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考试练习卷(3)
提示:
1. 本卷四大题,共36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请你认真阅读,细心答题,书写工整,把握好时间,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1·cn·jy·com
1.下列有关历史典故,能很好地说明天气对人类影响的是( )
A.望梅止渴 B.三顾茅庐 C.草船借箭 D.程门立雪
2.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见光不是电磁波 B.电磁波的速度是不变的
C.红外线和可见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 D.电磁波、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某同学进行如下的实验:将一盆A植物放在暗箱内,而将B植物放在凿了一小洞的暗箱内,如图所示。几天后发现A植物向上生长,而B植物向小洞处弯曲生长。这个实验说明了( )2-1-c-n-j-y
A.阳光能促进植物生长 B.植物茎的生长表现出向光性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需水分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需光线
第3题图 第5题图
4.下列与科学事实相符的是( )
A.手电筒中小灯泡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A B.穿着羊毛衫运动时产生的静电比静止强
C.一本科学书的厚度约为10cm D.蒸馏水的导电性能肯定比矿泉水好
5.如图甲,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中间开有“△”形小孔竖直放置的黑色薄木板AB上,阳光透过小孔在竖直放置与AB平行的光屏MN上形成一个太阳的椭圆形像,现在在小孔处用一块与小孔一样形状和大小的“△”形竖直放置的小平面镜填满,小平面镜镜面向左,把太阳光反射到竖直放置与AB平行的光屏M?N?上,M?N?到AB的距离与MN到AB的距离相等,如图乙所示,则在光屏M?N?上形成光斑的形状为( )
A.“△”形 B.“▽”形 C.椭圆形 D.任意形状都可能
6.用左手握住一支铅笔,放在眼前约10 cm处,用另一支铅笔敲击它;然后把左手中的铅笔用牙咬住,再用另一支铅笔敲击它.比较两种不同情况下人听到的敲击声,声音较大的是( )【来源:21cnj*y.co*m】
A.用左手拿住时 B.用牙齿咬住时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7.关于凸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B. 凸透镜焦距越短,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越强
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
D.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8.有关电路中的电流正确的说法是( )
A.电流从正极流出时最大,回到负极时最小
B.用电器工作时会消耗电流,从而使电流减小
C.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电流比任一支路上的电流都大
D.在串联电路中,流过用电器的电流比流过导线的电流大
9. 在探究一个用电器中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时,连接好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不变化。连接的电路有不妥之处,改正的方法是( )
A.将导线K的a端移至接线柱A
B.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B
C.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D
D.将导线M的c端移至接线柱B
10. 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争分夺秒抢救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时,使用了一种先进的生命探测仪,这种仪器可以隔着厚厚的掩埋层探测到仅有微弱呼吸、心跳的人体,你认为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最没有可能的是( ) 【出处:21教育名师】
A.碳-14测定 B.声波探测 C.电磁波探测 D.红外线探测
11. 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的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功能
B.神经元由树突和轴突构成,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大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结构部分,是呼吸和心血管运动的控制中心
D.反射的结构基础包括感受器、脑神经、神经中枢、脊神经和效应器五个环节
12. 关于电阻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线越长,电阻越大 B. 导线越粗,电阻越小
C. 铁导线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 D. 同种材料、粗细相同的导线越短,电阻越小
13.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图象,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 )21教育网
A、电阻一定,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电阻一定,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电压一定,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电压一定,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 小光用图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和透镜位于图示位置、移动光屏到90cm处时,在光屏上看到了清晰的烛焰像。用该凸透镜做下列探究,正确的是( )
A.将蜡烛向左移动5cm,向右移动光屏可以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B.将蜡烛向右移动5cm,可以模拟照相机成像特点
C.在图示位置上保持蜡烛、光屏位置不变, 若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一定是向右移动透镜
D.保持蜡烛不动,将透镜移到80cm处,眼睛位于光屏一侧通过透镜能看到缩小的烛焰。
15.通电螺线管内部放一个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下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
