还家 C.欲穷其林
3、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12分)
渔人甚异之 咸来问讯 便扶向路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悉如外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朝代)著名的诗人________,后人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称为____________。(3分)2·1·c·n·j·y
(2)根据下列的提示,写出相应的成语。(4分)
①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成语:___________
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成语:___________
5、用原文语句作答:(6分)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6、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并怡然自乐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
8、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5分)
9、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3分)
答:

(选做题)
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0分)
七、学生反思
假如在我们的这个时代还有一个这样的桃源,那里的人还愿意生活在那里吗?
八、作业内容
给桃源人的一封信
教师寄语:
为了追求光明和理想,我们的祖先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桃花源不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而恰恰是他闪光理想的依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我更希望同学们能志存高远,向着理想勇往直前!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