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详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教学详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5 17:3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特点。 3.理解文章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4.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特点。 2.理解文章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学习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课前准备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布置学生课前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 3.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同学往往重视理论知识,而轻视动手能力。一旦要自己动手,自己拿主意时,就会手足无措。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克服这个缺点呢?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以他的真知灼见为我们指点迷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板书标题、作者) 二、预习检查 1.文学知识填空。 本文选自《瞭望》1991年第44期。有改动。作者是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9年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粒子),使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被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肇(zhào) 缅(miǎn)怀 探索(suǒ) 毅(yì)力 彷徨(pánghuáng) 瞭(liào)望 华裔(yì) 袖(xiù)手旁观 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2)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推广延伸到各地,流传千秋万代。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3)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地谈论。 (4)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5)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6)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7)一帆风顺: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三、合作探究 (一)速读课文,把握文章结构内容。 要求:快速浏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并勾画关键信息。 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并概括段落大意。 明确:(1)第一部分(1段):开门见山地交代了自己的演讲主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第二部分(2~12段):分析论题。以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的亲身经历为例,进一步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再次点明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3)第三部分(13段):得出结论。总结全文,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对中国年轻一代提出希望。 2.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做了解释,请找出来。思考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之所以提倡“格物致知”精神是因为:(1)传统的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3)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二)精读课文,解决文本疑难问题。 要求:学生分组选择问题,每组重点围绕1~2个问题合作探究,注意紧扣文本,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来说。 1.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2.《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作者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 明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不一样。作者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3.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己”,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证明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不对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4.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证明知识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的。 5.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明确: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6.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是为了证明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明确:是为了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举例论证。 7.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8.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文中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呢?为什么?作者对此是怎样论证的? 明确: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因为他们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以作者自己的经历为例进行论证。 (三)跳读课文,归纳本文论证方法。 浏览课文,找出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 要求: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并进行概括总结。 2.代表展示,教师点拨。 学生组内交流,每组推选一名同学全班展示,教师即时点评。 明确: (1)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作者在第4段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在第11段举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的事实;在第12段又举了自己到美国念物理时吃的苦头。这些事例论证了实验精神的必要性。道理论证。第3段结合《大学》中的理论,分析了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第6~10段从理论上论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13段论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也是讲道理。 (2)对比论证。 作者还运用了对比论证,使论证说理更加鲜明。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的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了对比,突出新的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学完课文后,相信你们对“格物致知”有了深刻的认识。想一想,你们是否也有“格物致知”精神?是否也有通过“格物”来“致知”的生活事例?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格物致知”的名人名言或历史故事? 明确:1.我从探究剪刀的工作原理知道了杠杆原理。 2.搜集的名言: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2)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3.历史故事: (反面例子)赵括纸上谈兵导致全军覆没。 五、达标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肇(zhào) 缅(miǎn)怀 探suǒ(索) yì(毅)力 彷徨(pánghuáng) liào(瞭)望 华裔(yì) 袖(xiù)手旁观 2.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B ) ①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②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④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⑤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①⑤④ C.④⑤③①②     D.④③①⑤②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学了就用”,还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只有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历史上有很多人,读了很多书,积累了大量资料,但并没有写出好文章,做出大贡献。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到“学了就用”。毛泽东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就是因为使用过程中,要把所得的知识变为自己的血肉,它需要蜜蜂酿蜜一般的加工、制作、改造的工夫,进而创造出新的营养品来。“学了就用”的反面,是“学了不用”。这就像柳宗元的《蝂传》中写的那种善负物品的小虫,一遇到什么东西,就要拿来背在身上,越背越重,“虽困剧不止也”“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古今中外,多少食古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 3.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C ) A.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B.古今中外,多少食古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 C.“学了就用”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 D.历史上很多人没有做到“学了就用”。 4.从论证方法角度看,文中毛泽东同志说的话属
于( D ) A.比喻论证    B.举例论证 C.类比论证    D.引用论证 5.文中概述柳宗元《蝂传》中小虫负物的故事所说明的道理是( C ) A.小虫负物的技能高超。 B.小虫贪得无厌。 C.书呆子食古不化的危害。 D.书呆子食古不化。 6.“其病在此”中的“病”是指( C ) A.书呆子如小虫一样不自量力。 B.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贪得无厌。 C.书呆子如小虫只知负物一样,食古不化。 D.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虽困剧不止。 六、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例证确凿,极有力地阐明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仅增长了我们的知识,还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七、布置作业 用思维导图梳理议论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链接 冬夜读书示①子聿② (宋)陆游 古人学问③无遗④力,少壮工夫⑤老始⑥成。 纸⑦上得来终⑧觉浅,绝知⑨此事要躬行⑩。 【注】 ①示:训示、指示。②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③学问:学习和问难;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
④遗:保留,存留。⑤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⑥始:才。⑦纸:书本。⑧终:到底,毕竟。⑨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⑩躬行:亲身实践。 【翻译】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赏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基础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