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学情评估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学情评估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05 17:2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学情评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Al:27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青铜(铜锡合金)    B.焊锡(锡铅合金)
C.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    D.铜火锅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不一致的是(  )
A.铜的导电性好——作导线
B.银导热性好——作装饰品
C.钨的熔点高——作灯丝
D.铁的硬度大——作锤子
3.戴口罩是阻碍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为了增强密封性,口罩均放了鼻梁条,有的鼻梁条是铝合金的(如图所示),关于铝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图1.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图1.TIF" \* MERGEFORMATINET
(第3题)
A.铝合金耐腐蚀性强
B.铝合金比纯铝硬度高
C.鼻梁条使用铝合金,利用其密度相对较小的优点
D.铝合金的熔点比金属铝高
4.金属矿物资源有限,下列几种保护措施中,不能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是(  )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制品
B.加速国内矿物资源的开采
C.寻找、研发金属的代用品
D.对易生锈的钢铁制品多采取喷漆、涂油、电镀等措施
5.《天工开物》对钢铁冶炼过程有如下记载。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垦土拾锭”: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B.“淘洗铁砂”: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能溶于水
C.“生熟炼铁”:冶炼铁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D.“锤锻成钢”:生铁高温锻打成钢,碳元素含量升高
6.我国发明的新型钛合金,为“奋斗者”号下潜万米海底、从事科考任务解决了材料难题。工业上以钛酸亚铁(FeTiO3)为原料制取金属钛,主要反应为①2FeTiO3+6C+7Cl22FeCl3+2TiCl4+6CO,②2Mg+TiCl42MgCl2+T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前后Fe元素化合价降低
B.FeTiO3属于氧化物
C.新型钛合金抗压能力强
D.钛是一种比镁更活泼的金属
7.如图所示,在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只等质量的铁球,将杠杆调平后,将球分别浸没在等质量、等密度的稀硫酸和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  )
INCLUDEPICTURE"jx+5.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jx+5.tif" \* MERGEFORMATINET
(第7题)
A.左端上翘
B.右端上翘
C.仍保持平衡
D.无法判断
8.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试剂或方法
A 除去Fe中混有的Cu 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
B 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CuCl2溶液 加入过量Zn,过滤
C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分别加入稀盐酸
D 除去CuO中的少量铁粉 用磁铁吸引
9.如图1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图2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观察铁丝锈蚀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4-1.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24-1.tif" \* MERGEFORMATINET (第9题)
A.图1中,实验时先点燃酒精喷灯、再点燃酒精灯,接着通入CO
B.图1中,硬质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变成银白色
C.图2中,一段时间后,水中铁丝锈蚀严重,空气中铁丝几乎无变化
D.图2中,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塑料瓶会变瘪
10.运用手持技术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向250 mL的烧瓶内注入25 mL某浓度的稀盐酸(足量),分别剪取相同长度和宽度的镁、铝、锌、铁、铜金属片,打磨后投入烧瓶中,迅速塞紧带有压强传感器的橡皮塞(见图1),点击采集,得到如图2所示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4-2.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24-2.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0题)
A.曲线a和b分别是铜和镁
B.曲线c在18 s左右达到最高点后又略微下降的原因是装置漏气
C.曲线d对应的反应速率适中,适合实验室制取气体
D.曲线e在300 s后迅速上升,是因为盐酸浓度变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
11.(11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和铝都可以用来制作炊具,这是利用了铁和铝的______性。对因生锈而废弃的铁制品,你认为比较妥当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3)我国西汉时期,在《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写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从元素守恒的角度分析,你认为铜的锈蚀是单质铜与下列哪些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________(填字母)。
A.O2、N2、H2O   B.O2、CO2   C.O2、H2O、CO2
12.(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等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铝片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气体压强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已知:Al2O3+3H2SO4===Al2(SO4)3+3H2O]
INCLUDEPICTURE"初排2.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初排2.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2题)
(1)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写出m点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体系温度升高,说明铝片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3)由此实验可知,酸性菜品________(填“适合”或“不适合”)用铝制餐盒保存。
