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地理 八年级 第一学期 人教版 中国的经 济发展
单元 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团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1 第一节 交通运输
2 第二节 农 业
3 第三节 工 业
二、单元分析
( 一) 课标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的要求,本章内容属于“认识中 国”中“认识中国全貌”部分,课标具体要求见表 1。
表 1 “认识中国全貌”中有关第四章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 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 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分布,并用实例说明 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 运输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 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1. 通过课前预习,了解交通 运输业、农业、工业的历史进程。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了 解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理解科学 技术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促进 作用。 3.通过开展实践调查,了解 菜园地里常见蔬菜的生长习性。
(
发
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社会、经济条件
我
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二) 教材分析
1.知识框架
(
★
铁路线
公
路线
航线
航空
线
) (
五纵
三横
东
北
“
T
”
型
) (
单
一型
综合
型
) (
灵
活的
交
通枢纽
) (
先行官
)四通八达的
交通运输网
交通运输业
(
方
式
路线
) (
选择合
适
交
通运输
主要农业部门
)运费、运量、运速等
(
四大牧区
)西部地区:畜牧业为主
(
中国
的
经济
发展
)农业地区
(
种植业:南北方的差异
) (
基础
)分布差异
(
东
部地区
) (
农业
) 林业:三大林区
自然环境的差异 渔业
工业的定义和分类
沿交通线
(
工
业空间分布大势
) (
主导
) (
影
响因素
资
源、交通、
市
场、科技等
) (
工
业
)沿河
沿海
合理布局
(
分布特
点
)定义及特点
(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
地区发展差异
2.内在逻辑
中国地理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的主要内容,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地理教 学中必不可少。“中国的经济发展”包括交通运输、农业、工业三部分。交通运 输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又对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 源,生存之本,同时又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工业是国民经济 的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是现代国际经 济科技竞争的焦点,是知识时代的支柱产业。社会经济发展与地理教学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在此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观主旨内容早已通过各种形式渗透与中 学地理教学中,同时也在地理教学中起到很好的应用,最终通过地理教学这一过 程与知识的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经济发展观,使得学生对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观有着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
(三)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七年级世界地理的学习,对初中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技能上,学生基本具备一定的读图、绘图、析图、用图的方法。八年级在“中 国地理”中已经学习了“中国的疆域、人口”及“中国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 全部内容,对于中国地理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基本具备一定地理的学习方法和 分析能力,并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来进行方法的迁移。本章学习内容与生活息息 相关,学生颇感兴趣。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依据课标,制定的本单元作业目标如下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一说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 和生活的影响。
3.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我国农业等生产活动的分布。 4.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我国工业等生产活动的分布。 5.用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本单元选取的主题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属于中国地理。以《义务教育地 理课程标准 (2022年版) 》“认识中国全貌”相关课标为基础,结合其他部分课 标要求。
本单元作业由课时作业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组成,课时作业为3课时,3课时 作业分为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课前预习让学生初步感受经济的发展对交通、农 业、工业带来的变化,课后练习以中国的经济发展为主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 析图、用图能力。单元作业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实践型三类,其中基础型作业 3组;拓展型作业3组;实践型作业1题。题目基本以资料的形式出现,不仅能够 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关注时事热点,也能够明白生活与地理之间的密切联系。本单 元作业见表1。
