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含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含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08 18:3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欢迎同学们回到
新学期的历史课堂
七下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就像流星一样,瞬间璀璨,瞬间毁灭,勃兴速亡,魅力十足。
——蒙曼
课标: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值周宣帝早殂,结郑译等,矫诏入辅政,遂安坐而攘帝位。 ——赵翼
结束分裂隋统一:分久必合
439年
统一北方
316年

266年

221年
魏220年

229年
263年灭
西晋
280年
统一全国
十六国
317年
东晋
北魏

420年



南朝
东魏
北齐
北朝
534年分

589年统一全国
581年
东汉
577年灭
三国
西晋
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两晋
263年灭
三国
北周
西魏
【唯物史观】
581年
589年
隋文帝
隋炀帝
605年
618年
分科考试
发展经济
编订户籍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加强中央集权
设进士科
建东都 洛阳
修长城驰道
多次巡游
三次征辽
国力
建立
灭陈统一
开凿大运河
灭亡
1、知道隋朝统一的过程及意义。
2、了解大运河开通的概况及作用。
3、了解科举制度的创立及作用。
4、知道隋朝灭亡的时间及原因。
学习目标



重点:理解隋朝统一的意义;掌握隋朝大运河的概况;
难点:理解科举制创立的作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启示。
一、南北再次统一:隋的统一


