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34 文言文九下《曹刿论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34 文言文九下《曹刿论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04 17:0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一轮复习——文言文
九下——《曹刿论战》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旧传是春秋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左丘明所做,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二、重点字词
【重点词语】
肉食者: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
谋:谋划。
间(jiàn):参与。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远谋:深谋远虑。
安:有“养”的意思。
弗:不。
专:个人专有。
对:回答
惠:恩惠。
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
帛(bó):丝织品。
加:虚报。这里指以少报多。
信:实情。
孚:为人所信服。
福:赐福,保佑。
狱:案件。
虽:即使。
察:明察。
情:(以)实情判断。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属:类。
鼓:击鼓。
败绩:大败。
驰:驱车(追赶)。
轼:古代车子前面的横木。
逐:追赶,追击。
既:已经。
克:战胜
故:原因,缘故。
再:第二次。
衰:减弱。
竭:尽,消失。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测:推测,估计。
伏:埋伏。
靡(mǐ):倒下。
徧(biàn):同“遍”遍及,普遍。
【古今异义】
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牢。
牺牲:古义:古代是指牛、羊之类用于祭祀的祭品。今义:为人民、为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伐:古义:讨伐,攻打。 今义:砍伐。
间:古义:参与。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
鄙:古义: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
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再:古义:第二次,两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可以:古义:可以用来。今义:能愿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
【词类活用】
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三、内容要点
【文意概括】
本文记叙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通过曹刿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鲁庄公的关于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战争中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作战中要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等。
【重点问题】
1.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2.“取信于民”在文中是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评价鲁庄公和曹刿。
鲁庄公是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胜利寄托在施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惠”和祈求神的保佑上,说明他目光短浅,在战争上无能;他急于迎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与一般昏君有别。曹刿有远见卓识,临危不乱,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四、阅读题典
【题源】重庆市云阳县云硐中学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5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又何间焉( ) (2)小惠未徧( )
(3)神弗福也( ) (4)公将鼓之(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小题3】按下列要求,用选文的原句回答。(4分)
(1)鲁庄公的答复中最符合曹刿“取信于民”这一思想的句子是:( )
(2)齐军大败后,鲁庄公“将驰之”,曹刿说:“未可。”曹刿阐述理由的句子是:( )
【小题4】出身下层的谋士曹刿毛遂自荐,辅佐鲁庄公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的成功给你什么启发 (3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五、牛刀小试
【题源】【2014中考浙江宁波卷】
【题文】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后面的题目(10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 “何以战?”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节选自《曹刿论战》)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又何间焉______________ (2)小惠未徧 ______________
(3)神弗福也______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14.下面加点的“之”与“小大之狱”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 B、辍耕之 垄上 C、故时有物外之趣 D、何陋之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16.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题源】(北京市海淀区2014年中考一模)
【题文】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后面的题目。(共10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何以战 以:
皆以美于徐公 以:
(2)忠之属也 属:
司命之所属 属: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下视其辙
【小题3】下面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4分)
曹刿论战
这篇文章记叙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写战前曹刿对 ① 的评论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表现出他在政治上的 ② 和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战前,曹刿肯定了鲁庄公所讲“ ③ ”,表明曹刿已经认识到战胜敌人必须依靠人民的道理;战后,曹刿提出了要选择“ ④ ”的时机发动反攻,以及作战中必须随时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曹刿的这些论述,是当时条件下弱国战胜强国的经验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