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课文复习——八(上)第四单元
一、课文点睛
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
【重点字词】
1.生字注音。
孕yùn育 萌méng发 销声匿nì迹 连翘qiáo
点拨:注意多音字“翘”字的读音。
2.词语解释。
(1)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2) 孕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3)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本课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4)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重点句段】
1、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2、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重点常识】
1.《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我国气象学、地理学家(称谓) 竺可桢(人名)。
2.说明文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两种,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
3.说明文的结构特征有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三种。
4.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最基本的特征。
【重点问题】
1、说明方法:。《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运用举 ( http: / / www.21cnjy.com )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等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在文中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都举出了典型事例,这样举例,具体而全面。
2、生动说明:课文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17课 奇妙的克隆
【重点字词】
1.生字注音。
胚pēi胎 蟾蜍chán chú 两栖qī类 分泌mì 濒bīn临 繁衍yǎn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重点句段】
1、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2、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重点常识】
《奇妙的克隆》的作者是谈家桢。
【重点问题】
本文科普小品的特点:科普短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重在“普”,作者从常见且容易理解的生物现象写起,将高深的科学技术说 得生动形象,明白晓畅。接着又从词源追溯“克隆”原意,进一步弄明白了克隆含义。用《西游记》中妇孺皆知的故事,更将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第18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重点字词】
1.生字注音。
臀tún 骨骼gé 铱yī 潮汐xī 尘埃āi 硅guī 追溯sù
点拨:“臀”不要误读成dian
2.词语解释。
(1)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2)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3) 致密:细致精密。
【重点句段】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重点常识】
阿西莫夫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重点问题】
本文说明的角度:《恐龙无处不在》是从恐 ( http: / / www.21cnjy.com )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撞击。
第19课 生物入侵者
【重点字词】
1.生字注音。
归咎jiù 藩fān篱 扼è制
2.词语解释。
(1)束手无策:比喻没有任何办法对付。
(2)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
(3)归咎:归罪。(4)藩篱:篱笆。比喻门户或屏障。
【重点句段】
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重点常识】
《生物入侵者》的作者是梅涛。
【重点问题】
本文主要内容: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以及生物入侵带来的 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生态现象的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第20课 落日的幻觉
【重点字词】
1.生字注音。
坠(zhuì )落 堕(duò)落 绚(xuàn)丽 绮(qǐ)丽 日薄(bó )西山 气息奄奄(yǎnyǎn)
2.词语解释。
幻觉:没有外界刺激而产生的虚假的感觉。
殷红:带黑的红色。
绚丽:灿烂美丽。
衰退:减弱,减退。
变化多端:形容变化很多,千姿百态。
绮丽:颜色美丽,多用来形容风景。
日薄西山:指太阳快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即将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薄:迫近,靠近。
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
【重点句段】
你当然知道,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发出的声响,而每一种声响,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从声音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收了知识。愉快动听的声音,带给我们快乐,嘈杂无聊的声音,则会使人痛苦。从声音里,我们逐渐成长。
【重点常识】
《你一定会听见的》的作者是桂文亚。
【重点问题】
本文主旨:通过对“聪明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木头人”的对比,表达了“用心听,用心看,用心想”构成一个世界的观念。告诉了我们,只要用心倾听,就能发现许多被我们忽略的内容。
二、阅读题典
【题源】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题文】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小题1】在说明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的过程中,文段没有使用的一种说明方法是( )
A.作诠释B. 打比方 C.作比较D. 分类别
【小题2】下列关于本文内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物候学这门科学就是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
B.第六自然段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是为了向读者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受到古今差异的影响。
C. “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中的“一定”说明这里所揭示的高度与气温变化的规律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山峰,语言很严谨。
D.所有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小题3】下列选项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在华北地区,冬季一结束,夏季就到了,没有春季。
B.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黄海之滨,与山西临汾处于同一纬度线上,青岛的冬天比临汾的冬天温暖。
C.武汉郊区的木兰山海拔582米,每到夏季,生长在木兰山上的栀子花飘香的时候,山脚下的栀子花基本还是花骨朵。
D.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长期记录,从1 ( http: / / www.21cnjy.com )741年到1750年间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的日期相比,后者每年的抽青日期都比前者早九天。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注意本题提问的方法与一般提问不同,是要求回答没有使用的说明方法,所以要根据文中内容判断后反选排除。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三、牛刀小试
【题源】2014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
【题文】
比邻若天涯
朱铁志
