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07 文言文七下《口技》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07 文言文七下《口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04 17:2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一轮复习——文言文
七下——《口技》
一、文学常识
《口技》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人。《虞初新志》是清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集,共二十卷,多数作品文字优美,有些也对当时社会不合理现象有所反映。
二、重点字词
【重点词语】
① 少顷:一会儿。
②既而:不久,紧接着。
③是时:…的时候。
④未几:不久。
⑤一时:同时。
⑥呓语:说梦话。
⑦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
⑧中间[jian]:其中夹杂着。
⑨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
⑩稍稍:渐渐。
⑾倾侧:翻倒倾斜。
⑿齁:打鼾。
【古今异义】
①但:古义为只,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今表转折连词。
②闻:古义为听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今义用鼻子嗅。
③股:古义为大腿 两股战战;今为屁股。
④走: 古义为跑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今为步行。
⑤虽:古义为即使,表假设连词。虽人有百手;今义虽然,标转折连词。
【一词多义】
①乳:a、动词,喂奶,妇抚儿乳;b、名词,乳头,儿含乳啼。
②绝:a、副词,极,以为妙绝; b、动词,尽、消失, 群响毕(全,都)绝。
③妙:a、名词,妙处,众妙毕备;b、形容词,美妙,奇妙 以为妙绝。
④指:a、名词,指头,手有百指;b、动词,指出,指明,不能指其一端。
⑤作:a、拟声词,有鼠作作索索;b、开始,文中是发出声音, …百千其作。
⑥间: a、动词,夹杂,中间有力拉崩倒之声;b、动词,间断,遂与外人见隔。
⑦是:介a、词,这, 当是时;b、判断动词, 问今是何世。
【语类活用】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京城中有个擅长口技艺术的人。)
②不能名其一处(名,名词作动词,说出;不能够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
③会宾客大宴(宴,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会,适逢;正碰上有家人大摆宴席请客。)
④通假字:坐:通"座",座位。
三、内容要点
【文意概括】
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重点问题】
本文在有写作的特色:1. 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2.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四、阅读题典
【题源】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2014届九年级中考模拟(三)语文试题
【题文】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口 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 ( http: / / www.21cnjy.com ),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 B.妇抚儿乳 乳:乳头
C.宾客意少舒 舒:伸展、松弛 D.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小题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请问文中的哪些内容属于侧面描写?(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小题2】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坐”“侧目”“以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五、牛刀小试
(一)【题源】(上海市徐汇区2014年中考二模)
【题文】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8分)
(甲文)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节选自《核舟记》)
(乙文)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节选自《口技》)
【小题1】《核舟记》中的“记”是一种文体,初中阶段学过的“记”还有《____________》(2分)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段选文突显了核舟雕刻人物繁多而又逼真。
B、乙段选文表现了各种口技声音繁多而又逼真。
C、甲段选文写视觉物品,乙段选文写听觉声音。
D、两段选文都表现了我国古代艺人精湛的技艺。
【答案】
【小题1】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
【小题2】中间夹杂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间,之)
【小题3】A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题源】2014中考江苏南京卷
【题文】
报恩塔①
[明]张岱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②,则报恩塔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 ( http: / / www.21cnjy.com )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榫合缝③,信属鬼工。闻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④之。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⑤,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天日高霁,霏 ( http: / / www.21cnjy.com )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半日方散。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⑥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选自《陶庵梦忆》)
[注释]①报恩塔:在南京中华门外报恩寺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始建于三国,明成祖永乐十年重建,后毁于战火。②窑器:陶瓷器具。③斗榫(sǔn)合缝:形容榫头和卯眼非常适合,不露缝隙。④识:标记。⑤工部:指掌管工程建筑的衙门。⑥重译:言语不通需辗转翻译。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则报恩塔是也 (2)闻烧成时
(3)半日方散 (4)必顶礼赞叹而去
【答案】(4分)(1)这 (2)听说 (3)方才 (4)离开(每空1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江苏省南京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 http: / / www.21cnjy.com )11.学校文学社为正在重建的报恩塔征集对联,请结合文章内容对出下联。(3分)
上联:造大窑器堪称奇迹
下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