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倡导低碳生活 教学目标 1.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知道作为学生应怎样践行低碳生活。 2.激发树立低碳环保的意识,培养热爱与保护环境、践行低碳生活的良好品质,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 树立低碳环保意识,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课前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准备歌曲、PPT文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地球你好吗?》,在PPT上展示歌词: 当天空不再是蓝色,小鸟不会飞翔。当江河不再有清澈,鱼儿也离开家乡。 当空气不再是清新,花朵也失去芬芳。当乌云遮住了太阳,世界将黑暗无光。 当冰山渐渐地融化,地球是一片汪洋。当大地干枯了村庄,眼睛也失去渴望。 当城市川流不息的车,从此没有一点安详。当童话失去了森林,仙女也丢了魔棒。 …… 当玩具变成你的衣裳,从此没有天真幻想。当贪婪拼命地追逐,没有动物与你歌唱。 让我们一起热爱吧,让我们一起唱,让我们一起呼唤,地球你好吗? …… 听了这首歌,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分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明确: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共存,而不是征服与被征服。因此,倡导并树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当务之急。提高环保意识,践行低碳生活,共建绿色和谐家园,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 小结: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为了防止地球变暖、环境恶化,提出要“低碳生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低碳生活,了解低碳生活,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二、合作探究 (一)把握低碳生活知识。 1.什么是低碳?低碳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明确:(1)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连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2)低碳的具体内涵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等。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其核心内容。 2.什么是低碳生活? 明确: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二)了解低碳生活的必要性。 1.观看图片(地球环境遭破坏的图集),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就是因为滥用资源,环境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才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现象很多,如森林减少、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气候异常、资源短缺等,地球环境在不停地变差。 2.造成气候环境恶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明确:造成气候环境恶化的原因之一是空气中含“碳”量增加。 (三)倡导低碳生活的原因。 明确:①生态平衡遭到破坏。②环境污染严重。
③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小结:为了保护和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地球,人们提出了低碳生活的口号。 (四)走进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从我开始,今天你低碳了吗?讨论: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认为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明确:①手洗衣物:衣物尽量手洗,不要过度依赖洗衣机。这样,不仅环保低碳,而且节约。 ②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拒绝环境污染,保护森林资源。 ③节约用水:用完水后及时关掉水龙头,增强节水意识。 ④使用节能灯:这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之举。 ⑤减少使用电脑:尽管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和互联网密不可分,但并不代表我们必须时刻都要使用电脑。电子产品产生的电子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是可怕的,减少使用电脑,延长你的电脑的使用寿命吧。 ⑥使用购物袋:外出购物时,自备购物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⑦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骑公共自行车出行、乘坐公交车出行。 ⑧注意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废弃物如果丢弃就容易污染环境。其实,废弃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果我们开动脑筋,它们都应该有回收和利用的价值。如废纸、废塑料、废电池、废电器等很多东西都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同学们要注意观察,开动脑筋,尽量做到废物利用。 三、拓展延伸 1.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 D ) A.世界地球日 B.世界卫生日 C.世界动物日 D.世界环境日 2.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举报免费热线电话是( C ) A.12315 B.110 C.12369 四、达标检测 1.(2020·武汉中考)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人们的一些观念和习惯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许多新的生活方式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学校决定开展以“与时俱进,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根据你对疫情期间人们生活观念的了解和生活习惯的观察,总结出三个不同方面的新的生活方式。 答案:(示例)(1)学校和学生开始适应并广泛应用网络教学、直播教学等线上教学的方式;(2)人们由在固定场所集中办公变为在家办公或远程办公等;(3)以社区为范围和对象的微信销售购物群发展起来。 (2)在班会上,同学们围绕“疫情期间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否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请就此话题表达你的观点和理由。100~120字。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疫情期间生活方式的改变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疫情期间,大家都宅在家里,空间距离导致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变少了,生活圈子不再有交集,话题少了,那么疏远感自然就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就渐渐远了。 (示例二)我认为疫情期间生活方式的改变没有拉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疫情期间大家都宅在家里,但是手机、网络同样能够让人们非常快速地联络,并且疫情期间,很多人的工作无法开展,反而有了更多的时间和家人、朋友去沟通,去互相深入了解,人和人的关系并没有因为不能见面而疏远。 (示例三)我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疫情期间,几乎所有人都宅在家里,不能外出,不能聚会,一些表面上的朋友、无关紧要的朋友之间的关系确实会疏远,但是真正的朋友以及家人反而因为这次疫情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沟通,关系反而更亲近了。 2.(2019·四川泸州中考)我市某初中学校学生会拟组织一次以“低碳生活,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根据下列相关要求回答问题。 (1)下面是该校学生在网上收集的近二十年来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及所占GDP比重的统计图,请你据此写出两条结论。 答案:①近二十年来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逐年上升,越来越多。②近二十年来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及所占GDP比重除2010年左右波动较大,其他时间基本平稳稍有上升。 (2)该校准备邀请某教授到学校作一次“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专题讲座,下面是邀请函的初稿,在格式和语言表达上有4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邀请函 ××教授: 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我校学生会将组织开展以“低碳生活,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深知您在生态环保方面颇有研究,特地邀请您下周二在我校学术报告厅有幸为全校学生作“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专题讲座,敬请按时来校。 ×年×月×日 ××中学学生会 答案:①缺少问候语,加上“您好”。(2)“有幸”用词不当,删去。(3)把“敬请按时来校”改为“敬请光临”。
(4)署名格式不对,应先署名,后写年月日。 3.(2019·湖北孝感中考)4月28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这场“长城脚下的世园会”,以植物为媒介,以园艺为信使,向世界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班上开展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仔细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任务。 【材料一】会徽 【材料二】在2019北京世园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只有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才能让子孙后代过上绿色文明的生活,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见花香。 【材料三】近年来,孝感市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让生态惠民,绿富同兴。例如,相关部门对汈汊湖周边散乱的养殖场进行了清理和整治,退田还湖,引导群众转换观念,走产业转型之路。不久的将来,汈汊湖湿地公园将以绿色生态的环境吸引更多的游客。 (1)此次世园会会徽名为“长城之花”,请仔细观察它,解读其设计的巧妙之处。 答案:①整体来看,会徽以花为主体,六片花瓣翩翩起舞,与园艺博览会的主题吻合。②中心部分既是花蕊的形态,同时似起伏的古老长城,又像现代都市林立的高楼。交代了世园会举办地点,也暗示了此届世园会是在中国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举办的。③六瓣的和平花,承载着哲学观念,六合常用于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象征和平和谐,昭示了此次世园会宗旨。 (2)请依据材料二、三,补充完成以下宣传语: “生活与绿色相约,示例一:发展与生态同行;示例二:美丽与家园同在;示例三:环保与发展共进。”(填写的下句应与上句形成对偶) 五、课堂小结 环保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要将知识践行于生活中。 六、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宣传板报。 七、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