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备考名著和综合实践复习交流 课件(共18张ppt)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备考名著和综合实践复习交流 课件(共18张ppt)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5 19:1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名著阅读和综合实践复习交流
一、课标在手研读不辍
义务教育语文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二、名著复习系统落实

名著复习系统落实
1.明确范围,心中有数
水浒西游遇骆驼 钢铁童年格列佛 朝花夕拾鲁滨逊 红岩海底耀中国 寓言童话和繁星 烈士简爱和艾青
2.突出重点,研究考题
最常考的是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其次是重要情节、主题思想、写法赏析甚至是深度融合的思辨题型。无论考查什么内容,都离不开结合具体情节进行分析,因此经典情节与人物性格特点是复习重点,另外也要关注多部名著之间与主题的关联。
3.答题技巧,运筹帷幄
(1)人物分析,牢记性格,先总后分;
(2)突出重点,研究考题,强化训练;
(3)重视分析,看关键词,条理规范。
三、综合运用精炼巧练
近五年中考命题规律
1. 关注选材
为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或包含鲜明地域文化特点、展现时事热点的语段;记叙、议论、说明类文段均可能涉及。
2.明确考点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图文转换五年五考,2021年加入对联题,且日趋情境化,融合化。
综合运用精炼巧练
图表题
题目标题和内容,材料问题要审清。
名称项目及数据,找准规律心里明。
徽标题
关注外形和变体,中英大小都留意。时间事件有涉及,空间逻辑为顺序,内涵寓意表入里,对象想象写涵意。
近五年中考命题规律
3. 注重情境
留意题干创设的情境,答题时适当调整语言,注意表述精准。
4.知识整合
明确信息提取、图文转换、仿写改写、口语交际等知识点的整合,完成相关答题要素。
二、备考思路
考点一:
语段信息的提取、概括
题型1:拟写新闻标题并简述理由。
题型2: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题型3:分析标题的妙处。
题型1: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题型2:给某事物下个定义
题型3:提取材料关键词
解题步骤:审题、筛选、分析、表述
考点二

图文转换
考向2:漫画类(2018):画面内容、寓意
1.考查用说明、议论或描写的方式把画中内容转换成文字。
考向1:徽标类:主题、对象、单位、主体、外形、图形结合、数字变化
考向3:图表类:表头、数据特点;条状的高低变化;曲线的高低点、波动幅度;各扇形区对应项目以及所占比例
考向4:流程图、框架图类(2021):看起始点、箭头方向、理清环节或事件关系
考向5:图片类:(2022)宣传画、邮票、公益广告
2.考查从数据的变化中得出有价值、有意义的结论。
图文转换
表文转换




漫画类
徽标类
图片类
表格图、曲线图、
柱状图、饼状图
流程图
方位图
考点三:口语交际
考点 答题规范
讲述(八上P19) 注意讲述对象和场合+围绕主题,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地进行表达(多用口语,避免过于书面化的表达和生僻词语及专门术语)
复述与转述(八上P121) 表明身份+解释复述或转述的原因+完整、清晰地复述或转述内容
应对(八下P25) 准确判断对方态度+称谓+运用一定的应对技巧(自嘲、巧换概念、针锋相对等)+有理有据闸述看法或见解
即席讲话(八下P113) 明确所处的背景以及场合+称谓+观点(以当时的人、事、景、物、情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发言
讨论(九上P113) 围绕议题+表明观点+有的放矢突出重点阐述看法或见解
辩论(九下 P93) 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强调观点
劝说 称呼+表明自己的观点(委婉)+解决办法(或指出其危害性/积极性)+鼓励或象征性的征询
邀请语 称呼+表明身份、来意+清楚传达关键信息
感谢语 称呼+阐明感谢的原因+再次感谢并表达祝愿
建议 称谓+明确建议的内容及目的+委婉、清晰地给予建议
主持类 开场白 称谓、问候语+开展活动的原因目的或意义(鼓动语)+导人语的语言(激情洋溢)
串 词 总结上一个节目+介绍下一个节目
结束语 称谓+对活动的总结+感谢参与人员+活动的意义(对未来的展望)
采访 称呼+问候语+明确采访目的+针对性问题
谦敬得体 1.筛选语句中的关键词,特别是具有文言意味的词语,比如“承蒙”“高足”“不吝赐教”“恭候”等。
2.分析关键词的谦敬属性。比如“光临”“惠赠”是用在对方身上的,“先睹为快”是用在自己身上的。
3.看准对象,把握分寸。如称自己的长辈或年长的平辈,可以用“家父、家慈、家兄”等;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可以用“舍妹”“舍侄”等。
语体得体 礼貌用语 ①称呼要用尊称,态度谦和。②讲话要文雅、简练、明确。③态度要诚恳、热情。④说话要讲究语言艺术,力求语言优美、婉转悦耳。
注意场合 口语与书面语、庄重与随便、自己人与外人、正式与非正式、欢快与悲痛、公开与私下之分。
考点四:表达得体
考点五:对联
基本特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一致、仄起平收
考点六:标语
基本要求:字数、词语、句式、标点、修辞、内容
考点七:书法鉴赏
汉字形体演化、常见字体特点
补充说明
1.训练题选材:
社会热点,
传统文化,
河南特色文化,
学生生活…
2.关注学生审题能力,探究能力
3.关注学生答题语言规范性、严密性。
1.立足课本,夯实基础是根本
2.条分缕析,专题训练是基础
3.综合训练,提升能力是升华
4.仿真测试,查漏补缺是完善
感谢大家
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