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作业设计(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作业设计(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06 08:1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理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地理 八年级 第一学期 人教版 中国的经济发展
单元组织 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第一节 交通运输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农业 第四章 第二节
第三节 工业 第四章 第三节
二、单元分析
(一)依据 2022 年课标,参考 2011 年课标要求如下: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 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 农业中的重要性。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工业、农业等生产活动的分布,并用实例说明科学技 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材分析
1.知识框架
2.教学内容分析
第一节交通运输主要讲述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交通运输与 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又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根据需要恰当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是提高生活、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了解我国 铁路干线的分布,才能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高速公路、高 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第二节农业本节主要展现四个方面的内容——“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 布”“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和“走科技强农之路” 。通过这四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会对 农业的概念、农业的重要作用、农业在我国的地区分布差异、科学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 要意义以及农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第三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本节教材与前两节相互呼应,既有一致的介 绍思路,又巧妙地将工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差异和联系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本节课主要以“工 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和“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三个内容呈现,重点以 读“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布图” ,归纳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并认识四大工业 基地。最后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增长折线图” ,描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的 发展及取得的成果。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前半学期已经学习了中国地理概况,了解了中国气候、地形、河流等基 本自然环境特征及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分析 能力,并能够运用世界地理的方法来学习中国的经济,了解三大产业的发展,在技能上,学 生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析图,用图的方法,在学习内容上贴近我们实际,难度较小,学生 也非常感兴趣,也有要了解祖国经济发展状况和前景的欲望。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应本条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列表比较,明确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再结合生活实例或真实情境,选择 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另外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对应 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起止站点及 沿途主要交通枢纽,读图分析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并能依据铁路干线分布图设计合理、 经济的旅游线路。
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状况。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图文资料了解我国农业的发 展现状和农业的重要性。并且会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 学生读图和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并简单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因地 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知道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 的重要性。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资料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树立科技才能兴农的意识。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说出我国工业分布 的特点及基本格局,认识一些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对 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知道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成果、 认识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性。
四、单元设计思路
本单元作业设计,紧扣单元主题“中国的经济发展” ,在分析课标、教材、学情的基础 上制定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分解、落实到 3 个课时教学中,再通过 3 个课时 作业和 1 个单元检测作业加以检测和巩固。课时作业立足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和学习目标, 以基础题为主,每课时作业在 10 分钟左右。在课时学习和课时作业的基础上,紧扣单元学习
和作业目标,立足单元主题,落实核心素养,整体设计 30 分钟左右的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五、课时作业
第一课 交通运输
作业 1
(一)作业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设计意图:本道题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 输方式。
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 2022 年 3 月 5 日在北京举行。昆
明某花商接到来自北京的鲜花订单,要求 3 月 5 日前送达。花商运送鲜花的最佳选择是( )
A.水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的分布。 2.关于下图中我国铁路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线和③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
B.①线和⑤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
C.⑥线和②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
D.⑥线和④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
二.非选择题
设计意图:主要是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以高速铁路的快速 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感受高速铁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同时 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沧桑巨变七十载,民族复兴铸辉煌” 。高速铁路承担客运服务,发展迅速,“中国品牌” 的高铁响彻世界,并以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 规模最大,令世人对中国刮目相看,已成为国家名片。下图为中国高速铁路分布图,读图回
答下列各题。
3.根据所学知识和上图说出我国高速铁路分布特征? 以及这样分布的原因?
4.列举两条我国南北走向的高速铁路?
