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主题训练-------经验是财富,也是阻碍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某公司雇了一个英国人做门卫。这位门卫尽心尽责,一丝不苟,很多人觉得他当门卫实在太可惜。一天,经理对他说:“我想提升你,让你当办事员,薪金也可以提高,意下如何 ”门卫默不作声,过了一会儿,他出乎意料地说:“难道我有什么过错吗 我已经干了二十多年的门卫,没有任何失职,为什么要把我的宝贵经验一笔勾销,调我去做生疏的工作呢 ”
要求:在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之内作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成功人士在受邀参加母校的一次毕业典礼时说:“我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要告诉大家,因为我认为重要的不是获得“新经验”,而是记住‘老教训’。比如,早餐要吃好,要叠被子,有需要时要求助,要及时付账单……”
的确,比起新经验,这些老的教导、训诫对我们的人生应该更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同学们,你们刚刚经历了自己的成人礼,即将走向人生的新里程,你对“新经验”与“老教训”有怎样的思考和认知?请你联系现实人生,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在适应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这些经验也可能会阻碍我们的认识和发展。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经验通常来自实践。有的经验让你少走弯路,事半功倍;有的经验让你迷失自我,与成功失之交臂。如何对待经验,取决于你的能力、态度和智慧。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5.请以“经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1.
例文:
1.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
英国守卫拒绝职务提升,愿意守住自己做守卫的经验优势,专心致志做好守卫工作;猛一看,似乎有些“傻”。其实,我以为这种“傻”值得敬佩,值得效仿,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一般而言,人们在较低的岗位上干上一年半载,就巴不得被提升,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我价值,这自然无可非议;可若像这名英国守卫那样二十年如一日运用自己的经验优势,默默干好自己的工作,拒绝更加丰厚待遇的职位,那是更值得褒扬的事情!
在人们的生活中,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工作,说穿了,就是一种“老黄牛”精神。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频繁“跳槽”,工作态度不安定,“这山看得那山高”,到头来,哪一个工作岗位也做不好。因此,今天倡导“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就是告诫大家要有在某一工作岗位上长期工作的定力,这样才能赢得周围人们的佩服。
在现实中,能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不受名利诱惑的人可真不少。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美国搞科研,他的祖国以色列发出国家邀请,请他回国担任总统。他拒绝了,他的理由就是在政治领域他无法胜任,他只擅长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在巨大名利面前,爱因斯坦就像英国守卫那样义无反顾地拒绝了,因为他钟情于自己长期以来拥有“宝贵经验”领域。试问,若爱因斯坦无献身科研的定力,他能抵御住这种莫大荣誉的诱惑吗?事实证明,爱因斯坦这样去做,就对了!
能一如既往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的,还有将“学术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袁隆平;创办晓庄师范,在培育师范人才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不得不担任行政职务却提出只任虚职,依旧耕耘于研究领域的钱锺书先生……
当然轻易变更工作方向和领域,轻易丧失自己的经验优势,往往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不是吗?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解放前才华横溢,写出了诸如《雷雨》、《日出》等让世人赞叹的作品;可建国后,忙于行政领导事务,很少再写出有影响力的作品来了。以致著名画家黄永玉致信曹禺,对曹禺解放后“灵性大失”大感失望,对此颇有微词。这告诉我们,即使是聪明绝顶的曹禺,一旦没有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也可能从此在此领域就会“暗淡”下去。
上文提到的陶行知先生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做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说的是他的教育情怀。不过,在这里,我借用该话,想说人生满打满算不过百十年时间,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专心致志做好某一项工作,也就不错了!
