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65 现代文九(下)第一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65 现代文九(下)第一单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04 16:5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现代文课文复习——九(下)第一单元
一、课文点晴
第1课 诗两首
【重点字词】
根据拼音写汉字。
(sī yǎ) 嘶哑 (hóu lóng) 喉咙 (xiōng yóng) 汹涌
【重点句段】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4.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5.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7.默写《我爱这土地》第一节。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8.默写《乡愁》第四节。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重点常识】
《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是诗人。《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重点问题】
诗歌意象:(1)《我爱这土地》中的“鸟”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仅代表作者自己,也指清醒而不屈的中国人。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这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 “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 “河流”,土地上的河流,象征着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河流”隐喻人民苦难。 “风” 隐喻人民反抗。 “黎明” 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象征。(2)《乡愁》这首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的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
第2课 我用残损的手掌
【重点字词】
生字注音。
锦幛zhàng 荇xìng藻zǎo 蘸zhàn (qiáo cuì) 憔悴 (lóu yǐ) 蝼蚁
【重点句段】
1.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2.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3、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4、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5、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6、默写“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永恒的中国!”一段诗。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重点常识】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是戴望舒,诗人。
【重点问题】
表现手法:写实写意。“我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像,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残损的手掌”不仅写实,它还是一种意象。戴望舒“几次谈到过中国的疆土,就如一张树叶,可惜缺了一块,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一张完整的树叶,显然以这手掌比喻他对祖国的思念,也直指他死里逃生的心声。”“残损”一词,饱含血泪:既有自己深受摧残的痛苦,也有对日寇暴行的憎恨;既有对亿万同胞惨遭屠戮的同情,又有对苦难祖国命运的深沉思考……正是这一切,转化为一种不能自已的内驱力,使诗人强忍肉体与心灵的创痛,写出了这首传世佳作。
第3课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重点字词】
生字注音。
干瘪biě 纤qiàn绳 簇cù新 笑涡wō 绯fēi红 淤yū滩
【重点句段】
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2.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3、默写第三节诗歌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 ( http: / / www.21cnjy.com )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
【重点常识】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我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
【重点问题】
1、诗歌意象:矿灯、老水车、稻穗、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基、驳船,写出了祖国的贫穷落后;花朵,在沉迷的痛苦之后,又表达出希望的欢欣;胚芽、笑窝、起跑线、黎明,指正在崛起的崭新的充满激情的美好的未来;古莲的胚芽,暗示很多年都没都生长,但仍然存活着的希望。
2、诗人情感: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诗人表达了一种献身的愿望。
第4课 外国诗两首
【重点字词】
1、生字注音。
虔qián信 镶嵌xiāng qiàn 深邃suì 晨曦xī 瞰kàn望
【重点句段】
1.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
2.我了解河流: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3.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
4.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5.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
【重点常识】
1.《祖国》作者莱蒙托夫,是十九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
2.《黑人谈河流》的作者是休斯,美国诗人,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被称为“哈莱姆的桂冠诗人”。
【重点问题】
1、《祖国》写作特点:诗中没有写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惊心动魄的事件来表现自己对祖国的情感,而是通过描写俄罗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来表现的。这“平淡的描述”更能够表达诗人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2、《黑人谈河流》诗歌意象:“河流”是一个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二、阅读题典
【题源】广东省从化市2014年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试卷
【题文】阅读下面文段(18分)
乡关何处
余秋雨
①本文的标题,取自唐代诗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崔颢《黄鹤楼》一诗中的名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看来崔颢是在黄昏时分登上黄鹤楼的,孤零零一个人,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被遗弃感。被谁遗弃?不是被什么人,而是被时间和空间。在时间上,古人飘然远去不再回来,空留白云千载;在空间上,眼下虽有晴川沙洲、茂树芳草,而我的家乡在哪里呢?