5.与普通铁路运输相比,高速铁路的优势有哪些? (写出两点)
6.说说我国高铁快速发展有何意义? (写出两点)
(二)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一方面从昆明到北京路途较远,另一方面鲜花需要保鲜,且要求 3 月 5 日前送达,时 间比较紧,应选择航空运输。
2.B
解析:根据铁路干线的方向和铁路枢纽,判断铁路线名称。郑州位于京广线与陇海线交汇处, ①②分别是京广线和陇海线;徐州位于京沪线与陇海线交汇处,③是陇海线;兰州到连云港 是陇海线,④是陇海线;株洲位于京广线和沪昆线交汇处,⑤⑥分别是京广线、沪昆线。所 以②③④属于陇海线,①⑤属于京广线。故选 B。
3.分布特征:分布不均匀,东密西疏。
原因:①东部地形以平原为主,较为平坦。
②东部人口稠密,城市广布。
③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
④东部开发历史悠久 (任答二点)
4.京沪高铁、京广高铁
5.速度快,安全性好、正点率高、舒适方便、能耗低等 (任答二点)
6.①缩短人们旅程时间,加强办事效率。
②推动了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③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中的影响力。
④带动就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⑤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任答二点)
(三)时间要求:15 分钟
(四)评价设计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比较运输方式特点, 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说出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及原因
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 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二课 农业
(一)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农业东西部和南方分布的差异,农业布局以及农业的因地制宜 的掌握。在新农业发展中,发挥农业资源和景观优势发展相关的加工业和旅游观光业,从而 提高农业效益。
[因地制宜 特色发展]
材料:中国南方有丙、乙两个村庄,家家户户都有在自己房前屋后的山坡上种植李树的传统, 两村农田普遍种植油菜。丙村利用油菜、李树花期相近的特点,积极发展观光农业。三、四 月间,万亩油菜花好似金海,千顷雪白的梨花、李花就像雪山,真是“金海雪山”;七月, 李子成熟,九月,梨子成熟,沉甸甸的李儿,黄澄澄的梨儿挂满枝头。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 来观景赏花,摘果品果,“农家乐”生意火爆,农产品一直畅销。
近日来,乙地区的地方政府加强联系,中国农业合作促进会对接电商平台,助力广大农 企入驻电商,地方政府同时还邀请专家和网红举办了多场线上培训、直播卖货,帮助农民缓 解疫情影响所遇到的销售难题。
中国局部区域某月气温线图
1.读图,判断该图显示的时间是__________ (1、7) 月,此时丙地农田里种植的是__________, 两三个月会陆续开花。
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图示大部分地区以__________为主。
A.畜牧业 B.渔业 C.种植业 D.林业 3.我国一些地区的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鱼塘—花卉棚”的农业变迁,这种农业景观 变迁最有可能出现在图中的_________,这里也是很适合推广海水稻种植。 4.乙地方政府一系列解决农民销售难题的举措,有助于__________。
①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 ②增加农民收入
③提高农产品知名度 ④提高销售茶叶销售成本,降低销量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倡导“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 ,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念。如下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__________。
A.甲地大面积种植苹果 B. 丁地大力发展林业
C.丙地保护林场 D. 戊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6.阅读材料,乙和丙两个村庄,经济效益较好的是__________村。试分析我们从中可以获得 哪些启示?
(二)答案及解析
1.1 月 油菜
解析:判断该图显示的是 1 月的气温,秦岭淮河一线附近达到0℃ ,两三个月油菜花开放。 2. C
解析:我国农业的分布格局是东耕西牧,此地区是东部的种植业,考察学生对东部地区种植 业的了解。
3. 甲
解析: 甲地珠江三角洲水热条件好,适合甘蔗,花卉种植业,渔业发达,也是各地因地制宜 发展农业的表现。
4. D
解析:采用新兴的发展措施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而不会想要降低销量。
5. C
解析: 甲地珠江三角洲不适合温带水果种植;丁地华北平原最适宜种植业,而不适合大力发 展林业;戊地在东北山区不适合加大放牧。丙地云高贵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保护林场,发展 林业,有利于保护生态。
6. 丙
解析:经济效益较好的是丙地。农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加大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投入,从 而获得更优质,高产的物质产品,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农业资源和景观优势发展相关的加工 业和旅游观光业,从而提高农业效益。
(三)时间要求:20 分钟
(四)评价设计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农业的分类
农业的布局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第三课 工业
(一)作业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设计意图:本题旨在考察读图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意义。
2021 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工业, 尤其以高性能芯片制造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国产芯片制造已步入快车道。截至 2021 年七月份,国内总共生产了接近 1400 亿颗芯片。读我国主要各省区芯片的产量图,完成 1-2
小题。
1. 目前我国芯片项目产量最大的地区是 (
A.辽中南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
B.珠江三角洲地区
D.京津冀地区
2.有关高新技术产业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含量高,产品更新换代快。
B.“中国芯”的研发将推动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
