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学情评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是福建人民日常饮食中常见的物质,其中容器内所盛放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2.某同学模拟闽籍化学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制纯碱,需用200.0 g水配制20 ℃的NaCl饱和溶液(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应称取NaCl的质量为( )
A.72.0 g B.64.0 g
C.52.8 g D.46 g
3. 欲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
4.已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00 g水中溶解36 g氯化钠恰好能配成饱和溶液
B.20 ℃时,100 g氯化钠饱和溶液里含有36 g氯化钠
C.20 ℃时,把136 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蒸干,可得到36 g氯化钠
D.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36∶100∶136
5.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J7-5.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J7-5.tif" \* MERGEFORMATINET (第5题)
A.固体X可能是NaOH B.固体X可能是NH4NO3
C.Ca(OH)2溶解度:①>② D.Ca(OH)2质量分数:①=③
6.20 ℃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 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20 ℃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
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7.t ℃时,向一支盛有0.15 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上层清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 g
C.t ℃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 g
D.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3%
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B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测量温度
C 配制50 g 20%的蔗糖溶液 取10 g蔗糖溶于50 mL水中
D 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提纯硝酸钾 溶解、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9.为拓展能量来源,我国推广种植一种“生物柴油”树——麻疯树,其果实内含有果仁油。果仁油常用有机溶剂通过浸取法提取,主要过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24-10.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24-10.tif" \* MERGEFORMATINET (第9题)
A.粉碎果仁能加快果仁油的溶解速度
B.加热溶解时温度升高果仁油溶解度变大
C.过滤利用了果仁油与滤渣的溶解性不同
D.蒸发过程中果仁油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10.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其中一种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乙所示为在t2 ℃时进行的一系列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4-11.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24-11.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0题)
A.t0 ℃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B.t1 ℃时,将25 g乙加入50 g水中形成75 g乙溶液
C.由②到③进行的操作是升高温度
D.甲表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
11.(6分)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某校初三全体同学到海沧鑫龙谷春游。午餐烹饪过程中,将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①花生油;②食盐;③面粉;④白醋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烹煮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咸味是否适宜,只需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是因为溶液具有________(填“均一”或“稳定”)性。
(2)喝了碳酸饮料常常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要得到1 0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05%的低浓度84消毒液,可向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高浓度84消毒液中加水________g。
(4)粗盐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钙和氯化镁,工业生产中使用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浸洗粗盐得到纯净氯化钠,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分)(1)“化说”春节习俗——二十四:扫房子。洗洁精能去除厨房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______作用。
INCLUDEPICTURE"24-12.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24-12.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2题)
(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50 ℃时,将30 g乙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精确至0.1%)。
③2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④有甲和乙的混合溶液,提纯甲物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将等质量的5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13.(16分)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INCLUDEPICTURE"24-13.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24-13.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3题)
①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
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画出如图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Ⅰ.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2)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请回答: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KNO3/g 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NaCl/g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①20 ℃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
②60 ℃时,在100 g 水中加入100 g KNO3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把该溶液降温到20 ℃时,析出的晶体质量是________g。
③根据表内数据可知,KNO3和Na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S,则S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14.(20分)图1为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流程图:
(1)编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A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24-14.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24-14.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4题图1)
(2)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g;称量过程中若指针偏左,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D操作中仪器③的规格应为______(填“10”“50”或“500”)mL。
(3)下列错误操作中,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填字母)。
A.操作B中砝码和氯化钠放错托盘(1 g以下用游码)
B.操作D中有少量水溅出
C.操作D中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D.操作F中溶液洒落
INCLUDEPICTURE"24-15.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24-15.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4题图2)
(4)取上述所配溶液10 g,加水稀释到________g,可得到5%的氯化钠溶液;将剩余的40 g所配溶液继续添加氯化钠至饱和,然后把某物体悬挂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如图2),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悬挂物不参与反应),说明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化情况:
①如果加入氯化钠晶体,弹簧测力计读数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同);②如果加入蒸馏水,弹簧测力计读数________;③如果加入硝酸钾晶体,弹簧测力计读数________。
15.(9分)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物质的溶解过程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一定条件下,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
【实验探究1】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电导率的测定。
第一步:读取室温为26 ℃,取100 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放入磁力搅拌器磁珠;
第二步:校准传感器,组装仪器,设定搅拌挡位;
第三步:用电导率传感器采集数据,迅速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如图 1所示。
INCLUDEPICTURE"初排J9-10.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初排J9-10.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5题图1)
【实验分析1】请说明a~b段曲线呈这种形态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2】如图 2 所示,将一定质量的某种固体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拿起烧杯,木板掉落,则加入的固体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INCLUDEPICTURE"初排J9-12.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初排J9-12.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5题图2)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氧化钙
【实验分析2】上述四种固体中,有一种固体加入水中产生的热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3】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的测定。
第一步:读取室温为26 ℃,取30 mL 蒸馏水,加入烧杯中,放入磁力搅拌器磁珠;
第二步:校准传感器,组装仪器,设定搅拌挡位;
第三步:用温度传感器采集数据,迅速将7.5 g氯化钠加入烧杯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氯化钠溶解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简图如图3所示。
【实验分析3】将氯化钠更换为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或硝酸铵,重新进行上述实验。
请在图3中分别绘制出氢氧化钠和硝酸铵溶解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简图(趋势合理即可),并在曲线旁边写出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INCLUDEPICTURE"初排J9-13.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初排J9-13.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5题图3)
16.(10分)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取100 g氯化钠,配制成25%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请计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
(1)配制上述氯化钠溶液,需要水________g。
(2)若氯化钠完全反应,可制取氢氧化钠的质量(结果保留1位小数)。
答案
一、1.A 2.A 3.D 4.C 5.B 6.C 7.B 8.C
9.D 点拨:A.粉碎果仁增大与有机溶剂接触面积,能加快果仁油的溶解速度,说法正确。B.由图示信息可知,加热溶解时温度升高果仁油溶解度变大,说法正确。C.果仁油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而滤渣不溶于有机溶剂,则过滤利用了果仁油与滤渣的溶解性不同,说法正确。D.蒸发过程中,有机溶剂蒸发,果仁油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说法错误。故选D。
10.D
二、11.(1)②④;均一 (2)温度 (3)990
(4)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可以溶解氯化钙和氯化镁,不溶解氯化钠
12.(1)乳化 (2)①在40 ℃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②28.6% ③丙<甲<乙 ④降温结晶 ⑤乙>甲>丙
13.(1)①碘;汽油 ②出现沉淀,碘沉在烧杯底部;甲
(2)①36 g ②不饱和;68 ③36 g~36.3 g
14.(1)量筒;瓶塞未倒放于桌面上
(2)7.5;用药匙从左盘取出部分药品;50
(3)AC (4)30 ①不变 ②变大 ③变小
15.【实验分析1】氯化钠固体加入水中,在搅拌过程中不断溶解,形成钠离子和氯离子,离子浓度逐渐变大,电导率变大 【实验探究2】BD
【实验分析2】CaO+H2O===Ca(OH)2
【实验分析 3】INCLUDEPICTURE"初排JD-1.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初排JD-1.tif" \* MERGEFORMATINET
16.(1)300
(2)解:设可制取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2NaCl+2H2O 2NaOH+H2↑+Cl2↑
117 80
100 g x
= x≈68.4 g
答:可制取氢氧化钠的质量约为68.4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