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段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2*30=60分)
1.甲骨文中有关农业的记载,耕垦方面,有“王大令众人曰:脅田(集体耕作)。其受年?十一月”;种植方面,有“贞:惟小臣令众(奴隶),黍(种黍),一月”;畜牧方面,有“获刍(割草),七月”等。材料表明当时( )
A.粮食种植积累了丰富经验 B.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开始出现
C.农业生产中对农时的重视 D.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
2.《礼记·文王世子》云:“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天子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德高望重的老者,被招入官学加以奉养。这表明周代礼制( )
A.限制了周天子权威 B.以儒学为指导思想
C.注重发扬公序良俗 D.规范社会救济行为
3.下图中的古代生产工具与其名称、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
① 陶纺轮 用于打击、磨光石器
② 铁犁 用于个体耕作、破土、拓荒
③ 匣钵 防治器物在烧制过程中粘连
④ 筒车 借助水力汲水灌溉
A.① B.② C.③ D.④
4.汉代往往在新皇帝即位或遇到大灾荒时,政府下诏希望地方推举贤人,来替国家做事。这样选举来的人称为贤良。选到政府后,照例由政府提出几个政治上重大的问题,向他们请教,叫做策问。政府看了他们的意见,再分别挑选任用。这一种选举,既不定期,也无一定的选举机关。据此判断( )
A.贤良为官途径是先推举后考试 B.此选举方式应属于察举制特科
C.汉代人才选拔主要看舆论评价 D.贤良是当时选官制的重要补充
5.唐朝蕃将普遍改写谱系、祖籍。李楷固本为契丹人,但自称是李陵后人;安兴贵本为西域胡族,却与轩辕氏搭上关系;吐谷浑王慕容氏是鲜卑人无疑,却攀上射日英雄后羿。与此同时,他们的心态、思想渐起变化,洞悉儒家教化,崇尚忠君爱国,讲究孝道文雅。这种现象说明( )
A.中华的观念得到认同 B.少数民族加速封建化
C.各民族接受儒家思想 D.唐朝民族政策开放
6.甘肃出土的敦煌文书残卷中,保存完好的教煌文书是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到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的37件户籍文书,其中户主为勋官的有10户,平民百姓有27户。有学者研究其授田情况得出下表中的结论,据此可知,唐代( )
A.藩镇割据使均田制无法实行 B.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减弱
C.自耕农经济在边疆得到推广 D.国家基层治理体系日益完善
7.宋朝设置了乡里、耆管、都保等乡村体制,其中的管理者被称为乡役人,他们与村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其“熟人社会圈”考虑,他们经常站在民众的立场上,与官府周旋,融通于其间。由此可知,宋代的乡村治理( )
A.与宗族社会相适应 B.消除了官民间的矛盾
C.造成了地方的割据 D.依靠基层的行政机构
8.徐霞客曾说,在其父亲去世后二十年间,由他母亲独支门户,勤俭持家,“母无他好,好习田妇织”。“特以精好闻”的徐家织布“轻弱如蝉翼,市者辄能辨识之”。据此可知,徐母得以独立维持生计的时代背景是( )
A.币制与赋役制度的变化 B.经营方式出现革新
C.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D.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9.下表为唐宋税收与货币情况比较。这折射出宋朝熙宁时期( )
A.农民负担日益沉重 B.货币地租的盛行
C.土地兼并现象突出 D.商品经济的发展
10.宋朝时期铜钱因正常贸易或走私向外输出极多,以致国内铜钱流通不足,发生钱荒。史载南宋时有大臣认为“藩舶巨艘……贩于中国者皆浮靡无用之异物,而泄于外夷者乃国家贵之操柄。所得几何,所失者不可胜计矣”。这表明当时( )
A.海外贸易直接推动纸币的产生 B.外贸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受到关注
C.走私活动成为钱荒的主要原因 D.铜钱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国际货币
11.明初,明太祖发布诏令禁止白银流通,但是到了明代中期,白银逐渐成为民间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 据此可知明朝白银的货币化( )
A.使铜钱铁钱退出了中国市场 B.是商品经济发展中的自然选择
C.使中国经济依赖于国际市场 D.得益于明朝银矿开采业的发展
12.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山东巡抚阿尔泰上奏,提出“编查(户口)务在详悉,稽数宜归核实、保甲宜慎选充当,上司宜严加查察”;强调要做到“每至一乡一庄,逐户查明姓名、年貌、丁口、执业及有无地亩,一面按户填给门牌,一面造册存案”。该疏奏旨在( )
A.增加政府赋税来源 B.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C.禁止民间人口流动 D.完善中央集权体制
13.下图为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主要财政收入趋势图。
造成上图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民族工业的进步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税收政策的调整 D.政治局势的影响
14.1864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总理衙门的资助下把《万国公法》译介到中国,在后续阐述中,他常将欧洲国际法与中国春秋时期的诸侯间交往规则相类比;19世纪末,康有为及其门人故旧热衷于将格劳秀斯、《万国公法》与孔子、《春秋》相类比。上述类比( )
A.揭示了中外法制的共同本质 B.有利于公法的传播
C.弥合了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 D.旨在开阔国人眼界
15.1909年,清廷在度支部设立清理财政处,各省设立清理财政局,并向地方派遣财政监理官,长期驻扎各地。但各疆臣对于省财政清理与财政监理官往往采取敷衍态度,更有甚者意加阻扰。这反映了( )
