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14 文言文八上《三峡》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14 文言文八上《三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04 17:1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一轮复习——文言文
八上——《三峡》
一、文学常识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4 ( http: / / www.21cnjy.com )66或472—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二、重点字词
【重点词语】
略:完全、全部。
阙:同“缺”,空缺。
重岩叠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亭午:正午。
曦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漫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宣:宣布,传播。
虽:即使。
奔:指奔驰的快马。
湍:急流的水。
巘:山峰。
飞漱:冲刷。
良:的确,实在。
旦:早晨。
肃:寂静。
属(zhǔ):连续。
引:延长。
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里传来回声。
哀转:悲哀婉转。
绝:消失。
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
三声:几声。
三、内容要点
【文意概括】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重点问题】
1、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 ( http: / / www.21cnjy.com )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3、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四、阅读题典
【题源】2014中考重庆卷
【题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 -12题。(15分)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擞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略无阙处(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3)素湍绿潭( ) (4)属引凄异( )
( http: / / www.21cnjy.com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1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B.全文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突出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
C.文章用“寒”“肃”“哀”等词,写出三峡的秋天充满了清幽秀丽之美。
D.本文多用对偶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12.如果你要去欣赏三峡的美景,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请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理由。(4分)
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五、牛刀小试
【题源】【2014中考辽宁朝阳卷】
【题文】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1-15题(15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闽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故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蒙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李士衡①为馆职,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丽②,一武人为副,与之俱使高丽。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藉③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敏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难免倾覆。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入海中,曼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捡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注释]①李士衡:北采人,当时在昭工馆为官。 ②高丽:古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③藉:垫。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沿溯阻绝 (2)清荣峻茂(3)与之俱使高丽(4)船欲倾覆
( http: / / www.21cnjy.com )1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13.[甲]文第一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14.[甲]文结尾引用渔歌有何用意 (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15.[乙]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题源】(13年安徽卷)
【题文】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讞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略无阙处 阙: (2)沿溯阻绝 溯:
(3)则素湍绿潭 素: (4)属引凄异 属:
(5)故渔者歌曰 故: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http: / / www.21cnjy.com )
意文言特殊句式。
17.文中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泪沾裳”与前文中写猿声的□和□形成照应。(每格限填一字)(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18.第①段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第②段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