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6 17:5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1.(2分)下列带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凹陷(āo) 正月(zhèng) 商业簿(bú) 流水潺潺(cán)
B.吞噬(shì) 藤蔓(màn) 娱乐场(yú) 头晕目眩(xuàn)
C.嘟囔(lāng) 铁锨(xiān) 白云观(guān) 匍匐前进(pú)
D.褴褛(lán) 惆怅(chàng) 薏仁米(yì) 鄙夷不屑(yí)
2.(2分)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碗盏 彻底 杂拌儿 独出心栽
B.凄凉 书藉 腊八粥 万象更新
C.石蕊 惊惶 咽唾沫 波澜壮阔
D.出板 清脆 炊事员 见微知著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B.一句美言,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一次善举,可以弘扬社会正气。
C.这支队伍本来就英勇善战,如今又更新了装备,简直是如虎添翼。
D.担任大臣时,他多谋善断,又为人正直贤德,深得百姓爱戴。
4.(2分)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疫情对餐饮业的冲击,商家异口同声地选择分餐制作为救市的一项措施。
B.有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默默无私的奉献,才有了家的幸福与温暖。
C.英烈们用热血为新中国的建立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
D.我的家乡风景秀丽,每到节假日,总有五湖四海的朋友来观光旅游。
5.(2分)下列句子的意思和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B.科学的灵感,不能不说是坐等等来的。
C.科学的灵感,难道坐等可以等来吗?
D.科学的灵感,坐等是等不来的。
6.(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B.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
C.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D.“我知道小狐仙住在什么地方,”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
7.(2分)下列关于外国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与世隔绝地生活了二十八年,最终获救返回故园。——《鲁滨逊漂流记》
B.作者在塑造尼尔斯这个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变形”这一艺术手法,使作品充满了奇幻色彩,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骑鹅旅行记》
C.汤姆很善良,关心他人,他历险归来身体刚刚恢复,就去探望了生病的贝琪。——《汤姆 索亚历险记》
D.阿廖沙三岁丧父后,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外祖父经常毒打他,但慈祥善良的外祖母安慰、保护他。——《童年》
8.(2分)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个星期天》中,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内心独白和融情于景等方法,细腻而生动地表现了小男孩的心理变化过程。
B.即兴发言时,可先快速打个腹稿,根据场合、对象等想清楚说话的内容和顺序,再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逐条说清楚。
C.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三门记》是其草书代表作之一。
D.阅读时要边读边思考,可以用旁批或笔记把心得写下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9.(4分)综合改错。
最近,“后备箱集市”在国内风靡起来,十分盛行,所谓“后备箱集市”就是将物品装进家用汽车的后备箱,去指定地点出售。这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不但价格便宜,而且都很精彩和独特。滩主有商户,有学生和白领,还有设计师和街头艺术家等,这让接地气的后备箱集市也不乏艺术气息。因为后备箱集市给疫情下的城市生活带来了活力,所以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考验。
(1)这段话中有一个错别字,应把    改为    。
(2)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用错,应把    改为    。
(3)这段话中有一处意思重复,应删掉    。
(4)这段话中有一个关联词语用错,应把    改为    。
10.(4分)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   ,冷露无声湿桂花。
(2)日暮汉宫传蜡烛,   。
(3)   ,千万和春住。
(4)盈盈一水间,   。
(5)   ,唤取归来同住。