A.维新变法受地方抵制 B.割据势力不断增强
C.中央集权面临着挑战 D.财政体制走向僵化
16.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指出,“现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比以前更加厉害。”他在此想说明的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的必要性 B.国民党的统治比北洋政府更加反动
C.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导致民生维艰 D.全国人民依然在反革命的统治之下
17.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推行保甲制,江苏省民政厅所编《江苏省保甲总报告》中强调:“保甲之效,语其末,则肃清匪源,增强自卫;溯其本,则组织民众,推行政令,训练四权,促成自治,胥有赖焉。”这一时期的保甲制( )
A.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的结合 B.表明地方官员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C.为强化国民党政府统治创造了条件 D.完全割裂了基层治理和宗族组织
18.外交是内政的外延,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不仅标志着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形成,而且也意味着在西方国家对华实行孤立遏制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对亚洲的集体安全政策的提出。该材料旨在强调( )
A.结束屈辱外交建立新型外交必要性 B.“一边倒”方针实施的合理性
C.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紧迫性 D.构建务实灵活的外交关系
19.1981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汉族干部离不开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也离不开汉族干部",并将其作为新时期民族工作的重要方针。1990年,中共中央将我国各民族关系概括为“三个离不开”,具体表述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些方针和原则的提出( )
A.为实现民族自治提供了理论先导 B.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治理的法治化
C.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D.加快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步伐
20.罗马共和国初期,贵族氏族共有61个,到公元前4世纪仅剩下24个。公元前5世纪,罗马贵族和平民人口的比例大约为1:10,而到公元前3世纪,罗马贵族与平民人口的比例约为1:20,贵族人口大约减少了一半。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于( )
A.民主制度的建立 B.法律体系的完善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21.美国学者罗伯特在《西方文明史》中指出:“(庄园)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他们要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好得多。”该材料反映了中古时期西欧( )
A.庄园经济的解体 B.自耕农经济产生
C.生产关系的进步 D.政治上分裂割据
22.13世纪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统治时期规定“国王四十日”,即:在国王领地内禁止封建主之间的私人战争;领主发生争端后冲突双方在四十日内不准开战,受到挑战的一方可向国王申诉。国王根据情况进行仲裁。这一规定的出台( )
A.是民族国家发展的结果 B.体现市民阶层力量壮大
C.表明封君封臣制度瓦解 D.有利于封建王权的加强
23.从1750年算起,欧洲人口在100年时间里从1.42亿增长到2.65亿。此前每次人口增长都会带来食物涨价。但1800年后,至少在英国,人口增长却伴随着食物价格的下降。下列选项中,是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对外贸易的发展 B.机器大工厂开始出现
C.土豆等种植愈发普及 D.化学肥料的广泛应用
24.马克思认为,1804年颁布的《拿破仑法典》作为资产阶级的民法典,重申并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并破除了封建立法原则,把消灭了封建专制主义之后“刚刚诞生的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译成了“司法法规的语言”。马克思认为《拿破仑法典》( )
A.确立了拿破仑的统治地位 B.摧毁了欧洲封建制度
C.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D.重塑了欧洲民族国家
25.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旗层治理方而更强调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1991年,英国在《竞争求质量》白皮书中提出: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不再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这种做法旨在( )
A.减轻政府的公共财政负担 B.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C.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 D.提升基层治理的效率
26.在人民网历次的全国两会调查中,“社会保障”多次进入十大热词榜单,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对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国家的和谐稳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关于社会保障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期间,英国颁布了济贫法,其他各国纷纷仿效
