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详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 社戏 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教学详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 社戏 第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5 17:34:4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内容,理清了文章结构,将文章分成了三部分。这节课,我们共同来聚焦文章的主体——“看戏中”这一部分,探究“我”在看戏中有哪些惊喜。 二、检查作业,梳理过程 默读第二部分看社戏的全过程。思考:围绕社戏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并据此划分好这部分的层次。 明确:第一层(4~9段),看社戏前的波折;第二层(10~13段),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第三层(14~21段),在赵庄看社戏;第四层(22~30段),看社戏后月下归航。 三、合作探究 (一)看社戏后的感受。 社戏好看吗?从哪些内容或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明确:不好看,小伙伴们很失望。①想看铁头老生翻筋斗,但那老生没翻;②想看“蛇精”和“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等了好久都不见出来;③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并不停地唱;④“我有些疲倦了”“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我很担心;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骂着老旦”等句子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二)看社戏后的意外收获。 1.一件开心的事:偷罗汉豆吃。 2.如何理解“偷”罗汉豆这一行为? 明确:“偷豆”和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偷窃”不一样。平常的“偷窃”是偷别人的东西,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而小伙伴们“偷豆”,是因为在返回途中大家肚子饿了,于是罗汉豆便成了“偷”的对象;之所以称为“偷”,是因为摘豆之前没有征得家长的同意。 但这个“偷”中凝结着小朋友们诚恳待客的热情,“偷”中跳动着小朋友们纯洁无私的心,“偷”中反映出小朋友们周到细致、天真淳朴的天性。这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的质朴的“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 (三)看社戏途中的月夜美景。 在去赵庄看社戏的途中,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调动了哪些感官?描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视觉: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群山、星星点点的渔火。 嗅觉:豆麦、水草的清香。 触觉: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听觉:宛转、悠扬的笛声。 四、拓展延伸 1.课后“积累拓展”五。 明确:通过将“我”在北京看戏和在农村看社戏的两种情景、两种感受进行对比,表达了“我”对家乡的爱、对乡民的爱、对乡村文化的爱。 2.你记得哪个季节的美丽月夜?请你运用从课文中所学的写景的技巧也写一段夜景。(100字左右) 明确:(示例一)黑天鹅绒似的夜幕上,挂着一轮残月。我站在尖顶高塔上,风吹起蔷薇的花瓣,轻抚过我的脸颊。水晶般的夜空,寂静幽邃,宛如镜花水月,一触即逝。雏蛙高唱着梦的旋律,缓缓地流入我的心中。在树的黑色剪影下,一片树叶掉落,那枯黄,在月夜燃烧,掉落,静止…… (示例二)在一个寂静的月夜,我漫步走过荷花池边,微风轻柔地抚摩着我的脸庞,那么惬意,那么舒坦。耳边传来一阵阵蛙鸣,青蛙们都不甘寂寞地从荷花池中探出头来,四处张望着,好一片和谐的夏夜美景。 五、达标检测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解释文中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朦胧:月光不明。本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动词。 依稀:模模糊糊。 2.联系上下文,你认为此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哪些方面表现了这种心情? 答案:急切而陶醉。船行极快却还以为慢;似乎听到歌吹了;望见几点火,便想象为戏台;听到笛声而“自失”等。 3.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去描写相应的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景物,丰富细腻,有立体感,让人如临其境。 4.给所选文段选择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C ) A.赵庄看戏   B.月夜抒怀   C.夏夜行船   D.水乡美景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赏析了景物描写。景物描写要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充分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融情于景,才能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社戏》中的景物描写,具体说来,一是景物描写多侧面。《社戏》在描绘农村的自然景物时,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多个侧面着笔,恰如多重奏管弦曲,给人以十分丰富的感觉,景物的立体感由此产生。二是景物描写多层次。这里所说的层次,主要指景物的空间位置,《社戏》中能清晰地显示出远景、中景、近景三个层次。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探究”二、三。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