(6)天街小雨润如酥,   。
(7)   ,不拘一格降人材。
(8)卷地风来忽吹散,   。
11.(5分)真诚打动人心。真诚在毛泽东的演讲里: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   ,   。不管是什么人,   。只要你说得对,   。    ,   。真诚在俗语的劝勉里:“   ,   。”提醒人们要听取对自己有益的劝告或批评;“   ,   。”劝解人们要及时孝敬、陪伴父母。
12.(4分)志向彰显品质。李贺用诗句“   ,   。”寄托自己渴望被重用的抱负;于谦用诗句“   ,   。”表明自己坚贞不屈的心性;郑燮用诗句“   ,   。”表达自己刚正不阿的人格。像这样表达志向的诗句还有很多,请再写出一句:   ,   。
13.(4分)古文启迪智慧。《学弈》中写了两个学下棋的孩子:其一人    ,   ;一人虽听之,   ,   。《两小儿辩日》中写了两个辩论的孩子,他俩的观点分别是“   ,   。”和“   ,   。”
14.(3分)根据情境填写合适的成语。
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飞船腾空而起的瞬间真是    ,   。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人们心情无比激动,真是    ,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倾注了无数人的心血,他们    ,   ,开启了对神秘宇宙的探索之旅。
15.(16分)
匆匆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②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③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④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⑤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头涔涔而泪潸潸:   
②伶伶俐俐:   
(2)读第①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请从读出感受、读到写法两个角度来做批注。
①读出感受:   
②读到写法:   
(3)时间的流逝本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为什么作者写得如此感人?请结合第③自然段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4)说说你对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5)请你联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好处。
   
(6)结合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在文章中以细腻的文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感伤却不颓废。
B.文章开篇用一组排比句描绘了春景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美丽春天的赞美之情。
C.文章篇幅短小,构思新巧,作者匠心独运地以发问句式为纽带联结全篇。
D.作者在文章中把自己的“八千多日子”比作“一滴水”,给人强烈的形象感。
16.(14分)
放下手机
①“饭菜烧好了,可以吃饭了。”老母亲蹒跚着走到我面前,说了一句。
②“早着呢!待会吧。”我瞥了一眼手机屏幕右上角,只有十一点半,自己的文章还只写到一半,肚子也没叫嚷,妈妈什么意思嘛。
③“我是告诉你饭菜好了。”老母亲噘着嘴,又说了一句。那神情仿佛还有后半句:你什么时候吃随便呀。
④我双眼紧盯着手机,手指不断划动着。一上午就坐沙发上了。我习惯这样写作,几次老母亲要和我说话,我埋首手机,仿佛老僧入定,没搭理母亲。母亲在我面前来回过几次,想和我说什么,看我忙着,也不吱声地离开了。
⑤直到饭菜烧好,她告知我,仿佛是没话找话。这个点,离平时午间开饭,确实还有半个时辰。
⑥儿子来了,坐到了餐桌上。老母亲和他絮叨了几句,准备开饭。我便放下了手机,坐到了桌旁。儿子不常准时回家吃饭,这是难得的美妙时光。
⑦我关切地问候了儿子。他嗯了一声,头也没抬,目光紧紧咬住手机,玩得挺投入。
⑧我扒拉着几口饭菜,总想和儿子再聊些什么。看了儿子一眼,说了一句,儿子没动弹。又提高声调说了一句,儿子才嗯了一声,也不多说,继续玩他的手机。
⑨看着儿子若无其事的面容,我心里有点堵。
⑩眼睛的余光里,我感觉老母亲正注视着自己。转脸望去,老母亲若无其事地避开了。
我忽然想起,一上午,自己也只顾在手机上写作,母亲几次与我说话,我就像儿子此刻的模样,不多加理会。我在心里叹了口气。
是的,放下一会儿手机,面对着自己的亲人,就这么难吗?
饭桌上,我先把手机放在一边,边吃边与母亲絮叨着。渐渐地,儿子也放下了手机,目光与目光时不时地对接,也交谈了起来。
(选自《微型小说》2022年第5期,有改动)
(1)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说第⑦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好在哪里?
   
(3)联系上下文分析“我心里有点堵”和“我在心里叹了口气”的原因。
“我心里有点堵”是因为:   
“我在心里叹了口气”是因为:   
(4)你觉得文中“老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结合短文谈谈为什么他们都放下了手机?