表 1 “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作业体例
课时作业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题量 交通运输 2组 7组
农 业 2组
工 业 2组
题型 课前预习、课后练习
选择题、综合题等
时间 15 分钟以内 30 分钟以内
五、课时作业
第一节 交通运输
作业1:课前预习
一、作业内容
课前小调查: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询问身边的长辈,了解过去年代人们出行 一般采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由组长汇总并汇报本组的调查结果。
二、时间要求:10分钟
三、评价设计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了解交通工具发展历史
知道交通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在课前开展小调查是本着地理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答,通过长辈对以前 交通工具的描述,对比现在的交通工具,可以让学生体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 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交通的兴趣。
作业2:课后练习
一、作业内容——选择题
1.2020年武汉发生重大疫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来自中国各地的支援物 资和医疗队快速驰援武汉,请你根据实际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
(1) 1月24日中国海军军医大学 (上海) 160名医务人员及急需药品急驰武汉。 ( )
(2) 北京大量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约120吨运往武汉。 ( )
(3) 1月30日,合肥市委决定由合肥百大集团组织第一批300吨蔬菜捐援武汉。 ( )
A. 航空运输 B.水路运输 C. 铁路运输 D.管道运输 E.公路运输 参考答案:(1) A (2) C (3) E
二、作业内容 (2) ——综合题
读图1我国部分铁路网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一列车从郑州开往上海,最近线路依次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是 线 和 线,这两条铁路干线交汇的城市是 。
2.赣深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级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
分,赣深高铁建成通车后,可以缓解图中 铁路南昌至深圳间运输的紧张 状况。
参考答案:1.陇海线、京沪线;徐州;2.京九线
三、时间要求:10分钟
四、评价设计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根据情景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
了解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
运用中国交通运输线分布图选择乘坐铁路干线
五、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选择题选用了2020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战胜武汉疫情,各种物资驰援武汉采 用了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此题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个小问题包 含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对客运和货运考虑的因素,有助提升学生学习的动 力。
综合题考查的是运用中国交通运输线分布图知道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 征东密西疏,同时通过研学旅行活动线路设计让学生选择乘坐的铁路干线,此题 考查了重要的二横 (陇海线和沪昆线) 一纵 (京沪线) 铁路干线,同时重温红色 经典,增加学生对上海和南昌革命了解,加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第二节 农 业
作业1——课前预习
一、作业内容
课前小调查:通过询问身边的长辈,了解餐桌上菜肴的变化,通过对比你有 什么发现? 由组长分享调查结果。
二、时间要求:5分钟
三、评价设计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通过调查餐桌上菜肴的变化,了解我国农业取得的进步。
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询问长辈们,了解餐桌上菜肴的变化,初步让学生感受我国农业在新中 国成立之后取得的进步,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 通过调查询问,也能感受到现在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从吃不饱到吃得好这种巨 大的转变,树立学生民族的自豪感。
作业2——课后练习
一、作业内容——选择题
又到一年春耕备播时,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近日石家庄开展了农业排灌线路 隐患排查活动,为农田灌溉提供便捷服务。结合材料完成1-2题。
1.石家庄市在春耕过程中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 )
A. 耕地资源少 B. 热量不足 C. 水资源不足 D. 春季风沙严重
“不负春日好时节,智慧春耕促丰收” 。图1为“无人机喷洒农药” ,图2 为“无人旋耕机翻地作业”。
图1 图2
2.“智慧春耕”体现了我国 ( ) 。
①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②农业人口的素质不断提高③农业的地域差异逐 渐缩小④农作物的成长过程变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1.C;2.A
二、时间要求:5分钟
三、评价设计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了解不同区域农作物生长的不利因素
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起到的作用
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我国地理差异显著,不同地区农业类型有差异。北方地区在春耕时节,降水 较小,对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通过石家庄春耕遇到的问题,了解农业地 区的差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农已经成为未来发展农业的方向,所 以设计此题是让学生明白科技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作业内容——综合题
