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初中九年级语文
第六单元复习建构课
一、单元导入 明确目标
目标聚焦:
二、聚焦重点 典例呈现
(二)理清小说故事情节:
1.《智取生辰纲》——概括“智取”情节:
探生辰纲消息,众人合议定计。
预测必经之路,智取地定黄泥冈。
利用酷热天气,久候以逸待劳。
察知内部矛盾,分化瓦解敌方。
智用合议计谋,协作完成智取。
2.《范进中举》故事情节:
范进中了秀才后,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范进想借钱去乡试,被胡屠户臭骂,但范进瞒着丈人,到城里乡试。放榜那天,家中断炊,范进到集市卖鸡换米,得知自己高中了,喜极发疯。胡屠户在众人的劝说下,壮着胆子打了范进一个嘴巴,治好了疯病。张乡绅前来拜会范进,范进今非昔比,赠银两给胡屠户。
3.《三顾茅庐》故事情节:
刘备带关羽、张飞去请诸葛亮出山。前两次诸葛亮不在家。第三次去的时候,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谦恭的等待。最后诸葛亮被刘备的诚心感动,隆中对策,出山辅佐刘备。
4.《刘姥姥进大观园》故事情节:
本文的游踪:潇湘馆——紫菱洲——秋爽斋。
主体部分三个情节:(1)起因是鸳鸯和凤姐为了取悦贾母,商议拿刘姥姥取笑。(2)经过是刘姥姥在鸳鸯和凤姐的导演下故意出洋相,在场的众人展现了一场各具情态的笑剧。(3)结尾是鸳鸯和凤姐分别向刘姥姥解释和赔不是。
(三)对比阅读:
吴用被称为“智多星”,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智慧人物。你认为,谁更有智慧?
请到文中找相应的语言、写法来印证你的观点。
观点:吴用更有智慧。
写法:主要借助语言、动作、神态写杨志的处处小心,事事留意,反衬吴用的智慧。
观点:诸葛亮更有智慧。
写法:(1)运用动作、语言来刻画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衬托诸葛亮的智慧。(2)运用烘托的手法,张飞在“三顾”过程中的粗率、急躁,既反衬出了刘备的礼贤下士,也衬托出诸葛亮的才华横溢 。
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即著名的“隆中对”,通过对形势的精辟分析与准确判断,提出了争取荆、益二地,利用魏、吴矛盾,形成鼎足之势,然后再徐图中原,进而实现统一的方针。充分表现了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盖世才能和惊人智慧,也突出了诸葛亮确实值得刘备三顾茅庐。
(四)对比阅读:
胡屠户道:“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
……
胡屠户又道:“我女孩儿也吃些。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可怜!可怜!”
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
——《红楼梦》第39回
(四)对比阅读:
胡屠户和刘姥姥,都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都是阅历丰富的老年人。你认为,谁更世故?
请到文中找相应的语言、写法来印证你的观点。
观点:胡屠户更世故
胡屠户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
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观点:胡屠户更世故
运用对比的手法,前写胡屠户的刻薄,后写胡屠户的谄媚,前后嘴脸截然不同,突出表现了胡屠户粗俗势利、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形象。
观点:刘姥姥更世故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
……
刘姥姥笑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 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观点:刘姥姥更世故
通过对刘姥姥的语言、动作描写,可见,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扯下了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刘姥姥是丑角,但她绝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所以,刘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三、系统建构 形成思维
复习本单元,你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练习 巩固能力
四、拓展练习 巩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