13.(14分)在研究“铁生锈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对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请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INCLUDEPICTURE"24-3.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24-3.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3题)
(1)甲实验①②无明显现象;实验③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忽略水分蒸发,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反应前试管中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4)乙是探究影响铁锈蚀快慢因素的实验,为探究氯化钠是否可以加快铁的锈蚀,试管①中的物质X和试管②中的物质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1分)金属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1)铜丝、铝丝常用作导线,是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
(2)早在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里就对铁器的生产和使用有所记载,到了现代,炼铁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
(3)某同学对含X、Y、铜、银四种金属的混合物进行如下探究,根据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24-4.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24-4.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4题)
①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滤液C中所含金属化合物可能有________种情况。
15.(14分)在滤纸上进行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时,生成的金属沿着滤纸像树枝一样生长,获得多姿多彩的“金属树”。某兴趣小组同学对“铜树”的最佳生长条件进行探究。
Ⅰ.金属的选择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序号 金属 实验现象
INCLUDEPICTURE"24-5.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24-5.tif" \* MERGEFORMATINET 甲 Zn 60 min后,滤纸上长出约1.5 cm“铜树”
乙 Al 60 min后,滤纸上长出约0.8 cm“铜树”
丙 Mg 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60 min后,滤纸上得到少许细碎红色固体
【解释与结论】
(1)Mg、Al和Zn三种金属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乙中,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铝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丙中,推测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溶液的选择
【进行实验】利用Ⅰ中装置,在室温下用Zn进行如下实验。
组别 第1组 第2组
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溶液种类 CuSO4 CuSO4 CuSO4 CuCl2 CuCl2 CuCl2
溶液的浓度/% 6 12 18 6 12 18
60 min后“铜树”长度/cm 0.7 0.8 1.5 1.9 2.2 2.0
【解释与结论】(4)设计实验2-1和2-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不能得到“在溶液种类等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浓度越大,‘铜树’长度越长”的结论,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6)结合以上实验,“铜树”的最佳生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0分)工业利用电解氧化铝方法制取铝,主要反应原理:2Al2O3 4Al+3O2↑。若生成54 t的铝,理论上需要含氧化铝(Al2O3)50%的铝土矿多少吨?
答案
一、1.C 2.B 3.D 4.B 5.C 6.C 7.A
8.D 点拨:A.除去Fe中混有的Cu,加入稀盐酸,铁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除去了需要保留的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CuCl2溶液,加入过量的Zn,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锌能与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反应,除去了需要保留的物质,且引入了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铜和银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无法用稀盐酸比较出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铁粉能被磁铁吸引,用磁铁吸引可以除去铁粉,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
9.D
10.C 思路点睛:镁、铝、锌、铁、铜金属活性顺序为镁>铝>锌>铁>铜,分析曲线图可知,镁的金属活动性最强,曲线c为镁,曲线a为铜,铜不与稀盐酸反应,曲线b为铁,曲线e为铝,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盐酸先和氧化铝反应,再和铝反应生成气体,曲线d为锌,据此分析判断。
二、11.(1)Ag2S (2)导热;通过回收利用废旧铁制品等措施保护金属资源
(3)Fe+CuSO4===FeSO4+Cu (4)C
12.(1)4Al+3O2===2Al2O3
(2)2Al+3H2SO4===Al2(SO4)3+3H2↑;放热
(3)不适合
13.(1)铁丝生锈,试管中液面上升 (2)
(3)水;氧气;Fe2O3 (4)氧气;氯化钠溶液
14.(1)导电 (2)3CO+Fe2O32Fe+3CO2;不属于
(3)Y>X>铜>银;3
15.(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铝、锌排在铜之前,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2)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2Al+3CuSO4===Al2(SO4)3+3Cu
(3)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硫酸铜溶液中的水含有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合理即可)
(4)探究溶液种类对“铜树”生长的影响
(5)18%的CuCl2溶液比12%的CuCl2溶液生长的“铜树”短 (6)Zn、12%的CuCl2溶液
16.解:设需要氧化铝的质量为x。
2Al2O3 4Al+3O2↑
204 108
x 54 t
=  x=102 t
理论上需要含氧化铝50%的铝土矿的质量是102 t÷50%=204 t
答:理论上需要含氧化铝50%的铝土矿的质量是204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