②崔颢的家乡在河南开封, ( http: / / www.21cnjy.com )离黄鹤楼有点远又不太远,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发问呢?我想任何一个早年离乡游子在思念家乡时都会有一种两重性:他心中的家乡既具体又不具体。具体可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转换成回乡的行动。然而真的回乡又总是失望,天天萦绕我心头的这一切原来是这样的么?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诗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图,诗意顿消。因此,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乡的,即使偶尔回去一下也会很快出走,走在外面又没完没了地思念,结果终于傻傻地问自己家乡究竟在哪里。
  ③据说李白登黄鹤楼时看到了崔颢题在楼壁上的这首诗很为赞赏,认为既然有了这样的诗,自己也就用不着写了。我觉得,高傲的李白假如真的看上了这首诗,一定不在于其它方面,而在于这种站在高处自问家乡何在的迷茫心态。因为在这一点上,李白深有共鸣。
  ④只要是稍识文墨的中国人大概没有不会背李白“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的,一背几十年,大家都成了殷切的思乡者。但李白的家乡在哪里呢?没有认真去想过。“文化大革命”中几乎完全没书看的那几年,突然出了一本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赶快找来看,郭沫若对杜甫的批判和嘲弄是很少有人能接受的,但他对李白籍贯和出生地的详尽考证,却使我惆怅万分。郭沫若考定李白的出生地西域碎叶是在苏联的一个地方,书籍出版时中苏关系正紧张着,因此显得更遥远、更隔膜,几乎是在另一个世界。李白看罢明月低下头去思念的竟是那个地方吗?
  ⑤奇怪的是,这位写下中华第一思乡诗的诗人总也不回故乡。是忙吗?不是,他一生都在旅行,也没有承担多少推卸不了的要务,回乡并不太难,但他却老是找陌生的路去跋涉。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一条路直通故乡,一条路伸向异乡,李白或许会犹豫片刻,但狠狠心还是走了第二条路。日本学者松浦友久说李白一生要努力使自己处于“置身异乡”的体验之中,因此成了一个不停步的流浪者,我看说得很有道理。置身异乡的体验非常独特。乍一看,置身异乡所接触的全是陌生的东西,原先的自我一定会越来越脆弱,甚至会被异乡同化掉,其实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异己的一切会从反面、侧面诱发出有关自己的思想,异乡的山水更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的起点,因此越是置身异乡越会勾起浓浓的乡愁。乡愁越浓越不敢回去,越不敢回去越愿意把自己和故乡连在一起——简直成了一种可怖的循环,结果,一生都避着故乡旅行,避一路,想一路。
  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⑦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客中行》)
  ⑧你看,只有彻底醉倒他才会丢掉异乡感,而表面上,他已四海为家。
  ⑨我想,诸般人生况味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异乡体验与故乡意识的深刻交糅,漂泊欲念与回归意识的相辅相成。这一况味,跨国界而越古今,作为一个永远充满魅力的人生悖论而让人品咂不尽。(节选自余秋雨散文《山居笔记》)
【小题1】下面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乡的,即使偶尔回去一下也会很快离家。
B.因为崔颢的家乡在河南开封,离黄鹤楼太远,有家难归,所以思乡的情愫特浓。
C.李白一生都在旅行,生活在使自己处于“置身异乡”的体验之中。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可品出崔颢被时间和空间所遗弃的伤感情怀。
【小题2】下面说法,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李白很欣赏崔颢的《黄鹤楼》,是因为这首诗的写法很有特色。
B、在《李白与杜甫》中,很多人能接受郭沫若对杜甫的批判和嘲弄。
C、置身异乡,自我不会轻易同化掉,异己的一切反而会勾起浓浓的乡愁。
D、彻底醉倒的李白才会丢掉异乡感,因为他早已习惯四海为家。
