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人民版)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一)(人民版)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6-04 08:5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一)(人民版)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3.3新民主主义革命
1.重庆谈判
2.内战爆发与重点进攻
3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放区土地改革
4.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
5.七届二中全会
6.南京解放
重点:根据地建设、中共“七大、解放区土地改革、七届二中全会
难点:由民族革命向民主革命的转变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在教学过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结合图片、诗词、材料及地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初步对所学内容能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导入新课】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这首《保卫黄河》的歌曲,可能大家并不陌生。想当年中华儿女正是拌着这首歌曲在抗日烽火中成长壮大。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在抗日烽火中成长壮大
1.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使红军适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从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转变,给中国人民指出抗战胜利的明确方向,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 8月下旬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会议强调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取得最后的胜利".提问:两条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是否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抗战)成这种区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由于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洛川会议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挺进敌后,开创抗日根据地,形成与正面战场相配合的敌后战场.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听!风在呼啸军号响;听!革命歌声多么嘹亮!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抗日的后方,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讲到此时可以《八路军前进曲》来进行一下情景再现)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对人民军队的壮大和抗日战争的进程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人民军队的壮大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成长,抗击和牵制着大量日伪军,与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作战相呼应,使日军在占领武汉、广州后不能继续大规模进攻,其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了.
2.《论持久战》
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抗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阻止不住日军的疯狂进攻,节节败退,国民党内对抗战的前途出现了两种论调,即亲日派的"亡国论"和亲英美派的"速胜论",前者会将抗日引向投降,后者则纯属幻想.为了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同时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向全国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必胜信心.
3.根据地建设
为了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克服投 ( http: / / www.21cnjy.com )降危险,争取抗战形势的好转.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百团大战后日本对敌后根据地进行空前规模的"扫荡".国民党顽固派配合日军"扫荡",动用几十万军队包围、封锁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根据地.根据地在1941年到1942年出现严重困难的局面.
提问:根据地是如何克服困难的?("三三制"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减租减息土地的政策、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这些举措起到什么作用?(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中共“七大”
为使抗战胜利变为人民的胜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共产党在1945年4—6月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问:主要内容是什么?(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提出了党的任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重要意义在哪?(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1944年,敌后战场已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始对日军局部反攻.在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形势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二、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
1.重庆谈判
日本投降后,饱受日本侵略者蹂躏和战争创 ( http: / / www.21cnjy.com )伤的中国人民,一致渴望和平,反对内战,迫切要求重整家园,发展生产,安定生活.在国际上,一些国家也希望中国实现和平,国共和平解决矛盾.这样的民心和舆论.给予蒋介石很大的压力.但更重要的是,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还远在西南、西北等"大后方",军事态势还不利于立即发动内战.他们部署内战和运转兵力,需待时日,需要准备.于是.蒋介石集团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1945年8月,蒋介石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提问:蒋介石"电邀"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果毛泽东不去,就借此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制造舆论.欺骗中国人民,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如果毛泽东去了,就可以利用谈判的机会,一则争取运兵备战的时间,再则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实现他们的"军令统一"、"政令统一"的目的.)
中国共产党充分估计到了内战的危险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严重性,努力寻求和平、民主、团结的道路.以真和谈来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底,毛泽东挟"弥天大勇",毅然赴邀,抵渝谈判.经过几十天的谈判,国民党表示同意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10月10日,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教师简述内容.指出谈判斗争的焦点是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但对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终未能达成协议)
按照"双十协定"的规定,政治协商会议于1 ( http: / / www.21cnjy.com )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政协会经过合法的斗争,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冲破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但不久,政协决议为独裁者蒋介石的枪炮所撕毁.
