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06 20:0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前引导!?
1564年2月15日生于意大利比萨,卒于 1642年1月8日。 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伽利略 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亚里斯多德 比萨斜塔 在意大利比萨城内,建于1174年。塔体共8层,高54.5米。该塔建至第三层时,便发现地基开始倾斜,当整座塔体完工后,塔顶中心线已经偏离塔体中心垂直线2米左右。该塔由于“斜而不塌”名声远扬。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试验。该塔名声更大了。目前,斜塔仍在倾斜,科学家正在采取措施保护这一世界名塔。生字学习略辩奉违磅拴省略辩论信奉违背一磅拴住luèbiànfèng wéibàngshuān拖释宣萨妄执拖住解释宣布拉萨胆大妄为固执tuōxuānsàwàngzhíshì理解词语哲学家: 哲,有智慧,或有智慧的人。 哲学家,是研究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对各种问题怎样正确处理的学问的专家。  教授: 授,传授,如授课。 教授是大学里职务最高的教师。 违背:  胆大妄为: 违,不依从。 违反、不遵照的意思。 妄,不是分内的,胡乱的。 胆子大得不管不顾,胡作非为。 信奉:信仰并崇奉。  宣布: 固执: 磅: 宣,公开出来。正式告诉大家。 执,掌握。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英国和美国用的重量单位,一磅合453.6克,不足一斤。 课文感知  伽利略是一个(  )的科学家。 课文感知 1、伽利略是一个( )科学家。 善于思考的 伽利略在念书时就提出老师难以解答的问题,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25岁时就对亚里士多德的话提出了质疑。亚里士多德在人们的眼里是真理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可伽利略经过严密思考后却发现了疑点。所以说他善于思考。 课文感知 “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亚里士多德 课文感知伽利略的思考过程:   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该比10磅的慢;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的快。 课文感知   2、伽利略是一个(      )的科学家。 执着追求真理  在当时,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并把他的话当作不容置疑的真理,伽利略却大胆质疑,说明他不迷信权威,只追求真理。   伽利略为了追求真理,反复做了多次实验来证实,并且要面对无数人的讥笑与嘲讽,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试验。 课文感知  3、伽利略是一个(   )的科学家。 勇敢  面对人们的怀疑、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公开试验,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 课文感知 课文感知  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这个著名的试验。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反复地读一读这句话,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课文分析 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是什么呢? 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着地追求真理。 课后练笔 想象一下,试验结束后,人们又会怎样说,怎样做。以《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为题写一段话,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