【小题3】理解词句。(4分)(1)文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④段划线句子“他对李白籍贯和出生地的详尽考证,却使我惆怅万分”,为什么“我惆怅万分”?(2分)(2)文中第⑤段加点词语“如此简单”指代的内容什么?(2分)
【小题4】本文中的“乡愁”有何特点?(4分)
【小题5】作者认为“异己的一切会从反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侧面诱发出有关自己的思想,异乡的山水更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的起点,因此越是置身异乡越会勾起浓浓的乡愁”,请你结合实例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小题4】参考答案:异乡体验与故乡意识的深刻交糅(2分),漂泊欲念与回归意识的相辅相成(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三、牛刀小试
【题源】辽宁省大连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
【题文】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22分)
近乡情更怯
①故乡,是我永远无法忘怀、也不敢忘怀的。
②那个山村,很小。几十户人家,错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前后两条沟里。人们日出作,日落息,互相帮扶,其乐融融。一家杀年猪,全村人去吃酸菜白肉血肠;一家娶媳妇,全村办喜事;一家夜里有了病人,全村男丁壮妇会应声而起。故乡,是真的“桃花源”。
③山脚,有一合抱粗的垂柳。柳下,是一条极 ( http: / / www.21cnjy.com )瘦、极清澈的小溪。月悬夜空,中学刚毕业的我坐在溪边。是走,是留?心情郁闷。此时,总有乡亲驻足询问。他们珍爱脚下的黄土,与那土地已结成一个不可分的整体而世代相安,却也支持、怂恿对这块土地的“叛逆”:“争口气,有出息的进城去。”你稍有不顺,又会说,“回来,还是山里的大葱蘸酱养人!”这是一种看似相悖却意味深长、专属于那块土地的情怀。
④我参军要走了,乡亲们来道贺。那贺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两束存放很久舍不得吃的挂面,是几个尚带着母鸡体温、需换油盐用的鸡蛋。一位长辈,送来3元钱,是由一沓角币、一堆“钢镚儿”组成的。“拿着补补吧,别屈着孩子。”我知道,这是“一堆”不知攒了多久的钱,即便在物价尚廉的彼时,也实在“补”不了什么,却在我的记忆中定格。
⑤几年后,我真的“出息”了,进城了。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土、老树、瘦溪悄然远去,生活之舟将我载入另外一个世界:装模作样穿西服,故作绅士扎领带,虚情假意赴酒宴……可是,我却时时感到灵魂深处的失落与不安。
⑥盛夏。回家。县里小车来送。汽 ( http: / / www.21cnjy.com )车艰难地爬行在故乡的土路上,车窗外不时掠过老少乡邻的身影,我清晰地感受到这冰冷的“铁壳子”给我与乡亲们带来的隔阂。车近村边时,陷进泥浆。田间,有一乡亲,赶着两头黄牛犁地,竟是我儿时的伙伴。见是我,他脸上现出惊喜,随即愣在那里,搓着手。“哦,回来了?……”不等我回话,他便径直走去卸犁杖,为我赶牛拉车。我赶紧搭话,庄稼茬口好吗?几成苗?雨水“赶趟”不?猪羔什么行市?终于无话可问,终于无话可说。曾经,在淅沥的雨帘中,我们在葱郁的草地上骑着牛儿穿行,任凭雨水把周身浇个“响透”,那样的惬意,而此刻我清晰地感受到被作为局外人、观光客对待的距离与悲哀。
⑦深秋,老父发病,去世。父亲戎马半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刚烈正直,极有声望,举丧之日来人便也极多。我这个被乡邻公认的孝子,因如今的“身份”所限,出殡乡俗,均改由弟弟代做。那一刻,乡邻谴责与不屑的目光,是我绝不敢直视的。当呜咽的唢呐奏出如嚎啕般凄凉的曲子,满山庄顿时响起穿云裂石之声,仿佛这山村底蕴的瞬问迸发!我第一次感受到灵魂的巨大震悚与空灵般的明净,我被一种巨大的、无法抗拒的力量征服,不由自主长跪在地!在乡亲们顿时和缓的眼神中,我又重新看到宽容、理解与接纳。我终于知道,我实在是农民的儿子。骨子里仍完全是农民的底色,是不被任何世俗所改变的本色与天然!
⑧有人说,乡村生活是陈旧落后的,在现代文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冲击下,注定会逝去。我无论如何不敢苟同。在这块厚重而又古老的土地上,有着任何“现代文明”永远无法取代的人间真情!