A. a端为电源正极 B. b端为电源正极
C. c端为通电螺线管S极 D. d端为通电螺线管N极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 如图所示电路为小明设计的一种安装在潜水器上的深度计的工作原理图,其中,显示器由电流表改装,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R0是定值电阻。关于潜水器下潜过程中,该电路有关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增大 B.R0两端的电压增大
C.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增大 D.通过显示器的电流减小
17. 下列电路图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0,且U>U0,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在不改变电路连接的情况下,能测出小灯泡电阻的是图中的( )
A B C D
18. 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摄影师应当将镜头适当地( )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19.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R1=R2=R3,若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最强的情况是( )
A.合上S1,断开S2 B.合上S2,断开S1 C.S1和S2都断开 D.S1和S2都合上
20.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某同学把不同的定值电阻分别接入ab之间,当ab间接R1=10Ω,闭合开关电压表V读数为2.0V;当ab间接R2=8Ω时,闭合开关电压表读数可能是( )21cnjy.com
A.1.4V B.1.5V C.1.9V D.2.2V
二、填空题(10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1. 夏天的傍晚,一些中老年人喜欢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是由于扬声器的纸盆 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有人建议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2.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23.宁波市夏季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24. 甲、乙两个同学都是近视眼,甲视力0.4,乙视力0.8。则通常情况下,_______(选填“甲” 或“乙”)眼睛的晶状体更厚;他们要矫正视力,_________配戴的近视眼镜度数更高,透镜的焦距更________。 21*cnjy*com
25. 比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请你将声音和光进行比较,写出它们的一种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_______________。(2)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
26.某养鸡场的鸡一听到主人的哨声就会集结来“吃饭”;这是其主人常 用鸡、哨子和米作为训练材料进行不断地训练的结果。则在训练过程中:21*cnjy*com
(1)将喂米与哨声结合时,是先给予哨声,还是先给予食物?______;
(2)将用于实验的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哨声刺激的是______组。
27. 如图所示,磁悬浮地球仪是利用 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转动地球仪时,底座与地球仪之间的斥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27题图 第28题图 第30题图
28. 如图所示为一可保温电热水壶的电路示意图,烧水时,开关S2处于 状态。若电热水壶烧水时电流为5A,则电阻R1= 欧姆。
29. 平面镜成像原理:是由于光的______(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______(虚或实)像
30. 如图,是小明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装置图,它是由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带铁芯的螺线管和自制的针式刻度板组成.通过观察指针偏转角度的大小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在指针下方固定小铁块,当用导线a与接线柱2相连,闭合开关后,指针发生偏转。www.21-cn-jy.com
(1)当开关闭合后,电磁铁右端应为______极;
(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指针偏转的角度将会变小,表明电磁铁磁性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
三、实验探究题(3小题,每空3分,共27分)
31. 某学习小组为了解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实验步骤
A缸
B缸
步骤一
500毫升池塘水
500毫升池塘水
步骤二
水温25℃
水温25℃
步骤三
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只
步骤四
加入10克蝌蚪饲料
加入2克蝌蚪饲料
步骤五
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
不加甲状腺激素
步骤六
每天记录蝌蚪生成发育的情况
(1)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两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提出改进建议______;
(2)实验设计改进后,A缸和B缸的变量是______;
(3)实验按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出现的实验结果是:A缸蝌蚪比B缸蝌蚪发育快,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2. 小明设计并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测量电阻的电路,所使用的电源为两节干电池。
(1)指出他在电路设计或连接上存在的一个问题:____________;
(2)经改正后,所测得的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该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
(3)实验中,小明测量多组数据求平均值的目的是: 。
