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详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写作:学写故事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教学详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写作:学写故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5 17:34:4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写作 学写故事 教学目标 1.能够将故事叙述完整,并通过故事刻画出人物的特点。 2.发挥联想与想象,丰富故事细节,写出情节波澜,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3.写故事在突出情趣的同时,能够给人以启迪,引发读者对生活、生命的思考。 重点难点 1.能够将故事叙述完整,并通过故事刻画出人物的特点。 2.发挥联想与想象,丰富故事细节,写出情节波澜,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课前准备 表达得体的例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经典故事,吸文化精华。读《三国演义》,我们领略到诸葛亮运筹帷幄的智者风范;读《西游记》,我们醉心于美猴王降妖除魔的英雄气概;读《水浒传》,我们见识了好汉们锄奸除恶的侠义个性……好故事鲜活地铭刻在我们的记忆里,使我们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有的同学甚至会默默地编织动人的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故事大讲堂,将精彩动人的故事亮出来吧。 二、写法指导 许多同学喜欢听故事、读故事,但对于写故事,可能有些同学会感到无从下手。其实写故事并不难,是有技巧可循的。那么,学写故事有哪些技巧呢? 1.叙事完整,一波三折。 所叙故事要完整,但不能太简单,不能让人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局;也不能平铺直叙,平淡无奇,“文似看山不喜平”。可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一些小悬念,增加一些波折;也可在结尾处出人意料,如“欧·亨利式结尾”。再如学过的《狼》,篇幅不长,却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2.塑造人物,个性鲜明。 如在《孙权劝学》中,吕蒙就是一个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由借口“军中多务”不肯读书,到听了孙权的劝告“乃始就学”,再到“非复吴下阿蒙”,乃至令人“刮目相看”,表现了他听从劝告、学有所成的进步过程,也体现出他志趣的发展变化。 3.联想想象,丰富情节。 故事允许有联想、想象的成分。设定故事情节后,可以通过适当的联想和想象去虚构情节、丰富情节,使得情节更加曲折有趣,人物更加生动鲜活。比如《卖炭翁》中,作者对卖炭老人的外貌和心理做了细致的描绘,特别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将老人的艰难处境和矛盾心理刻画得非常真切,催人泪下。 4.刻画人物,手法多样。 人物外貌、神态描写,是读者认识人物的窗口;动作描写,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能体现人物性格;心理描写要符合语境,可以增加故事的细腻程度;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但一定要符合人物身份与个性。另外,写故事的过程中,适当穿插景物描写,在调整叙事节奏、刻画人物形象、暗示故事主题等方面可以收到巧妙的效果。 三、实战巧练 写作实践一 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话题,同学自由发挥想象,开展故事接龙活动。(课前准备,组长分配好任务) 提示: (1)小组先进行讨论,确定故事的话题、人物等。如“有人摔倒了”“那一天,我遇到了他(她)”“一个外星人站在我的面前”等。 (2)小组同学依次接续,每人至少说一个完整的句子(或一个小的情节),接上前边的内容。时间约5分钟,要尽可能说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 (3)推选一名同学将小组讲述的故事完整地讲给全班同学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讲得最吸引人。 1.学生写作。 2.佳作展示。 那一天,我遇到了她 李成功:记得那是一个冬季的星期天,我在街上闲逛。① 张秀杰:突然,我被一家新开的精品店吸引住了。这个店从外面看上去清新淡雅,真漂亮。好想进去瞧瞧,可是兜里的钱实在少得可怜,但我最终禁不住诱惑还是进去了。② 刘琳琳:“好漂亮呀!”好奇的我一进去就立刻被那架子上琳琅满目的小饰品深深吸引住了。我像只快乐的小麻雀在物品架间来回穿梭。③ 王帅帅: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④由于架子与架子之间的距离太小,站两个人刚刚好。但这是冬天,大家都穿得很厚,勉强能挤两个人。突然,我被一个妇女蹭了一下,不小心碰到了架子上的一件小饰品,砰的一声,它掉到地上摔碎了!我心里一惊,慌乱地站在那里,不知该怎么办。