材料一:海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 具有耐盐碱的水稻。青岛作为海水稻培育基地,有望成为中国的粮仓。
材料二:图3“我国2020年春耕春播示意图”和图4“中国水稻优势区域分布 图”。
图3 图4
(1) 读图可知,我国最早全省均进入春耕春播的省份是___________,最晚进入 春播春种的地区是东北地区。影响我国春耕春播时间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___________
(2) 我国东北平原水稻优势区是全球水稻种植最北地区,这里水稻种植只能一 年___________熟,种植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___。我国长江流域水稻优势区耕 地类型以___________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___________。
(3) 适合推广海水稻的区域是___________。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沿海地区 D.四川盆地
二、时间要求:10分钟
三、评价设计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了解不同作物的生长环境
我国不同地区农作物分布的特点
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我国农作物在南北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主要受到气候的影响。不同地区 水稻的播种时间也存在差异。通过设计此题,让学生明白我国地域辽阔,农作物 的分布有明显的差异。
第三节 工 业
作业1——课前预习
一、作业内容
课前小调查: “时光穿梭机”---听祖辈们说说“粮票、布票、食用油票、 肉票、工业劵”的故事。方寸票劵,见证历史,深刻感知我国经济、工业的发展。 谈谈自己的内心感受。
二、时间要求:5分钟
三、评价设计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了解我国特殊年代的时代产物
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了解我国特殊年代的时代产物,方寸票劵见证历史,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 尊心和自豪感,激励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责任感。要让学生尝试着表达, 不仅要动脑、动手还要动口;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大胆参与。
作业2——课后练习
二、作业内容——选择题
1.我国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于2021年2月25日上市,是全球第一个进入临床 的新冠疫苗。这一生物技术属于 ( )
A. 轻工业 B. 制造业 C. 高新技术产业 D. 畜牧业
2021年,珠三角迎来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GDP总量突破10万亿。珠三角是 广东乃至全国的制造业中心,近年来科技创新加上先进制造的发展,进一步促进 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2.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
A.靠近香港和东南亚 B.许多地方是侨乡,有利于吸引外资
C.矿产资源丰富 D.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参考答案:1.C ; 2.B
二、时间设计:
三、评价设计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知道分析某一区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结合实例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利用生产实例和资料分析,引导 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分析某一区域发展工业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一、作业内容——综合题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 渤海经济圈已初步形成,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开展。
材料一:图1为环渤海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
图1
材料二:环渤海地区人口、国民消费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表。
内容 人口 国民消费总值 水资源
约占全国比例 (%) 17.5 26.2 3.54
1. 从图中看出,环渤海经济圈主要包括京、 、 (填写上简称) 、鲁、 辽五个级行政区。
2. 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环渤海地区经济开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3. 通过材料二分析可知,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是 。 参考答案:1、津、冀 2、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3、水资源短缺
二、时间设计:10分钟
三、评价设计: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学会描述环渤海工业的分布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知道分析环渤海工业发展的条件
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和说明中国工业的分布特点,从区域的视角说明 工业分布与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的观念;利用丰富方 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说明工业分布的特点和工业发展的条件,培养学生综合 思维能力。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 一)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基础型作业
1.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同时举办,张家口离北京市约为190公 里,某国运动员8:00在北京吃完早餐,要在9:30到达张家口奥运小镇参加比赛, 图1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干线图。请你为某国运动员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 )
A. 公路 B. 航空 C. 海运 D. 铁路
图1