2.勇于尝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胆的尝试相当于成功的一半,不敢尝试的人永远不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莎士比亚曾说:“本来无望的事,大胆的尝试,往往能成功。”是啊,如果人们没有尝试,现在也许还在树上生活;如果人们没有尝试,现在还会成为当今世界的主宰吗?如果人们没有尝试,现在的生活也许还在黑暗中;如果人们没有尝试,也许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灭绝;如果人们没有尝试……
尝试是发明创造的前提,是成功的前提。契诃夫曾说过:“路是人的脚走成的,为了多辟几条路,必须多向没有人的地方走。”只有在别人没有探索过的领域,大胆的尝试,才会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成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新生的火车丑陋笨重,走得很慢。当时有人驾着一辆漂亮的马车和它赛跑,火车落在了后面,并且把路基都震坏了。然而史蒂芬孙并未灰心,经过无数次的改进,终于形成了现今火车的前生。许多年过去了,马车仍以同样的速度转动着轮子,而火车却在铁轨上飞速前进。
如果史蒂芬孙当时因为火车的失败而灰心,那么哪来的今天高速飞驰的火车?正因为他大胆的尝试,具有不怕失败的精神,才造就了今天不可一世的火车。
失败来自于缺乏尝试。在成功者的眼中,尝试等于失败,都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而在失败者眼中,失败不等于尝试,失败是一种打击,尝试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永远阻挡前进着的自己。
目标能够激发人的斗志,尝试却能开发人的潜能。一个人虽然有明确的目标,但是没有尝试,缺乏经验,最终一事无成。
尝试是需要勇气的,一个没有勇气的人是没有勇气去尝试的,何谈成功呢?
所以,让我们跨出勇敢的第一步,去尝试、去奋斗!
【详解】试题分析:本材料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1.从守卫角度立意——忠诚于自己的岗位、干一行爱一行、别轻易丢掉自己的经验优势、拒绝跳槽。
2.从经理的角度立意——知人善任、善于发现人才、任人唯贤。
3.也可从批评守卫的角度立意——要敢于适应新的岗位、丢掉经验,开创新领域,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例文:
生活的哲理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的生命留下一点空隙,就像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一点缓冲的余地,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生活的空间,需借清理挪减而留出;心灵的空间,则经思考开悟而扩展。打桥牌时,我们手中的牌不论好坏,都要把它打到淋漓尽致;人生亦然,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我们处理它的方法和态度。假如我们转身面向阳光,就不可能陷身在阴影里。
打桥牌时,我们手中的牌不论好坏,都要把它打到淋漓尽致;人生亦然,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我们处理它的方法和态度。假如我们转身面向阳光,就不可能陷身在阴影里。
拿花送给别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抓起泥巴想抛向别人时,首先弄脏的也是我们自己的手。因此,要时时心存好意,脚走好路,身行好事。
光明使我们看见许多东西,也使我们看不见许多东西。假如没有黑夜,我们便看不到闪亮的星辰。因此,即使我们曾经一度难以承受的痛苦磨难,也不会完全没有价值。它可使我们的意志更坚定,思想、人格更成熟。
时间直线而过,站在岁月数轴的另一头,那些你以为没了活路的坎儿,你以为伤死在其手中的人儿,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过去的。
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有些话语称起来不重,但稍有不慎,便会重重地压到别人心上;当然,也要训练自己,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话扎伤。
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种有余;舍弃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种更宽阔的拥有。
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时时拥有一颗轻松自在的心,不管外界如何变化,自己都能有一片清静的天地。清静不在热闹繁杂中,更不在一颗所求太多的心中,放下挂碍,开阔心胸,心里自然清静无忧。泪痕喜悦能让心灵保持明亮,并且拥有一种永恒的宁静。心念意境如能清明开朗,则展现于周遭的环境,都是美好而善良的。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主要讲一位成功人士在受邀参加母校的一次毕业典礼时说的一段关于“新经验”和“老教训”的话,不同的人对“新经验”和“老教训”有不同的思考。可以认为“新经验”重要,也可以强调“老教训”,还可以辩证认识两者的关系。但是,需要注意题干提示“的确,比起新经验这些老的教导、训诫对我们的人生应该更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此题偏向于强调“老教训”。教训,使我们更好的面对生活、取得进步、快乐成长。生活没了教训,就没有成功和进步。记住失败的教训,不断改进,可以肯定下次一定有进步。成长是一个不断跌倒在爬起来的过程,只有不断的吸取教训,才能尽快的成长,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其实,我们生活中,不能过度看重经验,应该看重的是教训。因为经验可以教,但是教训只有自己摔出来。一个有经验的人,很可能是变成一个匠人,技术熟稔,操作流畅,按照既有经验驾轻就熟。但是一个有教训的人,只要有颗坚韧的心,有悟性,更有可能成为一个大师。我们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可见经验与教训是一对相互关联,不可分开的矛盾统一体,它们相辅相成。新经验往往是用老教训换来的,而老教训则可以转化成新经验。但是,教训时常伴随着痛苦,甚至是灾难。现在有一些年轻人,书读得多了,自觉有资本了,处处以我为中心,事事自以为是,根本听不进别人的劝说,更不能容忍经验之谈。要知道,许多情况下成功的经验是可以使你少走弯路的,成功的经验甚至是可以避免灾难。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转化成人生新的经验。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
3.例文:
汲取经验,不困于经验
人在适应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们要不断汲取经验,以求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但这些经验也可能会阻碍我们的认识和发展,因此,汲取经验,但不要困于经验。
