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文点晴
第9课 谈生命
【重点字词】
1.生字注音。
休憩qì 枭xiāo鸟 荫庇yìn bì 芳馨xīn 云翳yì 怡yí悦
【重点句段】
1.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人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2.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3.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4.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5.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岩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6.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重点常识】
《谈生命》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重点问题】
比喻句的含义:作者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树”为例,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第10课 那树
【重点字词】
1.生字注音。
佝偻gōu lóu 倒坍tān 紊wěn乱 虬qiú须 砥dǐ
2.解释下面词语。
(1)引颈受戮:伸长脖子接受杀戮。
(2)周道如砥:这里是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重点句段】
1.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
2.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于是弱小而坚忍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
【重点常识】
《那树》的作者王鼎钧是台湾当代作家。
【重点问题】
写作特点:《那树》这篇文章,作者以形象的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和生动的细节描写,讲述了那树的生命历程,用形象打动人心,尤其是那树“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更是给大家震撼。
第11课 地下森林断想
【重点字词】
沙砾lì 嶙峋lín xún 狼嗥háo 沉湎miǎn 孱chán弱 愤懑mèn
【重点句段】
1.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 阳光是公平的吗 峡谷莫非不明白
2.火山制造了峡谷、深渊,却没有留下生命,山是光秃秀的,谷是光秃秃的,太阳依然高悬,可是山没有颜色,谷没有颜色……
3.虽然相对无言,却是心心相通。它敬仰峡谷深沉的品格,钦佩峡谷坚忍的毅力,它为阳光的偏爱愤懑,为深渊的遭遇不平。
【重点常识】
《地下森林断想》的作者是张抗抗。
【重点问题】
思想内容:文章所表达的是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的态度与追求:与世无争、深沉、坚忍、顽强、对未来坚定的信念、对逆境不屈的毅力。
第12课 人生
【重点字词】
瞻zhān望 挖掘jué 攫jué取 鲑guī鱼 臆yì测 馈kuì赠
【重点句段】
1.人生就是这样:专注地攫取更多的领地,得到更宽阔的视野,更充分的经验,更多地控制人和事物。
2.他们保持着青年的全部特征:爱冒险,爱生活,爱争斗,精力充沛,头脑活跃,无论他们多么年老,到死也是年轻的。
3.他们依靠天赋的才能,用冷静的头脑信任自己的才能,相信它会使他们走上正路,因为天赋的才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重点常识】
1.《人生》的作者勃兰兑斯是丹麦国的文学评论家。
2.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
3.散文的形式的“散”就是散淡散漫、自由灵活。这种自由灵活,表现为在服从内容需要的前提下,写法不拘一格,任意起止。
【重点问题】
巧妙的比喻:这篇散文以“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爱的情感,以及让一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高塔”等四种情景纯属虚拟,是为说理而设置的,也就是说课文寓深刻的道理于一系列形象之中,夹叙夹议,而不是空发议论,写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鼓舞。
二、阅读题典
【题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八里店二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题目】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峻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魄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睛,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体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摘自冰心的《谈生命》)
【小题1】选段的作者是现代著名女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冰心,她写出了文坛瞩目的诗集《繁星》和《春水》,这两本诗集总的来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选段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来说理的?阐述了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三、牛刀小试
【题源】江苏省南通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题。(22分)
曾经有过的落日
陆平
①不经意间,望着天际那一轮正在沉沉下坠的落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忽然心头怦然一动,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遥远,很亲切,好像在潜意识中已经驻留了好久,感受着一种靠近归宿的温暖,就像一个疲惫的行人,终于在朦胧的暮色间看见了远处可以落脚的村落。而那个时候,你或许正伫立在高楼层自家温馨的窗前,或许正漫步在旷野宁静的小道,或许正骑着车子在下班的人流中。
②记忆中确实有过那样一刻, ( http: / / www.21cnjy.com )扶着把铁锹,痴痴地望着遥远的那轮落日,大地是一片温和得无法表达的金黄。一只不安分的鸟雀盘旋在空中,叫着“归去,归去”。而那里,炊烟早已经袅袅飘起,一盆清冽的凉水,小桌上一海碗汤面,一盘浓浓醋味的洋芋丝,还有一夜甜美的梦。
③那回出差回来,邻座的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女孩奶身奶气地唱起一支熟悉的歌:“……赤足走在窄窄的田埂上/听着脚步噼啪噼啪响/伴随着声声亲切的呼唤/带我走进童年的时光……”童稚的歌声天真、质朴。车窗外又是那一轮亲切的落日。那一刻的落日随着长途行驶的列车久久不肯离去。一种不舍的柔情,一种神秘的饥渴,一种久远的感动,更有一种回归的安谧,充盈在疲惫的心头。童年的落日,跟晚年的落日,应该是同一个太阳。落日实在并不比东升的旭日和朝霞低下,尽管人们习惯于对朝阳的赞美。
④几年前,在西又版纳的一个傍晚几年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车 游人已经疲惫地靠向座,连导游也是一副恹恹的模样。这时,落日在凤尾竹编织的绿色网隙展开一幅迷离的情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正如朦胧之中的月牙,还如闪闪烁烁的星辰……这从群贤天独厚的大自然的赐予,这种灵犀相通的感应,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只是属于我的一个人的专利,历为同行者沉溺于旅途的困顿,不再生成这种雅兴。