   
17.(3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些人之所以优秀,是因为拥有无数好习惯。但是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却并非易事,需要克服困难,长期坚持。在你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养成了许多好习惯,比如:阅读、早起、运动、独立思考、认真作业……请选择一个,以“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内容具体,感情真实。(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3)书写整洁,450字左右。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2分)下列带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凹陷(āo) 正月(zhèng) 商业簿(bú) 流水潺潺(cán)
B.吞噬(shì) 藤蔓(màn) 娱乐场(yú) 头晕目眩(xuàn)
C.嘟囔(lāng) 铁锨(xiān) 白云观(guān) 匍匐前进(pú)
D.褴褛(lán) 惆怅(chàng) 薏仁米(yì) 鄙夷不屑(yí)
【答案】D
【解答】A.有误,读zhèng时;位置在中间。③正直的。④(色。⑤摆正。“流水潺潺”的“潺”注音应为“chán”,声音;
B.有误,读màn时。②滋长;
C.有误,意思是:意思是连续不断地小声自言自语。“白云观”的“观”注音应为“guàn”,意思是:①观看。③情景。⑤阅读;
D.正确;
故选:D。
2.(2分)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碗盏 彻底 杂拌儿 独出心栽
B.凄凉 书藉 腊八粥 万象更新
C.石蕊 惊惶 咽唾沫 波澜壮阔
D.出板 清脆 炊事员 见微知著
【答案】C
【解答】A.有误,别出心裁: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B.有误,书籍:书的统称。故“书藉”的“藉”错误。
C.正确。
D.有误,出版:指将作品通过任何方式公之于众的一种行为。
故选:C。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B.一句美言,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一次善举,可以弘扬社会正气。
C.这支队伍本来就英勇善战,如今又更新了装备,简直是如虎添翼。
D.担任大臣时,他多谋善断,又为人正直贤德,深得百姓爱戴。
【答案】B
【解答】A、C、D三项中“善”均是“擅长。
B项中“善”是“善良、慈善”的意思。
故选:B。
4.(2分)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疫情对餐饮业的冲击,商家异口同声地选择分餐制作为救市的一项措施。
B.有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默默无私的奉献,才有了家的幸福与温暖。
C.英烈们用热血为新中国的建立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
D.我的家乡风景秀丽,每到节假日,总有五湖四海的朋友来观光旅游。
【答案】A
【解答】A.异口同声:不同的嘴说同样的话。形容大家说的完全一致。
B.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周到。符合句子语境。
C.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符合句子语境。
D.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符合句子语境。
故选:A。
5.(2分)下列句子的意思和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B.科学的灵感,不能不说是坐等等来的。
C.科学的灵感,难道坐等可以等来吗?
D.科学的灵感,坐等是等不来的。
【答案】B
【解答】A、C、D意思相同,坐等是等不来的。
B.意思不同,表达的意思是:科学的灵感。
故选:B。
6.(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B.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
C.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D.“我知道小狐仙住在什么地方,”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
【答案】D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提示语在中间。
故选:D。
7.(2分)下列关于外国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与世隔绝地生活了二十八年,最终获救返回故园。——《鲁滨逊漂流记》
B.作者在塑造尼尔斯这个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变形”这一艺术手法,使作品充满了奇幻色彩,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骑鹅旅行记》
C.汤姆很善良,关心他人,他历险归来身体刚刚恢复,就去探望了生病的贝琪。——《汤姆 索亚历险记》
D.阿廖沙三岁丧父后,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外祖父经常毒打他,但慈祥善良的外祖母安慰、保护他。——《童年》
【答案】C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汤姆很善良,他历险归来身体刚刚恢复。
故选:C。
8.(2分)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个星期天》中,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内心独白和融情于景等方法,细腻而生动地表现了小男孩的心理变化过程。
B.即兴发言时,可先快速打个腹稿,根据场合、对象等想清楚说话的内容和顺序,再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逐条说清楚。
C.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三门记》是其草书代表作之一。
D.阅读时要边读边思考,可以用旁批或笔记把心得写下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答案】C
【解答】A、B、D正确。
