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In Memoriam
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ll
1926-2022
铁打的女王
流水的首相
苹果公司官网刊登巨幅图像纪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2022年9月8日这位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人类历史上在位时间排名第四长的君主,迎来了人生的终点。
英国首相和英国女王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又有首相又有女王?哪个权利大?
导入新课
君
主
立
宪
制
的
英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7课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课程标准:知道英国1640年革命的进程,了解《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目录
王权兴衰
壹
弑君之斧
贰
辉煌时刻
叁
王权兴衰
壹
壹 王权兴衰
1.“无地王”约翰与《大宪章》
13世纪初,英格兰出现了一位“好斗”“好战”却又屡战屡败的国王。
“无地王约翰”
最强大
苏格兰的君主宣扬君权神授,厉行专制统治。
英格兰的国王则把土地和人口分给贵族,没有常备军,为了征税,形成了国王与贵族共同商议的传统。
阴险多疑
反复无常
追求享乐
生性残暴
壹 王权兴衰
在位期间,由于连年的对外战争,约翰还大量开征各种税收杂捐,不断加重对市民和贵族的盘剥。其间,他把贵族们的继承税上涨了100倍,兵役免除税提高了16倍,就连牛、羊、小麦的价格也都成倍上涨。——摘篇自马世力、陈光裕《一本书读懂欧洲史》
1.“无地王”约翰与《大宪章》
贵族和市民阶层的强烈不满
1215年约翰王与大贵族代表签订《大宪章》
《大宪章》限制了英国国王的哪些权力?
英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宪章共63条。主要精神是限制王权,保障封建主与教会的特权以及骑士、市民的某些利益。
壹 王权兴衰
1.“无地王”约翰与《大宪章》
“未经全国广泛协商,不得在朕之国家征收代役金或摊派任何捐助"——陈国华《大宪章》
12条
“为就摊派捐助(上述三项捐助除外)或征收代役金事宜进行全国广泛协商,朕将提前至少 40天向诸位大主教、主教、修道院住持、伯爵及大男爵逐一发出诏书.....-通知他们在所定日期和地点开会,商议诏书中所载明之事”
14条
国王征税必须经协商以求贵族同意
“男爵们将从我国推举出二十五个他们属意之人,这些人将尽全力维护并确保授予他们并经本宪章确认之和平与特权得到遵守。”
61条
王权有限
王在法下
焦点
限制王权
壹 王权兴衰
2.英国议会的构成及权力
英国上院,议员由国王任命
英国下院,议员选举产生
上院
贵族
下院
骑士
平民
议会
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
自从有议会开始,想要加强王权的英国国王与限制王权的议会之间就一直存在矛盾。
征税权
议会代表了谁的利益?
壹 王权兴衰
3.斯图亚特王朝的建立
詹姆士一世
(1603-1625年在位)
“质疑上帝的做法属于大不敬和亵渎神灵,忠诚的基督教徒对上帝的旨意永远满意;作为臣民对国王的做法和旨意或者对国王不能做什么指手画脚都属于对王权的冒犯和蔑视。”——1616年国王在星室法庭的演讲
+
1606年联合杰克
英格兰
苏格兰
他的做法与英国政治传统相符吗?
双料国王
与议会交恶
壹 王权兴衰
4.查理一世的执政危机
君权神授
推行君主专断政策
擅自强征新税
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受到侵犯,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随意解散议会
1625年-1649年在位
162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要求限制王权。
历史传统的回归
既然英国已回归历史传统,为何还是会发生革命
贰
弑君之斧
1.内战爆发
贰 弑君之斧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派军队闯入议会,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40年
王军
议会军
查理一世解散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2.革命的高潮
贰 弑君之斧
1640年
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1649年
目睹国王被杀,英国民众的心情如何 ?
“当看到那颗头颅被砍落时,他们不由自主地迸发出一阵惊呼,罪过、晕厥的感觉在其中与恐惧相互交织。”——利奥波德·冯·兰克《英国历史》第3卷,p336
推翻斯图亚特王朝
处死查理一世,人们为什么痛苦?
