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答司马谏议书》练习 (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2《答司马谏议书》练习 (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6 06:3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2《答司马谏议书》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文本二: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自古治世,意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俄直集贤院。以母忧去,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最方今之所,急之。”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愿A监苟者B因循之弊C明D诏大臣E为之F以渐G期H合于当世之变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司:因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这里的“有司”是代指官吏。
B.区区:用来自称。与“秦以区区之地,而致万乘之势”中“区区”意思不一样。
C.忧:此指丁忧。古代官员在位期间父母去世,要辞官回乡为父母守制,是为“丁忧”。
D.洎:意思是“等到”。与“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中的“洎”意思不一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用一“受”、一“议”、一“授”,从决策、制定到推行全过程将新法置于名正言顺、合情合理的境地之中。
B.王安石坚定变法,无畏人言。“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说明王安石并非不知众多的埋怨讥谤,而是早有预料。
C.王安石议论高奇,做事果敢无畏,有改变社会风气的远大志向。在万言书中认为朝廷和民间都有人才不足的问题,所以大力提拔门下聪慧的年轻人。
D.王安石认为,经术学问是用来处理政务世事的,世上俗人都以为经学不能辅佐治世的原因,是后世所谓“大儒”大多才能庸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2)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5.马端临评王安石,“介甫之行新法,其意勇于任怨,而不为毁誉所动。”结合两则文本,谈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述怀·出关
(唐)魏征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①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土恩。
季布er5无二诺,侯赢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注】①请缨:出自《汉书·终军传》:“(汉武帝)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②季布:楚汉时人,以信守诺言、讲信用而着称。
6.本诗多处运用了典故,有些典故最终演化为成语,请写出本诗中蕴含的两个成语。
7.后人认为魏征此诗雄浑古朴的气势注入南朝的绮丽工整之中,一扫六朝以宋柔靡轻艳之风的积弊。请从用词、用句、用典等三个角度来分析本诗“雄浑工整相融”的特点。
三、作文
8.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想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固执而自负的父亲一向不听劝阻。假如你是这个孩子,你会如何劝阻父亲停止危险动作?请借鉴《谏太宗十思疏》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给正在开车打电话的父亲讲一段话,300字左右。
四、文言小题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项是( )
A.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B.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C.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D.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某启:昨日蒙教 某:代指自己
B.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强:强行
C.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视遇:看待
D.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膏泽:施恩惠
11.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则思知足以自戒 
②居域中之大 
③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④至于怨诽之多
⑤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⑥虑壅蔽 
⑦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⑧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A.①④/②⑦/③⑧/⑤⑥
B.①⑤/②⑦/③④/⑥⑧
C.①⑤/②④/③⑧/⑥/⑦
D.①④/②⑦/③⑧/⑤⑥
12.一词多义
(1)其
必固其根本
则智者尽其谋
知其不可
(2)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戒奢以俭
则思知足以自戒
则思三驱以为度
虽董之以严刑
(3)之
臣闻求木之长者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4)而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蟹六跪而二螯
13.请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貌恭而不心服
②江海下百川
③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④人君当神器之重
⑤居域中之大
⑥惧谗邪
14.一词多义:“以”。
(1)故今具道所以:
(2)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3)以致天下怨谤:
(4)以授之于有司:
(5)以兴利除弊:
(6)以膏泽斯民:
(7)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8)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五、小阅读
15.司马光是从哪几方面来指责变法的?王安石又是怎样逐一驳斥的?
16.王安石被称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本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非凡的政治胆略?