33. 科学兴趣小组了解到植物的茎具有背离地面向上生长的特性,查阅资料发现,玉米幼苗能在黑暗中生长较长时间,是一种比较好的实验材料。于是他们利用玉米幼苗、大纸板箱等器材进行实验,以验证玉米的茎具有背地生长的特性。请你按照下表中的实验方案设计要求,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步骤。www-2-1-cnjy-com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设计要求
步骤一
选择10盆长势良好且大小相近的玉米幼苗,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标为A组和B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步骤二
(1) 。
设置对照实验
步骤三
(2) 。
排除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的干扰
步骤四
(3)几天后,观察 ,并做好记录。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步骤五
比较A、B两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获取事实和证据并得出结论
四、简答题(2小题,共13分)
34.(2分)在图中,若闭合开关S后要使A、B两个螺线管相排斥,请在图中画出螺丝线管A的绕线方向。
35.(3分)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这句话对吗?为什么?2·1·c·n·j·y
36.(8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L正常工作时电压6V,电阻6Ω(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1)求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2)若电源电压是9V,闭合开关S1和S2,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的最小值是多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若换一个电压未知但电压不变的电源,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滑到b时,电压表的示数由5 V变化到1 V,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4 A,则R0的阻值是多少?21·世纪*教育网
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考试练习卷(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1·cn·jy·com
1. C 解析:望梅止渴是因渴而思梅,其实并不能得梅,聊以自慰而已,不能说明天气对人类影响。三顾茅庐”叙述了刘备求贤若渴、三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蜀汉的故事,不能说明天气对人类影响。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战船能很好地说明天气对人类影响.程门立雪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不能说明天气对人类影响。
2. C 解析:A、光是电磁波家族中的一员,可见光是电磁波,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c=3×108m/s,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红外线和可见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都是3×108m/s,故该选项说法正确;D、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www.21-cn-jy.com
3. B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变量为单侧光;
4. B 解析:手电筒中的灯泡电压很低,不会产生2A这样大的电流;科学厚度1-2cm, 蒸馏水是纯净水不导电,矿泉水是溶液能导电,好蒸馏水的导电性能肯定比矿泉水差;
5. C 解析:小孔成像,像的形状接近等同于原来物体太阳;
6. B 解析:用左手握住一支铅笔,放在眼前约10 cm处,用另一支铅笔敲击它,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把左手中的铅笔用牙咬住,再用另一支铅笔敲击它声音会通过颌骨直接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且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骨传导的效果好于空气,所以用牙齿咬住时听到的敲击声音较大;
7. B 解析:A 只有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才会聚于焦点,不平行的光线汇聚的点不是焦点,A错;B 根据焦度(即透镜对光线的偏折能力)等于焦距的倒数,凸透镜焦距越短,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越强,B 正确;C 会聚作用属于折射现象,所以对任何光线都有会聚作用(除经过光心的光线),C错;D 不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一般不能相交于一点,题中有“一定”,D错;2·1·c·n·j·y
8. C 关联电路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9. D 解析: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都接在上面的接线柱是错误的,应该一上一下的连接方式。另外一个问题是电压表测量的是用电器和滑动变阻器的总电压即电源电压。将导线K的a端移至接线柱A,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方式得到修正,但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没有改善,A错误。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B,仍然改正了滑动变阻器连接方式,电压表测量的仍的电源电压。B错。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D,导致电路断路,C错。将导线M的c端移至接线柱B,首先滑动变阻器的接线实现一上一下,电压表正接线柱接b通过没有电阻的金属杆等于接到了a端,测量的是用电器的电压。