C.有误,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
故选:C。
9.(4分)综合改错。
最近,“后备箱集市”在国内风靡起来,十分盛行,所谓“后备箱集市”就是将物品装进家用汽车的后备箱,去指定地点出售。这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不但价格便宜,而且都很精彩和独特。滩主有商户,有学生和白领,还有设计师和街头艺术家等,这让接地气的后备箱集市也不乏艺术气息。因为后备箱集市给疫情下的城市生活带来了活力,所以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考验。
(1)这段话中有一个错别字,应把  滩 改为  摊 。
(2)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用错,应把  精彩 改为  精致 。
(3)这段话中有一处意思重复,应删掉  十分盛行 。
(4)这段话中有一个关联词语用错,应把  因为……所以…… 改为  虽然……但是…… 。
【答案】(1)滩 摊;
(2)精彩 精致;
(3)十分盛行;
(4)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解答】(1)“滩主有商户”错别字,应把“滩”改为“摊”。
(2)“而且都很精彩和独特”用词不当,“精彩”改为“精致”。
(3)“风靡起来,十分盛行“语义重复。
(4)“因为后备箱集市给疫情下的城市生活带来了活力,所以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考验”关联词使用不当。
故答案为:
(1)滩 摊;
(2)精彩 精致;
(3)十分盛行;
(4)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10.(4分)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2)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
(3)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4)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
(5)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6)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
(7)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8)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
【答案】(1)中庭地白树栖鸦;
(2)轻烟散入五侯家;
(3)若到江南赶上春;
(4)脉脉不得语;
(5)若有人知春去处;
(6)草色遥看近却无;
(7)我劝天公重抖擞;
(8)望湖楼下水如天。
【解答】(1)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2)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
(3)出自宋代王观的《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4)出自汉代乐府诗《迢迢牵牛星》。
(5)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清平乐 春归何处》。
(6)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8)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故答案为:
(1)中庭地白树栖鸦;
(2)轻烟散入五侯家;
(3)若到江南赶上春;
(4)脉脉不得语;
(5)若有人知春去处;
(6)草色遥看近却无;
(7)我劝天公重抖擞;
(8)望湖楼下水如天。
11.(5分)真诚打动人心。真诚在毛泽东的演讲里: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 我们如果有缺点 , 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 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 我们就改正 。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 , 我们就照你的办 。真诚在俗语的劝勉里:“ 良药苦口利于病 , 忠言逆耳利于行 。”提醒人们要听取对自己有益的劝告或批评;“ 树欲静而风不止 , 子欲养而亲不待 。”劝解人们要及时孝敬、陪伴父母。
【答案】我们如果有缺点 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 我们就照你的办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解答】出自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原文: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如果有缺点。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你说得对。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中肯的劝告或批评,虽然听起来难受。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树要静止,要静也静不下来,父母却已过世、陪伴父母。
故答案为:
我们如果有缺点 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 我们就照你的办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12.(4分)志向彰显品质。李贺用诗句“ 何当金络脑 , 快走踏清秋 。”寄托自己渴望被重用的抱负;于谦用诗句“ 粉骨碎身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表明自己坚贞不屈的心性;郑燮用诗句“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表达自己刚正不阿的人格。像这样表达志向的诗句还有很多,请再写出一句: 不要人夸好颜色 , 只留清气满乾坤 。
【答案】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解答】“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画家王冕的《墨梅》。