17.本文的论证方式是驳论,其批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试结合课文具体分析。
1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李贽
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人人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也;父师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其曰“圣则吾不能①”,是居谦也。其曰“攻乎异端”,是必为老与佛也。
儒先亿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矇聋(目不明曰蒙,耳不聪曰聋)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不曰“徒诵其言”,而曰“已知其人”;不曰“强不知以为知”,而曰“知之为知之②”。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
余何人也,敢谓有目?亦从众耳。既从众而圣之,亦从众而事之,是故吾从众事孔子于芝佛之院。
[注]①圣则吾不能:见《孟子·公孙丑上》:“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②知之为知之:《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里指出道学家们只取孔子原话的上半句,装得一切都“知”,实则是“强不知以为知”。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驳论的主要论题是什么?是用什么来批驳的?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轫于西周,确立于秦汉,至隋唐臻于完备,历经变革延续至晩清。监察制度对我国古代国家治理十分重要,是公正、有效之政治法律秩序得以实现的保障。从御史与谏官之间的关系来理解,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体系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秦汉时期形成了御史与谏官并存的复合性监察制度体系;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复合性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及至明清时期形成了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
监察权本于天道,又以现实法律(惯例)为其依据体现了天下整体性价值,具有最高权力的属性。监察制度延续了“史官”的历史传统,御史为“史官”之一种,谏官中的给事中也多兼任“起居注”(记事史官)。秦统一后所建立的监察制度,虽然历经改造,但是监察官仍以天下治道作为最高职务原则,以报效社稷为己任。监察官对上级负责,对君主负责,更要对天下黎民和国家社稷的整体利益负责;不仅对现实负责,还要对历史负责。监察官依据法律行使职权,无所恣意,亦无所屈从,被其监察的高官显贵不能凌驾于其上,纵然君主也不能干涉其对具体事件的处理。中国古代的盛世善治,大多是监察制度运行最好的时代,例如唐朝初年的“贞观之治”,得益于君主奉法而治,监察官严明职守。
监察官独立行使职权的方式,使之具有超越被监察者的权威性,足以震慑权贵。御史和谏官大多是服务君主的近侍,逐渐发展成为职事宫,保留了侍从君主左右或奏章直达君主的特权。他们在监察朝官、京官或是巡察地方时,均为君主的代表,其官品虽低却独立行使职权,直接对君主负责。御史在行使纠弹权力时,奏章可以直达君主;对于重大事项,可以晋见君主,面陈奏章。为避免职务干涉,御史甚至可以绕过御史大夫等御史台长官,直呈君主。御史台长官都在御史的监察范围内。御史为保护举报人,避免被纠举人以权势威胁举报人,甚至可以“风闻奏事”,其权威性足以纠察官邪、肃正纲纪。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对实现良好的政治法律秩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监察制度不可能超越整个政治法律体制。皇权对监察制度有着构建之功,也有侵蚀的危险。以汉朝为代表的台谏分置监察体系,以唐朝为代表的台谏相辅监察体系,都对君主起到约束、规谏的作用,但约束最高权力的监察制度能否发挥功能,却深受君主个人的影响。此外,在复杂的政治权力环境中,少数监察官或依附权贵,或为利益所诱惑,制度虽称良善却难达预期。
(摘编自张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权威有效的成因》)
1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
A.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源远流长,自西周始及至晚清,对国家吏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体系演变主要体现为由复合性体系到单一性体系的变化。
C.监察权本于天道,具有最高权力的属性,天道是监察官行使监察权的依据。
D.监察官按照法律行使职权,被监察的高官显贵甚至君主都不能凌驾于其上。
2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古代监察制度的产生及沿革说起,重在论述监察制度权威有效的成因。
B.“贞观之治”的事例说明要想监察制度行之有效,君主应奉法而治,监察官应严明职守。
C.文章第二段提出监察权具有最高权力属性,为后文论证监察官独立行使职权提供了论据。
D.文章第四段从皇权和监察官本身两个方面论证了监察制度的功能有被消解的可能性。
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监察制度及其附属机构的设置,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公正的政治法律秩序。
B.无论是复合性体系,还是单一性体系,监察官监察都具有权威性,足以震慑权贵。
C.监察官行使权力时代表君主,如御史虽官品低却可以绕过御史台长官直接独立行使职权。