B.二战后,美国率先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全民覆盖
C.苏联实行全民社会保险制度,个人一律无差别享有保险
D.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
27.英国学者韦斯特威尔在《一战战史》中阐述道:作为可以解决成员国纷争的国际组织的倡导者,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确勇气可嘉,但经由其倡导而成立的国际联盟却屡逢危机,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期发挥出实际的作用。这一“阐述”旨在说明国联( )
A.推行“大国一致”原则导致其效能有限
B.因受到美国操纵而未发挥实际作用
C.因缺乏足够的权威而难以履行责任
D.客观上消除了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28.二战后,美国向日本提供了乳酪、小麦、罐头等生活必需物资以缓解粮食危机。50年代初,美国诱导日本政府达成保证会继续扩大购买美国粮食的协议。日本餐桌的食物由米饭、鱼类等向面包、牛排等转变。美国对日本实施的粮食战略( )
A.不利于日本的粮食安全 B.解决了日本发展的粮食问题
C.利于日本饮食文化进步 D.扩大了日美之间的贸易规模
29.下图为“美国农业的投入使用量(以1967年指数为100)”。对该图的合理解释是( )
A.机械和劳动力的投入反映国家重视的降低
B.化学品大量使用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C.农业投入量的变迁呈现出对科技依赖性的增强
D.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农业逐步走向衰落
30.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伴随数字制造、智能制造等新型产业的出现,劳动者从生产流程的束缚中获得了解放,劳动者只是给生产工具下定义和下达新的任务的时候,或者生产工具无法解决问题需要求助的时候才会干预生产流程。之前盛行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被分散化,社会生产过程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这表明新一轮的科技革命( )
A.使工厂制生产退出历史舞台 B.可以实现劳动者的全面解放
C.助推劳动者劳作方式的转变 D.推动社会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二、材料分析题(12+16=28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坤舆万国全图》是明万历年间利玛窦和李之藻合作绘制的世界地图,通幅纵168.7厘来,横380.2厘米,全图完全用中文标注地名。主图为椭圆形的世界地图,包括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南极洲以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此外,还附有一些小幅的天文图和地理图,例如天地仪图、日月食图等。主图采用了16世纪世界地图编绘时流行的椭圆投影,大洲轮廓与实际海陆轮廓基本一致,但中国、美洲的经度误差较大,并且改变了欧洲以本初子午线置于地图中央的传统,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地图中央,迎合了当时中国“天下中心”的观念。图中的中国部分,主要参考了《大明一统志》中的附图以及《广舆图》《古今形胜之图》等中国地图。
——摘编自故宫博物院《图文天下——明清舆地学要籍》等
材料二 对于中世纪前期的法国人来说,世界上只存在希伯来语、希腊语和拉丁语,它们都是《圣经》所使用的语言。相比之下,只适用于以巴黎为中心的法兰西岛范围之内的法语,只是一个小的支流,属于方言土语。1330年,巴黎的法兰西岛方言被腓力六世指定为国王语言,王权所在地巴黎的地区方言演变成具有高于其他方言地位的共同日常交际用语。法国在路易十四之后发展成为欧洲强权,18世纪欧洲各国贵族也欣赏法国贵族的生活方式,法语变成欧洲各国的宫廷语言。如1714年《拉斯塔特条约》签订以后,欧洲的一切国际条约都以法语书写为主。
——摘编自陈文海《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国家——法国中世纪后期语言文化的民族化进程探析》
材料三 二战后,法国追随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新中国支持越南人民抗击法国的解放战争取得胜利。1954年中法两国总理首次会晤,打开了两国关系的新起点。进入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中法关系迎来历史性转折。1963年,正值中法两国核武器试验最关键的时候,《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共同声明在伦敦、莫斯科和华盛顿签署,这加速了两国接触。同时,毛泽东多次强调争取“间接同盟军”的重要性并重新解释他的中间地带思想。1964年1月,中法发布联合公报建交。
——摘编自张锡昌《影响世界格局的“外交核爆炸”》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坤舆万国全图》绘制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该图具备这些特点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法语发展的影响。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法两国由敌对到建交的原因。(6分)
32.农业是人类的食品之源、生存之本,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农作物栽培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根据《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从西域诸地传入的作物主要有首蓿、葡萄、石榴、胡麻(芝麻和亚麻)、大蒜、葱、胡桃(核桃)、胡豆(蚕豆)、豌豆等。另外一种重要的作物高粱(非洲高粱)也是大约四世纪前后从非洲经印度传入我国的。
——整编自吴存浩《中国农业史》