2.内战爆发与重点进攻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大举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了.接着,国民党军队又向其他解放区举行全面进攻,中国人民自卫的解放战争开始了. 在敌人的全面进攻面前,人民解放军依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和战略方针.互相配合,集中优势兵力,开展大规模运动战.经8个月的作战,人民军队歼敌70多万,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蒋军的全面进攻受挫,机动兵力锐减,从1947年3月开始,被迫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提问:为什么重点进攻这两个解放区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蒋介石集团的战略企图是从解放区的东西两翼与人民军队的主力决战,并将解放军堵在黄河以北,使战争继续在解放区内进行.)
到8月间,蒋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本上被粉碎了.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的指挥下,5月中,发动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电影《红日》) 不久,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也被粉碎了.
为配合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为解放战争提供坚实的保障,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展开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
3.解放区土地改革
提问学生:人民解放战争开始于何时?解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争第二年的形势如何?(1946年;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被粉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政策,已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要求.为了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充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支援解放战争,中共中央决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1947年秋,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会议制订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乡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它使解放区1亿多农民得到了土地.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广大农民以"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为口号,普遍掀起了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的热潮.农民群众的大力支援,是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一个可靠保证.
4.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
人民解放军制定的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是:"举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史料,提出问题:我军在解放战争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我军进行"全国性的反攻"的条件是什么?再引导学生思考:中共中央为什么选定中原为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你对这种选择作如何评价?选择的原因之一,此地是国民党军队兵力空虚之地,如一个哑铃的中间部分;原因之二,此地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出击此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着重指出:我军进行战略反攻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湖北省东部、安徽省西部、河南省东南部.为长江、淮河分水岭,海拔多在一千米左右.主峰天堂寨高1729米.西连桐柏山,东连霍山.林、矿资源丰富.),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8年夏,战争进入第三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1948年9月—1949年1月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提问:为什么战略决战首先在东北战场展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先在东北战场展开决战.这是因为,它既可以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收缩企图,又可以使东北人民解放军腾出手来转入关内作战,还可利用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从而有利于整个战局的发展.此外,当时东北战场的态势对人民解放军也最为有利,夺取决战胜利较有把握.)
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队 ( http: / / www.21cnjy.com )154万人,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5.七届二中全会
在中国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的西柏坡村召开了六届二中全会.
提问:为什么毛泽东在为七届二中全会所作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报告中,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要由乡村移到城市?指出这次会议解决了革命胜利以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于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关键时刻,解决了革命胜利以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因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6.南京解放:
为早日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1949年4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初,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开始同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国民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谈判.经双方多次交换意见、多方协商后,中共代表团于4月15日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订案》送交国民政府代表团,并宣布4月20日为最后签字日期.国民政府代表团一致同意接受这个和平协定.但是,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这说明,国民党的和谈不过是一场骗局.
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全军发布渡江命令.(一九四九年四月毛泽东写了《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长江.)从4月20日晚20时起,人民解放军迎着敌人的炮火,横渡长江.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渡江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继续向东南、中南和西北、西南进军,扫荡残敌. (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于1949年8月离华返美.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就是产生在这一背景.)
【课后研讨】
解放战争后期,在山西的白云观蒋介石曾抽 ( http: / / www.21cnjy.com )签,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你认为蒋介石失败是“天意”还是“民意”?
【思路】天意主要是指反蒋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是反帝反封建的必然要求,蒋的失败是由于它违背的人民的意愿,失去了民心;民意是指符合民心,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偶然性孕育在必然性之中,蒋介石是夸大了偶然性,看不到失败的真正原因。
【本课小结】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下,国共两党再度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军.1938年毛泽东针对"亡国论"和"速胜论"发表了《论持久战》一文,向全国人民指出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主战场.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取得辉煌战绩.日军进行大"扫荡".使根据地在1941─1942年出现了严重困难局面.共产党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根据地渡过困难,发展壮大起来.中共七大的召开,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协定、决议,发动的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在解放战争第一年里,人民解放军取得了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胜利.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牢固基础. 1949年春,中共中央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这次会议解决了革命胜利以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化的问题.4月23日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中国人民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