英国诗人小说家德拉·梅尔说:“经验犹如一盏明灯的光茫,它使早已存在于头脑中的朦胧的东西豁然开朗。”他人的经验,我们勇于借鉴,使自己迅速壮大。自己的经验,努力汲取,可以使我们在前进途中更加坚定和自信。
科学家牛顿说过,他的成功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借鉴了16世纪众多前辈探索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经过自己辛勤的思索与探究,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成为近代自然科学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试想如果没有对前人经验的借鉴,牛顿怎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居里夫人在接受诺贝尔奖时也提到过,假如没有前人的研究经验,她的成功也许会非常渺茫。提出DNA双螺旋结构的美国科学家克里克和德国科学家贝恩均坦言,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源于对前人研究经验的借鉴。居里夫、克里克和贝恩都能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汲取自己在研究中获得的经验,最终取得成功,这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然而,经验有时也会成为束缚。毛主席曾说过:“经验主义害死人。”这个道理不假。历史上一味相信经验而吃了亏的例子有很多。
清朝后期,欧洲列强不断侵扰大清国,侵略者们用枪支与火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然而自称“天朝”的清朝的官兵们拿的则是刀、剑、弓箭等冷兵器,结果不言而喻。当时,有人研究出了可连发28颗子弹的枪与将军炮,但是清朝统治者却说“骑射乃满族之根本”,拒绝使用新式武器。原因很简单,经验束缚了清朝的统治者,因为在他们的经验里,这些传统的武器才是制胜的法宝。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经验是财富,但经验也要与时俱进,不能让经验束缚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奥斯卡·王尔德有一句名言:“当一个人自以为有丰富的经验时,就往往什么事情也干不了了。”当下很多人,自以为有了一些经验,固步自封,不懂创新,排斥新事物,长此以往,个人将失去进步的空间,社会也将停滞不前。
在生活中,要想获得成功,吸取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味囿于经验,则又会束缚发展的脚步,只有既懂得积极汲取前人和自己的经验,又能认清现实,与时俱进,不困于经验,才能获得成功!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这类题目审题一般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等。此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立意。
审题:本题所给材料的中心词是“经验”,材料先指出“经验”是“人在适应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是“宝贵”的,接着用“但”进行转折,指出“经验”的另一面,就是“也可能会阻碍我们的认识和发展”,这就分析到了“经验”的两面性。首先,“经验”有其宝贵的一面,它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下一来的知识或技能,是人类的财富,是应该肯定、继承和发扬的;另一方面,如果“经验”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形成僵化的思想,被当作固守的陈规,则会阻碍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则又是需要反对和批评的。考生在写作中应兼顾材料前后两部分来确定立意。可以分析“经验”的实质,讨论哪些经验是财富,会推动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哪些经验是绊脚石,会阻碍我们的认识和发展;也可以写应如何正确对待“经验”,怎么样发挥经验的积极作用;还可以谈经验的重要性,分析经验对个人和社会、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等。
参考立意:
(1)经验是财富,也是阻碍;(2)要汲取经验,但不能被经验束缚;(3)辩证地看待经验;(4)经验与现实相结合,促进个人与社会发展;等等。
素材:
(1)英国诗人小说家德拉·梅尔名言:“经验犹如一盏明灯的光茫,它使早已存在于头脑中的朦胧的东西豁然开朗。”
(2)俄罗斯谚语:“老马不会踩坏梨沟,有经验的人不易把事情做糟。”
(3)奥斯卡·王尔德名言:“当一个人自以为有丰富的经验时,就往往什么事情也干不了了。”
(4)满清政府用经验对抗八国联军,导致失败。
行文结构:
本题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如写议论文,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如此题可围绕“要汲取经验,但不能被经验束缚”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引用英国诗人小说家德拉·梅尔名言,及牛顿居里夫人等人的事例,分析汲取经验可以帮助个人取得成功;再引用毛泽东名言,列举清王朝作战失败的例子,论证困于经验只会导致退步和失败,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注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从文体上看,本题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
4.例文:
挣脱经验之茧
成长就是一个模仿和学习的过程,在不断的跌跌撞撞中,我们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概念和经验。很多时候,它确实可以给我们提供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但,这些经验也未必是万能钥匙,相反的,有时却成了束缚我们思想的囚笼。
遇到问题,如果我们不思变通,墨守成规,我们终会为自己的经验之茧所束缚。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航天技术蒸蒸日上,护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宇航员上天。可却有一个难题出现了。在太空失重的条件下,普通的笔根本无法流出墨水。要知道在当时没有微型电脑的情况下,一切机械数据和经验都需要用笔记录。时间刻不容缓,美国宇航局当即悬赏10万美元攻克这一技术难题。正当许多资深科学家埋头苦干之时,这一所谓难题竟被一个小学生轻松解决了。他只说了一句话:“为什么不用铅笔呢?”