⑨故乡,我心底的珍藏,我的财富,我的根!(文/郑有义,有改动)
18.从文中,我们看到了怎样的乡亲?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答出两个主要方面)(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19.第⑤段中画直线的句子有何作用?(3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20.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22.将第③段中“月悬夜空,中学刚毕业的我坐在溪边”这句话,扩写为描写当时情景的一段话。(不超出所给字格)(7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题源】2014中考山东菏泽卷
【题文】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8分)
感悟七贤庄
陈朝慧
⑴今年6月,我应邀到甘肃省岷 ( http: / / www.21cnjy.com )县参加中国文艺家走进岷州采风暨中国西部第三届散文节,回昆明经西安时,在西安小住了几日,这便有了机会去瞻仰七贤庄。
⑵走进七贤庄,你会感到一种崇高和神圣,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种庄严和肃穆。你不敢咳嗽、不敢高声喧哗,你深怕惊醒了什么。你只静静的看,你只默默去感悟那些曾经被白色恐怖围困了的人生。
⑶此时此地,我同样也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兴 ( http: / / www.21cnjy.com )奋和感动。想象中我是一个当年的热血青年我,为了革命,为了理想不远千里来到西安,如饥似渴的要奔赴革命的怀抱。七贤庄,革命者的接待站,迷茫者在这里获得了思想,失望者在这里获得了希望,人生的理想在这里鼓满了风帆。在老交通的带领下,革命者一个又一个的从这里奔赴延安……
⑷七贤庄,夜行人的北斗。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李传鹏输入
⑸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让我感觉得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的情切,这里的所有情景都会让我感动。在周恩来坐过的那桌椅跟前,我就驻足了很久很久。想像对面还坐着那个思想深奥、指挥若定的圣者。我把那把他坐过的椅子审视了很久,可那把椅子却默默的立在我的面前,默默的一声不啃,好像是还在感受那种能让整个中国都温暖的体温,回忆那个伟人运筹帷幄的往事。
⑹是啊,在那风风雨雨的战争年代,日本军队正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胡宗南的部队围困了延安,中国革命正处于紧急关头。那时的七贤庄,是抗日战争的桥头堡,一把插在敌人心脏里的尖刀。
⑺七贤庄,西安版图上一个小小的点,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个点和八路军、新四军的装备给养有关;和老区延安的医药、布匹有关;和罢工、学潮有关;和转移革命青年到延安投身革命的活动有关。海伦是美国著名的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毛泽东称她为“伟大的女性”。1937年她到达西安后,就是通过七贤庄摆脱了监视她的密探,由地下党护送她到达延安去的。
⑻七贤庄,占地只有13600平方米,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个中国的版图相比,它很小很小。就是在西安的地图上,它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圆点,但就是这个小小的圆点,它却成了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一个支撑点。中国革命一个十分敏感的神经结。
⑼是的,七贤庄很小,小得就像一个奶嘴,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哺育了战争,奶大了中国革命。就是这个小小的点连接着延安和西安、连接着国统区和解放区、连接着共产党和老百姓。是国统区喷发革命热情的井口、凝聚革命力量大本营,是国统区向革命中枢传递信息最紧要端口。
⑾七贤庄,由10座“工”字形、土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构的平房组成的院落,从头到脚都是一身的灰色,土不溜秋的,咋看咋像一些穿灰布军装的军人。七贤庄,没明没夜的站在历史的暴风雨里,有被特务的目光盯咬过的疼痛,有被敌人的阴谋和暗算袭击过的内伤,走进七贤庄,我想象着那不屈不挠的艰苦卓绝,感悟着它的刚毅和艰苦的神圣。在这里,生命和历史有了一次舒心的邂逅,精神和精神一种宝贵的会悟,思想和力量一种无声的融入,人性一种新的迸发和张扬。在这里转悠久了,你就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人,应该怎样去铸造自己的理想和人生。
⑿七贤庄,革命暴风雨年代的一座大棚,里面栽满了意志,蓬蓬勃勃的生长民族精神!
20. ⑾段画曲线句子中错别字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仔细阅读第⑺段简要回答,为什么说七贤庄“成了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一个支撑点,中国革命一个十分敏感的神经结”?(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22.赏析文中画直线的两个句子。(4分)
⑴可那把椅子却默默的立在我的面前,默默的一声不啃,好像是还在感受那种能让整个中国都温暖的体温,回忆那个伟人运筹帷幄的往事。
⑵七贤庄很小,小得就像一个奶嘴,但它哺育了战争,奶大了中国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3.结合全文,说说第⑵段的含义和作用?(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24.仿照例句,以“校园”为开头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结构相似,修辞相同。(4分)
例句:七贤庄,革命者的接待站,迷茫者在这里获得了思想,失望者在这里获得了希望,人生的理想在这里鼓满了风帆。
仿写: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