如今,在全球化时代的地球村里,
由于网络、手机盛行,互通互联,只要手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点,顷刻之间图文毕现,哪怕地球那端,也好像近在眼前。即时通讯系统改变了千百年来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业已形成的交往方式,从技术上讲,“天涯若比邻”再也不是浪漫的想象,而是具体而微的现实。为了一个共
同的诉求,全球网友可以在最短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内形成貌似虚拟,其实非常实在的联盟,用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提供一份骨髓,贡献一份干细胞,捐献一笔善款。网络和手机的出
现,像电灯、马桶、蒸汽机的发明一样,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毫无疑问,人类需要充分享用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硕成果。
然而,就像世间所有美好事物一样,网络也有两面性,在虚拟空间拉近人们之间距离
的同时,也在现实世界疏远了人们之间的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交流。常见的情形是:在虚拟空间聊得火热,见面之后却没有多少话说,虚拟的热情和现实的冷漠,形成了有趣的对比。过去到了年节,人们走亲访友、其乐融融;而今一条短信,四处群发,不知是真情祝福,还是随意应付。方便则方便,但缺少了一点可以感知的温度,淡化了抱拳、鞠躬之间所包含的浓浓情谊。人们热衷于在虚拟空间用假名展示真实的自我,却不愿在真实的世界里本真地素面朝天。在真实和虚假之间,自觉不自觉地错把虚拟当真实。
人们发明了网络,原本是为了方便工作、学习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对网络的极度依赖,反而影响了我们中一些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每天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在办公室、课堂上,甚至在行驶着的汽车的驾驶室里都忍不住摸出手机收发短信,刷新微博。这实在是一种典型的异化现象。在韩国,一些最简单朴素的傻瓜手机和电脑开始重新回到人们手中。其实,不少高档手机繁琐的功能是多余的,很多在虚拟空间飞来飞去的信息是无价值的。
我不是一个排斥网络、手机等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技术的冬烘先生,相反,对网络、手机给当代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深怀敬意。我只是想善意地提醒人们:在网络、手机时代,要警惕自己被物化为机器的奴隶。在热切关注新技术的同时,要把时间、精力有意分配给现实生活,分配给现实生活,分配给活生生的人,不应沉迷于所谓的虚拟空间,而是扎扎实实地站在现实的土地上。
【注】冬烘先生:预付浅陋的知识分子。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4分)
①文中用“天涯若比邻”来形容网络和手机的出现能够快捷的使原本虚拟的世界变成现实的世界。
②网络的发明,原本是为了方便工作、学习和生活,但事实上却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
14、第二段中列举了一些在网络应用中的“常见的情形”,其作用是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
15.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
【答案】要充分利用网络带给人们便捷的交往方式,方便工作、学习和生活,但不要热衷于虚拟空间而脱离现实生活。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
16.请你对“韩国一些最简单朴素的傻瓜手机和电脑开始重新回到人们手中”的现象做简要评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
【题源】广西南宁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
【题文】说明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
未来网络用灯光
①未来,网络或许是这样:只要有灯光的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你就可以上网,甚至能看高清视频。这就是Lifi——一种利用可见光来传输我们需要的信息和数据的技术,又被称为可见光通信(VLC)。
② Lifi拥有很多特有的优点:兼具照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通信和控制功能——具有能耗低、购置设备少等优势;无电磁污染——适用于飞机、医院、工业控制等射频敏感领域;绿色环保、方便快捷——无须无线电频率许可,无须开挖管道的市政许可,便携性强,便于维护,适合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应用;适合水下通信——基于蓝绿光LED灯的半导体照明技术可用于水下高带宽通信;具有更大的带宽潜力——未来能够达到每秒几百兆甚至更高的接入速度。Lifi作为一种照明和通信结合的新型模式可以有效推动下一代照明和接入网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已成为国内外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
③回顾Lifi的发展历程,早在200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本研究者就提出并仿真了利用LED照明灯作为通信基站进行信息无线传输的室内通信系统。近年来,美国关于VLC技术也开展了许多项目,例如2008年10月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VLC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13年10月11日,英国交付了第一台Lifi技术的产品。在这一个领域,中国并没有落后。几乎就在英国做出产品的同一时期,我们团队也研发出了样机,演示了高清视频流传输。就传输速率而言,我们团队在2013年就研发出了3.75Gb/s的离线数据传输速率,这个速率发布时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3.4Gb/s。
④目前,限制Lifi系统传输速率提高的主要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在于白光LED有限的调制带宽。另外,从产业发展而言,已有的Wifi、3G等技术都有着相应的成熟的集成芯片,但可见光通信没有任何专业芯片。 虽然Lifi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要像Wifi那样走进千家万户,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一新兴领域已经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⑤发展LED可见光通信技术,不仅为L ( http: / / www.21cnjy.com )ED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剂强心剂,还可望拉动上下游整个产业链。(选自2014年5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9. 下列对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举例子 打比方 B.列数字 作比较
C.举例子 下定义 D.列数字 摹状貌m]
( http: / / www.21cnjy.com )
10. 下列句子属于生动说明的一项是( )
A. 这就是Lifi——一种利用可见光来传输我们需要的信息和数据的技术,又被称为可见光通信(VLC)。
B. 早在2000年,日本研究者就提出并仿真了利用LED照明灯作为通信基站进行信息无线传输的室内通信系统。
C. 从产业发展而言,已有的Wifi、3G等技术都有着相应的成熟的集成芯片,但可见光通信没有任何专业芯片。
D. 发展LED可见光通信技术,不仅为LED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剂强心剂,还可望拉动上下游整个产业链。
( http: / / www.21cnjy.com )
11.下列有关Lifi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兼具照明、通信和控制功能——具有能耗低、购置设备少等优势。
B. 因为没有电磁污染,所以适用于飞机、医院、工业控制等射频敏感领域。
C.只要获得无线电频率许可,就可以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应用。
D. 具有更大的带宽潜力,因此未来能够达到每秒几百兆甚至更高的接入速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一致的一项是( )
A.未来,人们利用Lifi或许能够实现只要有灯光的地方就可以上网,甚至能看高清视频的梦想。
B. Lifi可以有效推动下一代照明和接入网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已成为欧美国家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
C.近年来,美国关于VLC技术开展了许多项目,例如在2013年10月11日交付了第一台Lifi技术的产品。
D.虽然Lifi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但它已经取代Wifi走进千家万户,并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