参考答案:D 2.光伏农业大棚是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系统、现代高科技种植为一
体的温室大棚。图2为我国某地光伏农业大棚。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 (2)
图2
(1) 影响光伏发电最直接的自然因素是 ( )
A. 日照强弱 B.海拔高低 C.距海远近 D.科技水平的高低
(2) 光伏农业大棚是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属于 ( )
①自然资源 ②可再生资源 ③非可再生资源 ④矿产资源 ⑤气候资源 ⑥
生物资源
A. 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⑤ D.①②⑥
3.2022年3月20日,湖北东湖科学城光谷国际绿色激光产业基地正式启动, 武汉东湖高新区,实现了从“一束光”到“一座创新城”的发展跨越。这里不仅 有高等学府18所,还有科技专业人才近20万人。据此回答(1)- (2)
(1) 湖北东湖科学城光谷国际绿色激光产业属于 ( ) 。
A. 轻工业 B. 重工业 C. 第三产业 D. 高新技术产业
(2) 武汉东湖区被誉为中国的光谷,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 和 。
参考答案:1.D;2 (1) A; (2) C;3 (1) D; (2) 科技、人才
拓展型作业 1.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合肥市吸引新能源汽车领域重点项目
50多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重点企业累计获发明专利3000余项主导或参与相关标准 31项。图1为“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 结合图4,说一说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 。
(2) 锂是新能源电动汽车中锂电池的主要原料。合肥市某电动汽车厂每年需要 从国外购买锂矿生产锂电池。电动汽车厂临近的工业基地 ( )
A.位于黄河三角洲地区
B.有水路运输便利的显著优势
C.比辽中南工业基地水资源少
D.与京津唐工业基地同临渤海
(3) 我国推广电动汽车 ( )
①会消耗更多的石油资源②可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③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 展④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4) (选做题) 试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合肥的影响。
参考答案:1. (1) 沿海分布; (2) B; (3) D;
(4) 有利影响: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就 业机会:扩大城市规模,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利影响:带来一定的环境污 染占用大量的耕地,加剧用地矛盾。
2.图2为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 (1) — (2)
图2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中国铁路网的分布特点是西密东疏
B.在中国第一级阶梯没有铁路分布
C.我国有很多城市分布在铁路沿线
D.京广线是中国东西向的铁路干线
(2) 重温红色经典研学旅行活动方案
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西安某中学组织九年级学生到上海、南昌重温红色经典研学旅行活动。
【线路设计】
第一站:由西安乘坐 (填铁路干线) 到徐州,再转乘 (填铁 路干线) 到达上海。
第二站: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
第三站:参观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淞沪抗日纪念馆。
第四站:由上海乘坐 (填铁路干线) 到南昌参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江西革命烈士纪念馆等
第五站: 由南昌乘坐 (填铁路干线) 到商丘回西安。
参考答案: (1) C; (2) 陇海线,京沪线;沪昆线;京九线
3.连一连:请将下列诗句与对应的农业部门连线。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A 渔业
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 林业
③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C 种植业
④山中蝶曼舞,林里鸟轻鸣。 D 畜牧业
参考答案:①—C;②—D;③—A;④—B
实践型作业
一、调查主题:菜地里的“小可爱们”调查报告
二、研究背景:居住在城市里的孩子,对许多常见蔬菜的认识不准确,更不了解 它们的生长习性。因此,开展一次对菜地里蔬菜品种的调查非常有必要,不仅能 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蔬菜种类,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爱 劳动、爱家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实地调查,了解常见蔬菜的名称,并知道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 重要性。
2.通过体验农作物生长的魅力和神奇,感悟生命珍爱大自然。 四、活动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指导教师进行辅助,组长进行组内分工。
2.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到达学校蔬菜劳动实践基地,每组根据组内人员各选 一种蔬菜品种进行调查。
3.实地调查可以拍照、取样、品尝等方式。 4.讨论并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蔬菜生长的生长习性,并记录下来。 5.分组撰写调查报告。
(蔬菜的名称、播种的时间、成熟的时间、我国主要分布地区、生长的环境 等)
6.小组汇报调查结果。
五、完成时限:从调查之日起两周类完成。
(二)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类型 序号 题型 对应单元 作业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
了 解 理 解 应 用
基础型 1 选择题 1 √ 易 原创 10分钟
2 (1) 选择题 4 √ 易 原创
2 (2) 选择题 4.6 √ 中 原创
3 (1) 选择题 5.6 √ 易 原创
3 (2) 填空题 6 √ 易 原创
拓展型 1 (1) 填空题 5 √ 易 原创 15分钟
1 (2) 选择题 6 √ 易 原创
1 (3) 选择题 5.6 √ 从 原创
1 (4) 简答题 5.6 √ 中 原创
2 (1) 选择题 2 √ 易 原创
2 (2) 填空题 2.3 √ 中 原创
3 连线题 4 √ 易 原创
实践型 1 调查题 4 √ 难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