C.“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带回月球土壤,标志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 重大突破。
D.北京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最密集的城市,是因为北京是政治中心。
二.非选择题
设计意图:本题旨在以我国工业基地图为材料,考察我国各工业基地的地位、发展工业的有 利条件和限制因素以及如何有针对性的缓解问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素养。
3.读我国各工业基地图,完成下列小题。
甲 乙 丙
(1)甲乙丙工业基地中, _______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_______工业基地是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_______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制约乙丙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因素是__________,为缓解这一问题我国实施的资源跨区域 调配工程是_________。
(3)甲乙两个工业基地都分布有钢铁工业,但建设的基础不同。甲工业基地建立钢铁工业是因 为有丰 富 的_________ 、_________等矿产 资源; 乙工业基地有铁路干线_________线与 _________线交会于此,故该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之一是_________。
(4)与其他工业基地相比,丙工业基地发展的独有优势条件是 ( ) 。
A.交通便利 B.毗邻港澳,多侨乡 C.工业基础雄厚 D.劳动力丰富
(二)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读图可知,我国芯片产量最大的省区在江苏省,江苏省南部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 上海市和浙江省也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故选 C。
2.D
解析:本题考查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含量高,产品更新换代快,资源消 耗少等,故 A 对,“中国芯”的研发将推动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 带回月球土壤,标志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BC 对。北京是我 国高新技术产业最密集的城市,是因为北京是文化及科研中心,D 错误。
3. (1)乙 甲 丙
解析:甲乙丙工业基地中,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难工业基 地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能源和矿产资源短缺 西气东输
解析:制约乙丙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因素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短缺 ,为缓解这一问题我国实施 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是西气东输,把西部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调到能源短缺的东部地区。
(3)煤、 铁 京沪 沪杭 交通便利
解析:图中甲为辽中南工业基地,结合图例可看出,该工业基地煤、铁等资源丰富。乙为长 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京沪铁路和沪杭铁路在此交会,故该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之一是交通便利。
(4)B
解析:图中丙为珠三角工业基地,发展的独特优势是毗邻港澳,多侨乡,B 正确。交通便利、 劳动力丰富是其他工业基地也有的优势,A、D 错;珠三角工业发展晚,工业基础不如其他工 业基地雄厚,C 错。故选 B。
(三)时间要求:20 分钟
(四)评价设计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工业及其重要性
我国工业的分布
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六、单元练习
(一)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本题旨在考察我国主要的交通干线和交通枢纽城市。
1.下图为我国部分铁路干线分布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①线是陇海线,被称为第一亚欧大陆桥。
B.①线和②线交汇于郑州。
C.③线可以直达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
D.④线是京沪线。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温带水果苹果的分布特点以及东部和中西部分布条件差异。 读“我国某水果主产区分布图” ,完成 2-3 题。
2.图中所示水果为 ( )
A.柑橘 B.苹果 C.香蕉 D.樱桃
3.在我国中西部和东部都种植了此种水果,东部主产区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是 (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劳动力丰富且成本低。
C.苹果主要分布于平原区。
D.技术水平高,交通运输便利。
设计意图:本题旨在通过对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对比 和联系,从而更全面的掌握这两个地区的整体经济情况,考察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 分析能力。
4.读材料,完成下列各小题。
材料一 2022 年春节,在苏州务工的小明回河北老家过年,临行前小明准备为爸爸妈妈购买 一些过节的礼品,以下是他计划好的礼品清单:a.内蒙古伊利牛奶,b.广东汕头带鱼,c.河 北沧州红枣,d.青海产的荔枝,e.苏州的碧螺春。
材料二
京津冀地区示意图 长三角地区示意图
(1).连接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铁路干线名称是 ( )
A.京九线 B.京沪线 C.京广线 D.京哈线
(2).长江和京沪铁路交汇的城市是 ( )
A.武汉 B.九江 C.南京 D.杭州
(3).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地区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 地,两地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
①两地区都具有便利的海运和发达的铁路运输
②两地区的煤、铁等矿产资源都十分丰富
③两地区的钢铁工业都靠近原料产地
④两地区都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
⑤两地去均位于我国农业发达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4)礼品清单中所列产品与产地不相符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属于小明工作所在省区位于 材料二中的________地区,当地盛产的产品是______ (填字母) ,小明家乡所在的省区位于 材料二中的________地区,盛产的产品是______ (填字母) 。
