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详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 社戏 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教学详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 社戏 第1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5 17:34:4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1 社 戏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学习小说围绕看社戏叙事详略得当的方法。 2.理解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领悟鲁迅作品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3.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伙伴的诚挚情谊,感受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的儿童视角,体会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2.理解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领悟鲁迅作品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有关鲁迅和社戏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绍兴社戏的投影片,配上一段江南社戏的乐曲,定格在绍兴社戏的戏台。 同学们,戏台在江南司空见惯,但唯有这座戏台与众不同,它因中国一代文豪鲁迅的一部作品《社戏》而闻名。在这座戏台上到底上演了一出怎样的社戏呢?鲁迅又生发了怎样的情怀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历久弥漫着书香的小说《社戏》,去感受鲁迅在颠沛流离中燃起的童年记忆。 二、预习检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惮(dàn) 踱(duó) 棹(zhào) 归省(xǐng) 行(háng)辈 怠(dài)慢 撺掇(cuānduo) 凫(fú)水 橹(lǔ) 旺相(xiàng) 撮(cuō) 乌桕(jiù) 颇(pō) 潺(chán)潺 絮叨(xùdao) 弥(mí)散 漂渺(piāomiǎo) 家眷(juàn) 舀(yǎo)水 蹿(cuān) 钳(qián)子 竹篙(gāo) 乌篷(péng) 癞(lài) 2.根据意思写词语。 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省,探望、问候(多指对尊长)。 絮叨:来回地说。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漂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现在写作“缥缈”。 犯上:触犯长辈或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怠慢:客套话,表示招待不周。 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纠纷。 3.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等,本文选自《呐喊》。 三、合作探究 (一)速读全文,把握思路。 课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线索:看社戏。 看戏前:平桥乐土,盼望社戏。 看戏中:月下行船,船头看戏。 看戏后:月夜归航,偷豆余波。 (二)默读全文,理解内容。 1.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全文内容。 明确:写“我”十一二岁时来到平桥村后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 2.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 明确:①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②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③看社戏前的波折;④夜航去看社戏途中;⑤看社戏;⑥看社戏后归航偷豆;⑦六一公公送豆。 详写的是③④⑤⑥;略写的是①②⑦。 3.课文在选材安排上,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明确: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三)精读课文,解答疑难。 1.朗读第一至三段,文章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具体表现:①“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②可以免读《诗经》之类难懂的书;③可以钓虾、放牛,体验乡间生活的无穷乐趣。 作用:这一部分写“我”随母亲归省在平桥村的生活,意在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同时简写一些趣事,为下文详写“看戏”中的趣事做铺垫。 2.自读第四至九段,概括出表现“我”心情变化的词句,说说这样详写的作用。 明确:心情变化:盼望—焦急—失望—猜测—沮丧、赌气—觉得有希望—兴高采烈。这样写突出了要去看社戏的迫切心情,为下文写看社戏的乐趣做铺垫。 3.看社戏出发前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为什么要详写这些困难? 明确:看社戏出发前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一时叫不到船,母亲怕外祖母担心,不准“我”和别人一同去等。然而,这些困难又逐一地被小伙伴们解决了:八叔的航船回来了,小伙伴们和“我”一起去看社戏。叙事非常翔实,这样写突出了双喜等小伙伴的友爱、聪慧的品质,同时也显得文笔曲折、文意跌宕。 四、拓展延伸 课文写了“我”母亲的家乡的文化习俗 ——社戏。请你想想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文化习俗,与同学们交流交流吧! 明确:(示例)在我的家乡,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多彩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外,还有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就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既有祭扫时的悲伤,又有踏青游玩时的欢乐,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五、达标检测 1.根据拼音写出本文出现的词语。(多媒体课件显示) xùdao(絮叨) dàimàn(怠慢) cuānduo(撺掇) jiǎojié(皎洁) yōuyáng(悠扬) piāomiǎo(漂渺) yīxī(依稀) yǒngyuè(踊跃) 2.填空。 本文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本文体裁是小说,文中的“社”原指土地神,在绍兴,“社”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3.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夸张 )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比喻 ) (3)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借代 ) (4)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比喻 ) 六、课堂小结 平桥村是这样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却是“我”的“乐土”。在这里,“我”可以免读《诗经》一类难懂的书,可以自由欢乐地生活;这里有许多年龄相仿的小朋友陪着“我”玩,彼此平等,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每天可以钓虾、放牛,生活丰富多彩,并充满了友爱和情趣。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思考探究”一。 2.预习第二部分,初步体会夏夜行船去看社戏途中的景物描写及其表现作用。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