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学情评估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学情评估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05 17:3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二单元学情评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I: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对于14~18岁人群,因摄入不足而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的元素是(  )
A.铁 B.钙
C.碘 D.锌
2.《黄帝内经》强调“五谷为养”。“五谷”中的稻(水稻)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油脂
3.下列制造手机用到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钛合金 B.硅晶体
C.玻璃 D.塑料
4.生活习惯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小明同学一家人的下列饮食习惯中科学合理的是(  )
A.小明长期偏食“洋快餐”
B.奶奶不忍浪费,即使食物霉变仍然食用
C.爸爸享受运动,大量出汗后常饮用含无机盐的饮料
D.妈妈为了保持身材,只吃蔬菜和水果
5.2023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建言推广可降解塑料以消除“白色污染”。下列关于“塑料”说法错误的是(  )
A.将塑料制品深埋地下,不能解决其带来的污染问题
B.使用可降解塑料可有效防治“白色污染”
C.“白色污染”会危害海洋动物生存
D.“白色污染”指的是白色塑料制品引起的污染
6.分类和归纳是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蚕丝、棉花属于天然纤维
B.锌、碘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C.聚乙烯塑料、酚醛塑料都具有热固性
D.蛋白质、糖类和油脂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7.“笔、墨、纸、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文房四宝”。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图2.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图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P9T7B换图.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P9T7B换图.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图4.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图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图5.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图5.TIF" \* MERGEFORMATINET
8.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每日碘摄入量为0.15~0.3 mg。某品牌“碘盐”标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碘盐配料:氯化钠、碘酸钾(KIO3)含碘量:(20~30) mg/kg食用方法:勿长时间炖炒贮藏指南:避光、避热、防潮保质期:五年
(第8题)
A.该碘盐属于混合物
B.每日食用5 g 该碘盐会造成碘摄入量超标
C.碘酸钾受热可能易分解
D.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9.《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人并称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三七具有活血、止血、补血之功效,其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田七氨酸(化学式为C5H8N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图6.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图6.TIF" \* MERGEFORMATINET
(第9题)
A.田七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B.田七氨酸中含一个N2O5分子
C.田七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田七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5∶2
10.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生活
①老年人身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②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①选用聚乙烯制成的塑料袋包装食品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C.化学与环境 D.化学与农业
①回收废弃塑料,能有效缓解“白色污染”问题②新装修的房屋,常开窗通风,防止甲醛中毒 ①氮肥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②施肥时氯化铵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
11.(12分)随着社会进步,饮食、材料、环境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1)舌尖上的化学。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自古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喝雄黄酒等习俗。
Ⅰ.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其中鲜肉粽子的用料讲究,除了糯米,还有猪肉、蛋黄、食用盐、鸡精、白酒、植物油等,味道香糯可口,食之唇齿留香。①小海同学的午餐是鲜肉粽子,从营养均衡的角度来看,还需增加的食物是________(填字母)。
A.馒头    B.鸡腿    C.青菜
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__________。
Ⅱ.龙舟:制作龙舟常用樟木、桧木,现今也有用玻璃钢来制作,既环保又方便。②樟木、桧木由复杂的多种有机物构成,如纤维素、半纤维素。其中纤维素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糖类。③玻璃钢属于________(填“金属”“合成”或“复合”)材料。
(2)材料中的化学。人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下列属于合成纤维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棉花    B.尼龙    C.涤纶
(3)环境中的化学。城市居民小区内,应将生活垃圾按图示分类科学处置。废旧锂电池不能随意丢弃,应将其放入________(填字母)垃圾箱中。
INCLUDEPICTURE"初排J12-2.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初排J12-2.tif" \* MERGEFORMATINET A INCLUDEPICTURE"初排J12-3.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初排J12-3.tif" \* MERGEFORMATINET B INCLUDEPICTURE"初排J12-4.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初排J12-4.tif" \* MERGEFORMATINET C INCLUDEPICTURE"初排J12-5.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初排J12-5.tif" \* MERGEFORMATINET D
