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06 文言文七下《孙权劝学》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06 文言文七下《孙权劝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04 17: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一轮复习——文言文
七下——《孙权劝学》
一、文学常识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历史经验和教训。
二、重点词句
【重点词语】
(1)当涂---当权;
(2)辞---推辞;
(3)孤---帝王自称;
(4)卿---帝王对爱臣的称呼;
(5)见---了解;
(6)往事---历史;
(7)孰---疑问代词“谁”;
(8)及---到了;(9)过---到;
(9)更---变换、重新;
(10)见事---事情的发展情况;
(11)拜---拜见;
(12)岂---反问副词“难道”;
(13)但---只,只是;
(14)乃、遂---于是,就
(15)即---副词,就;
(16)何---疑问副词,怎么。
(17)涂:通“途”; 邪:通“耶”。
【古今异义】
①孤:古义:古代王侯的自称。今义:“孤单”“孤苦”。
②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今义:学位最高一级。
③但: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
【一词多义】  
乃:乃不知有汉(竟)蒙 乃始就学(才)
见:见渔人(看见) 见往事耳(知道)
三、内容要点
【文意概括】
本文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讲述了三国东吴名将吕蒙听从其主孙权的劝告而读书学习的历史故事,揭示了开卷有益、虚心学习的道理。
【重点问题】
1、孙权劝学的方法:以自己为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2、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开卷有益,只要学习,就会有收获;只要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后天教育和学习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四、阅读题典
【题源】重庆市枫叶国际学校2013-2014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
【题文】文言文阅读 (共18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____,它是由北宋 __________(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2分)
【小题2】解释下列字词:(4分)
①辞: ②涉猎: ③刮目相待: ④遂: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小题4】用原文回答:(4分)
①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②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小题5】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五、牛刀小试
(一)【题源】【2014中考黑龙江龙东卷】
【题文】阅读古诗文,回答后面题目题。(共10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③炳烛:点燃蜡烛。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昧:暗。
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及鲁肃过寻阳 __________ (2)恐已暮矣 __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
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
3.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
试题分析:读懂两文的内容,根据故事内容和人物的行为理解短文思想内容,要紧扣短文内容从学习方面拟写启示。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二)【题源】【2014中考辽宁省大连卷】
【题文】
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秦 ( http: / / www.21cnjy.com )府旧左右未得官者,共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①之先己。”太宗曰:“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故知君②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联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百姓人力已奉于上,而上恩未被③于下。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④否,岂以新故异情?凡一面尚自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今不问其能不能,而直言其怨嗟,岂是至公之道耶?”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改动)
【注释】①处分,安排职务 ②君:统治,主实③被:遍及 ④堪:胜任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五柳先生传》)
B故知君人者 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C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D百姓人力已奉于上 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
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12.太宗认为用人的“至公之道”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