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详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 社戏 第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教学详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 社戏 第3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5 17:34:4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重点熟悉了小说《社戏》的故事情节和作者的行文思路,知道了《社戏》是以“社戏”为线索,按照“盼社戏—看社戏—忆社戏”来组织材料的;赏析了文章描写月夜美景的妙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社戏》中提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结合精美语句感受其中的童真童趣。 二、合作探究 (一)体验角色,把握性情特征。 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谁?其他人物有谁?他们具有怎样的品质? 明确:小说主要描写了双喜,描写的其他人物有:桂生、阿发、六一公公。 双喜:看戏前,当“我”因为看不到戏感到沮丧,人们都叹息地表示同情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提得恰到好处,很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当外祖母和母亲还有些不放心时,双喜马上表示“写包票”,同时提出了几个有利的条件,使“我”能去看社戏。航船出发了,双喜“拔前篙”,第一个出动,像小伙伴中的领头人。这都表现了他的聪明、热情、机灵、能干。看戏时,双喜告诉“我”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这说明他已经来看过戏了,这一次是专门陪“我”的。这表现了双喜对“我”的友爱、热情。那铁头老生没有表演翻筋斗,双喜马上来安慰“我”,“‘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这表现双喜善解人意,对“我”非常体贴。当大家都不想继续看戏时,双喜说“还是我们走的好罢”,他了解大家的情绪,俨然像一个兄长一样。看戏后,双喜认为多偷阿发家的罗汉豆,阿发的娘若知道了会哭骂的;考虑到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老头子会骂的。这又表明了双喜考虑周全。 桂生:因没有给“我”买到豆浆,要给“我”舀一瓢水来喝;为补偿对“我”的歉意,他还想出了偷罗汉豆的主意。这些表明了桂生的淳朴、热情。 阿发:建议小伙伴们偷摘他家的豆,表现出他的纯真无邪、憨厚无私。 六一公公:只对小伙伴们摘豆“踏坏了不少”表示惋惜,这是劳动人民珍爱劳动成果的本色;他又亲自给“我”送罗汉豆,表明他的淳朴宽厚、热情好客。 (二)品味语言,感受童真童趣。 1.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明确:“我”非常想去看社戏,但又不能去,于是想象社戏表演的情景,以及朋友们喝豆浆的情景,表现了一个孩子悲伤、失落的情绪。 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轻松”和“舒展”与前文因看不成戏而沮丧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我”欢喜、轻快的心情。 3.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句中哪几个动词用得巧妙?妙在哪里?) 明确:“点”“磕”“退”“上”“架”等动词,十分准确地展示了几个少年驾船技术的熟练,同时也表现了孩子们去看戏时的愉悦心情。 4.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明确:这是一个儿童眼中的景物,非常富有诗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远山来陪衬,既形象真切,又突出了船行之快,也突出了“我”急切、兴奋、喜悦的心情。 5.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 明确:儿童对看戏很有兴趣,但在夜间容易犯困,所以台上戏子的形象变得模糊,这里真切地描写出了儿童看戏时的心理,富有奇趣。 6.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明确:这是半想象、半纪实的描写。大白鱼托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是童话里的情景,反映出“我”当时愉悦的心情,也表现了孩子极富浪漫色彩的想象力。 三、拓展延伸 我们不难看出,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 明确:“我”所难忘的是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以及人们朴实、善良的性格。对这段生活的回忆也表现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社戏》这篇小说并不是专门为了写看戏的,而是通过对“我”与农家孩子看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的淳朴善良和聪明能干,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四、达标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庙 会 我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  (争、占、挤、走)进位于云龙山东麓的庙会。往日静谧的积翠桥头转瞬间被喧嚣笼罩。叫卖声、吆喝声、欢笑声以及各种哨声,沸沸扬扬,绵延数里。 我又回到了童年。看到了泥捏的公鸡和木制的宝刀,听到了梦中萦绕的柳笛音韵,尝到了早已远去的油茶香味…… 这是一个劳动工具和家庭用品展销会。一把把镰刀迎接着丰收,一张张芦席散发着清香,展销会上近乎消失的擀面杖和高粱秆编制的锅盖重新露面。 这是一个民间工艺和传统作品展销会。脸上布满皱纹的农民艺术家,用粗糙的手编织、缝制、雕刻、印染、彩绘成那么多古朴的儿童玩具,顽强地表现着自己的才华和乡野的魅力,在现代市场为古老  (争、占、挤)得一席之地。 最高兴的当数孩子。爸爸妈妈用自行车将他们带进庙会,离开时都满载而归。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喜欢缀着红缨的长枪和抹着银粉的大刀。虽然都是木制品,但十分逼真,拿在手里自然有一股阳刚之威。难怪徐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静谧(mì) 喧嚣(xiāo) 萦(yíng)绕 粗糙(cāo) 2.解释下列词语。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3.为文中的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答案:挤 占 4.第一段中对各种声音的描写,突出了庙会的热闹非凡、规模之大。 5.从文中可以看出,庙会有如此魅力,主要在于对大人来说,这是一个劳动工具和家庭用品展销会,是一个民间工艺和传统作品展销会;对小孩而言,有各式各样、令人喜爱的玩具。 五、课堂小结 平桥归省乐趣多,钓虾放牛多快活。 登船看戏心难耐,夏夜行船好景色。 船头看戏难尽兴,月下归航拾豆趣。 童年美好易消逝,劝君惜取少年时。 六、布置作业 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回忆童年趣事的文章。 七、板书设计 双喜:聪明、热情、机灵、能干、友爱、善解人意、考虑周全。 桂生:淳朴、热情。 阿发:纯真无邪、憨厚无私。 六一公公:淳朴宽厚、热情好客。 八、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