589年灭陈
国家统一
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
秦朝 西晋 隋朝 元朝
1.阅读教材P2,补充表格内容。
建立 时间
人物
都城
统一 时间
灭掉
意义
581年
杨坚(隋文帝)
长安
589年
陈朝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历史上结束分裂又实现统一的朝代有哪些?
隋朝疆域示意图
2.据材料分析隋朝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原因?
嗟乎!自昔晋室播迁,天下丧乱,四海不一,以至周、齐,战争相寻,年将三百。故割疆土者非一所,称帝王者非一人,书轨不同,生人涂炭。 ——魏征《隋书》
至陈亡之前,“酒色过度”,“小人在侧,宦竖弄权……百姓流离, 横尸蔽野” ——姚思廉《陈书》
2.长期割据混战、人民渴望统一
1.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3.南方陈朝统治腐败
4.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隋灭陈示意图
3.阅读P2-4思考,隋文帝是如何治理国家的?效果如何?
材料一:隋朝实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增加政府的税赋收入,健全仓廪制度,稳定经济秩序。 ——《蒙曼说隋》
材料二:隋文帝统一度量衡面对的是南北朝两种不同的制度。北朝度量衡混乱,约相当于南方的一尺二寸。 ——丘光明《中国度量衡史上的三次大统一》
材料三: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御史、都水二台,太常等十一寺,左右等十二府。 ——司马光《资治通鉴》
③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政治
经济
开皇之治
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②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材料1:隋朝仅用30年就让国家可控人口重新达到了5000万。
材料2:含嘉仓,始建于隋朝公元605年,位于洛阳市老城北,总面积43万平方米,共有圆形粮窖400座以上,每座粮窖可以存储约50万斤粮食。唐太宗曾感慨:“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含嘉仓粮窖示意图
含嘉仓示意图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开皇之治
二、沟通南北---造福古今大运河
一支《玉树后庭花》,
吹奏一个没落政权的亡国之音;
一首《泊秦淮》,
感慨一段历史兴替的变幻无常;
一株琼花,深院绽放,
演绎一个淫逸暴君的穷奢传奇;
一条古运河,千年流淌,见证一个繁盛帝国的短暂兴亡
……
杨广,隋文帝与独孤伽罗的次子。史书称其“美姿仪,少聪慧”。公元604年7月继位,年号“大业”(寓意富有和强盛)是隋朝第二位皇帝。
隋炀帝像
杨广( 569--618)
【小组探究】:
观看视频,结合教材第3页
①为什么要修建大运河?(地理、经济、政治等角度)
②修建大运河可能会遇到哪些难题?有条件解决吗?
③大运河是怎样构成的?(河段、水系)
④大运河对隋朝及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开通大运河
1.思考:结合材料,说说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加强南北经济沟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2)攻打高句丽的需要
材料一:“江南之为国盛矣……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梁·沈约《宋书》
材料二:(隋炀帝)“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 ——《隋书·阎毗传》
(3)促进南粮北运,保证都城粮食安全
洛阳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海河
黄河
淮水
长江
浙江(钱塘江)
长安
w
中心
2+3+4+5+6=1
余杭(杭州)
1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2长:2700多千米
3点:洛阳(中心)、涿郡、余杭三个城市
4段: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永济渠四段
5河:贯穿海、黄、淮、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6年:6年竣工
构造
两首诗对隋唐大运河的评价有何不同?
《汴水》
(唐)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读诗,说说你对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有何评价?
评价原则:用辨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方法。
否定
肯定
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开凿大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也是隋朝暴政的内容之一。
A
B
D
C
材料一:永淳元年(682年),关中饥馑,高宗、武后赴东都逐食。时出仓猝,扈从之士有饿死于途中者。
——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关中灾荒》
1.“东都”指的是?A:
2.为什么东都能成为长安君民的“大食堂”?
3.想一想,江南地区的漕粮是通过哪几段运河抵达“东都”的?
B: C: D:
洛阳
江南河
邗沟
通济渠
洛阳是大运河的中心,能够转运南北漕粮
大运河是唐朝君臣的“救命稻草”,却成了压倒隋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水上运输的税粮
【时空观念】
三、选拔人才---创科举
夏商周:世卿世禄制
战国、秦、汉初:
军功爵制
汉武帝开始: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血缘
军功
孝廉
门第
拼爹娘
拼人命
拼人品
拼爹娘
隋朝以前选官制度的演变
· 说说你对“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理解?(弊端)
1.士族独占上品,士庶严格区分, 且官员选拔权由权贵垄断;
2.只重门第,不重才能。
阶级矛盾加剧;
不利于中央集权。
巩固门阀政治的
工具;朝廷无人可用
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门第限制。开皇七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举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正式设立了每年举行的常贡之科。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隋文帝杨坚,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杨广,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科——考试科目;举——选拔人才
1.选拔人才创科举:科举制概况。
1.第一级:童试
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
2.第二级:乡试
每三年在省城举行,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3.第三级:会试
每三年在京城举行,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第四级:殿试
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一甲前三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明清科举图解
2.小组合作,讨论隋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有何意义?
材料3:使庶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
——张婷《科举制度与我国知识发展的关系》
材料2: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官吏任命的权利,从地方豪门士族的手
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材料5:科举制度从隋唐时期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末年,对中国
封建社会的教育事业,人才的培养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材料1:科举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
仕途的局面。 ——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材料4:有利于选拔出有真术实学的人才。
(1)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2)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3)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4)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5)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贫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的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特点:政府主导、自由报考、
公开考试、平等竞争、考试内容丰富、择优录取。
3.根据材料指出科举制度有哪些特点?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四、国祚速亡后世惕---隋朝灭亡
1.阅读教材P4-5:找找隋炀帝还有哪些作为?
创立科举制
修建长城与驰道
三下扬州
三征辽东
开通大运河
营建东都洛阳
派人三赴流求
好大喜功
滥用民力
纵情享乐
奢侈无度
连年征战
穷兵黩武
杨广的野心耗尽了帝国的命数。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对比秦、隋两朝的治乱兴亡,探究两朝的相似之处,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比较项 秦朝 隋朝
统治时间
统一意义
政治制度
伟大工程
灭亡原因
对后朝 的影响
二世而亡(15年)
二世而亡(37年)
结束了春秋战国5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第一次实现统一。
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300多年的的分裂割据局面,再次实现统一。
中央集权制度
科举制度
长城、灵渠
大运河
暴政
暴政
为继之而来的西汉王朝提供借鉴,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及后来汉武帝大一统的盛世局面。
为继之而来的唐朝提供借鉴,唐朝前期几位君主励精图治,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