⑤ 赵波:这时女店主气势汹汹地走了过来,我连忙道歉:“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孟佳:“不是故意的?东西烂了,你看着办吧!”⑥女店主盛气凌人的口气,令我不寒而栗。我默不作声,把头垂得低低的,此时身边已经站满了人。 苏文慧:见大家都围了过来,女店主看似慷慨地一挥手,说道:“这样吧,本来这东西卖八块钱,看你是个学生,就赔五块钱吧,便宜你了。” 苏强:我怯怯地抬起头,看见的是一张冷冰冰的脸。我无奈地把手伸进兜里,拿出仅有的四个沉甸甸的硬币,又望了望女店主,小心地交给她。⑦ 孙茜:她一把抓过去,气愤地说:“怎么才四块,还少一块呢!五块钱就已经赔本了,再少一块,你让我们赔完了喝西北风去呀?” 周国明:“可……可我就四块钱了……”我一边解释一边翻兜给她看。可是她说什么也不依,硬是不让我走。⑧ 卢佳楠:就在这时,一个年轻漂亮的阿姨走了过来,她手里拿着一个和打碎的那个一模一样的小饰品。她对女店主说:“刚才我在你的店里买的,才三块钱,怎么要孩子赔五块钱呢?”⑨ 任慧慧:女店主顿时满脸通红,但仍然狡辩道:“样式一样,但质量不一样,价钱肯定也不一样。我还会骗一个孩子吗?”阿姨没有再听她争辩,从包里掏出一块钱给了她,然后对我说:“孩子,现在你可以走了。”⑩ 李朝辉:我先是愣了一下,继而觉得心里暖暖的。那一天的遭遇,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欺诈,什么是真诚;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真善美。那一天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只因遇见了她。!写法点评 ①开门见山: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及地点。 ②引出故事:衔接自然,并交代故事起因。“我”禁不住精品店的诱惑走了进去,为下文碰掉小饰品、赔钱等情节埋下伏笔。 ③想象合理、丰富:顺着前面的情节,写“我”到精品店的表现。讲述细致真切,想象合理。 ④转折自然:“可是”一词表明转折,体现故事的曲折性。 ⑤讲述细致:讲述了事情发生的经过以及“我”慌乱的神态。 ⑥语言描写: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恐惧、慌乱和女店主的盛气凌人,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⑦动作描写: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我”的无奈。 ⑧故事情节再起波澜: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再次写出了“我”的无奈与女店主的强势,将故事逐渐推向高潮。 ⑨故事渐进高潮:年轻漂亮的阿姨的出现,戳穿了女店主的诡计,将故事推向高潮。 ⑩故事圆满结尾:阿姨的出手相助使“我”脱离困境,使故事圆满结尾。 !前后照应:这句话既点明中心,又照应了题目,结构严谨。教师点评:本篇故事接龙,无论是情节过渡,还是人物对话,衔接自然贴切;小作者想象合理,人物形象鲜明,比如女店主的盛气凌人、漂亮阿姨的出手相助以及“我”的手足无措,借助人物语言、动作等,表现得恰如其分。
写作实践二 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不少于600字。 提示: (1)选择的某件事只是一个基本素材,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某些细节,增加情节的曲折性,使故事更吸引人。 (2)可以赋予故事中的人物一些突出的特点,围绕这些特点展开情节。 (3)写完后读给别人听,看看是否能够吸引他们,并参考他们的意见做出修改。 1.学生写作。 2.佳作展示。 走过咖啡屋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① “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深秋嫩绿的垂柳,亲吻着我额头,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我从未忘记你……”一曲《成都》携着一丝浓郁醇美的咖啡香味儿,从旁边的咖啡屋里飘出。细雨绵绵的午后,我被它挽留。② 收了伞,推开一扇木门,门廊下的铃铛随风一响,逢着的是吧台前老板的醉人一笑。 “你好,要来一杯咖啡吗?”他一边温柔地问我,一边下意识地埋头工作。 “不,咖啡太苦,我只喜欢闻它的味儿。”我有些窘迫。 “没关系,或许你可以尝一尝我们家的咖啡。”他微笑着递过来一杯咖啡。咖啡杯里的白色泡沫构成了一片美丽的枫叶图案,暖气徐徐上升,浓郁的咖啡味儿闯进鼻端,接下来是一阵蛋糕般的香甜。“这是卡布奇诺,拥有最多泡沫的咖啡,你可以试着尝尝。”他在我对面坐了下来,笑着说。③ 我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生怕搅乱了那美丽的图案,浓郁爽口的感觉瞬间填满口舌,不闷不涩,醇得醉人。他看着我的表情,仿佛是意料之中,笑了笑说:“我家的咖啡都是手工制作的,咖啡豆是手工研磨的。”说罢,他欢欣雀跃地从吧台捧了一把刚研磨的咖啡粉,指着咖啡粉对我说:“用滤纸冲泡咖啡要研磨到中细,用水滴法要研磨得更细些。另外,咖啡的研磨时间、冲泡的水温以及水流等都会影响咖啡的味道……”他像掏宝贝似的掏出一颗咖啡豆放在碟子里,对我说:“每颗咖啡豆都有自己的个性,尊重它,选择最适合它的萃取方法,这是做好咖啡的关键。”④ 我听得一愣一愣的,原来咖啡里有那么多学问,不禁感叹道:“大师!” “丁零零”,此时门廊下的铃铛又一次响起。“你好,要来一杯咖啡吗?”⑤他对进来的顾客微笑着,转过头来,对我眨眼道:“咖啡永远在变化,我要学的还有很多。” 雨滴沿着玻璃画出美丽的曲线,桌上的咖啡静静地沐浴着歌手温暖的嗓音。