D.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若监察官依附权贵或为利益所惑,监察制度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王安石:无私交才显王道
王安石(1021~1086年)
个性名片: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奈何“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人物简介:北宋丞相、新党领袖、唐宋八大家之心为民力主改革,可惜天未亮,他起得太早。
著名的包公包青天难得立身处世一回,借着牡丹花开,风雅地置办了酒宴,请来同事小聚。作为主家,包公周全地一一请酒。平日里不喜应酬、滴酒不沾的司马光,碍于情面,勉力喝了几杯。轮到王安石时,包公嘴皮子都磨破了,一张黑脸都急白了,执拗的王安石仍岿然不动。最后,暴脾气的包公没脾气了,只得放弃。
此时的王安石,已至中年,并在官场浸泡二十余载,依然做不到官场上那种客套又俗套的应酬——酒肉吃进肚里,朋友挂在嘴上。他的人生信条简单得可怕,你走天桥,我走地下道,无私交才是王道。
碰王安石钉子的,不独有实力派的包公,还有权力派的仁宗。
按照帝国的规定,凡进士高第者,为官一任即三年后,便可回京述职,留在皇帝身边。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提拔方式,有宋一代,一直被视为仕途发达的最佳捷径,他人没有条件也想创造条件地上,王安石却一再矫情地拒绝,拿仁宗签发的入京圣旨当白纸。一来二去,连钦差都习惯了他的躲猫猫,直接把圣旨送到家门这一次,王安石竟然极富想象力地躲进了茅房。钦差左等右等不见人来,只好把圣旨放到桌上就走。得知消息的王安石从茅房里跳出来,抓起圣旨一路狂奔,硬生生将圣旨还了回去。
情商如此低下,又如此不识抬举,王安石的前途,本该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但1069年,政坛却变成了他一个人的舞台。他像一颗大彗星,拖着长而明亮的大尾巴呼啸而来,官拜参知政事(宰相职),权倾朝野,政界为之变色。
没办法,他情商低自有低的活法,让别人无话可说。
当年,20岁的他一路风尘仆仆来到开封,当时的文化名流曾巩、欧阳修等,一看他的文稿,惊为天人。第二年,科举应试之日,王安石的锦绣文章,被主考官一眼就相中为状元卷子。他用甩开他人若干条街的才华,让人望尘莫及。
随后25年里,他从县令一级级地干到太守。其间,在每一个地方,全部政绩斐然。而且,在此期间,他建堤筑堰,改革学校,开办农民贷款法,也就是后来的青苗法的雏形,全部大获成功。他靠真才实学挣得的官声与民望,让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点赞。
最绝的是,他不贪色、不爱财。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大坏官,无非这两条,可他一条都不沾。
他终生不纳妾,这在风流开放的宋代文人中几乎绝无仅有。他正经得连自己的夫人都觉得无趣,于是夫人亲自出面,为他物色了一个美貌女子。结果,他不仅退还了女子,还帮女子家还清了债务。
他节俭清廉,视富贵如浮云。每次发官饷,总是拎了装钱的袋子回家,然后直接交给夫人。据说,他的宰相俸禄几乎已经变成了公款,任凭亲友甚至同事花费。而且,官居宰相高位那么些年,从未用此权力为自己及其亲族谋过私利。
如今,翻看官方修订的《宋史》,我们会赫然发现:王安石变法的最重要的支持者、参与者、助手、学生和继承人等,几乎全部被列入奸臣的行列,只有他这位高举变法大旗的首倡者安然无恙——他活得如此低调又本分,人品和文品一样无可挑剔,即便是他最强劲的政敌,也很难找出他的破绽。至于变法的完败,真是怨不得他,悲剧在于,天还没亮,而他起得太早了——超前,注定了他是孤独的伟大者。
(有删改)
2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个性名片”中介绍王安石“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表明在当时王安石变法孤立无助,注定失败;其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王安石是伟大的改革家。
B.包公难得置办酒席宴请同僚,连不喜应酬、滴酒不沾的司马光都勉力喝了几杯;王安石却是执拗不喝,表现出王安石的目中无人和固执己见。
C.由于不满宋仁宗的统治,不愿意留在皇帝身边,王安石一再拒绝入京任职的圣旨,不识抬举的王安石前途一片漆黑。
D.在地方任职的25年里,王安石在每一个地方,全部政绩斐然。这不仅使他赢得了官声与民望,而且也为他后来推行新法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23.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4.王安石能“官拜参知政事(宰相职)”,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
七、名句名篇默写
25.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1) ,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忧懈怠, 。(《谏太宗十思疏》)
(3) ,故能就其深。(《谏逐客书》)
(4)复道行空, 。(《阿房宫赋》)
(5)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 。(《六国论》)
(6)举先王之政, ,不为生事。(《答司马谏议书》)
2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 , 。”
(2)《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指出所谓取天下易守天下难的缘由是:“ , ”。
(3)《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指出君主应该选拔有才能的人,听取好的意见的两句是:“ , 。”
(4)《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两句是:“ , 。”
(5)《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在文中揭示当下朝廷弊病的句子是“ , ”。
八、语言文字运用
27.下列加点字的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董之以严刑(督查)②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物体)
