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活动设计
1.单元活动主题“走近传统节日 传承中华文化”
2.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们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
(2)就自己最感兴趣的节日交流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3)大胆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并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3.活动重难点
就自己最感兴趣的节日交流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4.活动过程。
(1)导入:看图猜节日
①教师出示不同的的节日场景,学生猜测,并说明理由。
②教师借助各传统节日的古诗词,配乐、配图、配诗词,以时光轴的形式,串联一年中最主要的传统节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明确活动任务和要求
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36页,思考活动任务和要求。
明确: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有关习俗。收集哪方面的资料,收集资料的途径,收集资料的范围等。
(3)小组合作交流
①自由组成小组,交流确定准备了解的传统节日。
②填写小组记录单,确定收集资料的范围:节日名称、过节时间、节日习俗等。
收集资料的途径:询问长辈、去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等。
③全班交流,补充小组记录单。
(4)筹备活动
①各小组组长分工,确定各组员需要收集的内容。
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收集和记录,对于该节日代表性的风俗活动,可以收集作品。如收集春节期间的剪纸作品,端午节的五彩绳等。
③教师进行过程指导,如资料的呈现方式、归类等。
(5)习作练笔
①利用一节课,各小组学生选一个传统节日,根据搜集的资料,写一篇习作。(提示: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②教师出示各自的评价标准。
③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自读,自行修改。
④小组内互读,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再次修改。
⑤在班级内分享习作,交流评价。
(6)成果展示。
①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根据所选节日依次进行展示,教师鼓励多种形式的展示。
②展示结束,展示小组成员就展示内容答“记者”问,其他小组成员大胆发言。并根据评价标准,对展示小组进行打分。
③各小组依次上台展示。
④评选出“最佳展示小组”,颁发荣誉证书。
(7)制作“走近传统节日 传承中华文化”班级活动宣传册。
①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一年中的传统节日,各小组负责本节日各板块的编辑和策划。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相关手册宣传单页。
②综合各小组的宣传单页,集合成册,成为班级独特的传统节日宣传手册。每小组一份或每人一份,珍藏专属的独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