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10 文言文八上《桃花源记》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10 文言文八上《桃花源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04 16:0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一轮复习——文言文
八上——《桃花源记》
一、文学常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 ( http: / / www.21cnjy.com )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二、重点字词
【重点词语】
缘:沿着,顺着。
夹岸:两岸。
数:几。
芳:香花。
落英:落花。
缤纷:繁多样子。
复:再。
仿佛:隐隐约约
才:仅。
平旷:平坦开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
悉、咸:全,都。
黄发:指老人。
垂髫:指小孩。
怡然:形容喜悦。
乃:竟然。
具:详细。
问讯:打听消息。
云:说。
叹惋:感叹惊讶。惋,惊讶。
延:邀请。
语(yù):告诉。
扶:沿,顺着
向:从前,旧的。
及:到。
诣:到。
遣:派。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计划。
果:实现
要:通“邀”,邀
【词类活用】
异:感到诧异。穷:尽,有走完或穷究根源之意。尽:完,文中有消失之意。
【重点成语】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口。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重点句子】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6.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三、内容要点
【文意概括】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于永初二年(421年)作,文章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与世人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重点问题】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为描写桃花源的景色作铺垫,表现桃花源的神秘感。
2.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3.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渔人背信弃义、不守诺言。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四、阅读题典
【题源】安徽省蚌埠六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11月阶段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
【题目】
桃花源记(15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悉如外人 ( ) (2)便要还家( )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4)寻向所志(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小题3】《桃花源记》中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 。“黄发垂髫”中“黄发”指 ;“垂髻”指 。(3分)
【小题4】“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五、牛刀小试
【题源】2014中考山东莱芜卷
【题文】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18—21题。(10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桃花源记》
【乙】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节选《满井游记》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忘路之远近 聂政之刺韩傀也 B、屋舍俨然。 吴广以为然
C、于是冰皮始解 于是鴟得腐鼠 D、山峦为晴雪所洗 此为何若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一致的是( )(2分)
A、欲穷其林 泉而茗者 B、渔人甚异之。 作则飞沙走砾
C、复前行 红装而蹇者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20、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http: / / www.21cnjy.com )21、下列对两则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甲】通过渔人的所见飘荡、房舍、良田、美池以及男女耕作、老幼欢乐的情形,展示了桃花源生活的风貌,勾勒出了这个理想社会的雏形。
B、选文【乙】通过对山光水色、柳条麦田的描写,有及对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等情态,勾勒出了一幅满井春色图。
C、选文【乙】的作者写初春景象,抓 ( http: / / www.21cnjy.com )住了万物复苏的特点,如“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写出了春回大地时柳枝初展、麦苗抽芽的神韵。
D、【甲】【乙】两文都属于游记,均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描绘了美丽和谐的景象,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追求淡泊生活的志趣。
( http: / / www.21cnjy.com )
【题源】北京市朝阳区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
【题文】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题1】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选贤与能 神情与苏、黄不属 B. 外户而不闭 月色入户
C. 具答之 天下之伟观也 D. 问今是何世 是日更定
【小题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阡陌交通 交通: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
【小题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 翻译:
(2)林尽水源 翻译:
【小题4】 用原文填空。(2分)
乙文中的“世外桃源”,具有甲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描述的“ ”社会的基本特征,如甲文提到“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乙文“ ”一句就是这一特征的具体体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