我拿起伞,带着满满的收获,安静地离开。⑥写法点评 ①独句成段,戛然而止,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引用民谣,与细雨、咖啡屋有机融合,营造了优美舒缓的氛围。 ③通过人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表现出“我”的窘迫和老板的从容温和。 ④老板向“我”介绍咖啡的制作方法,叫“我”忍不住惊叹:小小一杯咖啡里竟然有如此大的学问。 ⑤这句话与前面相呼应,进一步刻画出人物的身份和个性。 ⑥与开头相照应,民谣、咖啡、细雨渲染融合,意境优美。教师点评:(1)描写细腻,意境优美。咖啡店本来就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小作者将故事放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并通过民谣、咖啡、细雨进行渲染,营造了优美的意境。(2)人物生动,韵味无穷。在刻画“老板”这个人物时,小作者通过“我”品尝咖啡的感觉,为后文写老板的“匠人精神”做铺垫;又通过语言描写,借对话内容展示了他对咖啡的热爱与钻研,进一步突出其敬业精神。
写作实践三 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以《      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在横线上填入诸如“头发”“军训”“一张电影票”等词语,再去写故事。 (2)可以先列一个提纲,把主要情节构思好,要让情节有些波澜。 (3)要有合理的联想与想象,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曲折、感人。 1.学生写作。 2.佳作展示。 取钱的故事 中考前夕,我接到了《中学生》杂志社邮寄来的稿费单,父亲让我自己去银行支取。无奈之余,虽颇有微词,也只好只身前往。① 银行窗口前,排着长长的队伍,站在我前面的是一位老人,他头发花白,背有点儿佝偻,洗得发白的衣服很是整洁,但衣袖上有一块醒目的补丁。老人左手提着一个塑料袋,右手拿着一个小包裹。② 队伍里不时有人拿一瓶纯净水或饮料解渴,但凡有人将空瓶扔下,老人就会快速走过去捡起来放进塑料袋里。那个袋子被老人宝贝似的紧紧攥在手里,仿佛生怕它一不小心就会飞走。③我猜想他可能是一位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只能靠捡破烂和政府的补贴过日子。④ 前面的人越来越少,终于轮到那位老人了,他打开包裹,把身份证和一张存单递进了窗口。工作人员是一位叔叔,可能担心老人耳背,他的声音很大:“老人家,您取多少钱?”“我只想取利息,可以吗?”老人试探着问。“可以。”叔叔递出一张取款凭据,“那您在这张纸条上签一下名字。” 老人一听,急得把他的塑料袋放在柜台上,摆着两手说不会写字。叔叔把求援的目光投向了站在老人后面的我,我连忙问:“爷爷,要不我帮您填吧?” 老人感激地把凭据单递给我,我签完他的名字后又还给了叔叔。叔叔谢过我,一边数钱一边问:“这存折上的一万元本金不取,就取这一点儿利息,够生活吗?”⑤ 我觉得叔叔说得对,也善意地提醒老人多取点儿钱。老人告诉我们,那一万块钱是儿子打工临走前留给他的,可他舍不得花,那是儿子的血汗钱,他要替儿子好好保存。至于生活,低保金加上捡破烂的钱基本够用。万一不够,将就一下就行了。⑥ 老人的一番话,让我想到了我的父亲。父亲在锻造车间工作,活很累,工资也不高。休息之余,还“爬格子”挣点儿稿费。四十几岁的人,花白头发已经爬满了双鬓,看起来倒像六十多岁。⑦ 看来,天下的父母都一样,只要他们能动,宁愿自己辛苦也要给子女留下更好的资源;只要他们能思考,就会处处为子女考虑。这不,在紧张的备考之余,为了让我锻炼一下,也为了让我休息一下,父亲便让我自己来领取稿费。⑧ 那一刻,我满腹的怨言烟消云散。心想,后天就是父亲节了,我要用这《中学生》杂志社寄来的稿费给爸爸一点儿惊喜;中考结束后,我还要帮妈妈做点儿日常的家务。⑨写法点评 ①开门见山:交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缘由。 ②外貌描写:朴实自然,刻画出一位生活贫苦、勤俭节约的老人形象。 ③动作描写:刻画出老人的独特举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④心理描写:通过“我”的心理猜测,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与下文老人的真实情况形成对比。 ⑤语言描写:对话符合人物身份和个性,表现了“我”的热心、“叔叔”的关心和老人的感激之心。 ⑥让读者重新认识了这位伟大的父亲:勤俭节约且理解儿女。 ⑦联想合理:由此及彼,联想到自己父亲的艰辛,自然亲切感人。 ⑧直抒胸臆:表达了“父母理解、守护儿女,儿女应感恩、回报父母”的主旨。 ⑨前后照应:这一段既照应了开头,结构严谨;又通过“我”的心理活动,进一步点题。教师点评:描写细腻,伏笔巧妙。文中老人的外貌描写、捡瓶子的细节描写、取钱时的语言描写都很朴实自然,细腻生动地展现出一个“勤俭且理解儿女”的老人形象。并且这些描写都是为后文“我”的感慨埋下伏笔的,自然之中见识了小作者对生活的观察、感悟能力,文笔功底深厚。
四、课堂小结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对事件过程的描述;它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因此要确定好故事主题,建构故事框架,适当设置趣味和悬念,当然,也需要刻画生动,详略得当。 五、布置作业 修改写作实践二、三,将修改后的作文抄写到作文本上。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