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核舟记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本文文言语法现象。 2.抓住文体特点,把握说明对象特点,探究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3.学习掌握本文运用的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4.了解古代艺人高超独特的技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重点难点 1.抓住文体特点,把握说明对象特点,探究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2.了解古代艺人高超独特的技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课前准备 朗读课文,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优秀勤劳、聪明灵巧的,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令世界瞩目的中华文化。其中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就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今天我们学习的《核舟记》,就展示了数百年前我国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魏学洢的《核舟记》去开开眼界。(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查 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器皿(mǐn) 罔(wǎng)不因势象形 贻(yí) 八分有奇(yòujī) 二黍(shǔ)许 箬(ruò)篷 髯(rán) 石青糁(sǎn)之 诎(qū) 壬戌(rénxū) 舟楫(jí) 篆(zhuàn)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 —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兴)人,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明代名臣魏大中的长子。其一生短暂,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2.背景资料 《核舟记》是魏学洢所写的说明性文言文。“核舟”指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本文通过描写核舟的形状、构造以及舟上的人和物等,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本文选自《虞初新志》卷十(清代张潮编,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略有删节。文中所记核舟的雕刻者是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据清代笔记记载:王叔远,常熟人,又名叔明,号初平山人,曾到过宁波,并创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 四、合作探究 1.自学课文,理解字词,疏通文意。 (1)结合课下注释与课前预习,把握课文大意。 (2)圈画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字、词、句。 2.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1)解决个人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通过合作做到逐字逐句翻译。 (3)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现象。 五、拓展延伸 联系课文,探究古汉语中数词的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1.找出文中的数词并分析其特点。 明确:(1)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2)左右各四,共八扇。(3)船头坐三人。(4)舟尾横卧一楫。(5)为字共三十有四…… 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直接修饰名词,是“数词+名词”形式。而现代汉语中一般用较严格的“数词+量词+名词”形式。 2.说说文言文数词的翻译规律并解释文中出现的数词。 明确:文言文中数词翻译时:(1)省略的量词应补出。(2)数词若在名词之后,翻译时一般调整到名词的前面。 如:一(幅)手卷 一(个)人 篆章一(枚) 一(只)舟 为人五(个) 为窗八(扇) 六、达标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mǐn) 贻(yí) 有奇(jī) 二黍(shǔ)许 箬(ruò)篷 糁(sǎn)之 峨冠(guān) 多髯(rán) 椎髻(jì) 篆(zhuàn)章 衣褶(zhě) 诎(qū)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罔不因势象形 因:顺着、就着 (2)罔不因势象形 象:模拟 (3)尝贻余核舟一 贻:赠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零数、余数 (5)如有所语 语:说话 (6)其两膝相比者 比:靠近 (7)佛印绝类弥勒 类:像 (8)其船背稍夷 夷:平 (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竟然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挑选 3.虚词“之”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A.代词,代指人、物、事等;B.助词,无实在意义;C.结构助词,的。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A、B、C分别填入括号内。 (1)能以径寸之木( C ) (2)石青糁之( A ) (3)左臂挂念珠倚之( A )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B )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答案: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答案:(他)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知了文章的内容。 八、板书设计 九、布置作业 1.记住文中重点的字词和文言现象,熟读课文。 2.完成课后“思考探究”三。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