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登勃朗峰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描写的景物、人物的特点,领会作者的态度。 2.把握作者综合运用散文笔法和小说笔法的写作技巧,体会两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3.欣赏课文的语言,品味“马克·吐温式的幽默”。 重点难点 1.作者综合运用散文笔法和小说笔法的写作技巧,及其表达效果。 2.欣赏课文的语言风格,体会写景部分、写人写事部分的不同风格。 课前准备 查阅马克·吐温的有关资料,了解他的写作风格;查阅有关勃朗峰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山高人为峰”,登山,十分辛苦,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人热衷于登山,特别是喜欢攀登那些世界高峰呢?他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前往勃朗峰,看看他在旅途中收获了哪些美景与趣事。 二、预习检查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翌(yì)日 辚(lín)辚 巉(chán)峻 拾(shè)级 霓(ní)裳 隧(suì)道 俯瞰(kàn) 穹(qióng)顶 皑(ái)皑 缭(liáo)绕 沟壑(hè) 打嗝(gé) 纷至沓(tà)来 (2)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拾级:逐步登阶。拾,轻步而上。 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和优美的舞蹈。 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络绎不绝:(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2.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有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种体裁。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民众的关心,具有幽默和讽刺的特点。他的思想和创作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激烈。 3.资料链接。 勃朗峰,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法语意为“白色的山峰”,位于法国和意大利交界处。勃朗峰地势高耸,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积雪,夏不融化,白雪皑皑,冰川发育,约有200平方千米为冰川覆盖,顺坡下滑,西北坡法国一侧有著名的梅德冰川,东南坡意大利一侧有米阿杰和布伦瓦等大冰川。建有科学研究实验站。勃朗峰设有缆车和冬季体育设施,为登山运动胜地;山峰雄伟,风光旖旎,为阿尔卑斯山最大的旅游中心。 三、合作探究 (一)跟我出发,理清行踪。 速读课文,圈点勾画关键句,随作者走走这一天的旅程。 明确:马蒂尼→上坡→取道黑首,抵达高地→经隧道→V字形山口→拾级而上→勃朗峰→阿冉提村→下山→沙蒙尼旅馆 小结:游踪为线,上峰下山。 (二)看我拍图,领略风光。 浏览课文,圈点勾画作者一路见闻,请在锥形图上为你摄下的风景配文。 小结:上山写景,下山写人。 (三)听我解说,欣赏风景风情。 小组合作,细读课文,大声朗读一处你最喜欢的风景、人物,明了散文笔法写景及小说笔法写人的妙笔。 一路美景在险峰,我们先去攀登勃朗峰。 (1)上山奇景 朗读上山经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绘勃朗峰的。 明确:①远望勃朗峰:山口呈V字形,穹顶耸入蓝天,巍峨壮观。 ②登上勃朗峰:望周围的峰奇形怪状,侧面衬托了勃朗峰的雄伟。 ③逗留高地:仰面遥望独特美景,满目华彩,变幻无穷,如同肥皂泡(仙境)。 散文笔法写景:移动的视角,定点取景,多感官运用,远近景相衬,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对比衬托,工笔与细笔联用,无一不突出勃朗峰的雄奇之美。 (2)下山奇人 请朗读下山奇遇,了解奇人出“奇”在哪?学学作者写人的妙招。 明确:①语言描写:“不必为此烦恼——静下心来——不要浮躁——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你就放下心坐好吧,一切包在我身上——我是车夫之王啊。你看着吧!” 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了“车夫之王”驾车本领高超,自信自得,为人热情,乐于与人交谈。 ②神态描写:出发前,“把握十足”;途中飞速行车时,“神情威严”;险遭不测时,“面不改色,和颜悦色”。 通过神态描写,写出了“车夫之王”相信自己高超的驾车本领,飞速行车时的全神贯注、镇定,关心他人心理。 ③行车情景:“有时一两个轮子着地,但大多数时候腾空而起。”这种情况下“车夫之王”还“时不时地掉转头来”。通过写行车的惊险,“车夫之王”却气定神闲,突出“车夫之王”驾车技术的高超。 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了艺高胆大、幽默风趣的车夫的奇异,与勃朗峰的奇美相得益彰。 小说笔法写人:设下悬念,跌宕起伏;细节刻画,漫画人物;制造反差,出乎意料。 (3)妙语奇文 精读课文,找出最能表现出马克·吐温性格的文字,读出味道。 明确:①每当我们险遭不测时,他总是面不改色,和颜悦色地说:“只当是种乐趣吧,先生们,这种情况不常见,很不寻常——能坐上车王的车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啊——看到了吧,正如我说的,我就是车王。” 