⑤落日没有太多的记忆,落日下的世界却已走过千年万年。
⑥二千多年前的屈原,在找到最后归宿地汩 ( http: / / www.21cnjy.com )罗江之前,无疑也经历过大多的日出日落,也承受到的沐浴,他在《天问》中感喟“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自明及晦,所行几里?”。日出日落也给他的心灵带来深长的震动。
⑦当乔尔丹诺·布鲁诺被捆到那高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字架上,木柴在他的足下熊熊燃烧起来时,殉道者吐出的最后一句话是:“火焰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而当他最后一次在阴暗的牢房里看到落日的余晖,一定在心里想着:明天的旭日就是今天的落日。
⑧落日的故事太多,没有人能够记得住每一个发生在落日下的故事。
⑨可是每个活着的人都会面临落日,即使千百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以后的日子里,落日依旧。后人无法记得太多的前人,哪怕最亲爱的长者,可是每一个后人都将经历落日,都会想到曾经有过的落日——最美、最热烈地燃烧。
(有删改)
17.通读全文,思考作者由眼前的落日联想到哪些曾经有过的落日?(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18.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19.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示例: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将落日比作月牙、星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落日在凤尾竹编织的绿色网隙间迷离的情境,抒发了作者对落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20.请结合语境,理解第⑦段中“明天的旭日就是今天的落日”的深刻含意。(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甲】【乙】两个片段同写落日,请从作者情感的角度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甲】那一刻的落日随着长途行驶的列车久 ( http: / / www.21cnjy.com )久不肯离去。一种不舍的柔情,一种神秘的饥渴,一种久远的感动,更有一种回归的安谧,充盈在疲惫的心头。童年的落日,跟晚年的落日,应该是同一个太阳。落日实在并不比东升的旭日和朝霞低下,尽管人们习惯于对朝阳的赞美。(陆平《曾经有过的落日》)
【乙】啊,太阳!人们对它的感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自然界中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拟的。不论是初生的红日还是即将消失的落日,都是红彤彤的巨大的火轮,披着五光十色,一瞬万变的彩霞,给天下万物以无限生机和柔美的抚爱。即使落日给我们留下夜晚的黑暗,那也没有什么可怕,那闪光的星星,仿佛是太阳在黑暗中留下的火种。(柯蓝《飞红滴翠记黄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
【题源】内蒙古包头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22-26题。(12分)
读书关乎心灵
胡晓红
近日见三五好友在网上发表读书照片,并附 ( http: / / www.21cnjy.com )几句评价。对此我最初只匆匆一扫,觉得朋友很勤奋,工作之余仍能把一些时间腾给读书,心中颇为赞赏。但是再关注他们读的书,发现其中成功学著作、名人自传、励志书籍居多,赞赏之意便少了几分。
成功学著作风靡,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自从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诞生后,便成为图书市场的宠儿。但就如我们所看到的,读过励志书的人,并未在阅读之后精神焕发,然后志存高远、悬梁刺股、夜以继日。因为这些书讲述的,只是一个个他人成功的模式化故事,能起的作用大抵是暂时刺激一下阅读者的神经。我从心底认为,读书是关乎心灵的事,好书给人的馈赠往往也是思想和心灵上的。真正能够起到励志作用的书并非成功学著作,也不以励志为直接目的,而是通过帮助读者一步步建设心灵,使读者自觉地实现自我价值。
首先,好书让人心生敬畏,并激 ( http: / / www.21cnjy.com )励人不断地学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好书不胜枚举。真正的书中良品,能让读书人了解知识的精深,胸怀与精神的清朗,因此我们看到很多博览群书的人,也仍自惭于自身的少知与浅薄。好书使得读书人不敢妄自尊大,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主动把精力放在学习求索上。读书人真正盼望的,是通过经年的努力与积累,让精神避免躁动和浅薄而接近澄澈。
同时,好书能培养人的心性,砥砺人的品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书是写作者废寝忘食的真诚创作,凝结了作者尽心体察的智慧以及经年的积累。那些平实精到的表述,严谨克制的低回,深沉宁静的思想更能打动人、影响人,润物于无声。“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适用于形容它们对阅读者产生的自然却深邃的影响。好书往往是娓娓道来,并非套用统一的模式讲述类似的故事,因此每一次阅读都会成为一次心灵之旅。
人最可悲的是没有主心骨,寻不到自己。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籍在浸润心灵和感染精神后,最为重要的功劳是教人成为自己。好书助读书人自省自知,也使他们的心境变得更为开阔,学会更加尊重他人和环境,更加尊重自己。
所谓成功的路径,并非励志书里说得那么单一,成功的真正定义,理应是在自身最喜欢的领域做出成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读书关乎心灵,读书渐少又渴望成功的当代人,更需要好书的感染和浸润。心灵丰盈了,意念坚定了,励志的路才会真正好走。
(略有改动)
22.作者为何对好友读成功学著作少有赞赏之意?(3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23.作者认为好书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答案】 (1)好书应当触动思想和心灵而不以励志为直接目的。(1分)(2)通过帮助读者一步步建设心灵,使读者自觉地实现自我价值。(1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内蒙古包头市2 ( http: / / www.21cnjy.com )014年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方法: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即可。
考点:筛选文章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24.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好书的作用?(3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25.作者认为成功的含义和条件各是什么?(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26.每年高考前夕,有的地方的高三考生,把课本和资料从楼上抛向天空,名日:“释放压力”。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