10. A 解析:A、碳-14测定跟人体的生命特征无关,所以该选项符合题意;B、活人能够向外传递微弱的声音信息,便于用生命探测仪收集,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活人能够向外辐射红外线,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一个波段,便于用生命探测仪收集,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活人能够向外辐射红外线,便于用生命探测仪收集,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1. A 解析:A.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功能,对;B.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构成,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结构部分,是呼吸和心血管运动的控制中心;D.反射的结构基础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环节;21·世纪*教育网
12. D 解析:不考虑温度因素时,导体的电阻大小由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三个方面因素共同决定,必须考虑这多种因素的相互制约,不可只考虑一种因素,A只比较了导线长度;B只比较了横截面积;C只比较了导体的材料,都不完整.只有D选项考虑比较了三个因素且结论正确;www-2-1-cnjy-com
13. C 解析: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先要保证电压不变,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2-1-c-n-j-y
17. C A、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表把灯泡短路,灯泡不发光;S2断开S3闭合时,电流表把电阻短路;两个都闭合或断开时,电流表均无示数.测不出灯泡的额定电流,该电路图不能选;B、S2闭合S3断开,电压表测电灯两端的电压,其上端为正极、下端为负极;
S3闭合S2断开,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其上端为负极,下端为正极;电压表的两次接线方法相反,在不改变电路连接方式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测量,故不合题意;
C、开关处于1的位置,电压表测量的是灯泡和电阻串联后的两端电压U;开关处于2的位置,电压表测量的是灯泡的两端电压U0,则小灯泡的电流为I=(U-U0)/R,小灯泡的电阻表达式是R=U0/I=(U-U0)/I;D、开关处于1的位置,电流表把灯泡和电阻短路,电流表测量滑动电阻的电流;开关处于2的位置,电流表把小灯泡短路,测量的是通过电阻的电流.测不出灯泡的额定电流,该电路图不能选 21*cnjy*com
19. D 解析:电路并联总电流等于各电路电流之和;
20. C 解析:ab间电阻为10Ω时,电流为2.0V/10Ω=0.2A,换成8Ω时,电流肯定大于0.2A,即ab两端电压大于0.2A×8Ω=1.6V,且低于2.0V。故选1.9V。
二、填空题(10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1. 振动 空气 声源
22. 神经元 反射
23. 台风
24. 甲;甲;短。
25. 相同点:都能在空气中传播;都能反射;都可以传递能量;都是一种波等。不同点: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和光的传播速度不同;光是电磁波,声音不是电磁波等。21cnjy.com
26. 答案为:(1)先给哨声(2)实验
解析:实验前哨声与刺激无关,实验中不断给予哨声再给食物才能形成相关的刺激。
27. 答案:异 不变 解析:磁悬浮地球仪是利用异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转动地球仪时,地球仪与底座各自的磁性没有变化,底座与地球仪之间的距离也未变化,所以他们之间的斥力将不变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8. 闭合 44
29. 反射 虚
30. (1)当开关闭合后,电磁铁右端应为S极;(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增大,线圈中的电流减小,电磁铁磁性“减弱”;故答案为:(1)S
(2) 减弱
三、实验探究题(3小题,每空3分,共27分)
32. (1)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5 (3)减小误差
33. (1)将一组玉米幼苗竖放,另一组玉米幼苗横放
(2)用大纸板箱罩住两组玉米幼苗,放在适宜环境中培养
(3)两组玉米幼苗茎生长的方向
四、简答题(2小题,共9分)
34.
(2分)
35.不正确(1分)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静湖面上的“倒影”也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成立,(2分)
36. (1)1 A 6 Ω (2)3 Ω (3)4 Ω
解析: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UL=6 V,PL=6 W,则IL=UL/RL=6V/6Ω=1A,(2分)
(2)当闭合开关S1和S2时,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IL=1 A,此时UL=6V;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1=U-UL=9 V-6 V=3V,(1分)
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最小值R1===3 Ω。(1分)
(3)当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时,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滑到另一处b时,U1=5V变为U′1=1V,21教育网
则电路中的电流由Ia变为Ib=Ia+0.4A;(1分)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
所以U=U1+Ia(RL+R0)=5 V+Ia(6 Ω+R0),(1分)
U=U′1+Ib(RL+R0)=1 V+(Ia+0.4 A)×(6 Ω+R0),(1分)
联立等式可得:R0=4 Ω。(1分)
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末考试练习卷
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1cnjy.com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10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1. 、 、 ;
22. 、 ; 23.
24. 、 ; ;
25. (1) 、(2) 26.(1) 、(2)
27. ;28. 、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9. 、 ;
30. (1) 、(2) ;
三、实验探究题(3小题,每空3分,共27分)
31.(1) ;21教育网
(2) ;(3) ;
32.(1) 、(2) 、(3) ;
33. (1) 、(2) (3) ;
四、简答题(2小题,共9分)
34.
35. 答:
因为: 。
36. 解:(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