借车夫风趣幽默的语言,展示了车夫高超的驾车技艺及其豪爽的性格。 ②他说的是法语,还不时地打嗝,像是在加标点符号。 生动描写出车夫之王说话的特点。语言幽默风趣,气氛轻松愉快。 ③如果这位王爷的车技略欠敏捷——或者说,不是老天有意安排,让他在离开阿冉提时喝得酒气醺醺——结果就不会是这样的了。 作者认为车王能超过游客车队,“我们”住进上等的房间,一是因为车王车技非常敏捷,二是因为“喝得酒气醺醺”,借着酒的力量,车才驾驶得又快又好,而这些冥冥之中,仿佛又是上天的有意安排。语言幽默诙谐,余味无穷,表达了作者顺利到达目的地的欣喜之情,也表达了对登勃朗峰的满足感。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不难读出马克·吐温的一种“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自得、调侃,及时行乐的积极、向上,虽处险境亦能享受的豁达、幽默。他的幽默、乐观并非文字上的,而是他全部生活与性格的反映与体现。 四、拓展延伸 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1)班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成立了“登山运动”社团,请你来了解一下他们的社团活动吧。 (1)【登山常识】 “登山”是指在特定要求下,运动员徒手或使用专门装备,从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山峰进行攀登的一项体育运动。你知道这项运动分为哪几种吗? 明确:登山运动可分为登山探险(也称高山探险)、竞技攀登(包括攀岩、攀冰等)和健身性登山。 (2)【文艺修养】 ①请说出含有下面歌词的歌曲名称。 你高耸在人心中,你屹立在蓝天下,你用爱的阳光抚育格桑花,你把美的月光洒满喜马拉雅。 明确:《珠穆朗玛》 ②请写出两句与登山有关的古诗,并说明作者和诗名。 明确:(示例)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作者杨万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作者杜甫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 ③“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其中,“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五、达标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 A.翌(yì)日 有暇(xiá) 妩(wǔ)媚 络绎(yì)不绝 B.灼(zhuó)热 焦炙(zhì) 纤(qiān)指 巍峨(é)壮观 C.俯瞰(hàn) 巉(chán)峻 沟壑(hè) 瞬(shùn)息万变 D.苍穹(qióng) 急湍(tuān) 诺(ruò)言 天衣云锦(jǐn) 解析:B项“纤”应读“xiān”;C项“瞰”应读“kàn”;D项“诺”应读“nu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浮躁 颠簸 蔓延 名附其实 B.妖媚 摄入 旷野 一如即往 C.敞篷 宛如 顷刻 腾空而起 D.饱览 变幻 陡峭 五彩斑澜 解析:A项“附”应写作“副”;B项“即”应写作“既”;D项“澜”应写作“斓”。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秦始皇兵马俑展览开始后,参观的人便纷至沓来。 B.国庆之夜,人们轻歌曼舞,共庆佳节。 C.他走出帐篷骑上快马,拾级而上地飞奔而去,转眼间已冲上对面的小丘。 D.王经理对人和颜悦色,下属都非常喜欢他。 解析:C项“拾级而上”指逐步登阶,表示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登。不能用来形容飞奔。 4.下面文段中① ③两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提起狼牙山,人们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五勇士在此浴血奋战抗击日寇、舍身跳崖的英勇悲壮。②参观完“狼牙山五壮士纪念馆”后,我们进入位于狼牙山半山腰石门东侧的红玛瑙溶洞,这是登狼牙山的必经通道之一。③洞内有我国首次发现的红玛瑙质构成的自然景观,景观的形成距今已有大约16亿多年的历史。 (1)第①句修改意见:成分残缺,应在“英勇悲壮”后加“的画面”。 (2) 第③句修改意见:语意重复,应去掉“大约”或“多”。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A ) ①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②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③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④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⑤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⑥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A.⑤⑥④①③② B.⑤①③⑥④② C.①③②⑤④⑥ D.③②⑤①④⑥ 6.本文选自《远处的青山》,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幽默讽刺作家马克·吐温,他的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勃朗峰是欧洲阿尔卑斯山的主峰。