12.(12分)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INCLUDEPICTURE"初排J12-6.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初排J12-6.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2题)
(1)新疆长绒棉的色泽、弹性、纤维长度等优于普通棉花,主要成分是(C6H10O5)n,新疆长绒棉属于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来鉴别新疆长绒棉和合成纤维。
(2)清蒸鱼富含__________(填营养素的名称)。鱼是人体摄入铁元素的食物来源之一,人体缺铁会引起________。
(3)聚乙烯塑料能进行热熔封口,因为它具有________性。废弃塑料随意丢弃会造成“____________”。
13.(11分)文化、科技与化学的结合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请回答:
(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元宵花灯”和“提线木偶”等等。元宵花灯采用塑料亚克力(PMMA)制作,替代传统材料,具有经久耐用的特点,PMMA属于________(填“无机”或“合成”)材料。
(2)“面线糊”是闽南特色小吃,面线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
(3)开发新能源可缓解能源缺乏和环境问题,正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__(写一种)。提倡使用的电动汽车中的锂空气电池,放电时,锂(Li)与水、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锂(Li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14.(10分)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硒(Se)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抗氧化、延缓机体衰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含硒丰富的食物有水产品、动物内脏、蘑菇、富硒大米、白菜心等。摄入硒过少可能会导致克山病的发生,而过高会引起中毒,导致腹泻、失明、脱发、甚至死亡。(见图1)
人体中硒主要通过土壤→植物→机体传递。我国土壤中硒含量严重不均衡,因此国内对富硒食品进行了许多开发与研究。施用含硒肥料,可提高植物中硒的含量。
食物中的硒主要以硒酸钠(Na2SeO4)、亚硒酸钠(Na2SeO3)、植物活性硒形式存在。硒含量的检测可采取荧光光谱法,在相同条件下,将待测液荧光强度与标准曲线(图2)对比,即可快速获取结果。将10 g某富硒大米、河虾样品分别制成1 L待测液,进行5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见图3)。
INCLUDEPICTURE"24-22.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24-2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24-23.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24-23.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4题)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富硒食品中“硒”指的是________(填“元素”或“单质”)。
(2)含硒较为丰富的食物有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亚硒酸钠(Na2SeO3)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4)图3测定的数据中,第______次实验可能存在较大误差。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每日摄入“硒”越多,越有利身体健康
B.施用含硒肥料,可使植物中硒含量增加
C.实验测定的富硒大米中的硒含量比河虾中的高
D.实验测定的河虾待测液中硒元素含量大约为3 μg/L
15.(15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凤对包装食品的某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INCLUDEPICTURE"Q157.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Q157.tif" \* MERGEFORMATINET ,A  INCLUDEPICTURE"Q157B.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Q157B.tif" \* MERGEFORMATINET ,B  INCLUDEPICTURE"Q157C.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Q157C.tif" \* MERGEFORMATINET ,C  INCLUDEPICTURE"Q157D.tif" INCLUDEPICTURE "E:\\24春\\9化下R福建专用夹卷\\Q157D.tif" \* MERGEFORMATINET ,D
(第15题)
【作出猜想】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
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阅资料】
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
小凤将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B、D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燃烧没有_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生成。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
(1)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接实验仪器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B、C位置进行交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0分)为求证“喝反复烧开的饮用水会造成亚硝酸盐中毒”的真伪,学习小组以煮沸52次的桶装水为水样,利用下述反应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以NaNO2计):2NaNO2+2KI+2H2SO4===2NO↑+I2+2H2O+K2SO4+Na2SO4。结果表明,1 L水样反应时产生了5.08×10-3 mg的I2。
(1)计算1 L水样中NaNO2的质量。
(2)查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22)》,经换算,合格饮用水中NaNO2的含量应低于7.50×10-3 mg·L-1。结合计算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喝反复烧开的饮用水________(填“会”或“不会”)造成亚硝酸盐中毒。
答案
一、1.D 2.B 3.D 4.C 5.D 6.C 7.A 8.B 9.A
10.C
二、11.(1)①C;坏血病 ②属于 ③复合 (2)BC (3)D
12.(1)有机物;灼烧,闻气味 (2)蛋白质;贫血
(3)热塑;白色污染
13.(1)合成 (2)糖类 (3)太阳能(合理即可);
4Li+2H2O+O2=== 4LiOH;化合
14.(1)元素 (2)水产品(合理即可)
(3)3 (4)4 (5)BCD
15.【实验探究】HCl;检验生成物中是否有水;
CO2+Ca(OH)2=== CaCO3↓+H2O
【实验结论】①
【交流反思】(1)白色污染
(2)不能;如果B、C位置互换,气体通过C装置,会带出水蒸气,无法检验反应是否有水生成
16.(1)解:设1 L水样中NaNO2的质量为x。
2NaNO2+2KI+2H2SO4=== 2NO↑+I2+2H2O+
K2SO4+Na2SO4
138 254
x 5.08×10-3 mg
=  x=2.76×10-3 mg
答:1 L水样中NaNO2的质量是2.76×10-3 mg。
(2)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