改用铅笔,这个看似复杂的问题便迎刀而解。可是这些早已用惯钢笔的科学家们却忽略了铅笔这个小小的物件,困在早已习惯的经验之茧中而无法突破。可见,经验固然可以是我们劈波斩浪的船帆,也可能成为阻碍前行的绊脚石。
挣脱经验之茧,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它让思绪和信念可以在瞬间如化蝶般变得极其唯美与自由。
100米短跑项目一直是田径赛场上万众瞩目的重头戏。而在几十年前,还没有运动员能跑进10秒大关,而专家也对人体的肌肉纤维和能量极限作了技术分析,得出了人类永远不可能在小于10秒的时间跑完一百米的结论,这在当时成了经验之论。而美国运动员吉姆·海因斯偏偏不信这个邪,在许多运动员选择驻足之时,依旧向10秒的大门冲击着。终于,在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上,吉姆·海因斯跑出了9秒95的成绩,在人们的惊呼声中,他平淡的说了句:“其实那扇门是虚掩着的,我只是第一个有勇气叩开它的人。”
是啊,生活中还有多少门是虚掩着的,只是因为权威,因为经验,让我们固执的认为它们是紧锁的,而失去了推开它的机会。
我们总是难免为困难和挫折所牵绊,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何不尝试打破常规,换个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也许会得到另一番意境。
破茧化蝶,原来如此美丽。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
审题: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话“经验通常来自实践”,是说经验的来源。第二句话是说“经验在实践中的运用”,分两种情况对“经验”的作用、意义或影响进行解说,而这两种情况又是相反相成的。第三句话解释了出现上述两种情况的原因,引导考生更深入地思考。
材料的核心概念是“经验”。“经验”来源于实践,还要运用于实践。经验本身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就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或技能等,但是在运用于实践时因为人的(能力.态度和智慧)不同,导致两种迥然不同的结果。“经验”的范畴,可以是他人的经验,也可以是自己的经验,这在材料中并没有限制,因而取材的范围比较宽泛,可以是个人,可以是团体,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写作中,可以就第二句话中的“有的经验让你少走弯路,事半功倍”进行立意,也可以就“有的经验让你迷失自我,与成功失之交臂”进行立意。当然,也可以二者兼而有之,辩证分析“经验”的两面性。但是无论怎样立意,文中必须涉及具体的“经验”,切忌泛泛而谈。
文体不限。写作记叙文要能在相应的情境中,讲述运用某种经验取得成功或者因为“经验主义”导致失败的故事,从而体现人物的情感.态度和智慧。写作议论文要表明对“经验”的态度(材料第二句的两种情况) ,探究因经验而成功的原因,剖析失败的教训(例如:经验不是万能的,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善于变通,结合材料第三句话进行深入分析。
参考立意:(1)经验是把双刃剑(2)经验助人成功(3)摆脱经验的束缚(4)化经验为人生利器
参考素材:
(1)当大海啸席卷泰国南部时,数以万计的生命消逝在了海洋之中。而当地一个渔村的一百八十一名村民却早已逃到了高山上的一座庙中,从而躲过了这场劫难。
(2)而他们之所以能躲过这场灾难,是因为在无尽的岁月中,他的祖祖辈辈积累的经验,所以他们躲过了灾难,活了下来。这个渔村世世代代与大海关系密切,他们的祖辈曾经给他们留下过一条经验:“如果海水退去的时候速度很快,那么海水再次出现时的速度和流量会和退去时完全一样。”他们记住了这一条经验,并实践在自己的身上,当大量海水迅速退去的时候。他们早已经意识到了灾难的降临,他们一步步地向山的最高处出发了。所以,当大海啸来临时,他们每一个人都活着,是经验救了他们,是祖辈世世代代传下来的经验救了他们。
(3)爱迪生发明电灯时,为了寻找合适作灯丝的材料,他和助手反复试验了一千多种材料,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并不是失败了。它在每一次失败的过程中,都在不断积累着经验。他失败了一千多次了,实际上,他积累了上千条经验。没把每一次失败的原因都给分析了一遍。他认为,他并没有这失败,自己已经成功找到了一千多种不适宜作灯丝的材料。,所以,在他至少走了千次弯路,而最终发明电灯。在这个过程中,他一次次的失败的经验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4)经验就好比一条路,而在你的前方,有着数不胜数的路,但有些路是死的,路被大石头堵得死死的,但你毫无办法预知。这些路,只有你走过了,才知道他是死的。而当你走过了一条死路,就是积累了一条经验。你知道此路不通,所以,找到成功的一条路,你又多了许多把握。