英国国王在民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处死英国国王是一种超出英国历史传统的极端行为
贰 弑君之斧
3.克伦威尔独裁统治
1658年
克伦威尔(1599-1658年)
16世纪伊丽莎白一世主持会议
1651年英国议会大印章
1649年前6个月,议会出席人数的峰值是77,直到1652年议会人数也没有超过125人,实际上经常出席议会的议员不过50余人”——陆连超《英国议会研究1529-1689》
共和国的权力落到了克伦威尔手中之后,议会有名无实。
革命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贰 弑君之斧
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以千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共和国时期,随着克伦威尔个人独裁统治的继续,希望一位贤明君主登基的心理在社会上油然而起。当不受法律约束的克伦威尔死后,在许多人心中暗自怀着一种如获重释的轻松感,英国为克伦威尔举行了-次最欢乐的葬礼。——摘编自丘吉尔《英国国家史略》
3.克伦威尔独裁统治
国王对维系统治具有的重要作用
克伦威尔去世,人们为什么欢乐 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传统和社会心理
革命该往何处去?
材料:随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的日益强大,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尤其是在苏格兰的詹姆斯一世和其子查理一世在位时期,他们鼓吹“君权神授”,顽固推行专制主义政策,迫害清教徒,甚至解散会议,使资本主义发展极其缓慢。——托马斯·霍布斯《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利维坦》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
阶级基础
历史传统
现实原因
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不断增强
“王在法下”的法律传统和议会制度的政治传统
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叁
辉煌时刻
叁 辉煌时刻
1.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60年
查理二世(1630-1685)
1660年,英国恢复了君主制。接受议会条件,王权受限。
詹姆士二世(1633-1701)
恢复天主教和君主专制制度
“现在每个人都举杯祝福国王的健康。以前, 人们除了在私下这样做之外很少人敢于这样做。”——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2.“光荣革命”
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和他的妻子玛丽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因为没有流血冲突,这场政变被称为“光荣革命”。
1688年
标志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如何理解光荣革命中“光荣”的内涵进而诠释革命的历史意义?
(光荣革命)被视为不流血的、合情理的、温和的,甚至是保守的,与其说是完成了革命还不如说是避免了革命。历史学家视其为对古代宪法和传统政治行为的回归,有时候则将其视为一场宫廷政变。
——摘编自哈里·狄金森《“光荣革命”:第一场现代革命 》
这团火点燃了我们的信念,正向着整个欧洲蔓延,他们将永远把独裁者们奴役人类的锦铐烧成灰烬——1789 年第戎法国爱国者协会演讲
“光荣”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和平、不流血”,也不仅仅是结果上的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更深层次的是对传统的回归
英国向全世界展示了革命的“范式”用“和平”实现了革命的结果,削弱了革命的破坏性。
英国迎来了尊重历史传统的国王
叁 辉煌时刻
1640
思考:请同学们根据下图,总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特点?
处死国王
建立共和国
革命爆发
斯图亚特
王朝复辟
1653
1660
光荣革命
1688
时间
民主
专制
1649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长期性、曲折性、不彻底性
叁 辉煌时刻
3.革命的成果
为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
限制立法权
限制财政权
思考《权利法案》是如何限制王权的?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力?
限制军事权
言论自由权
请愿权
光荣革命后情况倒转过来,国王需要服从议会,议会是最高的主权。这就是君主立宪制。——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叁 辉煌时刻
我们知道,英国革命是一场光荣的“复辟”,但由此建立的英国,已经旧瓶装新酒,属于现代事物——它的政治灵魂已经是现代的,尽管其君主立宪制(或匿名的共和国)还保持着尽可能多的传统旧制。——沃尔特·白哲特:《英国宪制》,李国庆译
“旧瓶子”和“新酒”应该分别是什么,并请从以下方面比较其旧”、“新”
王权来源
权力中心
国王权力
国家制度
旧
神授
国王
较大
君主专制
新
法授
法授
受限
君主立宪
保留:国王的权威,成为民族的象征
转让:管理国家的实权
叁 辉煌时刻
英国的这条大国崛起之路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民主制度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历史和传统,反思对本民族和国家应有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看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坚定“四个自信”,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虽然革命过程中出现了多次复辟与反复辟势力的较量,但这场革命最终在一个欧洲大国推翻了封建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它所造成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了英国的范围,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反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法国等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革命期间及革命后出现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促进了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兴起。——陈晓丹《世界文化博览》第三册
根据材料,总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叁 辉煌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