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被压扁的沙子 一、初读感知 1.对于6 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1.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肯定“撞击说”而否定“火山说”? 2.你能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吗? 3.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 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4.阅读下列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作用。 (1)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也许”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句中连用“似乎”与“肯定”是否矛盾?应如何理解?) 5.括号里的文字起补充说明作用,说说它们具体的作用。 (1)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2)即非常纯的沙子。 (3)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6.如何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展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7.如何以本文的学习为契机,提升我们自己的科学素养? 三、拓展延伸 1.由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启示一: 。 启示二: 。 启示三: 。 启示四: 。 2.同《恐龙无处不有》进行比较阅读,可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中心思想等方面进行比较。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 说明角度: 四、达标检测 1.下列对斯石英的说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斯石英是苏联科学家S.M.斯季绍夫发现的。 B.在高温状态下斯石英会变成普通沙子。 C.巨大的撞击可能产生斯石英。 D.斯石英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 2.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列数字) B.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作诠释) C.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列数字) D.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举例子) 3.下列对选文行文特点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B.语言准确,思维活跃 C.说明透彻,通俗易懂 D.热情洋溢,风趣幽默 五、布置作业 恐龙灭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假说。其实还有多种相关的假说。课外搜集整理资料,写一篇小短文阐述你的认识,并相互交流。 附达标检测答案 1. D 2. A 3. D 学习反思
语文 八年级 (
3
)下 导学案,由《中学教学全解》友情提供。祝您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