故答案为: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13.(4分)古文启迪智慧。《学弈》中写了两个学下棋的孩子:其一人  专心致志 , 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 思援弓缴而射之 。《两小儿辩日》中写了两个辩论的孩子,他俩的观点分别是“ 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 , 而日中时远也 。”和“ 我以日初出远 , 而日中时近也 。”
【答案】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我以日初出远 而日中时近也
【解答】《学弈》出自《孟子 告子上》,通过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惟弈秋之为听,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专心致志,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我以日初出远。
故答案为:
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我以日初出远 而日中时近也
14.(3分)根据情境填写合适的成语。
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飞船腾空而起的瞬间真是  烈焰升腾 , 一飞冲天 。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人们心情无比激动,真是  欣喜若狂 , 热泪盈眶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倾注了无数人的心血,他们  呕心沥血 , 坚持不懈 ,开启了对神秘宇宙的探索之旅。
【答案】烈焰升腾 一飞冲天 欣喜若狂 热泪盈眶 呕心沥血 坚持不懈
【解答】烈焰升腾:指猛烈的火焰向上升起。一飞冲天:指鸟儿展翅一飞;比喻平时没有特殊表现。欣喜若狂:高兴得像发了狂一样。热泪盈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丝毫不松懈。
故答案为:
烈焰升腾 一飞冲天 热泪盈眶 坚持不懈
15.(16分)
匆匆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②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③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④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⑤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头涔涔而泪潸潸: 指头上冒汗,眼里流泪。 
②伶伶俐俐: 灵活,动作轻盈的意思。 
(2)读第①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请从读出感受、读到写法两个角度来做批注。
①读出感受: 这一连串的发问,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又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 
②读到写法: 作者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将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写的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让读者和作者情感上产生共鸣。 
(3)时间的流逝本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为什么作者写得如此感人?请结合第③自然段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第3自然段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时间灵性,生动形象。运用排比的手法,通过生活中的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了时光匆匆流逝,表达了自己对此的无奈、伤感、彷徨。 
(4)说说你对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这个问句是点睛之笔,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作者感慨时光流逝、不甘虚度年华的强烈感情。 
(5)请你联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好处。
 照应开头,首尾呼应,这样来写结构上保持文章的完整性、紧凑性,内容上突出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引人深思,起到一种回旋的作用。 
(6)结合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朱自清在文章中以细腻的文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感伤却不颓废。
B.文章开篇用一组排比句描绘了春景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美丽春天的赞美之情。
C.文章篇幅短小,构思新巧,作者匠心独运地以发问句式为纽带联结全篇。
D.作者在文章中把自己的“八千多日子”比作“一滴水”,给人强烈的形象感。
【答案】(1)①指头上冒汗,眼里流泪 ②灵活,动作轻盈的意思;
(2)①这一连串的发问,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又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 ②作者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将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写的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让读者和作者情感上产生共鸣;
(3)第3自然段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时间灵性,生动形象。运用排比的手法,通过生活中的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了时光匆匆流逝,表达了自己对此的无奈、伤感、彷徨;
(4)这个问句是点睛之笔,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作者感慨时光流逝、不甘虚度年华的强烈感情;