B.③总此十思,弘兹九德(光大)④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坚固)
C.⑤何必劳神苦思(使……劳累)⑥役聪明之耳目(聪慧)
D.⑦故今具道所以(详细地)⑧辟邪说,难壬人(排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王安石变法,一开始便收效颇丰,但_________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御史中丞吕诲气冲冲地在皇上面前历数王安石的十大罪状。面对吕诲强辞,王安石并不在意。让王安石寒心的人是,在推行新法后,友人司马光写下接连三封公开信指责反对他。自此,王安石与司马光昔日的友情、信任已_________。也因为这样,王安石与友人决裂,开始反击。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为了使新法免受__________,王安石写下了《答司马诛议书》。他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指责,_________地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原则问题——名实问题。他指出决定进行变法是“受命于人主”,出于皇帝的意旨;新法的制定是“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经过朝廷的认真讨论而订立;然后再“授之于有司”,交付相关主管部门去执行。这一“受”、一 “议”、一 “授”,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置于完全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基础上。名实已明,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全是谬论。王安石面对责难,如果就事论事地一一加以辩解,那就很可能会因为对方抓住了一些表面现象或具体事实而陷于被动招架,越辩解越显得理亏;必须站在高处, ( ),为变法正名。
2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冒犯 万劫不复 非议 高屋建瓴
B.触犯 荡然无存 非难 高瞻远瞩
C.触犯 荡然无存 非议 高屋建瓴
D.冒犯 万劫不复 非难 高瞻远瞩
2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让王安石寒心的是,在推行新法后,友人司马光写下接连三封公开信指责反对他。
B.让王安石寒心的人是,在推行新法后,友人司马光接连写下三封公开信指责反对他。
C.让王安石寒心的人是友人司马光,在推行新法后,司马光写下接连三封公开信指责反对他。
D.让王安石寒心的是,在推行新法后,友人司马光接连写下三封公开信指责反对他。
3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事情的本质才能被深刻揭示出,对方的责难才能从根本上被驳倒
B.深刻揭示出事情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驳倒对方的责难
C.对方的责难才能从根本上被驳倒,事情的木质才能被深刻揭示出
D.从根本上驳倒对方的责难,有利于揭示出事情的本质
31.重点字音
①强聒( ) ②怨谤( ) ③难( )壬( )人 ④胥( )怨⑤盘庚( ) ⑥会晤( )
3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美国史学家多倾向于较为细化的选题,相比之下,中国史学家 ,家国天下、民族大义、治乱兴衰,无不与史学研究的旨趣相联,而 就居于次要,从“书法不隐”的董狐,到“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司马光,中国史学史上不乏这种良史,他们写史的目的,绝非仅仅满足个人的兴趣或热望, 。
九、名著阅读
33.读《答司马谏议书》,结合王安石的生平,你读出了怎样的王安石?
参考答案:
1.CEG 2.D 3.C 4.(1)商王盘庚迁都,怨恨的是百姓,不仅是朝廷士大夫(反对)而已。
(2)王安石性格倔强固执,遇事不论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执意不肯改变。 5.①坚定变法,无畏人言。
②坚决与得过且过,不忧国事,献媚讨好的社会风气作斗争。
③性格倔强,相信自己,坚决不肯改变自己的想法。
④提出“三不足”主张。
6.逐鹿中原、投笔从戎、终军请缨、季布一诺(一诺于金)。 7.①使用“中原“关门”“千里”等词展现了宏大的气势(或“纵横”“慷慨”“不惮”等词表现诗人博大的胸襟)。②句式整齐,如“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既显工整,又可看出诗人报效国家的意志与决心。③运用了多个典故,以历史人物为榜样,表现了魏征在政治上的过人才识及心忧时世、勇担重任、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
8.范文:
您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打电话,是十分危险的,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作为司机,您肯定知道,因为打电话分散注意力导致对突发情况反应速度大幅下降,从而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您这么做已经违犯了交通法规。这说明您安全驾驶的意识非常薄弱。换句话说,您这是对一家人生命的不负责任。车祸猛于虎。您要清楚,您肩负着车上所有人的生命安全,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高速行车速度快,突发情况多,也许一个电话稍有分神,转瞬之间灾难就会降临,人仰车翻乃至车毁人亡都不足为奇。到那时,后悔都来不及。
自古以来,“听人劝吃饱饭”。刘邦听张良之谋,最终成就帝业;而项羽不听范增之言,最终自刎乌江;曹操善于听谋臣的意见,最终统一北方;袁绍不听田丰、沮授之言,兵败官渡;唐太宗能听魏征之言,成就贞观之治;苻坚不听王猛之言,结果兵败淝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我对您的劝说是对您及全家都有好处的啊!