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 A.作者看到乘车骑骡上山的人,觉得他们可怜可悯,是出于对那些人可以乘车骑骡的嫉妒心理。 B.越往上爬,山就变得越来越高,是因为作者疲惫并且失去耐心,感觉山永远爬不完。 C.作者遥望峰巅,看到色彩斑斓的景象,联想到肥皂泡,抒发了美丽易逝,要抓住机会多欣赏美景的感叹。 D.作者在文中只写了沿途的风景和颠簸之苦。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泰 山 梁 衡 ①我曾游黄山,却未写一字,其云蒸霞蔚之态,叫我后悔自己不是一名画家。今我游泰山,又遇到这种窘态。其遍布石树间的秦汉遗迹,叫我后悔没有专攻历史。呜呼,真正的名山自有其灵,自有其魂,怎么用文字描述呢? ②我是乘着缆车直上南天门的。天门虎踞两山之间,扼守深谷之上,石砌的城楼横空出世,门洞下十八盘的石阶曲折明灭直下沟底,那本是由每根几吨重的大石条铺成的四十里登山大道,在天门之下倒像一条单薄的软梯,被山风随便吹挂在绿树飞泉之上。门楼上有一副石刻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我倚门回望人间,已是云海茫茫,不见尘寰。入门之后便是天街,这便是岱顶的范围了。天街这个词真不知是谁想出来的。云雾之中一条宽宽的青石路,路的右边是不见底的万丈深渊,填满了大大小小的绿松与往来涌动的白云。路的左边是依山而起的楼阁,飞檐朱门,雕梁画栋。其实都是些普通的商店饭馆,游人就踏着雾进去购物,小憩。不脱常人的生活,却颇有仙人的风姿,这些天上的街市。 ③渐走渐高,泰山已用她巨人的肩膀将我们托在凌霄之中。极顶最好的风光自然是远眺海日,一览众山,但那要碰到极好的天气。我今天所能感受到的,只是近处的石和远处的云。我登上山顶的舍身崖,这是一块百十平方米的巨石,周围一圈石条栏杆,崖上有巨石突兀,高三米多,石旁大书瞻鲁台,相传孔子曾在此望鲁都曲阜。凭栏望去,远处凄迷朦胧,不知何方世界,近处对面的山或陡立如墙,伟岸英雄,或奇峰突起,逸俊超拔。四周怪石或横出山腰,或探下云海,或中裂一线,或聚成一簇。风呼呼吹过,衣不能披,人几不可立,云急急扑来,一头撞在山腰上就立即被推回山谷,被吸进石缝。头上的雨轻轻洒下,洗得石面更黑更青。我曾不止一次地在海边静观那千里狂浪怎样在壁立的石岸前撞得粉碎,今天却看到这狂啸着、似乎要淹没世界的云涛雾海,一到岱顶石前,就偃旗息鼓,落荒而去。难怪人们尊泰山为五岳之首,为东岳大帝。一般民宅前多立一块泰山石镇宅,而要表示坚固时就用稳如泰山。至少,此时此景叫我感到泰山就是天地间的支柱。这时我再回头看那些象征坚强生命的劲松,它们攀附于石缝间不过是一点绿色的苔痕;看那些象征神灵威力的佛寺道观,填缀于崖畔岩间,不过是些红黄色的积木。倒是脚下这块曾使孔子小天下的巨石,探于云海之上,迎风沐雨,向没有尽头的天空伸去。泰山,无论是森森的万物还是冥冥的神灵,一切在你的面前都是这样的卑微。 ④这岱顶的确是一个与天对话的好地方。各种各样的人在尘世间活久了,总想摆脱地心的引力向天而去。于是他们便选中了这东海之滨、齐鲁平原上拔地而起的泰山。泰山之巅并不像一般山峰尖峭锐立,顶上平缓开阔,最高处为玉皇顶。玉皇顶南有宽阔的平台,再南有日观峰,峰边有探海石。这里有平台可徘徊思索,有亭可登高望日,有许多巨石可供人留字,好像上天在它的大门口专为人类准备了一个进见的丹墀①,好让人们诉说自己的心愿。我看过几个国外的教堂,你置身其中仰望空阔阴森的穹顶,及顶窗上射进的几丝阳光,顿觉人的渺小,而神虽不可见却又无处不在,紧攥着你的魂灵。但你一出教堂,就觉得刚才是在人为布置好的密室里与上帝幽会。而在岱顶,你会确实感到“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选自《时文选粹》) 【注】①丹墀(chí):用红漆涂的台阶。 8.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有移步换景、空间转换等,你能发现本文在写法上的特殊之处吗? 答案:作者一改游记散文移步换景、空间转换的传统写法,一笔落下,直上岱顶,俯察仰观,天人对话,直言泰山之雄伟,尽抒生命之尊贵。 9.第③段画线处描写了泰山的景色,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答案:(1)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2)描绘细腻,写出了景物各自的特点,如山的陡峭,峰的奇突,石的怪异,风的猛烈,云的迅疾。 10.“这岱顶的确是一个与天对话的好地方。”为什么说岱顶是“一个与天对话的好地方”? 答案:(1)岱顶海拔高,离天较近。(2)玉皇顶上有平台,可供人思索。(3)顶上有巨石,可供人留字与天交流。
(4)顶上有丹墀,可供人向天诉说心愿。 11.结合文本内容和下面两句诗,探究泰山被尊为“五岳之首”的原因。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答案:(1)泰山山势突兀挺拔,高峻巍峨,能给人“一览众山小”的感觉。(2)泰山安稳厚重,坚固稳定,仿佛“天地间的支柱”。(3)泰山气势磅礴,森森的万物、冥冥的神灵,在它的面前都显得很卑微。(4)泰山常被人们看作是崇高、伟大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六、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通过记述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赞美了勃朗峰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鬼斧神工的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七、布置作业 完成“拓展延伸”的题目。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