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15 文言文八上《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15 文言文八上《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04 17:1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一轮复习——文言文
八上——《答谢中书书》《记承天诗夜游》
四、阅读题典
【题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市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初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题目】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问题。(12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念: 相与:
【小题2】翻译下列语句:(4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闲人”一词的理解。(3分)
【小题4】请谈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五、牛刀小试
【题源】(13年沈阳卷)
【题文】阅读选文,完成9~13题。(17分)
【甲】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乙】
方山子传(节选)
苏轼
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 ( http: / / www.21cnjy.com )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注释】①方山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⑥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9.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遂至承天寺     
(2)相与步于中庭     
(3)余告之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过岐亭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B.适见焉 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C.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D.问余所以至此者 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
11.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
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俯 而 不 答 仰 而 笑 呼 余 宿 其 家
【答案】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 1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题源】(安徽省濉溪县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
【题文】阅读《三峡》与《答谢中书书》,。(1 5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芨.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乌乱呜;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5分)
(1)虽乘奔御风( ) (2)哀转久绝( ) (3)四时俱备( )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5)至于夏水襄陵(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____
【小题3】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
句子。(2分)
【小题4】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明“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