(5)照应开头,首尾呼应,这样来写结构上保持文章的完整性、紧凑性,内容上突出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引人深思,起到一种回旋的作用;
(6)B。
【解答】(1)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眼里流泪,动作轻盈的意思。
(2)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与赏析。句子”但是,你告诉我?——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①从感受中读出来:这一连串的发问。②从写法上读出了:作者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一去不复返写的生动形象,让读者和作者情感上产生共鸣。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第三段句子”太阳他有脚啊,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默默时;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我躺在床上,从我脚边飞去了“运用排比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了时光匆匆流逝、伤感。
(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与赏析。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但不能平的?“是个点睛之笔,表达了作者感慨时光流逝。
(5)考查句段作用。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聪明的,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聪明的,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样来写结构上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内容上突出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起到一种回旋的作用。
(6)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A、C、D正确,题干中“文章开篇用一组排比句描绘了春景画面,作者是联系生活实际来感慨时光流逝。故选B。
故答案为:
(1)①指头上冒汗,眼里流泪 ②灵活;
(2)①这一连串的发问,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又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 ②作者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一去不复返写的生动形象,让读者和作者情感上产生共鸣;
(3)第3自然段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时间灵性。运用排比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了时光匆匆流逝、伤感;
(4)这个问句是点睛之笔,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不甘虚度年华的强烈感情;
(5)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紧凑性,引人深思;
(6)B。
16.(14分)
放下手机
①“饭菜烧好了,可以吃饭了。”老母亲蹒跚着走到我面前,说了一句。
②“早着呢!待会吧。”我瞥了一眼手机屏幕右上角,只有十一点半,自己的文章还只写到一半,肚子也没叫嚷,妈妈什么意思嘛。
③“我是告诉你饭菜好了。”老母亲噘着嘴,又说了一句。那神情仿佛还有后半句:你什么时候吃随便呀。
④我双眼紧盯着手机,手指不断划动着。一上午就坐沙发上了。我习惯这样写作,几次老母亲要和我说话,我埋首手机,仿佛老僧入定,没搭理母亲。母亲在我面前来回过几次,想和我说什么,看我忙着,也不吱声地离开了。
⑤直到饭菜烧好,她告知我,仿佛是没话找话。这个点,离平时午间开饭,确实还有半个时辰。
⑥儿子来了,坐到了餐桌上。老母亲和他絮叨了几句,准备开饭。我便放下了手机,坐到了桌旁。儿子不常准时回家吃饭,这是难得的美妙时光。
⑦我关切地问候了儿子。他嗯了一声,头也没抬,目光紧紧咬住手机,玩得挺投入。
⑧我扒拉着几口饭菜,总想和儿子再聊些什么。看了儿子一眼,说了一句,儿子没动弹。又提高声调说了一句,儿子才嗯了一声,也不多说,继续玩他的手机。
⑨看着儿子若无其事的面容,我心里有点堵。
⑩眼睛的余光里,我感觉老母亲正注视着自己。转脸望去,老母亲若无其事地避开了。
我忽然想起,一上午,自己也只顾在手机上写作,母亲几次与我说话,我就像儿子此刻的模样,不多加理会。我在心里叹了口气。
是的,放下一会儿手机,面对着自己的亲人,就这么难吗?
饭桌上,我先把手机放在一边,边吃边与母亲絮叨着。渐渐地,儿子也放下了手机,目光与目光时不时地对接,也交谈了起来。
(选自《微型小说》2022年第5期,有改动)
(1)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我”和儿子都因沉浸在手机里,而忽略了亲人对自己的爱,最后“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改正了自己的做法,我们都找回了属于自己的爱。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说第⑦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好在哪里?
 画线的句子是对儿子神态、动作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儿子沉迷手机的状态,而忽视了亲情。 
(3)联系上下文分析“我心里有点堵”和“我在心里叹了口气”的原因。
“我心里有点堵”是因为: “我”给儿子说话,儿子不理会。 
“我在心里叹了口气”是因为: 母亲几次与“我”说话,“我”就像儿子此刻的模样,没有理会母亲。 
(4)你觉得文中“老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母亲是一个充满爱心而又善解人意的人。 
(5)结合短文谈谈为什么他们都放下了手机?
 “我”意识到了忙于玩手机而忽略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亲情。儿子在“我”的影响下,也放下了手机开始交流。 