(5)小明工作所在的地区与其家乡的农业生产存在较大差异。他工作地区的耕地以______为 主,作物______________ (熟制) ,而他家乡的耕地以__________为主,作物________ (熟 制) ,二者大致以____________ (地理界线)为界。
(6)此次回家小明产生了一“忧”:春节期间,正逢北方的春旱,这次春旱将会对他家乡的 ______ (农作物)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此次返乡,他打算留在家投身农业发展,为家乡经济 发展贡献力量,对于可持续的发展农产品经济,你有什么建议
设计意图:本题旨在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锻炼学生的动手 实践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5.家住合肥的小明同学,在学完《交通运输》这一节后,想假期乘坐火车去昆明旅游,旅途 中想参观黄鹤楼。根据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分布图,请为小明绘制出一条合适的铁路干线(用 笔描绘) ,并写出依次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
依次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本题旨在考察在地图上识别工业基地,读图分析某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结 合材料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6.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形成,它将带 动我国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这里人口占全国的 17.5%,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 26.25%, 水资源占全国的 3.54%。 读“环渤海经济圈简图” ,完成下列题目。
(1)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两个工业基地是_________工业基地和_________工业基地。
(2)读图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结合材料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从连云港经过徐州、郑州、西安到兰州的铁路干线①是陇海线,但不 是第一亚欧大陆桥,第一亚欧大陆桥是西伯利亚大铁路所以 A 错。与陇海线交汇于郑州的铁 路干线②是京广线,与陇海线交汇于徐州的铁路干线④是京沪线,位于京沪线与京广线之间 的铁路干线③是京九线,可以达到香港九龙。这题要选不正确的故选 A。
2.B
解析: 由图中可看出,该水果主要分布在我国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及黄土高原地区,适合苹 果的生长;菠萝、香蕉均为热带水果,柑橘为亚热带、热带水果,只有苹果为温带水果,故 D 正确;
3.D
解析:西部主产区由于距海洋远,气候大陆性强,光照比东部充足,昼夜温差更大,A 为西 部的优势;东部地区劳动力素质高,成本高,较丰富,而西部地区有大量廉价劳动力,B 错 误。东部主产区主要位于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地形并不平坦,且这是自然条件,故 B 错; 东部地区较西部经济、科技更发达,交通更加便利,D 正确;
4. (1) B
解析:连接京津唐工业基地和沪宁杭工业基地的铁路干线是京沪线,是连接北京与上海的铁 路干线,B 正确。京九线是连接北京市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铁路,A 错误;京广线是连接北京 市与广州市的铁路,C 错误;京哈线连接北京市与哈尔滨市的铁路,D 错误。故选 B。
(2) .C
解析:图中纵向铁路有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这三条分别和长江交汇的城市有南 京、九江、武汉,答案中只有南京这个城市在图中出现在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所以选 C。 (3) .D
解析:两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两地都位于沿海地区海运便利,铁路网密集陆 路交通便利,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且均位于我国农业发达地区,①④⑤正确;其 中沪宁杭工业基地矿产资源与原料贫乏,②③错误。故选 D。
(4)d e 长三角地区 c 京津冀地区
解析:荔枝是南方的亚热带水果,故 d 不对,小明的家乡河北在京津冀地区,打工地苏州在长 三角地区。
(5)水田 一年三熟或两熟 旱地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秦岭—淮河一线
解析: 由于气候条件影响,苏州在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作物熟制一年三熟或两熟;河北在 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作物熟制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 (6)小麦 小明的家乡主要生产的水果等水果以及小麦等粮食,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打造 品牌,提升知名度,扩展市场;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秸秆等发酵成有机 肥,提高资源利用率。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合理即可。
5.从合肥到武汉,沿京广线到株洲,再沿湘黔—贵昆线经贵阳到昆明 (把以上铁路干线用笔 描绘出)
依次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京广线、湘黔—贵昆线 (沪昆线) 6. (1)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两个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
(2)结合材料和环渤海经济圈图,可知该区域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矿产资源丰富、科技力量 雄厚、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等。
(3)结合材料可知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制约因素是水资源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跨流 域调水、兴修水库、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等。 (言之有理即可)
(三)时间要求:30 分钟
(四)评价设计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交通运输
农业
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