材料二 嘉庆年间,“浙江各山邑,旧有外省游民,搭棚开垦,种植包芦玉米……棚厂满山相望”。道光十三年,“各处山场只开十之二三,至道光三十年时已十开六七”。从嘉庆至光绪年间,在浙江多地的方志中,均有江苏、安徽、福建诸省农民“入境租山”种植玉米的记载。玉米“但得薄土,即可播种”,“足以济荒,而人畜兼资”。
——摘编自郑楠《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材料三 粮食安全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党和政府始终把粮食安全当成首要任务来抓,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将粮食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地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治理体系……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这一技术的应用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自2016年起,中国连续向亚非拉50余国提供紧急粮食援助,惠及上千万受灾群众。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海外示范种植面积超过25万亩,技术成果示范带动超过450万亩,在温室技术、花卉种植等领域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好评。
——摘编自赵磊《全球粮食安全与中国特色粮食安全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北方食物栽培的“新气象”。结合所学,从保障北方交通畅通的角度列举西汉政府为上述“新气象”出现所采取的举措。(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明清时期玉米引入对饮食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特色粮食安全治理”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意义。(10分)
三、论述题(12分)
33.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所谓“社会治理”,就是特定的治理主体通过各种方式对于社会实施的管理。《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以“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为主题对此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释。
材料
先秦时期 分封制、礼乐制、世官制、《禹刑》、贡赋、“为户籍相伍”、《礼记·王制》论国家备荒、商鞅变法
封建时期 三公九卿制、行省制、上计制、察举制、台谏合一、科举制、王安石变法、《唐律疏议》、《吕氏乡约》、宣政院、“汉倭奴国王”金印、租庸调制、乡里制、鸠杖
近代时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训政纲领》、“三三制”、戊戌变法、《奏定学堂章程》、《公务员任用法》、法币改革、协定关税
现代时期 “五四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改革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民法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摘自高中历史教科书《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请任选材料中一个阶段的整体或部分信息,或不同阶段的部分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主题并自拟论题,阐述该主题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要有结论)
参考答案
---30:CCDBA CAADB BBDBC ACDCD CDCCA DCACC
31:(1)特点:中外合作绘制;符合16世纪世界地图编绘的潮流;大洲轮廓与实际海陆轮廓基本一致但仍有误差;中国在地图的中央。(3点3分)
原因①明朝后期,西方传教士来华,西学东渐;②中国人“天下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③中国传统地图绘制事业积累了大量经验与成果;④明朝政治统一、版图辽阔,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⑤欧洲地图测绘技术不断发展,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与能力不断提;⑥全球航路开辟,美洲、南极洲等地区被发现,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3点3分)
(2)影响:有利于强化民族认同;有利于法国民族国家的形成;提高了法国世俗王权力量;促进了欧洲国家的交往。(3点3分)
原因:美苏冷战时期,双方处于不同的阵营;抗法援越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中法发展核武器的相同需求;毛泽东中间地带思想对法国的影响。(3点3分)
32.(1)新气象:外来物种传入,食物种类增多。(2分)
举措:汉初对北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在边疆旅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2点4分)
影响: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改变了食物结构,饮食习惯;提高了抗饥荒能力;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3点3分)主要内容: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制度创新;坚持总体国家粮食安全观;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将“一带一路”倡议打造成全球粮食安全走廊。(3点3分)
意义:中国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中国成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贡献;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2点4分)