(5)丰富的经验可以使人成功。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曾写了无数篇短篇小说。从1880年起,基于莫泊桑在文学上的名气,有许多达官贵人来邀请他去作客或参加上流社会的聚会与各种活动。对于那些,莫泊桑从不拒绝,人们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上流社会聚会中看到莫泊桑的影子,无数作家对莫泊桑表示了极大的不满甚至鄙夷,但莫泊桑似乎都像没有听到。几年后,莫泊桑开始深居简出,一连创作了《一生》《俊友》《温泉》《像死一样坚强》等6部长篇小说,因为他长时间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所以相对于其他作家,他更能从广淘的背景中反映社会现实,笔触也从个人生活投向新闻界和政界,造就了人生的高峰。
(6)但有时由于丰富的经验过于“自信”,人们会因“经验”反而受到伤害。利弗利德是瑞典哥德堡市的酷跑运动员。10年的酷跑经历让他拥有丰富的经验,在当地,许多运动品牌商喜欢找他拍广告。2012年10月一天,利德答应为某运动鞋厂家拍一组酷跑镜头,他选了一处密集的住宅区,开始酷跑前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熟悉环境。利德跑到一幢房子上看了看,就告诉摄制组可以开拍了。在接近拍摄尾声处,他才发现栏杆边长满了青苔,他摔落到了地面。后来,医生在利德的嘴部缝了14针、面部缝了21针,身体里植入57块钛钢板才勉强保住他的生命。最后,当利德的同伴走到他去过的楼向下看,终于明白了,是一块不起眼的广告牌遮住了他的视线,让他误以为自己看清一切。
结构示例:《挣脱经验之茧》,议论文文体。开篇辩证分析“经验”,进而指出:“如果我们不思变通,墨守成规,我们终会为自己的经验之茧所束缚。”全文采用例证法,列举两个事例:改用铅笔解决航天难题;破除“没有运动员能跑进10秒大关”的经验之论。从而论述“挣脱经验之茧”的意义。结尾总结收束。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5.例文:
经验
有人曾经说过“一个人有烦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敢地去面对它。”
——题记
每一颗小树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古话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即使遇到问题,也要努力地克服,并从中吸取经验,要不然,何以成参天大树?人之生命亦复如是。
每一个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些烦恼,但是烦恼也不是不可以化解,非但如此,我们还可以从中得到一份宝贵的经验。
记得一年夏天,那时正值暑假,一天,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在我家发生了——我要独自生活一天(或许这个消息在你们眼中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我,这个胆小,脆弱的小男孩,这可算得上是头等大事)。送走父母后,我一个人开始在家犯起愁来。“我该做什么呢?”我皱起眉头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半个小时后,我终于拿定主意了——我要把家打扫的干干净净。
于是我开始行动了。
我左手拿拖布,右手拿扫帚在家里绕来绕去,忙活了半个时辰,终于忙完了。可是当我正准备欣赏自己的杰作时,我才发现到处都是我那花生似的脚印。没办法,我只好又干了一遍。半个多时辰又过去了。身心疲惫的我如同一堆烂泥,躺在沙发上。时间飞快的流逝着,“砰”我的头砸在了茶几上,我不由得大叫了一声,可是茶几上的钟告诉我此时已经中午了,我这才知道,过度疲劳的我竟然在沙发上“昏迷”了三个小时。正当我陷入沉思时,我那不争气的肚子竟然把我拉了回来,“民以食为天”。我又赶紧开始做饭。
从未独立生活过的我在这方面很缺少经验。我用双手握住一把菜刀,狠狠地向一个土豆“劈”去,而那个土豆仿佛被我的气势吓到了,竟然几次从刀锋下溜走。我十分生气,双手各持一刀,呈围剿形向它杀去,于是它犯了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那便是跳到空中,本就怒发冲冠的我双刀呈削面式向它切去,将它在空中肢解,那是仿佛漫天花雨,一片片晶莹的“玉片”飞入油锅中,十分钟后,它便成了我克服独立生活这一烦恼的历史性鉴证人。消灭掉它时,我的肚子也已经吃饱了。