【答案】(1)“我”和儿子都因沉浸在手机里,而忽略了亲人对自己的爱,最后“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改正了自己的做法,我们都找回了属于自己的爱。
(2)画线的句子是对儿子神态、动作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儿子沉迷手机的状态,而忽视了亲情。
(3)“我”给儿子说话,儿子不理会。母亲几次与“我”说话,“我”就像儿子此刻的模样,没有理会母亲。
(4)母亲是一个充满爱心而又善解人意的人。
(5)“我”意识到了忙于玩手机而忽略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亲情。儿子在“我”的影响下,也放下了手机开始交流。
【解答】(1))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结合“我双眼紧盯着手机。一上午就坐沙发上了,几次老母亲要和我说话,仿佛老僧入定。老母亲在我面前来回走过几次,看我忙着。他嗯了一声,目光紧紧咬住手机,而忽略了亲人对自己的爱,改正了自己的做法。
(2)考查人物形象。结合“他嗯了一声,目光紧紧咬住手机,这是对儿子的神态和动作描写,而忽视了亲情。
(3)考查了句子理解。结合“我关切地问候了儿子,头也没抬,玩得挺投入”“我扒拉着几口饭菜。看了儿子一眼,儿子没动弹,儿子才嗯了一声,继续玩他的手机,儿子不理会,一上午,母亲几次与我说话,不多加理会”可知“我在心里叹了口气”是因为:母亲几次与“我”说话,没有理会母亲。
(4)考查了形象分析。结合“‘饭菜烧好了,说了一句”“我习惯这样写作,我埋首手机,没搭理母亲,想和我说什么,不吱声地离开了”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充满爱心而又善解人意的人。
(5)考查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结合“我忽然想起,自己也只顾在手机上写作,我就像儿子此刻的模样。我在心里叹了口气,我先把手机放在一边。渐渐地,目光与目光时不时地对接。”可知。儿子在“我”的影响下。
故答案为:
(1)“我”和儿子都因沉浸在手机里,而忽略了亲人对自己的爱,改正了自己的做法。
(2)画线的句子是对儿子神态、动作的描写,而忽视了亲情。
(3)“我”给儿子说话,儿子不理会,“我”就像儿子此刻的模样。
(4)母亲是一个充满爱心而又善解人意的人。
(5)“我”意识到了忙于玩手机而忽略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亲情。儿子在“我”的影响下。
17.(3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些人之所以优秀,是因为拥有无数好习惯。但是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却并非易事,需要克服困难,长期坚持。在你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养成了许多好习惯,比如:阅读、早起、运动、独立思考、认真作业……请选择一个,以“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内容具体,感情真实。(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3)书写整洁,450字左右。
【答案】
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
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未来。——题记
老师和父母的眼里,我聪明、头脑灵活。但也有个缺点,那就是不细心,经常丢三落四。对我这个缺点,妈妈不知说了多少次,可是她说归说,我就是没想过要改。我觉得,这不是什么大毛病,东西丢了再买就是了。而且我还自我安慰:谁能没个毛病呢,只要大事上细心就行了。
妈妈生气地说:“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啥时坏了大事就知道了。”
我吐了吐舌头,转眼就把妈妈的教训忘到了脑后,依然做自己的“马大哈”。
没想到,还真让妈妈说着了,我的这个毛病终于坏了大事——去年的中考,我竟然忘了带准考证。直到被监考老师堵在了考场门外,我才发现这个严重的不能再严重的错误,豆大的汗珠还有泪珠在我脸上一起流下。等到妈妈拼了命地将准考证送过来,我急得都快晕过去了。尽管监考老师一再安慰我。但考前出的这场事还是影响了我那一科的发挥。最后,终于因为那一科考得太差,影响到总分,我向往的重点中学与我擦肩而过。分数出来后,老师同学都替我婉惜。我像被霜打的茄子一样,任凭妈妈怎么数落,也不吱声了。
不得已,我回到了原来的学校复习。老师跟我讲了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陈景润曾经不太关注语文,因为他是搞数学的。但就是因为这一点,他著名的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推迟了很多年才发表。因为他刚开始写的论文,总是达不到发表的标准。在推迟的几年里,他研究的课题幸亏没有别的数学家推导出来,否则,他多年的心血将会因为书面语言表达的缺陷而白费。经过老师的一番教导,我对我的毛病有了彻底清醒的认识,原来,一个人的习惯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啊。在重新复习的整整一年时间里,无论做任何事,我都告诫自己要细心。
如今,我终于改掉了马大哈的毛病,养成了细心的好习惯。
【解答】范文:
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
性格决定命运。——题记
老师和父母的眼里、头脑灵活,那就是不细心。对我这个缺点,可是她说归说。我觉得,东西丢了再买就是了,只要大事上细心就行了。
妈妈生气地说:“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我吐了吐舌头,依然做自己的“马大哈”。
没想到,我的这个毛病终于坏了大事——去年的中考。直到被监考老师堵在了考场门外,豆大的汗珠还有泪珠在我脸上一起流下,我急得都快晕过去了。但考前出的这场事还是影响了我那一科的发挥,终于因为那一科考得太差,我向往的重点中学与我擦肩而过,老师同学都替我婉惜,任凭妈妈怎么数落。
不得已。老师跟我讲了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因为他是搞数学的,他著名的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推迟了很多年才发表,总是达不到发表的标准,他研究的课题幸亏没有别的数学家推导出来,他多年的心血将会因为书面语言表达的缺陷而白费,我对我的毛病有了彻底清醒的认识,一个人的习惯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啊,无论做任何事。
如今,养成了细心的好习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