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详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4 唐诗三首 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教学详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4 唐诗三首 第1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5 17:34:4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24 唐诗三首 教学目标 1.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品味诗歌中的精彩描写。 2.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3.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重点难点 1.品味诗歌中的精彩描写。 2.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课前准备  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诗中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PPT。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盛唐时期,我国有两个著名的诗人,他们一个被后人称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圣”,他们是李白和杜甫。 杜甫的诗大多都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后人把他的诗叫作“诗史”。特别是他亲身经历“安史之乱”后所作的“三吏”“三别”,更是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生活。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其中之一的《石壕吏》。 二、预习检查 1.填空。 (1)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少陵野老,现实主义诗人,忧国忧民,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作品被誉为“诗史”。本诗选自《杜诗详注》。 (2)杜甫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创作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分别是《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老翁逾墙走(yú) 三男邺城戍(shù) 老妪力虽衰(yù) 如闻泣幽咽(yè)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吏呼一何怒(多么) (2)一男附书至(捎信回来) (3)出入无完裙(完整的衣服) (4)如闻泣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三、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 杜甫(712—770),唐代著名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有《杜工部集》传世。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民生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的诗体制多样。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在“三吏”“三别”中,杜甫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予以歌颂,更把他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对统治阶级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祸国殃民的罪行的强烈憎恨。 2.了解故事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二十万大军围攻安庆绪(安禄山之子)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的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此时杜甫刚好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一路上他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听到的都是离家出征时的悲惨哭声,于是创作了“三吏”“三别”这两组优秀的现实主义诗歌。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3.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 4.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四、合作探究 (一)诵读诗歌,疏通文意。 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指名读,其他同学听,检查是否全读对了;齐读。 注意:逾 戍 妪 咽 2.自己默读,注意哪些句子读懂了,哪些句子读不懂,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注意重点字词:“逾墙走”,越过墙逃跑 “一何”,多么
“戍”,防守 “附书至”,捎信回来 “新”,最近 “绝”,断绝、停止 “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犹得”,还可以 3.自行诵读,小组内比一比,看谁背得快;各组推荐一人,参与班内朗诵比赛。 (二)品读诗歌,理解内容。 1.本诗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每个人的境遇。 明确: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故事。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2.“听妇前致词”是谁在听?致词的内容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吗? 明确:是诗人、差役在听。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致词”的内容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差役的多次怒呼、逼问。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还持续到事件的结尾。 3.“老妇”的致词体现了妇人的苦,妇人苦在何处?找出有关语句并作分析。 明确:“三男邺城戍”—— 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唐军兵源枯竭、兵役苛酷。“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三男已死其二,可见战争之惨烈。“出入无完裙”——寡媳衣不蔽体,可知妇人一家生活贫困,也可见战争破坏严重。“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年老体弱,却被迫服役,可见百姓受害之重。 “老妇”的苦:老年丧子之苦、穷困潦倒之苦、被迫服役之苦。 4.“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我们能推知是谁吗? 明确:从“独与老翁别”中可知老妇已被捉走,老翁已经归家,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自然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 (三)精读诗歌,探究手法。 分析讨论“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写作手法。 明确:呼——啼,怒——苦,形成强烈的对照;两个“一何”,加重了感彩,有力地渲染出差役如狼似虎、凶狠粗暴的蛮横气势,为老妇下面的诉苦营造悲愤的气氛。 五、拓展延伸 杜甫面对一家人的苦难,没有出来义正词严地阻止,是不是个冷漠无情之人? 明确:这反映了诗人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自请服役、勇于承担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的这场平叛战争,希望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表达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同时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进行含蓄的揭露。这首诗抒写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 六、课堂小结 这首诗仅仅一百二十个字,却高度凝练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全篇句句叙事,虽没有抒情语句,也没有议论语句,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控诉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七、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这首诗。 2.预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