经过了这个烦恼后,我得到许多东西,而且我还学会了怎样去生活。它也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
今后,无论遇到什么烦恼,我都会去勇敢地面对他,这就是我从居家生活的经验中得到的启示。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从题干来看,这是一则命题作文。对于命题作文,考生要先分析命题的类型,是字,是词,或是短语;是动词,是形容词,还是名词。接着就要分析命题的意思,如表面意思是什么,深层意思是什么,或象征意思是什么。明确了这些之后,再进行立意作文即可。
本次名命题作文的题目是“经验”,“经验”的意义是从生活中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题干明确要求文体为记叙文,考生可以记叙生活中的经历,并写出由此得出的人生感悟。
题干要求“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考生在文中至少运用到三种表达方式。
[立意]
1、经验让人成长
2、经验让人进步
3、经验让人成熟
4、经验让人获得知识
5、经验让人获得技能
[素材]
1、听了老师这一番话,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想当然,凭老经验,老办法,要根据事情的实际变化来解决。
2、经验固然可贵,但是思考一下,如果图有经验却没有勇气去做,那一身才能不就白白浪费了吗?那名年轻的工匠虽然不如老切割师经验丰富,但他却有那名老切割师并不具有的东西,那就是勇气,就在年轻工匠当着商人面切开钻石的一瞬间,毫无疑问,那名年轻的工匠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3、成功之路如同一次漫长的马拉松赛,当我们想着那遥不可及的终点时,往往会被这巨大的困难所吓倒。可当我们不去注意那个终点,而只是用心地,稳稳地走好这一小步,在脚踏实地的走好下一小步,那么成功是不是会轻松许多呢?
4、有时,我们不要去想那个遥不可及的终点线,而是用心地走好你面前的这一小步,再用心地走好下一步,那么,成功的领奖台或许便不再那么遥不可及,而我们走向成功也会变得更加容易!
5、经过这一次经验,让我知道我太胆小了,由于我的胆小不敢连续发射而错失了攻打对方的机会,才让对方有机可乘。我相信,我以后一定会克服胆小,更勇敢的面对与学习。
[结构]
文章以“题记”的形式开头,“一个人有烦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敢地去面对它”,照应标题,点明题旨。文章前两段以议论的表达方式写出成长中的烦恼可以化解,而且还能从中获得经验。然后记叙自己在家中独立生活一天的经历,先是打扫卫生,再是做饭。最后写这次经历给我带来的启发。
【点睛】作为命题作文,要充分吸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确定文章的写作走向。命题人往往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展示一些信息,我们要认真地领会和推敲。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从而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或瞬间或久远等等。要切中题旨文意,暗合命题要求。命题人总是从《新课程标准》出发,紧扣教材,巧拟文题,从某个角度去测试考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人的意图,把握作文的主题选材范围、结构等,以利正确定向下笔。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突出个人感受最深的材料。众所周知,我们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记自己熟悉的事,谈自己熟悉的问题,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才能写出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的好文章来。为此,我们一定要把文题与自己熟悉的内容对接,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把作文引入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