9.D
10.B
11.C
12.(1)代词,它的 代词,他们的 代词,这,那
(2)连词,表目的,来 连词,表递进,相当于“而” 连词,表目的,来 介词,把 介词,用
(3)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代指天下
(4)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并列
13.①名词作状语,貌,表面上。心,在内心。
②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
③名词作动词,做君主,统治。
④形容词作名词,重任、重权。
⑤形容词作名词,重位。
⑥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小人。
14. 介词,因。 介词,因。 表结果关系,因而,因此。 表顺承关系,把。 来,以便,用来。 来。 介词,把。 承接连词,连接“助”和“抗”;来。
15.司马光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个方面来指责变法。
王安石在驳斥前,先提及一个双方都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再针对司马光上述五个方面的谬论逐一分析批驳。结论同中有变,对前四个方面的驳斥是以“不为……”四个判断句作结。对“致怨”的驳斥,这里只采取不屑一驳的从容之态,告知对方,早料如此,不值一提,无须驳了。
16.(1)“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改革前就已经将这种情况洞明于心,却敢于挑战,体现了其非凡的胆略。(2)“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直斥当时苟且偷安、不思进取、附和世俗的社会现象,不回避,不妥协,不遮掩,体现出其敢于直言的勇气。(3)明知寡不敌众,却“欲出力助上以抗之”。(4)在论辩中,面对司马光这样的政敌,用强烈的反诘语气质问:“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17.①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②借助论据,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了有利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断专行,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③举出史实进行反驳,如“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这里以盘庚迁都的典故表示自己不会因流言蜚语而改变立场,既委婉地反驳了对方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定决心。整个反驳是明确而有力的,言简意赅。
18.(1)驳论的论题:“人皆以孔子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2)以孔子自己的话“圣则吾不能”“攻乎异端”为材料,揭穿代代相传的“大圣”“异端”之说只是“儒先”们的“亿度之言”,是无稽之谈。文章以被驳一方所持的赖以形成其观点理论的材料证据为论据,批驳了对方的言论。
19.B 20.C 21.C
22.D 23.①通过鲜明对照,高度评价王安石,低调又本分,文品与人品无可挑剔。②赞美王安石卓尔不群,对其变法失败深表理解与无奈。③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24.①皇帝支持。神宗主张改革,信任王安石,使其官拜参知政事(宰相职),权倾朝野。②文品卓著。当时的文化名流曾巩欧阳修等,一看他的文稿,惊为天人。③政绩斐然。25年里,王安石建堤筑堰,改革学校,开办农民贷款法,全部大获成功。④人品可贵。他不贪色不爱财,为人低调又本分。
25. 为国以礼 则思慎始而敬终 河海不择细流 不霁何虹 弊在赂秦 以兴利除弊
26.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 为天下理财 不为征利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27.D
28.C 29.D 30.B
31. guō bàng nàn rén xū gēng wù
32. 更青睐于宏大主题 微观问题 而是立足于现实写史
33.观点一:王安石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柏杨先生甚赞王安石改革精神。他写道:“王安石是一个了不起的思想家与政治家,那个纸糊的宋王朝,如果不是他的整顿恐怕早就亡国了。”王安石为人刚正不阿,性格特别直率。他体恤百姓,关心朝廷安危,一生可谓鞠躬尽瘁,然而却没得遇明主。他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精神雷厉风行地进行改革。权贵害怕,甚至皇太后哭求皇帝罢免王安石。他也因此被罢官,但这也从未动摇过他变法的决心。
观点二:王安石是天才的文学家。这位胸怀大志有着经天纬地之才、也曾叱咤风云的伟大人物,在政治上失意之后,时常跨马骑驴出游山林中,忘情山水间。也许他的内心很寂寞,但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当之无愧地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他的文章尤其是他的近体诗,在宋诗之中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如《艇斋诗话》所言:“绝句之妙,唐则杜牧之,本朝则荆公,此二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